第170章又来一封信
说什么?
林耿楞了楞,随即想到自己昨晚上上了那么多,李世民可能也猜出来了自己有所计划。
可是如今五年计划还有许多东西没有完善,更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其中的工程量很大,那里是他一个人就说的清楚的。
他想了想,决定先给这些人打个预防针,便道:“我想开展一个名为五年计划的计划,在五年内,将大唐的国力提升一个阶级,其中涉及广泛,要素众多,需要各位的权利支持,为五年计划开道,所有事情都得排在五年计划之后。”
“五年计划,国力提升一个层次?”房玄龄追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我会拿出一些类似于精盐的东西,大力发展经济,注重民生,最主要的便是发展人口,将生产力给上来,之后便是连通南北,带动全国发展,其中还涉及到道路的修建,不仅如此,还有与其他国家的建交,引进一些我们没有的东西,比如一种一年几熟的食物,有了那个,就不用为粮食担心了。”林耿组织了一下语言道。
除了李世民,其他人听的,都是瞪大了眼睛,一年几熟的食物,能够养活天下人。
这让谁能够不心动。
“你说的是真的?”长孙无忌飞快的问道。
“自然是真的。”林耿点头道。
“不知林校尉如何知道这种食物的,还有关于林校尉,你能够弄出这么多新鲜玩意,我也是很好奇,是怎么弄出来的?”魏征这时候戳出了一个大家都想问,却都没有问出来的问题。
魏征在这里反正是百无禁忌,一点都不给李世民面子,房玄龄他们则是不会去追寻林耿的秘密。
林耿知道这个问题始终会被人提及,只能笑道:“生而知之,魏大人可信否?”
“生而知之...”魏征一时间也说不出其他话来了。
李世民隐晦的一笑,便神色正经的道:“突厥如今没了气候,接下来便是我大唐发展国力的时候,林耿的五年计划朕势在必行,从明日起,三省六部皆是需要调出来一部分人,设立一个新的部门,名为丰赡司,有丰收赡养天下之意,由长孙无忌作为总司,房玄龄做为副司,林耿担任管事,其余人选,由林耿自行挑选。”
众人听到李世民的任命,神色不一。
林耿轻微的皱了下眉头,他没想到李世民会如此激进,不仅多了一个锦衣卫,还多了个类似于内阁的丰赡司出来。
这会不会搞的官员冗烂,给以后造成麻烦。
只是这样倒也会方便他行事,李世民也没有绝对放权给林耿,上面还有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压着。
可选人一项有林耿全权把握,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恐怕也是个空架子,为了明面上的好看。
两件事情说完,具体情况李世民不想参加讨论,便让众人退去。
出了殿门,长孙无忌就在门口等着林耿,:“一起走走?”
“好。”林耿点头答应。
房玄龄和其他人看了,便没有上来打扰,跟林耿套近乎,也不急于这一时。
“现在你说我是该称呼你为林校尉,还是林羽长,又或者是林总管?”长孙无忌和林耿并排而走,笑呵呵的问道。
“长孙伯父可别逗我了,之后还得请伯父多多帮忙才是。”林耿苦笑道。
“你还需要我帮忙,到时候整个丰赡司都是你说了算才对,我和房玄龄都是来帮你镇场子的。”长孙无忌乐呵呵的道。
林耿微微摇头,道:“五年计划事关重大,到时候我一个人肯定独木难支,少不得叔叔伯伯的帮衬,要是叔伯心中有什么良好的人选,也可以给我推荐几位,到时候用起来也方便。”
“这个你自己拿主意就行,我没什么推荐,我回去之后倒是可以列一份名单给你,到时候你再让房玄龄列一份,按照皇上的意思,五年计划排在其他事物前面的话,朝中之人你皆可挑选,不过也别挑的太多,朝中大大小小的事物还是需要一些人的。”长孙无忌道。
长孙无忌居然不想往丰赡司里安插人手?
这让林耿有些诧异,他瞥了一眼长孙无忌,看到那笑眯眯的脸时,他忽然觉得不对劲,这老狐狸不可能这么安分,当初他和萧家闹的那么大,最后得力的就是这个老狐狸,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对方会不抓住?
林耿不相信。
突然,他的脑子里闪过一个词,权倾朝野。
朝堂上下,三省六部都有长孙无忌的人,随便自己怎么选,都绕不开长孙无忌这道坎。
原来如此。
林耿的眼里闪了闪,要是自己全选了长孙无忌的人,自己到时候不是得被架空?
随即他又反应过来,长孙无忌刚刚就提醒了自己,让房玄龄再给他列一份名单,这名单上面是有故事的。
想通之后,林耿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又觉得无奈,这些人真的太精明了,一言一行中都包含着其他的意思,就看你自己能不能领悟了,要是没读出来,那后果就不怎么美妙了。
长孙无忌看到林耿露出明悟的样子,嘴角挂起一丝笑意,知道对方是想通了。
...
三天后,李世民要城里禁卫军和丰赡司的事所有人都知道了,杜府上送礼的一下就多了起来,门槛都快踏烂了。
林耿却是没心思关心这些事,他在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给出来的名单里反复挑选着人员,一方面要注意不能抽空朝堂处理事务的人,一方面又得注意各方人员的平衡。
后期丰赡司涉及众多,相当于一个大公司,其中利益牵扯更是巨大,哪方面的人要是没平衡到,到时候估计会被找麻烦,虽然不是问题,可就是麻烦,林耿不希望因为这些屁事分散到他的精力。
三天的时间他终于选出了一份不出的人员名单,他还是比较满意的,打算今天就将这份名单交上去。
王平安的声音这时在门外响起,道:“公子,那天送信那人又送过来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