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沮授吃了一惊:“这么说刘烨根本就没有攻打行陉口?”
沮授和颜良二人在上党郡征战,因此消息战
文丑问完颜良的下落之后,便急匆匆的策马冲进了营中,沮授想开口都没有机会。
正好麴义带着兵马缓缓靠近过来,沮授急忙迎了上去:“麴将军,你们怎么从行陉口撤兵了?”
沮授心中非常不解,行陉口驻兵乃是他计划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阻止刘烨大军北上,可是眼下麴义和文丑怎么忽然带兵北上?
“公与先生,看来你还不知道。”麴义嘿嘿一笑:“刘玉卿并未派兵攻打行陉口,反而与张燕大战一场,大败十万黑山贼,然后往东慢了一截。而麴义与文丑知道刘烨放弃行陉口后,知道驻守在行陉口的一万兵马已经派不上用场了,两人商议之后,干脆带着一万兵马北上。
却想不到,麴义和文丑两人来得正是时候,眼看着吕布就要凭借三千铁骑击溃两万冀州大军,不过由于并州铁骑的人力和马力都已经快到极限了,想不到半路杀出来了麴义文丑二人,恰好拯救了颜良沮授。
而沮授的面色顿时凝重起来,道:“不好了,看来我军面对的形势将会非常严峻。”
麴义看出了沮授的忧虑,宽慰道:“放心吧公与先生,只要壶关还在我军手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攻略并州不成问题。”
沮授摇了摇头,叹气道:“就算是壶关尚在我军手中,刘烨万一攻打冀州又该怎么办?”
麴义一愣,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刘烨兴兵五万,为的正是攻打并州解救吕布的危急,如果无法攻打并州,那么完全可以向东进攻冀州,以围魏救赵之法解救并州。
“不行!”沮授面色肃然道:“给主公写信,请他务必带兵坚守冀州。”
……
邺城以南六十里,黎阳。
黎阳城属于魏郡,位于邺城的前沿,属于冀州首府邺城的屏障。不过这座坚城在整整四万多凉州军凶猛的攻势之下,不到三天就被攻了下来,黎阳城的城墙之上还有着血迹斑斑的暗红色,是这座城池刚刚经历了战火的证明。
汉军的黄麒麟战旗高高飘扬在黎阳城头之上,一伍趾高气昂的凉州军士卒驻守在黎阳城门之前,不时有凉州军将士进进出出。
“紧急军情!”
黎阳城外,一名背插小旗的凉州军探哨手持一封火漆书信飞驰而来,守门的士卒自然放行,一路畅通无阻冲到了黎阳城守府前,不过目前已经成为了临时大将军府。
见到火漆书信,自然无人敢拦,探哨冲进议事厅中,单膝跪地道:“禀报大将军,马超将军来信。”
“文和。”刘烨对贾诩瞥了一眼,贾诩上前接过书信,轻轻展开,眉头一蹙。
“文和,怎么了?”刘烨问道。
贾诩收起书信:“将军,孟起将军奇袭壶关受挫,敌将识破了孟起将军的诈城之计,乱箭齐发,死守不开。”
马超奉了刘烨将令,带领五千铁骑西进,准备奇袭壶关,敲开并州门户。马超率领五千凉州铁骑两日间奔袭六百里,更是大胆的制订了诈城计策,想不到却失败了。
“有点意思。”刘烨笑问道:“守城敌将是谁?倒是有点谋略。”
“不知。”贾诩回道:“只知道壶关城头打着一面牵字旗帜。”
“牵字旗帜?”刘烨若有所思。
郭嘉拱手道:“大将军,既然孟起将军奇袭之策失败,总不能以骑兵攻城,如今还是把孟起将军叫回来吧。虽然无法进入并州策应温侯,不过我军攻略冀州,围魏救赵倒无不可。”
“大将军可以大张旗鼓,率领大军直接进攻邺城!”郭嘉昂然道:“邺城乃是冀州治所,袁绍与其家眷正在邺城之中,我军若是直逼邺城,并且命令军中细作向并州大肆散播消息,冀州军说不定会回援。”
贾诩摇摇头:“袁绍虽然派遣大军进攻并州,不过以冀州之资本,再拉起五六万大军也不在话下,只怕袁绍未必肯召回在并州的冀州军。”
郭嘉哈哈一笑,面带玩味之色:“那就要看看我军给这位袁冀州的压力,大不大了。”郭嘉言下之意,只要凉州军进逼邺城,并且给袁绍造成很大的压力,那么袁绍自然会召回冀州军了。
“好。”刘烨拍板道:“既然如此,我军这就向邺城进军!”
“诺!”
五月中旬,凉州军势如破竹攻略魏郡大片土地,攻破黎阳坚城,随后在参军郭嘉的建议之下,四万大军一鼓作气直扑邺城。
闪袭壶关未能得逞的马超也收到命令,离开壶关向邺城方向靠拢。而且马超按照郭嘉的计策,一路之上大造声势,挟裹流民,虽然人数不过五千铁骑,但是却诈称三万,与刘烨大军成掎角之势,仿佛是一只铁钳朝着邺城夹了过来。
沉重的氛围逐渐扩散,战争的阴云一时之间笼罩在邺城之上。
“什么?刘烨已经攻下黎阳,准备进攻邺城?”
袁绍看着面前的战报,不敢置信的对审配道:“正南,这是真的么?”
一脸凝重的审配出列,拱手道:“主公,军情之中有我军的暗语,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真的。”
袁绍急道:“可是沮公与不是说,只要能够守住行陉口,凉州军就不会出现么?怎么刘烨的兵锋都已经直指邺城了?”
当初沮授给他分析的可谓十全十美,大军进攻并州,扼守行陉口防止敌军进攻,冀州军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拿下并州,可是如今黎阳已经沦陷敌手,就连邺城都遭到重兵进攻!
郭图忽然冷笑一声:“当初广武君没能够阻止淮阴侯一统河北,沮公与自然也挡不住刘烨的势头。”
沮授在袁绍帐下没多长时间,只因为是个河北派,袁绍倚重于他因此重用之,让郭图这个南阳派早就甚为不满,正好借此机会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