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和何三老太爷,何离锡讲述在京城的情况,当然只会讲好的一面,不好的肯定不说。
孙山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出门在外,有苦自己吃,报喜不报忧。
孙山笑着说:“在京城,大爷爷,大奶奶对我都很好,好吃好住,如在家一样。”
三老太爷摸了摸胡子,乐呵呵地说:“我大哥这个人,最喜欢晚辈。我大嫂比大哥更甚,最喜欢后生细仔。”
说到大爷爷和大奶奶,孙山高度地称赞:“大爷爷和大奶奶很关心我们,害怕我们吃不惯京城的食物,特意给我们做了不少广南美食。为了我们花费不少钱了,我心里实在感激,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三老太爷笑呵呵地说:“你大爷爷在信中也写到你。呵呵,夸我有眼光,给云姐儿找了个好夫婿。在京城,你对他们也很好,还请他们吃饭。”
顿了顿,大笑地说:“不过你大爷爷说了,你这个后生仔,乱花钱,请他们吃饭哪里用得着去那么贵的地方。还说好吃是好吃,但份量少,不划算。让我说一说你,不要乱花钱,你的心意他们知道了。”
孙山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阿爷,其实我也觉得不划算。那间饭馆在京城比较有名,好吃是好吃,就是份量少。呵呵,下次要是到了京城请大爷爷吃饭,肯定不再去了。”
孙山四处张望,问道:“锵弟在书院还是出门了?”
何三老太爷立即回答:“在书院。这不,你大爷爷的信中不仅提到你,还提到锵哥儿,狠狠地批评他一顿,说他不好好读书,整日知道吃。还说锵哥儿和你同岁,同样读书。你已经把他远远甩在身后。”
何离锡翻了翻白眼,要不是因为大伯写信回来,自家阿爹对孙子还会得过且过。
这不,大伯在信中重点突出何家子弟越来越拉胯了,不仅把不学无术的子弟批评一顿,还把管理家族事务的二伯狠狠批评一顿。
二伯于是发狠,把不学无术的子弟狠狠骂一顿,让夫子严加管教。
特别是何书锵,被重点提名,二伯不顾阿爹的意见,强行把何书锵关到书院,除了休沐,不准他出来。
不考个秀才回来,何书锵的日子不会好过。
何三老太爷开始对这样的做法非常有意见,只不过何二老太爷身为何氏一族的大族长,再有意见也服从。
于是何书锵开始苦逼的读书生涯。
虽然这份苦读生涯来的比较迟,但总归比不来好。
何离锡大大地赞同何二老太爷的作法,笑着说:“你大爷爷做得好,何家子弟的确懒散,再不管教管教,家里肯定出不来人才。”
随后说道:“像这次会试,去了不少子弟,结果个个都落榜。反倒阿山你,条件比他们差,却上榜。哼,早就该严家管理了。
特别是锵哥儿,整日只知道吃吃吃,还说要做铁冠道人,吃遍天下美食。哼,吃吃吃,我让他吃西北风。”
何三老太爷看到儿子这么说大孙子。
不满意地说:“锵哥儿哪里不好,除了读书差一点,哪里比不上你呢?锵哥儿现在迷途知返了,去书院苦读了,以后肯定比你出息。”
又对孙山说:“山子,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这两父子为了孙子吵架,孙山哪里敢说话。
只好转移话题说道:“大爷爷,岳父,这次我从京城带了不少院试的卷子,特意给锵弟的。”
果然两父子听到孙山这么一说,不吵架了。
何三老太爷满意地点了点头:“山子有心了,从小你跟锵哥儿就很要好,这么忙碌,也想着他。”
何离锡也非常满意孙山这个举动。在金陵带卷子,在京城也带卷子,女婿的确有心,笑着说:“行,等他回来,就给他做一做。”
孙山又说道:“我还带了些乡试,会试的卷子,印刷了好几份。阿爷,岳父,你们需不需要?如果要,留一份何家村。”
何家虽然有不少学习资料,但多多益善,少少无区。
何三老太爷表示来者不拒:“山子有心了。”
何离锡看孙山顺眼不少,笑着说:“行。阿山你就留一份给我们。”
孙山和何三老太爷,何离锡聊了一会儿,后院那边就喊人了,让孙山到后院见人。
孙山看到何三老夫人,陈氏时,又重重地磕头跪拜。
何三老夫人和陈氏赶紧把孙山扶起,仔细打量孙山。
孙山却看到身边有一个长得圆头圆脑圆身材的小肥仔,不用看,就知道何书锵的儿子了。
欢喜地喊:“阿奶,岳母,这是锵哥儿的小子?他们长得一模一样。”
赴京赶考前,何书锵媳妇快生了,如今一年过去了,小娃子一岁多。
看到流着口水的小肥娃,孙山喜欢得不要不要的。
陈氏开心地说:“这是锵哥儿家的,叫榕树仔。”
榕树,广南常见树种,象征着生命力顽强。
叫榕树仔,希望家里的小孩子平平安安长大成人。
孙山抱起榕树仔,哎呦,小肥仔好坠手,份量不少。
看着他的大圆脸,孙山情不自禁地狠狠地亲了一口。
结果榕树仔认生,或许不喜欢被人亲。
“哇~~”了一声哭起来,很快眼泪如下雨一样滴滴落下,吓得孙山赶紧把榕树仔还给陈氏。
何三老夫人笑呵呵地说:“锵哥儿家小子,最狗屎,除了他娘,他奶能抱,其他人休想碰一下。连我都抱不得。”
说完用手摸了摸榕树仔的脸蛋,结果又哭起来了。
在场的人不由地哈哈大笑。
孙山欢喜地看着榕树仔,笑了笑:“跟锵弟真的真的真的好像,我第一眼看到,就想起锵弟小时候的模样。”
榕树仔听到孙山说话里有个“锵”字,不由地看了孙山一眼,等孙山看过去,又快速埋在阿奶的怀里,不敢抬头。
孙山乐着说:“阿奶,岳母,这小子性子比锵弟小很多。小时候,锵弟胆子可大了,天不怕地不怕,最喜欢跟人说话。”
这话陈氏认同地说:“就是,锵哥儿小时候谁都爱抱,谁都爱跟去。这小子,完全不一样,哪里都不去,整日待在家里也行。我看性子像他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