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丰富的回报,温小六不得不感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啊。
而明军给这些印度籍士兵们的报酬,却不及明军的十分之一。
即使如此,这些印度籍士兵,也已经对明军感恩戴德了。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得到如此高的待遇。
其实温小六后来也清楚了,这些印度籍士兵们最看重的并不是明军给他们的军饷和报酬。
而是明军给予他们的权力。
在明军的强大武力支持下,这些印度籍士兵,突然之间从最底层的平民,甚至是奴隶,一跃而变成了当地的管理者。
这种权力带来的快感,更是让他们欲罢不能。
有了权力,他们的地位也自然会相应地提升。
这才是最吸引这些印度籍士兵的最主要原因。
他们甚至愿意为此付出鲜血和生命,而在所不辞。
温小六现在知道这些以后,便有了更多的想法了。
于是他便在这些印度籍士兵中,有意识地表彰和提拔一些表现优异的士兵,让他们担任一些基层的官员。
这样一来,更是让所有的印度士兵们感到兴奋。
更是激发出他们更大的动力。
同时,温小六也不断地将这些想法,向朱君洛发去。
温小六的成长,也让朱君洛感到十分高兴。
温小六从一介底层小兵,现在已经一步步成长为一方的统帅。
这些几乎都在朱君洛的亲眼见证下发生。
现在的温小六,已经不仅仅专注于军事方面的指挥作战了,他也开始向政务方面动心思了。
对于朱君洛来说,他向来不会对属下将领有任何猜忌的心理。
一方面朱君洛在大明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单单是一位帝王。
更多的人,将朱君洛看成了大明的救星。
如果不是朱君洛横空出世,现在的大明,早已经不复存在。
而华夏民族,也将成为民族铁骑下的奴隶。
但是现在,朱君洛却将大明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所以朱君洛只要对所有官员有更大的期许,而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猜忌之心。
另一方面,现在大明对人才的需求,随着领地的不断扩大,也变得越来越紧缺。
尤其是能够统帅一方的大将和高级行政管理人才,对于大明来说更是十分缺乏。
那些旧大明的高官们,早已经在满清入关后,消耗殆尽。
忠于大明的那些忠良之臣,早已经被满清灭族。
而那些剩下的苟延残喘之辈,却根本不是朱君洛想要的。
其中还有很多背主求荣之人,更是在华夏大陆收复之后,就被全部枭首示众了。
而面对广阔的领土,大明需要有更多的高级管理人才,去对一方领地进行统筹和治理。
即使现在大明已经有龙城大学和南京皇家大学等一众高等学府,可以为大明提供大量优质的人才,充实到各级政府中,做为基层官员。
但是高级政务人才的培养,却并不是几年的时间就能够实现的。
需要先将这些学生们放到基层行政部门,经过各种磨练后,才能够逐步成长起来。
所以现在的大明,对于高级政务管理人才十分缺乏。
而在军队中,各级将领们基本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指挥作战和训练上了,根本找不到合格的政务管理人才。
但是现在朱君洛却从温小六身上,看到了巨大的潜力。
然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朱君洛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他计划从军队中挑选一批军官,任命他们为各级政府的主官。
以此来补充大明官员的不足。
并且这些军官们能够将军中的雷厉风行,带到地方政府中,进而加快政务的执行效率。
之前从军中退役的大批老兵,现在已经得到了大明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
如果能将一部分军官,也送到地方政府,担任一些重要的职务,既能解决基层官员不足的问题,又能提升地方政务效率。
还有一点,就是能够让军队保持良好的晋升环境。
随着现在大明战事越来越少。
之前的很多军官,都难以得到晋升。
很多基层的老兵,都已经不想继续在军中服役了。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军人的价值,就是在战场上。
只有在作战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战功。
有了战功,他们便能够得到晋升。
但是现在,他们一是无法像之前那样快速获得大量战功。
二是就算得到了晋升的机会,却没有晋升的合适岗位。
于是大量的老兵和基层军官,都遇到了军职晋升的瓶颈。
这个问题,其实早已经由监察部报给了军部和内阁。
好在近期大规模扩军,让这个问题得到了缓解。
但问题的本质却并没有改变。
于是朱君洛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将军中的一部分军官和老兵,直接输送到各地的政务部门。
让他们成为各地政务部门的骨干力量。
也让他们能够在接下来的政务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晋升机会。
但是现在还不是合适的时机,印度半岛还在战争中,大明正是需要军队作战的时候。
于是朱君洛便让内阁和军部,先将这一政策制定出相应的条例,并且发到各地军团,让广大的基层官兵们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这种事情并非强制性的政策,但却能够解决很多人的实际问题。
朱君洛清楚的知道,这些士兵们常年在军中服役,很少能与家人团聚。
如果能够解下军职,回到各地政府中任职,起码能够与家人团聚。
而且军中得不到晋升机会,或许到地方政府中,会有一展抱负的机会呢。
对于大明来说,军中的士兵们,大多数都接受过长期的普及教育,他们的知识水平,要远远超过其它人。
就更不用说那些基层的军官们了,这些军官基本上全部是从军事大学毕业后,才到各部队担任军官职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