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修明白慈不掌兵的道理,他现在也够心狠手辣,为了擒杀檀石槐,他曾经亲手将数百跟随了他数年的虎士送到檀石槐的刀下,就是为了消耗他的体力。可是如今见郭嘉要将这些平民送到贾龙的刀下,他还是有些心神不宁。

战士战死,那是天经地义,可是平民……而且郭嘉为了不让贾龙生疑,要求把甘宁的八百锦衣少年全部撤下来。这八百人虽然也不是什么正规军队,但是战斗力却是最强的,把他们全部抽掉,等于抽掉了怎么成义军的脊梁骨,那还打什么仗,直接排着队送上去让贾龙杀就是了。

出乎刘修的意料,最后不忍心的只有他,一旦明白了这其中的重要姓,连张任都狠下了心,完全同意郭嘉的建议,至于甘宁,那就更不用说了,他除了对不能亲自参加战斗表示遗憾之后,对那些百姓的死他根本不关心。

刘修再一次做了远庖厨的君子,他远远的躲开了,他觉得自己无法接受那种残忍的画面。

张任找到了马相和赵只,没有说郭嘉的计划,只是告诉他们,这一仗要由你们自己来打,不要太拼命,意思一下就撤,安全的撤回绵竹去就是胜利,我们坚守绵竹,把贾龙耗得没力气了,再出城反击。

马相兴高采烈的答应了,他正在愁怎么对付贾龙呢,想来想去,好象除了拼命之外没什么办法,现在听说可以不用拼命了,他打心眼里高兴,倒没有去想为什么甘宁和张任全部先撤了。

当胆战心惊的赵瑶带着八百多县卒,小心翼翼的冲杀过来时,马相等人只抵抗了一刻钟就撤退了,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经过什么军事训练,单打独斗也许能耍狠,可是不管是逃跑还是进攻,要讲秩序这一点他们是不清楚的,攻是一哄而上,退也是一哄而散,那种狼狈的样子都不用装,完全是本色表演,真得不能再真。

看着落荒而逃的乱民,赵瑶一头雾水,随即又是一阵狂喜。赵瑶是汉中名士赵宣的儿子,弟兄七人,都以道德称闻。他从小就有名望,后来出仕做官,政绩也不错,做缑氏令的时候,司徒袁汤、司空赵戒就互相通信说,赵瑶在缑氏做官,连老虎都要避开,如果天下的县都如此,全国的安乐升平就没什么困难了。这话当然有吹捧的意思,但是赵瑶政绩不错却也是事实。可是问题是他善于理政,却不善于打仗,要不然也不至于看着绵竹失守而手足无措。太守是一郡之将,如有兵事,他就是当仁不让的平叛责任人,如果他通晓军事,又何至于需要贾龙从成都赶来。

他要为贾龙执盾先驱,不过是句场面话,可没曾想贾龙真让他打前锋了。虽说理由很充足,让你将功折罪,弥补绵竹失守,你求援不力的过失,可是赵瑶知道,自己真不是打仗的料。

他已经做好了捐躯的准备,南郑赵家不能出一个临阵脱逃的太守,他可以死,名声却不能坏。可是看到当攻击开始没多久,他才喊了两嗓子,敌人就开始逃跑的时候,他还是愣住了,以至于在好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直到郡丞来提醒他,他才恍然大悟,一面派人通知贾龙,一面下令追击。

马相那些人打仗没章法,逃跑时也顾不上什么前后掩护,但是不得不说,他们的体力不错,跑起来飞快,赵瑶又给他们留出了一点时间,这就更轻松了,撒开两条腿,一路跑回绵竹,清点一下人数,发现居然才少了百十个人,而且估计死的人非常有限,大部分是在路上开了小差了。反正他们又没什么制服,连刀都不用扔,随便往哪个山林里一躲,等官军过去了,再大摇大摆的出来,继续过他挑夫的曰子。

贾龙听到赵瑶的汇报,也没有太在意,他觉得这一切再正常不过了,如果野战官军都不能占优势,那这些乱民的战斗力也太骇了。贾龙随即指挥大军直奔绵竹,一面将绵竹团团围住,一面通知涪县、梓潼的县令率兵前来支援,并用快马飞报成都,已经将乱民围在绵竹,只待攻城,不过城里有近万乱民,以他目前的兵力攻城,有些不足,请使君大人耐心等候。

贾龙的意思很明白,我把乱民围住了,你派人来加把力,一鼓作气把这些人解决了吧,免得拖得时间长了节外生枝。

刘焉接到贾龙的汇报,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既然只是一股微不足道的乱民,那就用不着担心了。刘焉也没有发兵,只是通知贾龙说,我正在征集其他各郡的援兵,需要一段时间,你好生的在绵竹攻城,不急在这一时,反正汉中的防线很坚固,你又围住了绵竹,打通了道路,能否攻下绵竹城,已经不是那么急迫的了。

贾龙接到这消息,气得仰天长叹,他知道刘焉是不想把兵力交到他的手上,这才另调郡兵来增援他。可是他也无法可想,只得抓紧时间打造攻城器械,准备强攻绵竹城。

城头打的旗号还是马相、赵只,可是真正主事的却是张任。张任虽然初次领兵,但他多年的积累此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借着贾龙准备的时间,也在城里忙活开了,成都城的守备是贾龙主持的,他跟在贾龙后面看得一清二楚,知道贾龙是怎么守城的,当然也能猜得出他将怎么攻城,预先就做了准备。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下,绵竹城在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了贾龙的噩梦。

而贾龙此刻还蒙在鼓里,犹自在为刘焉的不完全信任而生气。

离贾龙军营两里外的一个险峰上,刘修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递到甘宁的手中,甘宁早就等着心焦了,连忙接过来套在眼睛上,嘴里啧啧有声:“嘿,真是神了,真是神了。”

刘修转过身,见郭嘉正箕坐在一块大石上,一手捏着一根树枝,一手摩挲着下巴,薄薄的嘴唇抿得紧紧的,不停的眨着眼睛,树枝在石头上漫无目的的画着。

刘修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刚才观察了好一阵,发现贾龙的军营扎得很有章法,偷袭是不现实的事,而成都又没有按照他们的估计发兵支援,他现在身边只有甘宁的八百多人和三千五百多巴郡人,这些人的战斗力比义军强一点,但和贾龙带领的官军相比还有一段距离,打打伏击还有希望,列阵而战,胜算极低。

刘修有些上火,他已经深入益州两个月了,还是看不到一点成功的希望。可是他现在是这些人的主心骨,心里再急,也不能放在脸上。更重要的是,他发现郭嘉也有些慌了,如果他再慌,那郭嘉可能就会崩溃了。

毕竟还是年轻,哪怕他是再聪明的鬼才,一下子遇到这么大的压力也难以承受,他在这个时候必须承担起顶梁柱的作用,接过郭嘉肩上的压力,才能让他不至于绷得太紧。

刘修挨着郭嘉坐下,揽住郭嘉的肩膀轻轻的拍了拍,半开玩笑的安慰他道:“看来刘焉这人有些贪权,我们对他的小气估计不足,再等几天,如果还没有动静,我们就打道回府吧。”

郭嘉眉毛有些僵硬的挑了挑,绷紧的骨肉慢慢的松驰了下来。过了一会,他无声的笑了。他在刘修身边呆了五六年,刘修就像他的父兄,照顾他们母子的生活,信任他,鼓励他,把最机密的事交给他做。他一直想为刘修做更多的事,这次终于有机会外出执行任务,他非常兴奋,可是到目前为止,似乎不如所愿。他原本估计贾龙围住绵竹之后,刘焉会派兵支援,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中途伏击援军,消灭一部分有生力量,再图谋成都。现在刘焉不派兵,就缩在成都,反倒让他们无从下口了。他非常担心刘修会因此对他失望。

刘修的话,让他绷紧的心慢慢的放松下来,似乎有些蚀住的脑子又慢慢开始运转。

“我们改变计划,夹击贾龙。”郭嘉沉思了好久,忽然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着刘修。

刘修眨了眨眼睛,示意郭嘉继续说。

“刘焉不发兵,可是他一定会征调其他各郡的郡卒,犍为离这里很近,用不了几天就能到达。我们必须在他们到达之前击败贾龙。”

“那怎么击败他?”甘宁听说要开打,顾不得再看贾龙的军营,两眼放光的转过头。

“当然是前后夹击。”郭嘉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草图。“绵竹城在内,贾龙在中间,我们在外面。趁贾龙攻城时,我们从外面猛击贾龙的中军。击破贾龙后,南据雒县,北据涪县,传檄益州,并通知关中猛攻汉中。”

刘修眼前一亮,这等于是把原先的策略做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放弃了奇兵突袭成都,转而谋求占据广汉,在益州腹地扎下一颗钉子,切断汉中和成都的联系,然后与关中一起夹击汉中,引关中主力入益州,这样一来,至少可以迅速突破秦岭和大巴山这两道天险,夺得半个益州,把战线推进到刘焉的面前。比起原先突袭成都的计划,这个计划显得不那么完美,却更加稳妥,更具有可行行。占据了涪县、绵竹、雒城之后,凭借着板楯蛮和巴郡豪强们的帮助,他完全可以站稳脚根,在接下来与刘焉的争夺中取得上风。

郭嘉在成长,他在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思路。

“兴霸,你看呢?”

“好啊。”甘宁一拍手,“只要将军亮出旗号,别的我不敢说,巴郡人应该都会支持将军。要论咬文嚼字,我们巴郡不如蜀郡,可是要论打仗,我们巴郡可比蜀郡人凶猛多了。将军,巴郡能打仗的,可不仅仅是板楯蛮啊。”

刘修笑了起来,甘宁这话说得不错,长治久安要靠文,可是征战天下要靠武。益州太平太久了,巴郡人一直没什么用武之地,几任益州刺史大多不怎么看重巴郡人,现在到了让巴郡人发威的时候了。甘宁愿意帮他,板楯七姓愿意帮他,阆中豪强愿意帮他,除了利益诉求之外,在未来的益州官场中争取更多的发言机会也未尝不是原因之一。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准备准备,通知一下张任,约个时间,给贾龙一个惊喜。”

……贾龙坐在大营里,双手交叉,置于腹前,眼睛看着案上的那一罐蜂蜜,浓眉紧皱。他从成都市里拿走这罐蜜,可不是想自己查鲜,他是想提醒刘焉,那些巴人形迹可疑。没想到见到刘焉后,刘焉交给他领兵出征的任务,一时倒把这件事给忘了。半路上,他让人给刘焉送了一封信,请刘焉立刻下令把那些巴人抓起来。这已经快十天了,刘焉也没有消息传来。

绵竹到成都不过两百里,快马送信,一天就可以到,刘焉到现在没消息,究竟是没抓到人,还是根本没当回事?虽说那些巴人要想攻破衙城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贾龙觉得,这些心情不轨的人留在身边,终究是个祸害。

贾龙有些心神不宁,他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可是却想不出一点征兆,他人在绵竹,心却在成都。这一次,他虽然相信了刘焉的话,认为车骑将军刘修大逆不道,可是他又有些怀疑刘焉究竟用心何在。真的如他所说,他是个忠臣吗?

“贾校尉,绵竹城里有高人。”吴班按着刀环,大步走了过来,一屁股坐在贾龙对面,看到案上的蜜罐,不由得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东西?闻起来很是香甜。”

“巴郡出的蜜,味道挺不错,你拿去尝尝,不过不要吃太多,容易上火。”贾龙笑着把蜜罐推到吴班面前,吴班接在手中,掂了掂,嘻嘻一笑:“那就多谢校尉了。”

“元雄,你刚才说什么?”

“哦,我说绵竹城里有高人。”吴班一边闻着蜜,一边说道:“我在巢车上看了一下,城头的防备不比成都差。”

“是吗?”贾龙有些意外,起身从旁边的兰锜上拿下自己的佩刀,“我去看看。”

吴班连忙跟了上去。贾龙走到刚树起的巢车旁,亲自上了巢车,让人把车厢摇了起来,一直超过城头。他仔细打量了一下城头的设施,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眼前这一切……似乎有些眼熟。

(未完待续)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