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没有什么入职典礼,也用不着朝会的时候上朝跟皇帝打招呼,就算做翰林前途光明,但一个从六品的官员,在京城一抓一大把,自打沈溪被授官开始,他状元的光环便逐渐黯淡下来。

三月二十八,清空万里,京师城里城外牡丹、丁香、海棠、芍药等相继盛开,在这么一个最适宜踏春赏花的日子里,沈溪正式开启了他在大明朝的仕途。

十三岁的沈溪,入翰林院当史官修撰了。

京城翰林院修建于正统七年,是在明初鸿胪寺旧址上修建起来的,位于皇宫的东南方,坐南向北,从翰林院大门远远一望,便能瞧见巍峨雄壮的紫禁城。

与六部衙门大官小官乘轿来办公不同,翰林院那是有名的清水衙门,这里的官员品阶普遍不高,在这儿上班别说聘请轿子和轿夫,就连拥有马车的都屈指可数。

翰林院史官修撰数量并无定数,不过这一年加上沈溪,一共是三位。

除了沈溪外,还有弘治九年的状元朱希周,以及弘治九年的榜眼王瓒。

朱希周二十三岁中的状元,如今才二十六岁,属于青年才俊;王瓒三十七岁,面相略微显老,乍一看就像个小老头,但为人幽默风趣,与之交谈如沐春风。

沈溪是在一个不太合时宜的时间进入翰林院的,因为恰好发生鬻题案,如今会试主考官程敏政虽未被下狱,但官职已然被剥夺。

程敏政是在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的位子上被拉下马来的,在案子没有定论之前,翰林院连名义上的主官都没有,所有事情归侍讲学士焦芳兼领。

不过焦芳这会儿还担任太常寺少卿,并没太多时间待在翰林院中。目前翰林院基本属于无主状态。

内阁大学士谢迁,作为前翰林院侍讲学士,又是如今的东阁大学士。经常到翰林院来走走,兼一些掌院和内阁诰敕之事。

这些活本来都是程敏政做的。而程敏政原本也被认为是下一位入阁大学士的不二人选,头年里首辅徐溥刚刚致仕,刘健眼看老迈将退,李东阳和谢迁之后,必然有一人入阁……可惜程敏政说话不谨慎,无端招来大祸,不仅内阁大学士无望,眼看性命都保不住了。

沈溪到任后。先见过侍读和侍讲,再由朱希周带他去见下面包括五经博士、典籍、侍书、待诏以及没有品秩的孔目、庶吉士等属官,简单照过面后,便迎来入一项繁琐的工程,也是这几年翰林院一直在做的一件事,编修《大明会典》。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仿《唐六典》敕修《诸司职掌》,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和通政使司、都察院、大理寺和五军都督府十门,共十卷,记载了大明朝开国到洪武二十六年间所创建与设置的各种主要官职制度。弘治皇帝登基后。因洪武后累朝典制散见叠出,未及汇编,不足以供臣民遵循。于是就有了《大明会典》的产生。

弘治皇帝对于《大明会典》的修撰十分看重,天子有惠政,需要著书留名,皇帝若不能以文名传世,就好像明君头上少了一道光环。不过眼下这本著作的编撰出现了一定问题,因为程敏政正好是《大明会典》的副总裁官。

《大明会典》总裁官是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这四位,其中徐溥致仕还乡,剩下三位都是内阁大学士,没时间修书。程敏政作为副总裁官,却是真正的负责人。这就是典型的二把手当家。

谢迁之所以时常到翰林院来,有一部分原因便是监督修撰典籍。

沈溪入职第一天。尚未来得及熟悉一下环境,工作就已经安排下来了,让他整理藏书库,为编撰《大明会典》中关于英宗的部分进行准备。

朱希周拿着几本书过来,在沈溪旁边坐下,笑道:“不用太拘谨,这些事不是太着急,宁多翻阅典籍,可千万别有错漏。这修史之事,不能出丝毫差池。”

《大明会典》是官修的断代典制体史书。

不同于一般的史书,此书是以典制为对象,广罗自大明建国以来历代或断代典章制度并记述其因革损益情况,与典、志、考类似,脱胎于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成为独立的史籍体裁,有通典、会要、会典等编辑区别。

总结来说,就是把明朝每个皇帝颁布的典章制度修撰于一体,用典章制度的演变,来记录历史沿革。

就如同在修书之前徐溥等四位内阁大学士进言中所提:“以本朝官职制度为纲,事物名数仪文等级为目,一以祖宗旧制为主,而凡损益同异,据事系年,汇列于后,萃而为书,以成一代之典。”

既然是史书,那就是要传于后世的,必须要严谨,朱希周的提醒出于善意,宁可多查阅,把事情求证清楚,也不能因为急于求成而出现偏差,这是修史之人的基本涵养。

现在交代一下沈溪办公的地点。

因与紫禁城相对,翰林院的大门自然是面北而开,门内有三重,其中头一进是署堂,为七开间的厅堂,堂中有大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分座。东边五间厅堂叫编检厅,西边五间厅堂叫读讲厅。

进去后是七开间的穿堂,东边是五开间的典簿厅,西边是五开间的待诏厅。再进去,便是五开间的后堂,南向,中设宝座专为皇帝来坐。

后堂两边是书库,藏书用的。后堂是一个大院子,内有活水,与东边的玉河相连。成化年间,主掌院务的翰林院侍读学士柯潜在水潭旁盖了一个亭子叫柯亭,其后内阁大学士兼翰林学士刘定之凿井于其旁,“柯亭刘井”,为翰林院一大景观。

刘井以东为东斋房,堂前是瀛洲亭,亭下方有凤凰池。池南有宝善堂。堂后为陈乐轩。柯亭以西为先师祠,祠为南西斋房,向南则为原心亭。过了原心亭。就是翰林院的后门。

沈溪的工作之所,便是在翰林院后堂的一间屋子。跟后世坐办公室差不多。沈溪虽然只是个翰林修撰,官品不高,不过下面也有几个人为他做事,基本都是翰林待诏和庶吉士,别的人各有差事,基本不会听沈溪差遣。

不过因为要修《大明会典》,这几年翰林院的人手一直很充足,沈溪作为整理者。很多时候不需要亲自翻阅典籍,要哪个年代的资料,自然有人帮他查证。

到了中午,翰林院管饭,沈溪跟新认识的朱希周一起到饭堂吃饭。

说是饭堂,不过是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因为人多,还得分批次开饭,伙食挺不错,尤其今天是新科一甲前三入职的好日子。翰林院加了三道荤菜,一众同僚见过,上午因为匆忙办公而没行完的礼数。中午跟着就补上了。

吃过饭临走的时候,有人把朱希周叫到一边说了几句,等朱希周回来时带给沈溪一个消息,翰林院同僚准备下午下班后宴请沈溪、伦文叙和丰熙三人。

上官到任,下官宴请,哪个衙门基本都如此,翰林院这种做学问之所也不能免俗。

翰林院史官修撰和编修的职位虽然不高,可一个是从六品,一个是正七品。在翰林院这种地方已属于“上官”,下面的科员要宴请一下。也是为巴结一番,不为将来升迁。也要为自己以后工作考虑。

这届殿试后翰林院并未从新科进士中遴选庶吉士,翰林院人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只少不多,谁敢保证新来这三位不是“人来疯”?万一这三位没事找事,老是要让下面的人加班加点干活可怎么办?

作为清水衙门,翰林可没有加班费,同样的俸禄自然是干得越少越好,所以要先把这三位“上官”巴结好,这样日后工作轻省些。

“就在离翰林院后门不远的清远酒肆,宴请两桌,相信接下来几天宴席不会少,我也能跟着沾沾光。”

朱希周说这话时,脸上带着笑容。

难得在清水衙门有吃请的机会,一年里都未必能碰上几回,朱希周作为翰林院史官修撰,与沈溪同级,再高一级到了侍读和侍讲这级别,就不屑于被宴请了。

在翰林院,能提拔一级就等于平常衙门接连跳上好几级,毕竟正六品的侍读、侍讲上面,就是从五品的“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到了这个阶段,已经可以负责诰敕之事,都有资格入内阁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在翰林院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沈溪在翰林院的第一天,日子过得并不怎么舒心,因为对他而言,英宗朝的那些典章制度有些生涩,涉及到地方一些法规,越看越头疼,这比写几篇四书文还要让人难受。

这些东西,不是记忆力好就行的,需要求证,必须从地方府志、县志中寻找,但不是每个地方的地方志都会送到翰林院来,想要求证都不可能。那些资料看起来每一篇都像是真的,就是无法证实真伪,这样一来工作就算没有完成,后面还要继续努力。

“这工作真是让人无奈啊。”沈溪到最后不由嘀咕起来。

这工作是挺清闲,就是面对一堆典籍,无从着手。其实以沈溪史官修撰的身份,完全可以叫人帮忙。翰林院的书库规模可不小,里面分门别类至少有几万卷书,让沈溪这种初来乍到的人找寻,简直连头绪都摸不到。

好在朱希周挺照顾沈溪这个新人,或者是朱希周念及沈溪是个少年郎,就算才学不错,可终究不太善于这些学问之外的事情,不时提点一二,偶尔还出手帮忙,几乎算得上是沈溪的引路师傅。

忙了一下午,临近下班时,一众翰林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开始筹划晚上这顿饭每人要摊派多少银子,这时翰林院里突然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内阁大学士谢迁过来视察工作,顺带慰问一下三位新翰林。

谢迁号称“尤侃侃”,嘴皮子工夫很溜,而且声音铿锵有力,琅琅入耳,堪比后世字正腔圆的“播音员”。

朱祐樘让谢迁过来提领翰林院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内阁那边需要制诰,以前这些事都是由程敏政领着下面的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来完成,可现在程敏政不在了,刘健和李东阳又不善于这个,写出来的诰敕很容易不合帝王心意,反倒是谢迁,长期在翰林院任职,做事圆滑,懂得迎合上意,由他来做诰敕之事最合适不过。

侍读和侍讲不在,朱希周就是这翰林院的半个管事,亲自迎上前行礼:“阁老今日前来可是朝廷有要事?”

谢迁微微摇头,随后笑盈盈看着沈溪、伦文叙和丰熙三人:“就是过来看看,你们继续做自己的事便可。”

本来都要下班了,谢迁这一来,众人只能各回岗位,既耽误一会儿的酒宴,晚上回家的时辰也要顺延,家里夫人肯定又要怨骂或者使小性子。

进了翰林院,就算只是个庶吉士,也是拖家带口来的,这年头想在二十岁之前中进士基本不可能,哪个翰林还没成家立室?

************

ps:第三更送上!

这章是天子为今天成功保住起点销售榜前十位置而特意加更的!看情形,今天的成绩不错,很有希望继续加更,请大家继续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支持!

天子码字去了,第四章应该是十一点左右更新,至于第五章,如果十二点前没赶出来,请大家不必等了,天子会熬夜写,但各位大大可以先去睡觉,明天早上起来看一样!(未完待续。)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奇门医圣在都市我在贞观朝当神豪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大唐龙牙帝临鸿蒙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新特工学生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大明:家妻上将军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唐:李二,还钱我在异界开镖局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长宁帝军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大秦镇王侯一缕幽香诡三国明末大寨主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弘农杨氏,恭送大汉!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三国:开局曹操送吕玲绮和貂蝉他比我懂宝可梦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南宋特种兵满级账号在异界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血火河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大时代1958弘宋,重生赵车神大明最强皇太子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李世民穿越赵构!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无敌小公爷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墨影奇局无限:升维之路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