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家人之所以会知道朝廷要编修《三辽通志》的消息,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家的身份特殊——

从辽西迁移到辽东定居,还接受了汉人生活方式的蒙古人,简直是当代民族融合的典型例子。

所以有一些负责修书的官方学者特意过来采访过他们家,询问其迁移的前后过程和心态变化。

更重要的是,皇帝陛下在私下吩咐过,要把这些外族人拉扯进这件事里,让他们有足够的参与感,才容易引起他们的重视。

等到书修好了,内容出来了,他们看过之后,才能顺利接受其中说法。

毕竟自个儿是参与了进去,看着这书修起来的嘛!

里面说的,肯定是有道理的!

刘大志听老婆提到这个,也结束了感慨,转而去关心起了儿子的学业。

他可以肯定,自己以后能赚笔大钱,给家族积攒下前所未有的财富。

如此,孩子更需要长进一点,以确保不败家了。

要是儿子真的有汉人那样的读书天赋,那他们家的转变能更迅速。

别看刘大志天天跑过去喊洪涛爸爸,可他又何尝不想让别人叫自己爸爸呢?

————————

“要是铸造新币的话,得确保钱币的质量……”

在隆冬腊月,北京城里的天子也裹了一身毛衣,视察起了工部的工作。

朱见济对于“大明制造”是很重视的。

不管是哪个方面,如果制造出来的物品质量有缺,那问题就大发了。

想象一下,炮手点炮的时候,炸弹没射出去,直接在炮膛里炸了,把己方的队伍给炸飞了,那得是多大的震撼?

而且搞工程从古至今,都是一件很有油水的事,能馋的人昏了头脑。

如果上面不盯紧一点,那种“国道被修成乡间小路”的情况,指不定就能成普遍现象。

所以朱见济偶尔也会亲自来工部走一趟,慰问一下这边的老匠师们,监督各种工程的进度。

当然,他微服私访去郊区农村视察百姓生活的频率也不低。

特别是在今年九月份的时候,朱见济就问过近些年国库里的白银和黄铜进项,确定有了足够的储存后,便下旨让工部预备铸造“乾圣通宝”。

从很早以前开始,受到朱见济的影响,大明朝廷已经逐步的走上张居正变法的路子,把各种杂税进行合并,取消过去普遍的实物税,转而去收取统一的银钱税。

加上开了海贸后,周边各国手里的钱币也慢慢被吸入大明,把永乐年间流失海外的大量铜钱赚了回来。

还有开矿采掘出来的新铜和新银,都收入了不少。

所以到乾圣五年,中央金银铜的储量足够朱见济去铸造那以“乾圣”命名的新通宝。

对国家发展而言,明朝的经济体制在最初的设计上,还是有点乱的。

要想进行调整,那就需要有一种稳定的、受到大家认可的新货币来打底。

乾圣朝廷的名声很不错,以朱见济个人名义强行弄出来的农会贡献点,也得到了大量农民的认可,可见时机已经到了。

而永乐通宝的存在,也说明大明并不缺乏铸造良币的能力。

“通宝上面的字,要请名家来写!”

关于钱币的制式,朱见济决定沿用中国长期流行的“圆形方孔”模样,只是在边缘上,会多弄一些小锯齿出来,以免被人仿铸和破坏。

而技术上面,则是会使用工科院新摸索出来的水力冲压法。

关于水力的利用,在明朝的钢铁制造越来越高效和高质量后,也进一步提高。

毕竟好钢铁也是需要动力来捶打的。

像当初为了制造竹节炮和将军炮,朱见济就指导工匠研究出来了水力锻锤法,如今用来铸币,也是可以的。

制造方法变难了,仿制的假币数量也会跟着变少。

至于铜币和银币该用多少材料,占几成比例,朱见济没有多说。

因为他不懂这玩意儿,专家懂就行了。

强行插一手,可别让钱币给炼废了。

“还有……火耗归公!”

朱见济在看了一下工部按照标准做出来的一银一铜钱币后,突然提到。

熔铸钱币,在制作过程里难免会出现一定的损耗,毕竟是从充满了杂质的矿石做成齐整、高纯度的硬币的,在整体质量上,绝对会下降。

而损失的这一部分,就会默认成火耗,是需要想办法解决的。

因为在铸币之前,朝廷自有规定,需要做出多少通宝。

在成果的量不能缩减的前提下,那原材料就得多准备一些。

所以官方通常会对百姓加以摊派,要求下面的人替朝廷承包这部分的损失。

反正老百姓就是钱袋子,需要什么就找底下的人要行了。

总不能朝廷亏钱吧?

偏偏火耗的量是无法确定的,这又方便了某些官员在其中谋取私利。

我说火耗厉害,多收一些税……很正常的吧?

明朝的官员还算有良心,火耗基本是在十分之二和十分之三之间。

后世鞑清在雍正上台前,那是加到了十分之八这个程度,可见老爷们一有机会,吃起人来是毫不客气的。

朱见济需要防着这个问题。

他国库里有钱,过几年还能入手一座银山,没必要再去剥削老百姓,让他们为朝廷承担损失。

铸币,这本来就是官府应该负责的。

老百姓用你做出来的钱去发展经济,转过去还得承担你铸钱的花费……

这不是白嫖了他们嘛!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能只富了上面的人,下面的基层人员也需要享受到大明盛世的福报。

不然,就是第二个挫宋!

跟随皇帝一块视察工作的秘书处宫人捧着小本子跟在朱见济身后边听边记,等回宫后就会将之整理成口谕,发放内阁,经过阁臣商讨,以制定成可以顺利推行的政策。

工部的官员和工匠们都认真点头,表示自己谨遵圣意。

以此时工部的工作效率,一切顺利的话,明年差不多就能对外流通起乾圣通宝了。

等市场上有了足够流通的实体货币,那新的大明宝钞也可以随之推出了。

大明的经济越来越好,不仅是跨国贸易,在国内,大数额的交易也不再少见。

就算有了银币这种代表更多价值的新钱,商人们也不会喜欢在身上背着沉甸甸的钱去跟人谈生意的感觉。

纸币,是必不可少的。

但新宝钞的发行,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用定国公徐永宁的话来说,他幼时闲着没事,是真的拿大明宝钞擦过屁股。

那坚硬的纸质,差点让他再开一个眼出来。

————

“陛下,不知道今年几月……臣可以去吕宋就藩?”

元旦照常的家宴之上,朱见济正跟着他的堂兄弟们在喝酒聊天。

愿意来北京三陪卖笑的亲王已经很少了,在皇帝对皇族的要求越来越高后,基本上每个王爷都讨厌起了乾圣天子。

倒贴钱,本王都不入京!

好在朱见济并不纠结这个问题,反正京城里还有朱见濡兄弟们呢,他还结了婚有了几个老婆,完全不缺一块吃饭的。

酒足饭饱后,朱见濡便提出了这个问题。

乾圣六年,沂王就年满二十岁了,到了朱见济定下的亲王就藩年龄。

而听到这话,朱见济还没多大反应,却是朱见清表现的很激动。

因为他哥一去就藩,他也得跟着走人了!

他根本不想离开京城,只想待在这边被皇帝堂哥当猪养,好吧!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