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这天下一点也不有趣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咸阳城内书铺的书早就铺遍了咸阳城的每一户人家,甚至有的行商拿着书籍远走他乡,咸阳城的书籍已经开始在整个大秦风靡起来。
这首《劝学》更是被无数文人学子奉为经典,赵贺的名气甚至比扶苏还要大上几分。
嬴政从赵贺那里回到向阳宫后,心中便坚定下来要做报社的决心。
这日,扶苏兴冲冲的赶来见嬴政,一进到嬴政的殿内,扶苏便道:
“父王!儿臣已经将作坊那边的各类书籍都发放出去了,总计约莫百万册。”
“儿臣认为此时该为报社做准备了。”
嬴政敲了敲桌子,道:
“你有什么想法,大可说来。”
扶苏道:
“儿臣曾向贺弟问过,是否直接就将那所谓的报纸摆在书铺内售卖。”
“贺弟说要循序渐进,免得那些世家急眼。儿臣以为,现在可以将少量的天下趣事印制一些在书籍上,然后让百姓们慢慢适应。”
“等过上一段时日后,再推出报纸。”
嬴政沉吟片刻,道:
“扶苏,当时贺儿让你寻得那些说书先生你还能将他们聚集起来么?”
扶苏虽有疑惑,但还是道:
“自然是可以,但是.....”
嬴政道:
“朕以为,你不妨先让那些说书先生放出话去。或是先将天下趣闻告诉那些说书先生,就按照售卖书籍一样的路数,岂不是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
扶苏恍然大悟,当即行了一礼便飞奔会自己的宫殿。
路途中,他让自己的内侍去将王绾也叫来,虽然自己现在已经无意储君之位,但王绾一直对自己很好。
如今有这种大事,总不能一直找赵贺询问。
不多时,,王绾便在内侍的带领下见到扶苏。
王绾刚要行礼,扶苏就赶紧上前一把将王绾托住,反倒是朝王绾行了一礼:
“王大人,辛苦你跑一趟。我这次将要做一件大事,父王也应了。王大人胸中自有良计,还望王大人帮我啊!”
王绾一时感动的老泪纵横,一把抓住扶苏的手道:
“公子!老臣,老臣必当竭尽全力,定不负公子所托!”
扶苏见王绾这副样子,心中也不由的感动,突然想起了赵贺曾给他说过的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王大人,扶苏在这里谢过你了。”
轰!
王绾哪听过这样的诗句,一时间以为是扶苏有感而发,将自己比作春蚕,比作蜡烛。
太贴切了,扶苏竟然懂得自己的心意。
这样王绾在心中对扶苏更加死心塌地,扶苏见到王绾的样子,道:
“王大人,你我二人就不必再这般了。咸阳城内的书铺已经将书籍送与百姓差不多了,据手下来报,咸阳城内百姓,家家户户都有书可读。甚至在整个大秦,都收到了这次书籍的影响。”
王绾道:
“全是陛下和公子之功,还有那位写出《劝学》的奇人。”
扶苏道:
“父王给我说,他与那位奇人见面,奇人的意思是如果书籍一事已经给百姓们造成影响后,就可以将半数书铺改为报社。”
王绾一愣,不明白报社是什么意思。
“扶苏公子,何为报社啊?是像诗苑画院那样的吗?”
扶苏摇摇头,将报社给王绾解释了一遍。
王绾的表情从疑惑变为震惊,再到后来一双眼中全是火热的神色:
“嘶!”
“公子,那位奇人简直就是神仙人物啊!这样的想法都有,报社一事对我大秦来说,简直就是治国利器!”
突然王绾像是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低声道:
“公子,报社一事还有谁人知晓?”
扶苏摇摇头道:
“奇人,父王,我还有你。”
王绾这才放下心来,舒了一口气道:
“那就好,此事在成功以前绝不能让世家之人知晓。否则,老臣怕这些人会为了阻止此事不择手段。”
扶苏一脸震惊的看着王绾道:
“王大人,应该不会吧?=报社一事虽然会对世家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也不至于让他们不择手段阻止此事吧?”
王绾脸色严肃没有说话,反倒是走到门口,左右张望无人后,将房门紧闭,才低声道:
“公子,那位奇人给陛下提议报社一事,十有八.九就是冲着世家去的。虽然老臣不知道那位奇人与世家有何仇怨,但此事绝对会动摇世家的根基,甚至将世家连根拔起,让这天下再无世家也有可能。”
王绾的话就像一道惊雷,在扶苏的脑中炸响。
“王大人,你,会不会搞错了?那位奇人怎么会.....”
王绾抬了抬手,打断了扶苏的话头:
“公子,如果老臣没有猜错的话,那位奇人将此事告知陛下时,陛下心里也是犹豫的。甚至有可能陛下又再次找过奇人,这才下定了决心,否则怎么会让你去做此事。”
这下子扶苏沉默了,嬴政的反应和王绾所说几乎一致。
先是震惊,然后犹疑不决,最后去了一趟贺弟那里,也不知贺弟说了什么。嬴政回来就将自己找过去,让自己做此事。
沉默半晌,扶苏向王绾行了一礼:
“王大人,我想你心中猜测应该是对的。还请王大人助我,世家乃大秦毒瘤。有世家在,大秦如何能够屹立千年!”
王绾伸手将扶苏扶了起来,叹了口气,道:
“扶苏公子。你可知赢家才是这天下最大的世家?”
扶苏一愣:
“王大人,这.....”
王绾摇了摇头道:
“赢家掌管天下,其他世家盘剥天下万民。要想赢家能够稳坐江山,就必须把这些动摇大秦根基的世家全部拔出。”
“但是何其之难,但是报社一事却是有可能做到这点。”
扶苏道:
“还请王大人教我!”
王绾道:
“报社一出,看似能够让天下百姓了解大秦的趣事,甚至大秦南方的百姓能够了解大秦北方的风土人情,这肯定会让天下百姓津津乐道。”
“但是这天下哪有这么多趣事?这天下,更多的是哪里发生了旱灾,饿殍千里。哪里又发生了水患,颗粒无收。哪家的贵族子弟一掷千金,哪家的父母正在卖儿卖女.....”
“公子啊,这天下一点也不有趣,反而是惨不忍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