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备接下了程普的请求,离开了伤兵营,然后立刻修书一封送回雒阳给老丈人韩荣,拜托他办一下这件事情。

办了一下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刘备就开始密切关注前线军情,然后他得知三路军队的进展的确都不顺利。

尤其是周慎,打得一团乱麻,损兵折将不说,还迟迟不能攻克榆中城。

董卓那边也打的不顺利,汉阳郡羌人的抵抗非常激烈,而且除了羌人,好像还有一部分匈奴人也加入到了叛军序列当中,补充了当地叛军的实力,对董卓的威胁很大。

鲍鸿就不说了,打一开始就在苦战之中,与当地羌人、氐人战斗不顺。

张温的判断好像不太对。

兵分三路讨伐叛军对汉军来说压力比较大,凉州地方势力好像也并没有因为之前的失败而重新选择向雒阳朝廷靠拢,而生活在凉州的大量羌人、匈奴人和不知所属的杂胡则有相当数量加入了叛军的序列当中。

汉军还需要胜利,需要更多的胜利来让当地人确定汉军可以平定凉州叛军,如此,才能最终奠定胜局。

否则,他们依然在摇摆,依然不会轻易选择向汉军靠拢。

刘备本身因为已经立下了很大的战功,所以刻意让出了一线战场,以团结全军,以期尽快平定凉州之乱,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他都退居二线了,战场居然朝着他来了。

十月的某一日,因为得知前往榆中城运送军粮的道路不太安全的消息,他亲自领兵护送军粮,结果就在中途遇到了数千人的凉州叛军的进攻。

幸亏当时刘备亲自领兵护送军粮,董璜与夏侯渊还跟在身边,遇到叛军攻击粮道的时候,刘备领兵奋力反击,亲自冲杀,董璜又大展拳脚,一矛刺死了前来偷袭粮道的叛军将领。

于是护送粮食的汉军将这支叛军打败了,还俘获了一千多人。

保住了粮道与军粮之后,刘备押送军粮快速抵达榆中城下,将此事告诉了周慎,与周慎进行了严正交涉,要求周慎立刻做出反应。

不能这样打下去了!

周慎得知粮道被叛军探知并且遭到攻击的事情,大惊失色,感觉确实不能继续这样打下去了。

然后他决定撤兵。

放弃一切辎重物资,尽快撤兵。

“粮道如果已经被发现了,叛军随时可以增加兵力偷袭粮道,这一次是刘都尉神勇善战,谁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情况?在没有更加安全的粮道的前提下,撤兵才是最该做的事情!”

严格来说,周慎的选择并不能算错。

大军的粮道如果已经被发现了,对于远征的大军来说,就是要命的事情,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叛军想要切断大军粮道是什么时候。

这是足以动摇军心的大事,撤军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选项。

但是刘备带来的消息并不仅仅如此。

“那如果,叛军的粮道在什么地方我也知道呢?”

周慎一愣。

“啊?”

“从敌人后方到榆中城的通畅路线就那么两三条,我俘获了一千多名叛军军官、士兵,多加审讯,难道不能知晓实情吗?”

刘备面色严肃,大声道:“我听闻曾有人建议周将军着力于断绝叛军粮道,对城池围而不攻,静观其变,这难道不是妥善的计策吗?将军为何不采纳呢?好的计策,我们不用,则敌人会用,困兽犹斗,将军难道忘记了吗?”

刘备气势猛烈,句句逼人,周慎慑于刘备步步紧逼的气势,居然无法与刘备正面争论。

少倾,周慎面露苦涩。

“尽管如此,大军粮道已经被发现,就算我们能得知叛军粮道所在,截断也需要时间,这段时间里,我大军能够保证不出问题吗?

危险太大了,玄德,这可是三万人啊!稍有不慎,这三万人的军队就会葬送在我的手上,届时我还能有活路吗?不能这样下去啊!”

“一鼓作气解决战乱的良机就在眼前,不能把握住却要眼睁睁错过,以至于战事迁延日久,那到时候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十倍以上!”

刘备咬咬牙,向周慎道:“如果将军担心,就把截断叛军粮道的任务交给备,备愿立下军令状,亲自领军截断叛军粮道,如果不成,请斩我头!另外请将军以军司马孙坚为保护粮道的负责人,以他的勇猛机敏,必可保粮道无虞!”

周慎大惊,不曾想到刘备居然如此悍勇、决绝。

他真的是士人吗?

他真的是未来阀阅之家的顶级士人吗?

为何如此悍不畏死?

他就不在乎自己未来的荣华富贵吗?

“玄德!你这样说有什么意义?你若失败,还轮得到我斩你头?若失败,我斩伱头还有什么意义?这根本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周慎一甩手,十分恼火。

刘备坚持劝说。

“眼下胜负还在两可之间,我们还能保全粮道,只要能抢在叛军下一次行动之前行动,就有极大可能抢先切断叛军的粮道,到时候着急的就是叛军,而不是我们!

将军,富贵险中求,现在立下大功的机会就在将军面前,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此时此刻,不正是这样的关键时刻吗?此番若错失良机,一旦凉州崩坏,将军难道不需要负责任吗?”

周慎愣住了,左思右想,觉得刘备说的没错。

一旦凉州崩坏,他难道就不需要负责任吗?

横竖都是失败,搏一次,或许还有战胜的可能,不是吗?

沉默良久,周慎看向了刘备。

“军令状若立下,你可就真的没有后悔的余地了,刘备,现在,我还能当作没听到这句话。”

周慎认真的看着刘备,一字一句的劝他不要那么想不开。

但是刘备已经下定了决心。

“将军,备说过的话,不会收回,备请立军令状,若不功成,请斩我头!若然撤军,前功尽弃,断不可行!”

周慎深吸一口气,在军帐里来回踱步,面色数次变换,整个人纠结无比。

最后,他咬咬牙,一跺脚。

“刘备!你要是不能截断叛军粮道,我必亲手斩你头以泄愤!你记着!这话我不是开玩笑的!我不管你是谁!”

刘备笑了。

“多谢将军成全!备当竭尽全力,保住自己的人头!”

于是周慎按照刘备的建议做了布置,自己继续带兵围城,把榆中城真正的包围起来,开始围而不攻,以此对叛军展开威慑,断绝叛军内外交通的道路。

接着派遣莫名其妙一脸懵逼的孙坚接替刘备主管大军粮草运输,嘱咐他无论如何都要亲自保护大军粮秣,万万不可懈怠,否则定斩不饶。

接着,他又集合精骑、战兵,交给刘备,搭配刘备原先的部下,给他凑了一万人,让刘备带领前往截断叛军的粮道。

刘备也同时派人对俘获的叛军军官进行严刑拷打,按照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的原则,一顿大记忆恢复术之后,叛军军官终于扛不住,有人松了口,交代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

很好。

你不是想断我粮道吗?

我也来断你粮道。

咱们对着干,看谁比谁能扛!

开战之前,刘备对董璜和夏侯渊明说,此战凶险,如果他们不想打,刘备不会强迫他们。

董璜和夏侯渊互相看了看对方,然后明确表示,他们愿意和刘备共生死。

“能与您共生死,在我看来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刘备很高兴,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许下了绝不亏待他们的誓言。

(本章完)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