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显然是对刘备建议的这一波操作非常满意。
通过改变党锢命令,拉拢古文经学派的学者,成功促成了这一次皇帝、宦官、古文学派的三方面联合作战,还成功促使袁氏、荀氏的窝里反,成功背刺今文学派。
今文学派经过这一次的打击之后,学术上几乎是一蹶不振,完全落入颓势,无法振奋。
甚至于在政治方面也失去了在尚书台内担任职位的一部分官员,势力受到了严重压制,这对于他们来说非常不利。
作为一股政治势力来说,他们真的是做错了事情,走错了路子,一败涂地,兵败如山倒。
乃至于刘宏和宦官集团都准备紧随其后推动《周官礼》的官方化,并且顺便罢黜今文学派的《仪礼》,就此一棒子把今文学派给打死了。
但在此时此刻,刘备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他叫停了刘宏的行动。
“陛下,今文学派虽然腐朽,老迈,迂腐,但是他们的存在对于古文学派而言是一种威胁,也是一种制衡,是一种威慑。
臣以为,不能完全把今文学派彻底罢黜,否则,要不了二三十年,古文学派就是如今的今文学派,且势力更强。”
刘宏听了刘备的建议,皱了皱眉头,思考了一阵子。
少顷,他看向了刘备。
“玄德,此番骤变,你已经为你自己获取了很大的功绩,我听说涿郡涿县刘氏已经被许诺得到《左氏春秋》之传承资格,对你而言,今文学派之覆灭难道不是好事吗?”
刘备摇了摇头,再拜。
“臣从来不曾把自己当做什么士人,臣只把自己看作汉室宗亲、高祖苗裔,臣不在乎什么阀阅之家,至于士人的身份,只是臣用以为陛下、为大汉效力而必须要获取的。
有了这层身份,臣才能更好地更深入的接触到士人的核心,为陛下出谋划策,至于其本身所附带的一切,也是臣用以为陛下效力而需要的,陛下和大汉才是臣心里最重要的。”
一旁的张让闻言,深深地感叹于刘备的话语艺术和政治觉悟。
这觉悟,这话术,这局面,张让都觉得刘备如果没有下面那把剑,估计自己首席大宦官的地位都会不保。
刘宏闻言,则沉默了许久。
而后他亲自为刘备倒了一杯米酒,双手递给了刘备。
刘备双手接过。
“汉家有伱这般的子孙,实乃幸事,我有你这般的同宗,也是幸事,你做得很好,说的也很好,我们都是汉室苗裔,都是高祖子孙,都姓刘,身上流淌的是先人的血液,没有什么比这个身份更重要的。”
刘宏举起了杯子,刘备也举起了杯子,而后两人一同饮下此杯酒。
经过刘备对士人内部关系的讲解,刘宏显然对此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知道了对于士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也知道了目前整个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之间斗争的大体态势。
很显然,古文学派在政治上开始变得强势,而今文学派虽然节节落败,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五经十四家法里,十三个都属于今文学派,他们在中央朝廷内部依然有着强大的政治能量。
就目前来看,刘备认为刘宏无需直接对今文学派本身发起什么打击。
他只需要在今后的岁月里缓缓的把《费氏易》、《古文尚书》、《毛诗》等几部古文经典抬上位,让他们和今文官学互相对抗就可以了。
《周官礼》是绝对不可以轻易抬上位的,甚至可以说《周官礼》是需要被暂时冻结的。
那是今文学派的生死线,一旦失去了《仪礼》的官方地位,今文学派就会陷入脑死亡的境地。
现在失去了《公羊春秋》,今文学派已经等于下半身瘫痪了,其余几部古文经典再上位,就能让今文学派高位截瘫。
但是唯有《周官礼》,决不能轻易扶上位,还要给今文学派一线生机。
官学对抗官学,这样才有意义,而且若不是今文学派下手太狠,彻底激怒了古文学派,刘备甚至想要建议别把公羊春秋派罢黜掉的。
留着,更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感。
“百家争鸣不仅仅是为了学术之开放与发展,更是为了各家学派互相制衡,互相拆台,不能形成统一认知,不能形成统一利益,不能让任意一派独占鳌头。
如此,当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争执不休之时,陛下才能介入其中,作出裁判,奠定声望,恢复三代先帝之权威,若是让古文学派独占鳌头,则天下人只知郑玄、卢植、服虔、马日磾,而不知有陛下。”
刘备如此建议之下,刘宏深感刘备所说有理。
他可不想做一个为他人作嫁衣的傻瓜。
“玄德说的有理,今文经学派独占十四博士,遂有独霸天下之感,让我也感到莫大的威胁,可要是古文经学派后来居上,取而代之,显然也不是好事。”
“陛下所言甚是。”
刘备恭维道。
“哈哈哈哈,玄德所言,深得我心。”
刘宏亲密的拉住了刘备的手,开口道:“我得玄德,如鱼得水,玄德,你现在虽然年轻,不能骤然身居高位,但是我会时常让张让去找你,与你私下里单独联络,你要知无不言,向我进言,助我一臂之力。”
“臣乃汉室宗亲,一心只有大汉,为大汉肝脑涂地,万死何辞!”
刘备当场拜伏于地,高声向刘宏表忠心。
刘宏笑的更开心了,一挥手赏了刘备二百两黄金,让他拿回家压箱底,增加家族的储备,未来他的刘氏家族发扬光大,还是需要钱的。
刘备忙拜谢,接受了刘宏的赏赐。
在刘备看来,在宦官的陪伴下成长的刘宏并没有经天纬地的才能。
他可能是感觉到了皇权的危机,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并没有改变东汉不断走下坡路的局面,反而助推了这种局面。
如果他能多多少少做一些修正,如果这种修正能稍微发挥一点作用,那么毁灭性的未来或许可以发生一些良性的变化。
这对他未来的道理至关重要。
在这次政治风暴之后,刘备对自己那条未曾设想的路线的走法更加清晰了。
他认为,乱世不是好事,汉末乱世这种极为恐怖且绵延日久的乱世更是每个人的噩梦。
乱世可以重新洗牌,但是却是一种最为血腥和残暴的洗牌方式,对上层人物尚且不友好,更遑论普通黎民百姓。
汉末乱世,整个华夏神州人口骤降,从黄巾之乱到三国鼎立,人口至少损失一半以上,超过三千万人,过大的人口损失直接导致了后来五胡内迁与数百年的南北朝分裂之乱。
三百余年,暗无天日,人不如狗。
他讨厌乱世,他憎恶乱世。
但有些时候,一定程度的乱世对于未来的太平盛世也是好事。
刘备反复思量,觉得对待乱世,他需要辩证看待。
首先,他绝不能接受原初版本的汉末乱世降临,十室九空、千里无鸡鸣的乱世,他宁死都要阻止,他决不能接受白骨露于野的结局。
下一次真正的大一统,绝不能等到隋唐。
但同时,他又需要一定程度的乱世来摧毁一些陈腐的东西,不能让某些肮脏的存在就这样无伤速通这要命的关卡,顺利进入到下一个历史篇章中,那对他们也太温柔了。
他们不配。
刘备也不是一个温柔的人。
所以,这未曾设想的道路,不简单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