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完颜世宏的计划
前几日秦狄曾派遣天子卫队与他取得了联络,并派人给他送去了一批弩箭和少许冲天炮。
得知皇帝旨意后,完颜世宏率领着队伍,绕道百里之外,悄无声息的朝着突厥敌军的后方,就是朝着婺城出发。
由于本来就是突厥人的长相,所过之处即便遇到些突厥人,也不会引起太多的怀疑。现在突厥境内的人几乎全都知道,汉人已经杀入境内。
完颜世宏经过这几个月的发展,麾下的兵力迅速扩张。单单就突厥沿海的山区一带,他招揽的兵马便有五万人之多。
这些人皆是来自于各个小部落的族人,他们自身所具备的武力值相对而言并不甚高。值得庆幸的是,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所从事的皆为那些极为艰苦劳累的工作,这也使得他们练就了一身结实的肌肉和强大的耐力,可以说是突厥贵族们名副其实的苦力。
尽管他们手中所拥有的战马数量颇为有限,但众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退缩,反倒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以徒步的方式继续前行。在如此复杂崎岖的路况之下,相较于骑马,徒步反倒显得更为轻松便捷一些。
他们的兵刃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形如弯月,透露着几分锈迹。有的状若长枪,就是短了不少,只有个枪头。还有的宛如巨斧,沉重而威猛。
这些兵刃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气息。当然,也有不少好兵刃。比如那些在部落里颇有身份的人,随身携带的宝刀都还镶嵌着宝石,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完颜世宏带领着这支参差不齐的部队一路疾行,行进多日后,终于到达了距离婺城东北方向的一处空旷之地。
其实在这地方,哪里都空旷,草原的地势,没有山川阻隔,平坦的地势一望无际。
他深知此役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于是先派出了探子前去打探城中敌军布防情况。
探子回报,城中敌军虽人数众多,但大多人都以为汉军在与可汗对峙,所以婺城内的守卫相对较为松懈。
得知婺城的情况后,完颜世宏大喜。按城内的情况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攻占婺城的绝佳机会,但他并未急着进攻。他需要等待一个机会,一个绝佳机会。
大军在此安营扎寨,密切派人关注着婺城和汉军所在的方向。他已经想好了对策,一旦婺城方面有人察觉到这支大军的存在,他便会让手下谎称这是由各部落联合组成的军队,此番前来是为了支援尊贵的可汗。
不仅如此,就连假冒的身份他都精心设计好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数日过去了,然而婺城却依旧像往常一样平静,丝毫没有察觉到这支隐藏在暗处的大军。
与此同时,汉军与他们之间也陷入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对峙局面。双方都按兵不动,仿佛在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发动致命一击。虽然不清楚他们此刻是否焦急,但完颜世宏的心情却逐渐变得焦躁不安起来。
眼看着大军抵达此地已超过十日,可正面战场上始终风平浪静,没有掀起一丝波澜。更糟糕的是,他们此次行军所携带的粮草已经快要消耗殆尽。如果继续这样僵持下去,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无奈地选择退兵,要么孤注一掷,向婺城发起猛烈的进攻。
就这样,又耐着性子等了两日,大军粮草告急,若再不做出决策,恐怕就算撤军,剩余的粮草也不足支撑大军返回的路上之用。
得知这一情况的完颜世宏终于咬牙作出了一个决定,大军朝着婺城出发,殊死一搏,杀入婺城。
打定主意,一声令下,大军于午后开拔,朝着婺城急行军。
大军一路疾行,昼夜不停。夜晚来临,明月高悬,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经过一整夜的艰苦行军,当第二天的清晨即将来临时,他们终于赶到了婺城附近。
说来也真是巧合,就在此时,天空变得灰蒙蒙,说阴不算阴的那么个状态。紧接着,一场大雾悄然降临。那雾气宛如白色的轻纱,飘飘洒洒地弥漫在整个婺城周围,同时将完颜世宏麾下的这支大军笼罩其中。
完颜世宏心中暗喜,对于这支军队来说,这场大雾来的正是时候,一个绝佳的掩护机会,天赐良机。
他立刻召集麾下将领,制定出新的计划。马应龙的诈降叛变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自己手下的兵士又全都是突厥人,成功的概率很高......
完颜世宏挑选出百名最为精壮且忠诚可靠的士兵,带着他们朝着婺城的城门而去。
驻守在城墙上的士兵看到迷雾中突然出现的人影,当即警惕起来,经过一番盘问,得知是突厥部落的子民,城墙上的弓箭手这才将箭收起。
城门官派人下去交涉一番,得知他们是前来支援的大军,当即将消息层层上报,最后传到了贺禄耳中。
阿史那库察离开婺城时,特意安排了一名心腹将军担任婺城的城防,并负责招揽各部落前来驰援的兵士,此人便是贺禄。
贺禄的有一个哥哥,在几个月前于孤狼岭战死身亡。作为他的亲弟弟,两人性格上的差异不算太大,鲁莽,心思简单,可以说很单纯。
贺禄听闻有援兵到来,大喜过望,当即带人前往婺城北门。
站在城墙上看到迷雾中人影攒动,密密麻麻的人群少说有上万人。经过对城门官的一番询问,得知他们的详情后,没有丝毫的迟疑,命人将城门打开。
就在这时,旁边有谋士劝说道:“将军不可大意,如今局势微妙,还是谨慎为妙。”
贺禄闻言,眼睛一瞪,不耐烦道:“怕什么,他们都是我们突厥的子民,而且是来帮忙的。可汗早就下达过命令,让各部落派兵前来支援,现在终于有人来了,本将军岂能阻拦,若让可汗得知,后果是你承担还是本将军承担!”
听他这么一说,旁边的谋士沉默了。没办法,谁让可汗重武轻文呢,他们这些谋士和文官的话语权极低,自是惹不起能在战场厮杀的武将。
城门大开,完颜世宏带领着百名士兵先一步进入城内,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暗自窃喜。
进城之后,贺禄已从城墙下下来,站在城门内亲自来迎接。完颜世宏见状,故作卑微,快步上前主动示好巴结。
“哎呀呀,贺将军亲自前来迎接,真是令在下受宠若惊啊!我们初来乍到,今后还要多多仰仗贺将军多多提携!”
说着,还不忘用谄媚的眼神看着贺禄,那副讨好巴结的样子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几乎所有人都会犯这样一个通病,面对他人的奉承,往往会不自觉地飘飘然起来。
贺禄自然也不例外,他听到完颜世宏这番话后,心中不禁十分得意。
心想这完颜世宏倒还算识趣,于是便哈哈大笑着说道:“那是自然!你们能够前来婺城听候可汗调遣,足见你们这些部落的忠心。本将军定会在可汗面前替你们美言几句,待到他日立下战功,可汗定会重赏!”
“说说吧,你们这次来了多少兵马?”
面对贺禄的询问,完颜世宏并没有如实回答,而是故作尴尬的说道:“回贺将军的话,我们都是边境的一些小部落,没有太多人,勉强凑出了两万人,至于战马...说来惭愧,还不到三千匹。”
“哈哈哈,怪不得你们一个个全都是一副泥腿子的模样,原来是走来的!”贺禄嘴里响起一阵爽朗笑意,言语间多有轻蔑之意,继续道:“看在你们一片忠心的份上,本将军倒是可以调拨些战马给你们。这样吧,调拨两千精壮战马,让你们组建一支五千人的铁骑。”
完颜世宏连忙鞠躬表达谢意,心中却暗自冷笑:“贺禄将军,我们带来的这两万人已经连续奔波了多日,这一路上的道路实在是泥泞难行。您看是不是赶在天亮之前,先让他们进城安顿下来。免得一会天色大亮,让城内居民看到笑话我们。”
贺禄想了想,点头道:“恩,也好。凑巧前几日可汗带兵出征,城内大营闲置了下来,容纳你们区区两万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完颜世宏卑躬屈膝,再次询问道:“多谢贺将军,那我便下令让他们进城?”
“进城吧,本将军安排人带你们前往大营暂做休整。”
贺禄话音落下,完颜世宏悄悄给身后的亲信使了个眼色。
那亲信会意,派人前去传令,大军列队后朝着婺城而来。
随着大军有序入城,贺禄发现这位前来支援的将军始终就站立在自己身旁,看着他的部下入城而无动于衷,随口询问道:“怎么,你不去大营看看?”
完颜世宏陪笑道:“贺将军亲自来迎,我又岂能先走。更何况我们初来乍到,这婺城还是第一次来,还望一会贺禄将军可以指点一二。”
贺禄听了这话心里甚是舒坦,一边看着正在入城的大军,一边滔滔不绝的讲起婺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