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敢让皇帝久等,片刻的功夫,便有人回道:“皇上,齐大人一行的船队已经到达舟山岛屿附近,因为没有得到陛下的恩准,不敢上岸,在两个时辰之前外事局得到飞鸽传书,正准备呈上来等候御批!!”
“内阁看了吗?”
“回陛下,皇上曾言,此时不经内阁,所以外事局一直都在侯着宫内的消息!!”
“送到内阁去,朕一个时辰后要得到结果!!让太子并二皇子,三皇子一起参与内阁商议,并附议供朕参考!!!”
朱标没有抬头,只用眼角余光扫了错愕惊讶的内侍一眼,便不在理会,听着内侍退下的声音,竟然有些疲惫的闭上眼睛,半晌下来,涩声吩咐道“你们都下去吧,小维留一下!!”
小维正在旁边仔细的烫着茶水,听闻这样吩咐,也不惊讶,他知道皇上肯定有什么话要问他了,不急不忙的在哪里依旧温着茶壶,等待皇帝的开口。
此时壶温水开,茶叶也正静静的躺在杯中,细心的将滚水慢慢的倒在被子里,然后拿起杯子左右的摇摆三周,等茶叶渐渐的沉淀了,才站起身来,慢慢的走到朱标面前,放了下来,温柔的说道:“皇上先喝些茶水吧,想了半天,也该口干了。”
朱标也没有说什么,马上拿起杯子喝了一口,遂就放下,抬头看着小维,道:“蝶儿又插手了吧?”
当然知道朱标指的那件事。就是齐泰一行在舟山附近停航,等待旨意上岸的事情,外事局得到的消息。杨蝶不可能不知道,就算是朱标早在多年前已经将外事局、内事局清理了一番,但是还是摆脱不了杨杰经营几十年的影子。
摇摇头,是表示不知道,还是表示不想说,谁也不晓得,因为小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连他也不知道自己摇头代表什么,心里矛盾的无以附件。
“朕知道蝶儿插手了!!要不以齐泰请罪的心情。恐怕把自己绑起来见驾的心都有了,怎么还要外事局通报?看来他真的想为老二立威啊!!”
“皇上多虑了,就算是整治了齐泰一家,于二皇子何益?”
“齐泰父子。被朕放在火上烤,已经够了,朕不想有人在拿他们来做文章,与他何益,好处大了,异姓封王本朝之大忌,朕又不是不知,谁能把这件事搅黄,谁就是坚持太祖皇帝遗训的正统。不说老二,恐怕老大和老三都按捺不住了吧!!”
小维知道厉害,也不接话。虽然他看着几个皇子长大,但毕竟不是亲生的,自己就一个女儿,这恐怕是能得到皇帝信任有加的最大凭据,她才不会那么笨的把自己陷入其中。遂将话题转移道另外一个方面,装作奇怪的问道:
“皇上既然也说了是您将他们父子放在火上烤。那又怎么会不招人嫉恨呢?这样不是正达到了皇上想要的效果吗?反正,反正只要皇上不说话。谁又能拿齐泰父子怎么着呢?”
“怎么着?”朱标冷笑了一声,眼睛凝望着窗外的一缕黑暗,继续说道:“朕要是任由发展,估计齐泰父子都要自杀了,就算不自杀,远走海外的可能也有.......”。
犹豫了一下,眼前仿佛亮起齐泰的倔强模样,叹了口气,止住了想要问出声的小维,继续说道:“远走海外的机会不大,依着齐泰的脾气,杀了儿子再自杀的机会倒是最大。”
小维不由打了一个寒噤,她虽然经常帮助皇帝处理一些内部事务,但是大都是朱标交给去办理的,她足不出宫,当然不会了解很多的人性和人心了。
想着齐泰父子相互自残后丧命,不由得担心起来,倒不是为了齐泰父子的性命,而是为了自己丈夫今后的名声问题。
两代忠臣,如果就这样被皇帝逼死,恐怕史书上也不会写什么好话,这一点通过朱标经常给他讲解历史知识时就可以得出结论。
无论齐泰父子怎么死,为什么死,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真的想不开,那什么都要算在作为皇帝的丈夫身上了。
小维正在想着,谁知朱标话意一变,转而问道:“明年春天朕出巡,你带不带岚儿去?”
听到自己的女儿,小维马上转了注意力,也不知道是不是朱标看到自己的爱妃思路很乱故意为之,但的确是成功的,小维立刻什么都不想了,只是惊喜的问道:“皇上真的要岚儿去吗?”
话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已经好久不见得女儿,朱纹岚前年心不甘情不愿的嫁了,如大家所愿的尚了裴伦,也就是钱刑部侍郎裴链的儿子,状元郎,也是一个很有文采的年轻人,但是两口子就是过不到一起去,朱纹岚自幼像极了自己,喜好武艺,但是那裴伦却是一个读书人。
按照朱标的说法,那就是一个是外向好动,一个是文静沉稳,两个极端碰到一起,开始那裴伦竟要仿效唐时的醉打金枝,要休掉公主,但是裴伦有这个胆子仿效郭嗳,他父亲裴链却是没有那个胆子仿效老令公,他也没有那个威望,此时被压制了下来。
反正小维每过一段时间,都要挺朱纹岚从宫外回来向他告状,最近一段时间倒是消停了不少,但还是从各种渠道得知,两口过得并不和睦。
“皇上真的要岚儿去,那驸马怎么办?”
虽然不满意这个女婿不会哄女儿,但是小维还是想着这一点,不由问道。
“一块去吧!”
朱标看着自己成功引开了小维的注意力,心里叹息了一下。这也是他心里正在想的问题。裴伦这两年的生活他都看在眼里,慢慢的被压制着不被拉进皇位之争,但是也越来越无力了。再这样下去。恐怕也要保持不住中立,还不如带走。
想到这里,心里稍微安慰了一下自己,现在距离过年不远了,等这边的事情一定,那么他也可以离开了,尽管不放心。但自己也顾不上吧。
两个人又唠叨了一会公主的最近生活,畅想一番明年春天将要出巡的事情。朱标知道。恐怕整个后宫之中,愿意和自己一起漂洋过海的,只有小维自己了,第一小维没有牵挂。只要带上女儿,她就无所顾忌,第二,由于整个帝国的压制,小维祖父的事情,始终是压在那些忠臣良将心头的刺,所以无论什么时期,什么事情,小维总是要很低调很低调。就连自己女儿的亲事,也要让步,实在太憋屈了。
一个时辰过去了。很按时的,内侍送上了内阁所拟定的奏议,就是关于怎么对待齐泰父子进京的奏议,其中也附上了三个皇子的附议。
有三点供朱标选择:
其一:在宁波港登岸,由宁波卫派遣精兵保护,直奔京师。其余随员,仍旧驻扎舟山岛屿。并由朝廷派遣大员前往慰劳,连慰劳大臣的名单也拟定好了,排在首位的竟然是朱标刚刚提起的驸马都尉裴伦。
这一点事内阁主要的主张,派遣大员去慰劳,也就是去接受,拍精兵保护齐家父子,也就是押送,不过是字面上的游戏,朱标心里知道,自己如果答应了这一条,齐家父子肯定是被软禁送过来,而不是迎接。
其二:齐家父子在上海,并准备见驾事宜,这边朝廷从皇事院中选择宗室之人,前往迎接以示恩宠,齐天瑞的船队驶往福州,由当地水师接管整编。
其三:船队驻扎舟山归当地节制,齐天瑞父子可乘船由水师护送直接由水路来到京师,接受封赏。
而三位皇子,分别附议三个主张,竟然没有一点相同的意见,朱标冷眼看着这份奏议,心里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越来越感到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都说做皇帝好,做皇帝有权力,当了三十年皇帝的朱标,很多时间都觉得自己有种无力的感受。
比如这次,内阁的决议,加上三位皇子的附议,他们就真的这么胆大,真的这么赤裸裸的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吗?
第一份奏议,无非代表了太子的正统立场,也代表了太子的利益,而第二份代表了老三朱文宇的立场和利益,第三份,就是代表了老二朱文清的利益和立场了。
三方在短短的一个时辰内,就已经达成了协议,而内阁真的也就照搬了下来,这天下还是朕的天下吗?难道他们就真的那么急切的表明自己的欲望?
朱标重重的将奏议放在书案上,小维扫了一眼,看在眼里,并没有出声,他知道朱标有话会说,果然,朱标没有过多久,便从怒火中摆脱出来,沉声说道:“打回重新议过,不议到朕满意,大家都不要回去了。”
说着将奏议重重的扫在地上,内侍赶快收拾了起来,大气也不敢喘,头也不敢抬的告罪出去。
见没有人了,小维不由奇怪的问道:“皇上,臣妾觉得第三条奏议很好啊,让齐泰一行乘船来京师,这也算是恩赐,一种恩宠,皇上怎么不满意呢?”
“要不是蝶儿,谁能这样想,这几年,朕的确有些太纵容她了。”
朱标有些恼火的说道,小维心里一惊,这么多年以来,皇帝是第一次在她面前表示不满意杨蝶,看来真的是上火了,但为什么呢?自己为什么看不出来呢?
看着一脸懵懂的小维,朱标苦笑了一声,也不说话,只是心里想着,要不是杨蝶的指点,谁能想出这么符合自己心意的奏议,而且,舟山、上海基本上都属于老二经营了多年的地方,就连老三想插手苏杭,也颇受制肘,要是把齐天瑞的船队放在那里,估计不到半年,会连骨头也不剩的没有了。
因为船队对于老二这一系来说,正是他们最需要的,太子由朱棣的远征军支撑财力。老三有福州的船队,江南的富商支撑财力,而老二呢。就靠一帮读书人在哪里了,没有财力,就没有动力,怎么会有更多的人跟随呢?
所以他们不但要把齐泰父子打落水,而且要吃掉船队的控制权力,相比之下,太子一系就简单的多。就是要借助齐天瑞这件事立威,关于其他的。他们不在乎。
还是老三比较现实,只要船队,皇帝爱怎么对待齐家父子都可以,没有意见。也能看出,朱文宇多年受到商家的熏陶,也渐渐的务实起来。
儿子们都有进步,作为父亲的应该高兴才对,但是朱标却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看来自己宣布诸位皇子进京,齐泰异姓封王的传言,自己将要出巡五年的决定,已经大大地刺激了诸位皇子和大臣们的心理。
由齐泰这个事情开始。已经毫不掩饰的摆明车马炮的和自己明来了。生怕自己不知道他们拥护的是谁,谁又想当皇帝一样。
自己是应该失望愤怒,还是......。
本来应该失望愤怒。但是朱标又被一种矛盾的心理所左右,真的要愤怒吗?这些皇子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每个大臣都有自己的坚持,那也正是自己想要看到的,自己之所以要离开,不正是希望看到他们各自的政见和方向吗?
但是自己不要玩过火了才行。思虑了一番,朱标做了决定。抬头对小维说道:“稍后晚点,你去蝶儿那去一趟,把朕的不满对他说,看他怎么回答。”
小维答应了一声,她其实也不想去,但是又不能不去,心里也是犹豫了半天,始终还是觉得不能违抗这个旨意,虽然他有这个资格和胆子,但是看着朱标那眉头深锁的样子,还有刚才他答应带自己出巡的承诺,都让他觉得有必要去渐渐杨蝶,劝劝蝶姐姐,干脆也和自己一起随皇上出巡就是了,何必在这里操心呢?
正要出去,朱标示意稍后,想了一会,又吩咐道:“以你的名誉,召见齐泰的家人,记得,是所有的家人,不然的话,你去齐泰府上住几天,朕恐怕哪里不会太平,虽然朕已经严令不得骚扰,但是看这种情况,就怕有些不明白事理而又不怕死的去作祟。”
小维不解的离去,朱标不由得苦笑起来,作为皇帝,竟然要自己的妃子去臣下家里压阵,看来自己无为放任了几年,还真的做事没有了信心,但是他又明白现在的大明,虽然少了很多读死书的腐儒。
但是儒家文化在中华经营了数千年,最不缺的就是那些满嘴仁义逼死人的所谓文人,之前不缺,至少以后的几百年之内,也不会缺。
这些事情,就算他是皇帝,就算是已经过了三十多年,他依旧不能忘却!!
关于齐泰父子的事情,今天一定要有个决议,他一定要让齐泰父子风风光光的走进中华门,至于以后的事情,再说吧,虽然距离春天不远了,但是朱标仍旧有时间梳理一切,只等待一个时机了!
圣意难测,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吧!!
且不说小维去后宫找杨蝶,也不说朱标这个皇帝到底在书房等待这内阁的奏议消息,就说一下如今内阁的尴尬情景吧。
内阁里一阵寂静,就连在院落中守候着自己家大人的随从们,也都好像感到一阵的压力,虽然三三两两的在哪里聚集着,但也不敢发出太大的声响。
以内阁大学士杨荣为首的十七名内阁成员,加上三位皇子,二十人几乎关系着大明今后几十年国运的人物都在一堂。
大家都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被皇帝打回诏谕重新议定的奏折,各自有着各自的盘算,其实一个时辰之内将结果报上去之前,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打算。
每个皇子,甚至每个内阁大臣都有自己的情报来源,对于齐泰父子已经到了舟山的事情,每个人都很清楚,每个人也早就对于自己的立场有了定位。之所以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将结果奏报皇上,那是大家一个妥协和试探的结果。
人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匪夷所思的是,每个人也都知道他们是在挑战皇帝的忍耐极限,这种情况,是在洪武年间绝对不会出现的,但是在建文三十年之后却出现了。
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明目张胆试探皇帝的心思。
是皇帝的放权,还是皇事院、立法院和内阁三方权力日益变大的结果呢?这个根源谁也不知道,不过到今天为止,他们却做的更加明显了。
三份奏议,分别代表了三位皇子的利益,这个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看出来,没有人会去在乎齐家父子的命运和结局,由他们父子开头的闹剧,绝对不会以他们的命运作为结局,这不知道被他们父子知道详情,会不会感到悲哀。
也许齐家父子心里比谁都明白,以齐泰在朝堂之上几十年的经验而言,肯定能看出来,不过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等待着命运的安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