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几年的预热,洪武八年三月初一,皇帝诏令正式印造大明宝钞。
以桑穰为原料。规制:高一尺,宽六寸,许以青sè为质。外为龙文花栏。
横题额:大明通行宝钞,内上两旁为篆文八字:大明宝钞,天下通行。中图钱贯状,十串则为一贯。其下则写着:中书省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
若五百文则画钱文为五串,其余类推。
同时规定,每钞一贯准铜钱一千、银一两。宝钞分六等: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宝钞颁行后,禁止民间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治罪,有告发者即以其物赏给;若有以金银易钞,听其自便。
凡商税、课程,钱、钞兼收(钱十分之三,钞十分之七),一百文以下的只用铜钱。同时置行用库。在南京设大使一人正八品、副使二人从八品,典吏一人、都监二人,隶于户部;在外府州设大使、副使各一人,皆省注。
那也就是北平府可以自行安排宝钞大使,只需要在北平行中书省备案就好了,这绝对是一个安排学生的大好机会。
南京的宝钞大使才不过是八品的官员,到了北平府,根本就没有什么品级,这样典史一般的小吏,行中书省的那些大人物才看不上眼,而且宝钞大使,之前从未有过的官职名称,蒙元时期倒是有个什么宝泉提举司,和大明的宝钞提举司的职责差不多,品级也差不多。
但是人家宝泉提举司还有一个职司,就是铸造铜钱,而宝钞提举司却是没有,专门印钞、发行等等,看上去油水就不是太多。
更何况读书人虽然乃清高之人,当官是为了朝廷效力,若是再沾染上满身的铜臭味,那就不好了!
庞煌记不得是北平行省的那个官员说的这些话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反正表现出了对于宝钞提举司大使的兴趣不大,至少没有看出来明显好处的时候,兴趣不是太大。
但是就是有了这句话,让庞煌欣喜不已,北平行中书省所管辖范围极大,辖八府、三十七州、一百三十六县。包括了部分辽东、部分河北和陕西等地。
当然,其他的地方庞煌是顾及不到,但就单单是北平府,领七县四州,有: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昌平县、顺义县、密云县、怀柔县,通州及所领之漷县、蓟州所领之平谷县、涿州所领之房山县。
再加上一个北平城,真的是一个不小的地盘。
说一句实话,以庞煌的能力,这么大的地盘已经是他能力的极限了,就算是这样,他手下的人力资源也是缺失了很多,要不是清华义学成立已经近三年,有些学生已经可以出来帮他,庞煌的手头恐怕还要再紧张一些。
相应朝廷的诏令,调怀柔县丞李锐,为北平府宝钞大使,而山西移民学子邱海为副使,在北平府正式开始了宝钞发行的重任。
另外,北平府成立稽查队,专们稽查北平府宝钞的使用情况,但凡百文以上着,严禁金银交易,违反者处三倍罚金,而告发者,将罚金奖赏给告发人作为鼓励。
庞煌当然忘不了,自己准备了很久、一直蓄势待发的北平银行了,几乎在李锐就任之后,全北平的七县四州,北平银行的分行就陆续开业,当然怀柔的北平银行已经是在当地颇有名气,用不着那么cāo心。
而在之前,庞煌就逐个拜访了北平行中书省的各个官员,为北平银行承办大明宝钞的兑换工作打了基础。
很多官员对这件事情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只是对于驸马言利,心里颇有微词,但人家毕竟是驸马都尉,这些事能放就放了,毕竟不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
有的人还暗暗的高兴,以为对于驸马都尉的脾气有所了解,驸马爷身为父母官,不过是喜欢一些阿堵物而已,那么以后对于结交这个驸马爷,就充满了信心。
说起来简单,但是过程却是十分复杂,大明宝钞发行伊始,就遭遇到了重重阻力。
先不说朱元璋在前几年尝试xing质的发行宝钞,已经给大家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毕竟那时没有太强制使用,只是小面积的应急而已,对于富户的打击不大。
但说蒙元时期的时候,为了进一步的搜刮民财,为他们贪图享乐之用,无节制的发行纸钞,就给所有老一辈的人留下了心理yin影。
蒙元大量印刷纸钞的结果是使物价上涨十余倍,百姓不愿使用,以至于有人用纸钞糊墙铺地者,交钞最后形同废纸。蒙元自始至终是以强制手段发行不兑换纸币为基本货币制度的,因为没有了准备金,自然也就无法兑换。
特别是在北平,原来蒙元的首府所在,受到的祸害也是最大的,具有的遗老们过来向庞煌述说,北平用纸钞十锭还换不到一斗粟,百姓视钞如同废纸。他们那时候的贸易多以物易物,别说纸钞了,铜钱都不敢多用。也没有听说,做笔生意,非要拉着一车铜钱交易的。
形式不是一般的差劲,北平府抓到仍然用金银交易的人不少,几乎让大牢人满为患,但收到的成效甚微。
除了怀柔还比较稳定之外,别的州县,已经开始以物易物的现象,而且据传言,朝廷这样做,无非是连年对蒙元作战,朝廷没有钱了,想收刮一些钱,作为朝廷的军费等等。
宝钞的发行不顺利,当然也连带着北平银行几乎没有生意,每天几乎门可罗雀,别说来承兑宝钞了,就是连来存钱的人都没有。
一股暗流在北平的昏暗角落里面涌动着,庞煌这才知道,当初北平行省的那些官员,为什么会拿那种眼神看着自己。
感情他们早就预料到事情的结果了,说一句实话,他们作为朝廷命官,首先对于大明宝钞就有些不信任的态度,谁也不想辛辛苦苦的为朝廷卖了命,最终却得到那几张薄薄的纸钞,虽然他们还有粮食,但毕竟也是要开销的。
更不要说那些在蒙元时期做官后,又被大明重新启用的人了,他们更是蒙元纸钞的受害者,为蒙元卖命干活一个月的俸禄,有时候还买不了一斗米,现在又听说纸钞卷土重来,心里怎么能不害怕。
宝钞的发行,让官员、富户都颇为害怕,因为真正的财富,不在朝廷手里,也不在百姓手里,而是在他们手里,要是万一有个波折,对他们的损伤也是最大的。
最不担心的就是那些百姓,因为朝廷诏令,百文之下的可以用铜钱,按照大明如今的物价,和铜钱的购买能力,他们一个月有时候都花不到一百文钱,所以大可不必担心。
这也是让庞煌感到欣慰的一个地方。
此时才总结,自己可能在怀柔县太顺利了,才想到在北平府按照原先的办法复制,再加上有圣旨诏令等强制手段,肯定会无往而不利。
但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他没有想到,在怀柔县,北平银行之所以红火,那其中一大半可都是仰仗山西移民急于兑换而带动起来的。还有一半的功劳,就是靠着自己财神爷的外号,怀柔的商户都相信自己。
而朱元璋可能想的更简单了,想到天子金口玉言,开口成宪,既然说出来了,天下就应该是无条件的去执行,哪里有反对的道理。
丝毫没有顾忌天下的反应,只是匆匆的试行了几年,就开始大规模的印制宝钞,以为可以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但是这些弊端,满朝廷的文武百官,难道就没有一个能看出来的吗?
庞煌感到很棘手,按照老朱的xing格,肯定要实行雷霆手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大明宝钞迅速的推向全国的每一个角落。
而地方官员,肯定也会遵从圣旨的指令,坚决完成皇帝赋予的任务。无非还是那两个字:“强制”,不顾后果的强制执行下去。
难道自己也要如此进行吗?若是不强制快点执行下去,朱元璋会怎么看待自己的办事能力?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看着自己呢?
如果没有北平银行的关系,庞煌说不定也真的那样去做了。因为就算没有他的存在,大明宝钞在庞煌所知道的历史中,也实行了下去。
强制手段,是这个时代最有效的手段。
庞煌派遣出去周边府县打听消息的人,也都陆续的回来,都是用高压手段,进行这样cāo作的,毕竟这些事务要和吏部今后的考核挂钩,谁也不敢马虎。
庞煌处于了两难之间,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原以为自己运筹帷幄,做事情都是很有把握的,却卡在了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上。
这个决心,就这么难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