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先生以及矢田部等人又帮春根忙活了几天之后,也和另外几位日方工作人员回了上海。他们要在上海整顿一晚,然后明天乘飞机回日本了。
主要是这几个人当中有几位都是第一次到中国来,所以秦先生和春根商量晚上带他们去外滩逛一逛,也算给这些人安排点福利。
春根要参加政府的一个会议,实在是抽不开身陪同大家,就只能委托小表弟作为代表,陪着秦先生领着大家去了外滩。
矢田部这次在中国住了两个多月,现在要回去了小丫头有点舍不得了,春根用尽了浑身的解数,才算勉强用自己学会的那点日语安抚好了这个日本姑娘。
春根还是很感谢矢田部的,正是因为她严厉和耐心的辅导,春根现在能听懂的日语越来越多了。
日本人全部撤退之后,春根和大家伙一下子不知道干什么好了。这些天一直围着这些人转,现在这些人都回去了,大家一时之间都有点不习惯,不知道接下去要干什么了。
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干啥——那就开会呗,这就是当领导的好处之一。
结合着片山社长提出的几点意见,春根把几位主要负责人召集到了一起,和大家商量起具体的解决方案来。
首先是几位部长的人选,大家先选出了技术部长的人选。虽然那几个小姑娘的水平都差不多,但期中有一个小姑娘后来自己考了一个中级资格证书,凭借这张证书她成功赢得了这次竞争。
春根很看重年轻人有上进心,这个小姑娘就是这样的人。而且这样的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让她来坐这个位置是最合适的了。
生产部长的人选比较困难,顾老二是春根的小舅子不符合日方的要求,厂里其他的人还真撑不起这一个摊子。
虽然春根早就开始了人才储备,但是之前工厂的规模毕竟摆在那里,也不会一个岗位上面安排那么多人。
小表弟提了一个人选,是一个车间里的小姑娘,这个小丫头是高中毕业生,来到春根的工厂里也快要2年的时间了。
虽然技术方面不是特别的高超,但是对于数据方面却比较敏感。以前小表弟管生产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由这个小姑娘帮忙制作每日的生产计划表,而且小姑娘还自学了一些生产统计方面的业务,虽然很多个工序她还不是特别的熟练,但是什么工序需要多长时间,这些方面她还是做的不错的。
加上自身文化底子比较好,如果重点培养的话,未来由她负责新工厂的生产安排还是应该能够适应的。
而且现在正好可以利用这最后的一段时间对她进行一下特殊培训。至少以后裤子和衬衫这两方面是没问题的。
春根见过这个小丫头之后,就基本上同意了小表弟的提议。
春根也觉得这个小丫头是块好料子,虽然现在才20出头,可是性格特别开朗,面对春根的时候也是敢想敢说,并不像其他乡下姑娘那样拘谨。她这样的性格比较适合做管理,春根决定给她个机会。
进出口贸易部这一块,秦先生帮忙从上海的贸易公司里面挖过来了一个人选,这个人也是江南人,之前一直在上海的贸易行里面做进出口方面的业务,除了业务方面经验丰富之外,和海关以及进出口检验部门的关系也比较好,有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在,才能保证新工厂今后的进出口报关这方面的业务能够顺利进行。
后勤管理方面也有了合适的人选,这个人是城里的吴大哥帮春根物色的人选,是他的一个老同学。
这位大哥之前是在城里的一所学校里面管后勤。现在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年龄段,基本没有提干的可能性了。
他又有点不甘心。正好和吴大哥同学聚会的时候说起这些,吴大哥就向春根推荐了这个人。
他的管理方式不一定能适合春根工厂的模式,但至少可以帮忙制定一些初步的管理条例。
这几位人选不一定是最佳的人选,但现阶段也只能先这样报给日方确认了,以后如果有更合适的人选再更换也不迟。
合资企业也好私营企业也罢,就是这点比较方便,不管是什么职务,你能适应就干;一旦你的能力不被认可或者是出现了更合适的人选,那企业方面有权利随时更换。
比起这几个管理人选,更让春根伤脑筋的反而是那4000名缝纫工人。
以前只要是春根工厂招工,报名的人一直都是络绎不断,从来没为这个事情发愁过。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一个是需要的工人人数太多,另外本地的适龄女工也确实不足。勉强收了1000名工人之后,这两天来报名的人少之又少,昨天一整天就收了一名工人。
“这样下去了不行,速度太慢了。小亮子这两天咱两这方面多想想办法,必须保证招到4000名工人。估计很多都是新手,接下去还要安排进行培训什么的,时间可不怎么充足了。”春根听到二姐汇报的关于招工的情况之后,心里有点着急起来。
不光是合资工厂,现在东来制衣厂和衬衫工厂的工人数量也没有招满,加到一起还需要4千多人呢。新工厂年底之前就能投产,现在也只剩下不到4个月的时间了。
“周边几个镇去发发广告吧,或者去电视台问问看,能不能让他们帮忙给打打广告。现在也只能是尽量做到广而告之了。”小表弟认识电视台的一个编导,他首先就想到了电视台。
“大哥,我插一句嘴。周边几个镇咱是可以去招工,可问题是通勤怎么解决。这附近的人不管是骑摩托还是踩自行车,半个小时都能到家。可继续往外发展的话可就不行了,要考虑通勤问题了。”肖乾毕竟是管方向盘的,他考虑的也是实际问题。
“姐夫,要不去外地招呗,苏北和山东那边有很多富余劳动力。别说4千人,你就是招4万人也不在话下。”顾老三跑外的机会多,也结合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给春根出着主意。
“大家近期去附近找找,有没有能够充当临时宿舍的房子,最好是能集中管理的那种。如果没有合适的地方,那就打听一下周围农户家里有没有要把房子租出去的。不管是附近的也好还是外地的也罢,只要是同意到咱厂里干活,咱们一律给安排住宿。前期条件只能是简陋一些了,等厂房工程结束之后,就找地方建造宿舍。”春根结合大家的意见,给出了自己的决定。
一时之间,新工厂的招工广告在电视台、广播站以及大小集市铺天盖地的展开了宣传,东来制衣厂门口又变得门庭若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