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裤子除了面料比较特别之外,制作方法简直简单到了极点。
春根把裤子拿到厂里之后,用了没多久几个技术员就用代用的面料制作了一条同样的裤子。
只是寻找这种面料费了一点功夫,春根和石科长两个人跑了整整一个星期也没找到相同的面料。
后来还是石科长的朋友介绍,居然就在离春根老家不远的地方,也就是着名作家鲁迅先生的老家那里找到了一家生产这种面料的厂家。
这家规模不算太大的加工厂,主打的就是这种有弹力的面料。当时生意只能算一般,那个老板正在考虑要不要增加其他面料品种。
春根找到这里一问,这种面料的价格还挺便宜。只不过相比春根带来的裤子样品而言,这里现有的面料稍微薄了一点。但是只要工艺上稍微改良一下,就马上能生产出一模一样的面料成品。
春根和石科长直接下了一万米的订单。由于这次是春根和石科长一起找到的厂家,所以整个讨价还价的过程春根都有参与。
回去的路上春根告诉石科长,这批面料每米他会给石科长1毛钱,后面如果追加订单的话也按照这个标准结算,但是面料的交期和品质就需要石科长全程帮着监督了。
石科长没想到春根这么上路,本来他还以为这次白跑了呢,路上还在自己劝自己,反正这两天在外面吃的好、住的好,就当出来公费旅游了。但没想到最后没费啥事就挣到1000块钱,这钱来的可是太容易了。
当时石科长根本就没有想到,就靠这每米1毛钱的辛苦费,这些面料在接下去的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当中,竟然给他带来了那么大的一笔收入。
有钱就有动力,石科长回家交代了一下工作之后,就自己乘车返回了那家工厂,天天蹲在人家车间里催货。用了没几天,他就亲自押送着第一批的5000米面料赶了回来。
春根拉了两条流水线专门生产这种裤子,工人们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基本上都能熟练地制作这种裤子了。
其实春根的这批裤子上市的时候,上海和广州等大一点的城市,穿这种裤子的年轻女性已经多了很多。只是当时这裤子基本只有百货商店有卖,价格还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罢了。
春根家的第一批裤子刚一上架,就造成了不小的轰动。整个市场的经营户都跑到春根家来要样品,这第一天生产出来的那几百条裤子,基本上就被这些经营户给瓜分了。
甚至有几家外地来的经销商没有抢到,春根不得不厚着脸皮去其他商铺那里又要回来几条,分给了这几个外地客商。
这种裤子一上市之后,销量大的吓人。春根的厂里基本上一天就要多拉出一条流水线来生产这种裤子。随着销量的增加,面料厂那边的产能又有点跟不上进度了。
石科长这次真挺上心,基本上就住在了面料厂那边。但是他毕竟还是有工作的人,时间长了单位那边就不好交代了。
没有办法,春根只好让美娟三弟开着大吉普把自己送去了面料厂,又装了满满一车面料之后连同石科长一起带了回去。
而我们的柳厂长,则接过了石科长的皮鞭,继续在面料厂当起了监工。
面料厂的老板也被春根这样的订单数量给吓到了,订单数量一天比一天多,多到有点吓人。
要不是春根每天给他结一次货款的话,这个老板估计都不一定敢继续这么玩命地生产下去了。
前期他仓库里面原材料充足的时候,为了帮春根赶货,他采取了两班倒的政策,人停机器不停,加班加点地帮着赶货。
这样坚持了不到一个月,连他这里的原料也跟不上了。这个老板也只能向春根学习,派了专人到原料供应商那里蹲点,以保障原材料的供给。
过了不到两个月,市面上就出现了仿制品。乍一看和春根家的裤子也差不多,可是一穿上身就能感觉到弹力还是差了一点,还有就是面料稍微薄了一点,多少有点透光。
春根拿着这种裤子给面料厂老板看了一下,面料厂的老板告诉春根,这个面料的厚度和他以前的产品是相同的,只是材料上面没有他用的好导致弹力不足。所以他们没办法做到春根他们这种厚度,那样弹力就更不明显了。
他和春根同时想到,不能让这种原材料被其他工厂给掌握,丢失了原材料的优势,他们也就失去了最大的技术专长。
两个人连夜雇了一辆车开到了江南和胡建省的交界,第二天中午坐在纱线厂的办公室,连威逼带利诱地强迫对方签下了一年的保密协定,让对方保证6个月之内不对其他第三方销售这种纱线。
人家当然也不能吃亏,也逼着面料厂的老板签下了每个月的保底购买数量,也就是说半年之内每个月至少都要从这里购买协议规定的纱线原料。
不用说,从原料厂回来之后,春根也和面料厂签订了同样的保底协议。
这也是一场赌局,春根和面料厂的老板都参与了进来。面料厂老板和原料厂签订的保底数量,要比春根和他签订的订货数量多出了三成。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裤子销量下降,春根即使按照协议数量足额从他这里购买面料,也还是要有一些纱线变成面料厂的库存。
这场脚踏裤的销售盛宴整整贯穿了1990年的下半年和1991年的上半年,其影响力直到92年才渐渐平息。
春根为了完成半年的保底合同,也多次调整过销售价格。价格最低的时候,卖出一条裤子的利润才刚刚能有一块钱。
但即便这样,这一次突发的流行现象,还是给整个“东来制衣厂”的相关产业链都带来一笔丰厚的回报。
90年底,因为被服厂那边接到了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他们不得不取消了帮春根生产工作服的计划。
虽然那个时候脚踏裤的风潮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春根和小表弟商量之后,也不得不停止了这次疯狂的脚踏裤盛宴。
虽然当时春根也不是太情愿,但是铁路的工作服不完成是肯定不行的,这些工作服是立厂之本。
春根顶住了小表弟的多次抗议,始终留下了一条流水线专门生产这种裤子,他觉得这种裤子应该还要流行很长一段时间,当时还幻想着过了年天气回暖之后,继续这场脚踏裤的盛宴。
直到过了春节,少华从东北回来,对春根说东北农村的阿姨奶奶们里面穿着棉裤,外面也要套着这种东北话叫——体形裤的时候,春根才郁闷地发现,这次闷声发财的机会确实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虽然仓库里还有将近1万米的面料,春根也决定不再继续生产这个流行单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