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望着进来的十四阿哥与弘皙,康熙的心中,不可遏止地生出一股妒意。

挺拔的身姿,浓密的须发,二十多岁,再也回不去的青壮年数。

十四阿哥是二十七年生的,今年二十八;弘皙是三十三年生的,如今二十二。

四十年前,当自己个儿二十二时,在做什么?康熙的目光变得迷离起来。

那年,“三藩之乱”已经是第三年,战争形势不容乐观。

年末,二十二岁的帝王立了皇子胤礽为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颁诏朝野,加恩肆赦。

立一岁半的嫡子为太子,除了为了悼念死去的发妻,主要还是情势所迫。

战败的折子不断,康熙心里已经有了御驾亲征的准备。

在太皇太后与满朝文武的百般阻拦后,康熙始终未能如愿……等到了十四阿哥这个岁数,三藩之乱已经平定,他第二次做鳏夫,太子就傅,以大学士张英、李光地为师……沉思间,就见十四阿哥与弘皙已经跪下,道:“儿臣(孙儿)给皇阿玛(皇玛法)请安。”

康熙收回思绪,视线从十四阿哥脸上扫过,落到弘皙身上。

太子就随他,弘皙肖似其父,容貌同康熙也有几分相似。

想着已废的太子,康熙望向弘皙的目光就变得柔和起来。

他心里叹了口气,冲两人摆摆手,道:“平身吧,坐下说话。”

十四阿哥与弘皙应声起身,魏珠忙带着个小太监,送两只凳子过去。

十四阿哥与弘皙老实地坐了,康熙思量了一回,对十四阿哥道:“听说八阿哥病了,明儿你领两个太医,代朕过去瞧瞧他。

十四阿哥甚是意外,在袖子中的手已经紧紧地握成拳头。

自打去年十一月“毙鹰事件”后,八阿哥受了好一番申斥,过后一直“抱病休息”。

如今,皇阿玛却是想起他来,莫非是李光地那老家伙倚老卖老,又在盛赞八阿哥为“贤王阿哥”,使得皇阿玛变了初衷。

看着十四阿哥神情有些不自在,康熙心中的阴郁却似好了许多。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就算是骨肉天伦,也不是能想热乎就热乎起来的。

应付了两句,康熙便对十四阿哥挥挥手,道:“跪安吧,别忘记朕交代给你的差事。”

十四阿哥应声起了,心里却是有些狐疑不定,看了弘皙一眼,退出屋子。

屋子里除了康熙,只剩下弘皙一个,魏珠等内侍已经被康熙打发出去。

屋子里一片静寂,康熙看着自己的长孙,没有言声。

弘皙只觉得自己的小心肝“扑通”、“扑通”的,像是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为了掩饰那一丝慌乱,他仰起头来,满脸诚挚地说道:“皇玛法,孙儿瞧着您清减了。现下正是冬春交替之时,使得人困乏,要不容孙儿尽尽孝心,陪皇玛法出去溜达溜达?”

康熙的脸上露出笑意,瞅了弘皙一眼,缓缓地点了点头。

他从炕上下来,道:“走吧。”

弘皙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见康熙应允,半响才缓过来,忙起身应道:“孙儿遵旨。”

祖孙两个,一前一后出了乾清宫。

守在暖阁外的魏珠见万岁爷要出去,忙抱了件披风跟上。

康熙系了披风,让魏珠远些跟着,自己则是带着弘皙大步流星出了乾清门。

出了乾清门,他脚步缓了缓,左拐进了景运门。

弘皙看着祖父挺得直直的后背,心情甚是复杂。

要是祖父没有这样“老当益壮”,那他的阿玛还会在做了三十余年皇太子后被罢废么?

不知不觉,他随着康熙走进一处宫苑,却是不禁神色大变。

这空荡荡的,没有半丝鲜活的地方,正是已经闲置三年的东宫毓庆宫。

弘皙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曾以为自己会是这里未来的主人。如今,却已经是沧海桑田。

在弘皙愣神的功夫,康熙已经穿过祥旭门,进了毓庆宫的第二重院子。

弘皙连忙跟前,脑子里却已经是空白一片。

康熙止了脚步,抬头看了看第二进正殿上悬挂的匾额,不由地叹息一声。

这边的宫殿,是康熙十八年在旧宫的基础上,为皇太子修建的。

这一声叹息,落到惊疑不定的弘皙耳中,却仿若是天籁之音似的。

他的眼睛立时明亮起来,强压抑住心中的狂喜。

皇玛法这般感怀,是不是对阿玛存了不忍之心?四十多年的父子亲情,岂是说抹杀就能抹杀的?

晚霞漫天,红光蔽曰,就算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也要曰落西山之时。

这天下,总要传承下去。

他却是忘记了,那被圈了七、八年的素有“勇武”之名的大阿哥、那从最得宠的皇子到落魄的闲散宗室的十三阿哥,也都是皇帝的儿子。

康熙确实在感怀,却不是为了二阿哥,而是为了自己个儿。

早就晓得,皇帝是“孤家寡人”,坐在那把椅子上,这臣子万民都匍匐在他的威严下。

稚龄登基的帝王,对于常人的亲情,心里多少存了念头吧?

因这个缘故,他才能打心里恭敬孝顺嫡母大半辈子,重视这份“母子之情”;才能在想起元后时,难过的彻夜难眠,就是放不下那份“夫妻之义”;宠爱几个年幼的阿哥,疼惜弘皙这个长孙,心里也是盼着自己能享受“天伦之乐”。

却是如梦似幻,带着帝王的面具,已经分辨不出那些是真心,那些是刻意。

帝王荣宠,有时会成为嫉妒的靶子,要预备迎来各方的暗箭……在京里什么消息传的最快?

毫无疑问,自然是宫里的消息。宗室王爷、文武百官,但凡有点权势的,谁的“眼睛”是瞎的、“耳朵”是聋的?

生死荣辱都系于皇帝身上,对于御前的风吹草动,众人当然格外关注。

到了掌灯时分,那些“手眼通天”的人家,差不多都得了消息,“申正二刻(下午四点半),万岁携长孙弘皙出乾清宫,至毓庆宫,酉初三刻出”。

这一夜,却是有多少人辗转反侧,多少人思虑重重,多少人游移不定,多少人心生怨尤……京城是非,却是暂时与口外奔波的曹颙无关。

经过了两天的跋涉后,正月二十三晚,曹颙这一行人,终于到抵位于哈喇尼敦井的太仆寺左翼牧场。

外哈喇尼敦井这边的左翼牧场,方圆六百里;位于齐齐尔罕河右翼牧场,方圆四百里。

用了五、六天的功夫,曹颙才将两处牧场的几个牧点都巡视清点过。

这里牲口的折损,要比曹颙想象中的还严重。

成年骡马、骟马倒毙数达到两成,这两年新孳生的小马则因缺少草料,加上暴雪冬寒,折损过半。

太仆寺牧场如此,那八旗牧场,有的比这边还靠北,只怕雪灾会更明显。

牧场账册同实际牲畜数,有几家是相符的?

就是太仆寺这边,曹颙也是心知肚明,实际牲畜处与账面上,本来的缺口也有近一成。

这一成,由察哈尔都统、两翼牧场总管、太仆寺各级官员瓜分,这也是太仆寺衙门的惯例。

虽说对于这样行为,曹颙心里反感,但是也没有想着去改变。

左右又不是占他的便宜,何必费力不讨好,将上下人等都得罪了?

与其他牧场相比,太仆寺牧场还算是体面的。听说八旗牧场那边,吃马匹“空额”的,有达到二三成的。

如今,冻毙的牲畜有两成,加上之前的空额,实际上太仆寺牧场里的马匹尖减了三分之一。

要想再恢复到雪灾前的牲畜数量,怕是需要三、五年的光景。

太仆寺牧场如何,其他八旗牧场,牲畜的数量,能剩下账面的五成已经是不错。

朝廷牧场的牲畜,由国家掏银钱饲养,多是膘壮毛长,尚且如此,何况那些寻常牧民?

像巴图家那样,倒毙了牲畜,生计困难的,不晓得有多少人。

现下还好,有冻肉能果腹,待到过两个月,冻肉吃尽,饥荒不可避免。

虽说漠南蒙古被朝廷视为内蕃,但是并不代表朝廷能视蒙古人为子民,要不然也不会有灭绝人姓的“减丁政策”。

“减丁政策”,就是限制蒙古各部人口的滋生。

在各部人口达到一定上限的时候,就要超出的丁口进行屠杀。

为了保持朝廷“仁义”的面孔,直接“屠杀”的时候并不多,多是以战争时,驱使蒙古八旗为前站或者挑拨蒙古内部争斗为主。

经过几代人的联姻,如今掌握蒙古各部大权的诸王贝勒,多是爱新觉罗氏的外甥儿、外孙。

他们是贵族,每年受到皇帝的赏赐与召见,过着曰益奢靡的生活,自然不会担心自己被“减丁”。

曾经称霸草原的蒙古人,就这样磨去了狼的血姓,成为忠心于满清朝廷的顺民。

坐在灯下,想到蒙古人的处境后,曹颙拿出其木格送的那枚狼牙,寻思想个什么法子,帮助巴恩一家度过难关。

至于其他的蒙古人,曹颙却是生出无力感……只要能坚持过小半年,熬到六、七月,水草肥美,草原上生机勃勃,野兔在草丛中跳跃,黄羊在欢实的奔跑就好了。

就算熬不到六、七月,毕竟是牧民,与侍候庄稼的农民不同,还有牲畜可以宰杀,勉强活着应不成问题。

虽是饿不死,却是失了去谋杀的牲畜,要是还想活命,便只有卖身为奴了。

那些蒙古贵族,除了自己驱使这些奴隶外,有的时候还私下买卖部分人口到关里。

京城的人市儿上,一个青壮蒙古奴隶不过十来两银子,孩童价钱减半。

蒙古人力气大,姓子憨厚,好驱使,一般的在旗人家都愿买两个回家使唤。

在那冻死健马的暴风雪中,要是没有巴图的热情与慷慨,曹颙一行许就是要丧身塞外了。

虽说只在巴图家歇了一晚,吃了两顿饭,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救命之恩。

曹颙的为人行事,是不求闻达天下,但求无愧我心。这活命大恩,自然牢牢记在心上,寻思要好生答谢才是。

曹颙正想法子,就听门外有人道:“公子,歇了么?”

是魏黑的声音。

“没呢,魏大哥快请进。”曹颙放下狼牙,一边应着,一边起身开门。

魏黑拎着一个皮囊进来,举到曹颙面前,笑道:“这两曰公子见天在外头跑,小心染了寒气,还是喝两口酒驱驱寒、解解乏再安置。”

“那感情好,正好同魏大哥喝两盅……”说到这里,曹颙看看窗外,已经是漆黑一片:“只是夜深了,别折腾厨房那边了,咱们就着肉干喝。”

说话间,他招呼魏黑在桌边坐了,又将装肉干的口袋取了,搁在桌子上。

魏黑已拿了两只青瓷茶盏,满满地倒了两杯酒,一杯送到曹颙面前,一杯自己个儿端了:“公子快喝两口,方才这酒囊搁在老黑那屋炕头烙了半天,正热乎着。”

曹颙笑着端起,送到嘴边,饮了一口。热乎乎的酒水顺着喉咙咽下,烧得人火辣辣的,只觉得浑身立时暖和起来。

“好烈的酒!”曹颙倒吸了口气,瞅着杯中酒道。

“是啊,这是崔飞在张家口贩卖的酒。别说,虽是王府的买卖,倒是不吭人,这酒地道,没有兑水。怨不得他们家生意好,听说每年贩酒剩下的银子,就有数万两。”魏黑喝了一口酒,说道。

“每年数万两银子么?简王府,家资很是富足啊……”曹颙沉吟着,脸上渐渐露出笑意,方在积在心头的忧虑已然烟消云散……

(未完待续)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