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一报还一报
张延龄失魂落魄,双眼无神,颓然倒下。
最终,张皇后阴沉着一张脸,率先开口,对着已经被惊呆的张延龄说道:“可是有什么事情,对我有所隐瞒!”
以弘治的性子,张皇后知道,就算这张延龄不分青红皂白的闯入皇宫找她,弘治最多稍微惩罚一下张延龄罢了。
而不是这般的愤怒。
闯入皇宫,不过是一个借口,并不是弘治陛下发火的理由。
“妹妹,妹妹。”张延龄被张皇后这么一问,才回过神来,吓得支支吾吾巴巴地道:“我,我不会欺骗您的……”
“你若不说出实情,我可没办法。”
张皇后看出了张延龄的异样表情和口气,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陛下留在这里的御林军,已经在外面等候了,你一离开仁寿宫,就会被带到御林军那里接受严惩。”
“我不忍心看着你被折磨,所以想要问个清楚,如果你不愿意说实话,我也帮不了你。”
张皇后当然知道,这里面有多可怕。
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张延龄被折磨。
尽管弘治陛下明确指出,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皇后,属于老朱家人,必须把老朱家人放在第一位。
可张皇后,岂能不顾自己的血缘关系?
“妹妹,你真的能帮助延龄么?”张延闻言,眼巴巴地看着张后。
张皇后道:“能。”
“如果你告诉我真相的话。”
“好的,我这就跟妹妹说。”张延龄没得选,实在不愿意被人折磨,犹豫了一下,又将自己在西山遇到的事说了一遍。
张延龄自然不是傻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朱厚照对他的不敬,以此来掩饰自己。
随着这些似是而非的话说完,张皇后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她瞪着鼻青脸肿的张延龄,呵呵一笑:“你怎么这么傻?”
“怪不得陛下如此震怒,都是你咎由自取!”
张皇后勃然大怒。
皇室和平民百姓不同,朱厚照可是将来的太子、储君,说不定还是下一任皇上呢!
张延龄以为自己是朱厚照的舅舅,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无异于自寻死路。
不把张鹤龄放在眼里,也要把朱厚照放在眼里!
毕竟,他们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妹妹息怒,延龄知错了。”
张延龄生怕张皇后一怒之下,不顾他的死活,哭着说道:“我这是为张家着想。”
“我看过他用的蜂窝煤,很有特色,而且烧着了也不臭,绝对是个赚钱的买卖。”
“而且,要让张家长盛不衰,必须要有雄厚的财力才行,如果妹妹百岁归来,那张家,岂非还是张家?”
“哼!”张皇后哼了一声,面色一寒:“你这次做得太过分了,本宫也不好意思向陛下请罪,你还是跟着他们走吧。”
“你不用担心,我会下一道旨意,让锦衣卫统领手下留情。”
“还有,你离开锦衣卫的时候,我有一份诏书,你可以带到西山之上,照儿看到之后,可以让你和他一同发财……”
“不过,从现在开始,你还是乖乖跟着鹤龄好好学吧,否则,我可不想再照顾你这个哥哥了!”
说罢,张皇后便感觉到了一丝疲倦,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这一次,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张延龄!
若是放任不管,日后说不定会为张家带来灭顶之灾。
张延龄哭丧着脸,道:“多谢妹妹,我再也不会这么做了。”
他很想请求皇后放过他,免得他被关在御林军中受罚,可看着皇后冰冷的脸色,他又不敢开口。
张皇后点头:“知道自己做错了,善能回头。”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也懒得再说什么,朝张延龄挥了挥手:“随锦衣卫退下,我有些疲倦。”
“妹妹,我还想多留一会。”张延龄看了一眼门外,一脸凶神恶煞的侍卫,迟疑着道。
“难道你还想让陛下再治我的罪?”张皇后也不知道张延龄是怎么想的。
直接将张延龄给拒绝了。
弘治是唯一一个可以在皇宫里过夜的人,别说是张延龄,就算是太子朱厚照,也不能在皇宫里呆太久。
如果真的让张延龄留下来过夜,不让他在御林军中受罚,那她的皇后之位,怕是也要保不住了。
弘治是个男子,男子有男子气概,绝不能轻易越过。
“我,我先走了。”张延龄看到这一幕,哆哆嗦嗦地站起来,一步步的走向仁寿殿之外,越往前,他的面色越苍白。
他心中愤恨,将张皇后和张鹤龄都诅咒了一遍。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张延龄还是张延龄,一点都不知道后悔。
张皇后在仁寿宫里,唉声叹息。
西山之上,一座巨大的山峰之上。
与那些阴沉的宫廷剧完全不一样,这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息。
除了神机营在西山上维护治安和治安以外,数以万计的矿工和西山上的各个部门和部门,也都聚集在平整好的大路上,喜气洋洋的饮酒作乐。
哪怕是大雪纷飞,也无法浇灭他们心中的热血。
他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这是朱厚照给他们安排的狂欢之夜,让他们放松一下,让这些憨厚的汉子,不停地喊着“殿下千岁”。
跟之前那穷困潦倒,衣食无忧的窑洞相比,现在过着幸福的生活,心中很是感谢朱厚照。
此时,张二河也是有些微醺了,他拿着一个酒杯,高呼一声,“诸位弟兄,今日能够相见,共饮一杯,也是多亏了太子殿下的慈悲心肠,才让我们这些贫民,能够相见一面,共饮一杯。”
“今晚,我们必须要喝酒,但不是喝醉,否则的话,明天又如何能够精力充沛的开采煤炭?”
“哈哈……”
此言一出,那些矿工们都笑了起来。
这一点,他们岂能不明白?
有恩必报,这就是这些粗人心中最简单的念头。
至于朱厚照,此刻正在和一队人一起,看着一条正在修建中的水泥道路。
“现在好了,有了这样的一条路,我们大明的发展,岂不是要一日千里?”
尽管铺好的水泥路尚未完全干透,但足足有三四米的宽度,依旧让人触目惊心。
足可容纳五架马车并行而行。
与崎岖不平的道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说是腾空而起,也不为过。
“这路不错,不错。”刘大夏捋了捋胡子,望着面前平坦的水泥路,恨不得立刻踏上。
“殿下说得对,如果大明能有这么一条官道,不管是军队的速度,还是物资的运送,都能加快许多。”
“如果我们能在敌军之前,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那么,我们就可以出其不意,不必担心因为气候的原因,影响我们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