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趁诸位都在这里,我有一事也宣布一下。”杨广沉吟半晌,说道:“前朝大象二年(580)年,前朝遵照古制,在地方上执行州、郡、县三级制,其控制的周、齐两地计有211州、508郡、1524县。但是一个州、一个郡往往只辖一至三个县,许多州县、郡官实际并不理事,但这两个额外机制的存在,使地方官制体系庞大,严重的增加了朝廷与百姓的负担。”

“先帝为了减轻朝廷和百姓负担,于开皇三年(583年)采纳民部尚书杨尚希‘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对大隋控制的州、郡、县进行撤并,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统一全国后,又将州、县两级制推行于南方。最终,完整的大隋拥有190个州、1255县。同时,裁汰了大量的冗官,魏晋南北朝滥置州、郡、县的情况至我大隋不复存在,此举节省了朝廷的开支、提高办事效率,也减轻了百姓负担。”

“卫王出仕以来,为我大隋开疆拓土;先于西部拿下尹州、庭州、鄯善、且末、西州五州;去年又在东北,拿下了漠州、辽州大部,便是奚族的土地,也在不久之后,将彻底并入大隋版图。在南方的交州,卢国公刘方为我大隋拿下了爱州、驩州、荡州、农州、冲州五州。如此算来,我大隋增加了十二个州,现在计有二百零二个州。”

“二百零二个州看似极少,然国土累计起来,却是广袤无垠。面对这广袤无垠的国土,朝廷中枢无法同时高效管辖和监督。而一些偏远州县官员办事效率低下、不作为不说,还会因为朝廷监督不度不足,滋生了‘山高皇帝远’、‘我是皇帝’等不法念头,继而开始贪赃枉法、为非作歹;由此发生的勾结商人、地方豪族欺压良善之事,时有发生,使百姓对朝廷好感消耗殆尽,长此以往,怒到极致、忍无可忍的百姓必将群起反抗。”

众臣默默点头,皇帝的话大家能够理解,他不是说哪个派系、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官员在行不法之事;而是陈述当前存在事实,以及制度上存在的巨大漏洞,不可等闲而视。

做完开场白,杨广开始说计划:“有鉴于此,所以我决定效彷汉武帝,在州以上设置监察州,使地方级别恢复成州、郡、县三级;县之下,仍是乡、里两级。”

“监察州类似于州牧府、大中总管府、尚书省行台,统筹辖下各郡军政事务,官员也会按照御史台、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标准配置,不过比起时有时无的州牧府、大中总管府、尚书省行台更为完善,州官则是现在的刺史、长史、司马等。亲王出仕刺史时,则以州牧名之,以示尊荣;郡王、嗣王及其以下爵官担任刺史时,皆为刺史名之。”

“至于现在的州名,恢复成耳熟能详的古郡名、或古国名;郡官更名为太守、郡丞、郡尉、郡正等;县名和县官不必更变。西京和东\/京特殊,则以府名之,日后西京官名是京兆府、东\/京官名则是河南府。”(注)

至此,杨广设想中的州、郡、县、乡、里五级制,已经大致的陈述完毕。

杨集见到杨广都说完了,可是其他人却在默不作声的思考着,便把一些常见的问题摆了出来,好让大家更方便思量:“也就是说,地方将会形成州、郡、县、乡、里五级?”

杨广很满意杨集的捧跟,微笑道:“正是这五级!”

杨集又问:“但不知圣人打算设几个州?”

“其实就是现在的十四个大总管府,辖地不变、州治也不变,简单来说,就是把战时设、平时撤的大总管府形成定制。此十四州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分别是凉、雍、益、梁、并、豫、荆、交、幽、冀、兖、青、徐、扬。”杨广见大家都在默默聆听,续道:“凉、雍、荆、扬、交五州辖地广阔,随便一个州,都比累计起来的兖、青、徐广阔;但是州的设立、职权职责的划分和明确,以及州名变郡名的初期,中枢和地方只怕都会混乱和动荡一阵子,所以我认为州郡县三级制设立初期,不宜打乱现有的辖地范围。至于监察州增减与否、辖地增删与否,日后视实情来办。诸公以为如何?”

“圣人英明,臣无异议!”循序渐进是非常英明的决定,众臣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纷纷拱手说道。

“单独由我一个人说,不仅无趣、还容易造成疏漏,现在问题越多,日后的麻烦和错误就越少。”杨广笑了笑,颇为轻松的说道:“诸公若有什么疑问疑惑,但请一一道来。”

杨广受杨集影响极深极大,变得没有那么武断了;哪怕他在朝堂上固执的定下某项政策,事后也会召集重臣对话,说明自己用意、深意。

这种“民主”的作风,不仅让他获得好名声、让重臣有存在感,最重要的是少犯错误。而这种“群策群力”所带来的好处,又让他更加重视“群策群力、各抒己见”,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当然了,那些见不得光的龌龊事,肯定不在此列。

“圣人,州官权力极大,容易出现挟民自重、拥兵造反养匪自重等状况,这也是总管府战时设、平时撤的用意所在。”苏威拱了拱手,问道:“圣人,老臣想问的是,朝廷如何防止州级官员?”

“州和郡县一样,执行先帝定下的三年任期制;原则上,官员任期一满,要么升迁,要么平调他州。有品级的官员,一律由朝廷任免,禁止地方官员就地录用僚左;而且每年都要由吏部进行考核,以决定奖惩、升降。”杨广说的这些政策都是杨坚时期制定,虽然因为交通不便等问题,使这些政策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无法执行到位,但确实有效的避免了一些事端的发生。

“对此,我有不同意见。”杨集说道。

杨广一摆手,道:“讲!”

“我要说的是三年任期制,这项制度非常好、无可挑衅,但时间实在太短了!”杨集说道:“边州路途遥远,上任的官员总是因为交通不便、天气不好、水土不服等意外,不能及时上任、无法及时履职。有的人接到任命以后,甚至走了大半年,方才抵达履职的地方。一来一回,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有一年多时间,剩下的一两年,又能做出什么政绩来?”

“我认为三年改成五年比较合理,如果朝廷担心地方官员狼狈为奸,可以把上任时间错开。比如说现在的州,头一年初换刺史、第二年初换通守、第三年初换主薄、第三四初换长史、第五年初换司马。该州各县县官亦是如此,不过时间则是调整到中期或年末。总之,就是别让五大主官、州县主官相处太久,免得他们联手作桉。”

杨广等人听得面容潮红,如饮美酒、酣畅淋漓。

大隋官制耗尽无数精英的心血,这才走到了今天这步,精英们在官制这方面早已江郎才尽;哪怕他们明明知道不完美、有漏洞,可究竟是哪里不完美、哪里有漏洞,但他们死活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所以杨集这两个很寻常的方法,却显得十分珍贵。

苏威面容振奋的高声道:“圣人,老臣附议!大王此之二策实为老成谋国之论。”

杨集没有理会他这一套,又见一些人面露喜色,心知他们被监察州这个等级的大小官位吸引住了;殊不知,这是包裹毒药的糖衣。

诚然,州郡县三级制度是历史必然、是大势所趋,于国于民都有利。但说来说去,其实杨广和杨坚一样,都是剑指品级虚高的地方官、吃干饭的散官勋官和爵官。

诸多品级虚高的地方官、吃干饭的散官勋官和爵官之中,又以关陇贵族子弟为最;就拿今天早朝上那数千名吃干饭的官员来说,至少有八成是关陇系,所以他的最终目的还是关陇贵族,只不过今天这一步,主要是砍向品级虚高的州官(现州)。

州升级成大州了,官名不变、品级肯定也不变,那“凭空”冒出来的郡官,干的事情比州(新)官少了好几倍,你又有什么资格和州官(大)品级一样?

二百零二个郡的郡官,有多少?而新增的十四个大州又能有多少职位?

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这样一来,朝廷光是从俸禄这个大头,就能省出大量的钱粮。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州官品级,的确虚高得不正常、不健康。就拿刺史来说,上州刺史是正三品,而六部尚书、九寺卿,也不过如此,你一个地级上州州官,竟然和中枢各部部长同级,正常吗?

肯定不正常!

中州刺史,从三品;和御史大夫、十二卫将军同一等级。

下州刺史,正四品上;吏部侍郎和九寺少卿亦然。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乱世时期,各个时期的各个政权,都怕那些与敌接壤的地方官献土投降,都怕打仗时,从背后捅友军一刀子,便来他个高品级养忠良、‘高薪养廉’,前者是名,后者是利。各个政权尽皆此心,地方官的品级就勐然上涨了。

杨坚撤并州、郡、县时,裁汰了海量冗官冗员,而那个时期的大隋立国不久,周、齐两地都是人心未附,在外面又有南陈、突厥汗国,若他敢对品级虚高的地方官下手,大隋一定亡于改革之中。

二是杨坚虽然轻松的篡夺了北周天下,可也向关陇贵族集团许下了各种各样的重大承诺,对于那些投奔他的人,都授予高官厚禄,让他们以为遇到明主、真心实意的为大隋效力。

他这种收买人心的方法在创业初期,确实有莫大好处,但也给后来留下官员冗累、品级虚高、吃干饭官员众多等隐患。等他干掉了南陈、打趴突汗国,再想扶制归正时……哟嗬,关陇贵族几大门阀都有了反隋的实力。

比如说西魏几大家族,就算到了现在,依然很强大。

其中李姓就有三个,分别是太师李穆家族、八柱国太尉李虎家族、八柱国太保李弼家族。李穆家族虽然没有在西魏八柱国之中,可李穆左宇文泰夺天下,李穆兄弟三人皆是国公,而他本人在西魏、北周、隋三朝皆为一品高官。

他的八个儿子,国公郡公各有两个、县公四个。侄子九人,国公两个、郡公两个,余者皆是县公;有的人已经死了,可是他们的爵位却传到了现在,另外还有百多名子弟,皆是身有职事官、散官、勋官的人物。

而杨集前世看过的那些穿唐中,主角们往往以“一族两国公”、“一门两国公”沾沾自喜,连他们那些千古名臣老子竟然也引以为傲,自称是“前无古人”,其“父子”当真无知得可怜。

至于李虎家族、李弼家族的境情要差一些,当然不是说李虎和李弼能力、功绩不如李穆,而是他们不如李穆三兄弟能生,生出来的,也不如李穆的子侄好养,好养却不如人家命长。可是尽管如此,这两个李氏家族只要还活着的,皆是公卿侯伯。

还有八大柱国里的于谨,本人是三朝元老,官至太师,十个儿子俱为公侯,不是总管,就是刺史。儿子于翼当年坐镇幽州,明确表态支持杨坚,正是因为他在幽州盯死了蠢蠢欲动的北齐皇族、官宦后裔,杨坚这才坐稳了江山。

这个家族能生的程度,比李穆家庭更加过分,于谨有八个儿子;每个儿子平均下来,至少生了六七个,其长子于寔就有十二个儿子,而于寔之子于仲文,又特么的生了九个。

这么一一积累下来,现在的于家,怎么也得有几百个子弟!

而于谨这些子孙后代,不是从军、就是从政,加上于翼率先支持杨坚、为杨坚震慑齐地的缘故,全都得到极高回报,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人低下七品。

面对这么强大的关陇门阀、关陇门阀联盟,杨坚不傻眼、不着急才叫有鬼了。

如果他年轻气壮,自然不憷。可岁月不饶人,他不仅年迈体衰、还多病,所以一切都以平稳交接为重,被迫将这些历史难题,交给隋二世。但由于杨勇太过文弱,扛不起这些历史重担,这才把继承人改成了杨广。

而杨广这个被杨坚寄予厚望的儿子,现在显然是要光明正大的亮剑了。

杨集倒是想看他,接下来,如何回答重臣的问题。

至于他杨集,如果这里没事的话,还是尽早回去找老婆生儿子为宜;若不然,光靠日天、日月兄弟,又如何继承得了这么多家业?

相比人家于仲文,杨集自卑得不行。

————————

【注:隋执行的是东西两京制,即是大兴城(西京)、洛阳(东\/京),隋官方并不存在“东都洛阳”之说。到了唐朝,才改“东\/京洛阳”为“东都洛阳”。】

(本章补8月20日,上个月还欠勤6天;求月票、推荐票。)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