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洛阳位于天下之心,杨广之所以决定迁都于此:一是加强帝国南北的联系,增进帝国对于南北的控制;二是削弱关陇贵族对皇权的过度干涉;三是南粮北运,解决了文帝时期因为粮食短缺所带来粮食危机。当都城迁移于此,立马成了连接东西南北的枢纽城市,各地客商往来于此,客流川流不息,繁荣的商贸令洛阳城繁华无比,平日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的通过通济渠运集于此。

为了储存北上的税粮,杨广在营建东都时,令宇文恺在宫城东、东城北建造含嘉仓。含嘉仓城东西约615米、南北725米,仓城中有粮窖300座,每口窖储粮高达2600石,总容纳量约有78万石。此外,又在宫城东北角和西北角外,各有小型仓城一座,东隔城南北约275米,东西约520米;西隔城南北约275米,东西约180米。

到了今年五月,杨广又令在洛水入河的巩县东南处兴建洛口仓,把从江南经大运河运来的粮食囤积于此。洛口仓在大运河新兴的庞大水运网中,恰好成为三岔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个粮仓按照宇文恺的设计,仅是仓城的城周就有二十余里,里面的粮窖计有三千口,每窖容纳粮食八千石,此仓一旦竣工,那么洛口仓可容纳粮食约有2400万石,誓必成为帝国最大的粮仓。

杨集一行人到了洛阳都城之外时,已是夕阳西下,西方的晚霞将天际映的一片通红,城外的树林似乎披上了一层薄薄的彩色轻纱。

“大王,京城到了!”旁边的宗罗睺指着前方的雄城,以一种震撼的口吻说道。

杨集自然也看到了,他远眺洛阳城外城墙,它犹如连绵不绝的长城那般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点缀其上的一座座城楼规模宏伟壮丽,在晚霞之下,更加显得大气壮丽、气象万千。

随着离洛阳城越来越近,杨集心中越来越震撼了,洛阳城城墙高足有五丈,顶宽十二米,比史上只有短垣的洛阳城无疑要完善完美得多。而且墙面用青砖条石包砌,厚重坚实、雄壮深厚。正南门建国门三门道过梁式建筑结构,系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一字型阙楼,其间以城垣相连接的建筑群箭楼、闸楼,巍峨凌空,气势雄浑、磅礴。

城墙外又有宽达九十多尺护城河,护城河内碧波荡漾、轻舟点点……

杨集被洛阳城宏伟的气势深深地震撼了。

洛阳新城他还是第一次来,比之他所见过的最为高大恢弘的大兴城,尤要雄伟壮丽很多倍。

“卫王,萧相国奉圣命来迎接您了!”就在众人叹为观止之际,头戴官帽、身穿紫袍的萧琮早已在护城河以南的官道等候多时;他身后的仪仗队、礼部官员在杨集一行人露面后,一人上前宣告一声。

杨集知道萧琮此刻代表的是朝廷、杨广,当即准备纵身下马,却听到那名礼部官员又宣了一声,特许杨集着甲听命。

说是着甲听命,其实就是不用杨集下马接旨,以示此战之荣耀。而其他人可没这么大面子,于是纷纷下马。

不过这样的特立独行,绝非杨集之所愿,毫不犹豫的纵身下马,然后带着一干将领向稳如泰山的萧琮走去。

萧琮向杨集遥行一礼,缓缓的从礼部官员手中的覆明黄绸盘子里拿起了圣旨,脸上的笑容倏然一敛,肃然道:“卫王听诏!”

“末将在!”杨集躬身一礼。

萧琮开始宣读旨意。

“制曰……”萧琮念完‘制曰’二字,抑扬顿挫的念了一段锦绣华章,才步入正题。

正题内容也没多少,就是代表朝廷、代表皇帝,宣读有功将士的封赏标准。至于不能受官受爵的将领拿到什么样的赏赐,也一并当众宣读。

杨集和众将领旨谢恩以后,大军再次启程,朝着建国门走去。

萧琮带着一众礼部官员,也汇入大军当中。

一行人约行三里,便踏过吊桥,正式进入洛阳城建国门大街。

笔直的建国门大街又名天街,自正南门建国门延伸到皇城洛水南岸,整条大街宽有五十丈,街道和大兴城的主街一样分为左中右三条大道,高出左右两侧的主官道有三十丈宽,是文武百官、信使、军队平日专用的通道,而平常百姓只能通过左右两侧各宽十丈的大道进入城中,且是左出右进,非常有秩序。

此时的建国门大街两侧,一名名士兵笔直的站在街道的两旁,百姓们站在左右两侧翘首以望,只因就在今天,杨集带领凯旋之军归来。

大军在洛阳百姓的欢呼声中,进了建国门;浩大的钟鼓乐声瞬间响彻在前方。

循声看去,就看到太子杨昭和一众文武,在声势浩大的华丽仪仗队之前,静静地等候大军。

杨集也不知杨广搞什么鬼,竟然再一次派人迎接自己,而且杨昭身为西京留守,怎么逗留在洛阳?

不过此刻,诸多疑惑只能留在心中;到了近处,杨集无奈的带着所有人再次下马,一起走向前方的杨昭,向他拱手行礼。

杨昭笑容和煦的受了杨集一礼,先是扶起了杨集,又反过来鞠躬再三,嘴里说着什么‘王叔此次北征,劳苦功高’云云。对于这种场面话,杨集也就面上应付了一下,公式化的说着什么“托圣人洪福,我等才能取得如此胜利”等话。

搞得后面站着的“凉二代”、“皇二代”们大眼瞪小眼;便是杨暕也不可思议的看着杨集,心说我们在前方浴血奋战,所取得的战果,与父亲有何关系?

和杨集客套完毕,杨昭走到恢复真面目的杨暕的面前时,脸上的笑容就有点僵硬了。

杨昭知道父亲在立储之前,曾一度在自己和杨昭之间摇摆过,母亲更是十分直接的偏向杨暕,只不过在关键时刻,杨暕属官抢马抢到了杨集身上,此事闹到杨广面前以后,杨暕以往的诸多不端品行也一一暴露了出来,这才使杨暕彻底失去上位的机会。

然而这一次,父亲竟然让杨暕跟着杨集出征,固然,杨暕没有什么耀眼的表现,可通过杨集寄来信件来看,杨暕真的变了很多。如果杨暕纨绔气一扫而空、后起发力,未必不会成为第二个“晋王杨广”。

杨暕要是成为了第二个“晋王”,恐怕会杨勇时期的比“晋王杨广”更麻烦。只因父亲杨广虽然厉害,但成为太子之前,一直远离中枢、坐镇于扬州,使他接触不到许多中枢大臣,若不是祖父全力支持、全力打压前太子势力,大隋天下必将再生波折。

如今,情况却反着来了。

他杨昭虽然是太子,但却身兼西京留守之职,日后主要驻守于大兴城;而杨暕这个次子如果没有就藩的话,那他就会一直在东京逗留。

从私德方面来比较的话,父亲多多少少是爱惜羽毛的,做事之时既没有无所不用其极,也不会没脸没皮、没底限;但杨暕就不同了,他做人做事完全是由着性子来,不仅不爱惜羽毛,而且非常不要脸、非常极端。如此年长日久的呆在父亲身边,这储君之位说不得又会再起风云。

“阿孩你此次随王叔北征的所作所为,当真让为兄刮目相看啊!”杨昭搀扶起杨暕,神情复杂的说道。

杨暕却是冷冷一笑,他注视着杨昭,一字一顿的说道:“兄长在大兴城的所作所为,也让小弟我深刻的明白了什么叫做兄友弟恭!小弟我,谢谢兄长了!”

杨暕麾下有四名出身不凡、能力出众的大将,他们分别是刘霸道、刘武周、张金称、梁师都;其中的刘霸道、张金称随他从军,今日方才一道回来;而刘武周、梁师都在他推荐之下,于军改之时进入大隋军事系统。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可是杨昭却趁他远在北方之际,竟然把刘武周和梁师都挖走了,这令杨暕异常愤怒、异常恼火。

杨昭笑容更僵了,他尴尬的说道:“阿孩啊,我这也是为你好。”

杨暕呵呵一笑,冷言冷语、阴阳怪气的说道:“所以兄长就趁我不在,把刘武周和梁师都挖走了?”

杨昭有点绷不住了,他没有再接杨暕的话,而是冲着四方朗声说道:“诸位,契丹小国悍然入寇营州、杀我大隋数万百姓;此耻此仇,倾尽黄河之水也洗刷不清。卫王临危受命,率领大军旦夕之间灭契丹国祚,大涨了我大隋雄风。”他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奚族、粟末靺鞨慑我大隋雄风,争相降隋,使我大隋疆土再增加千余里;试问大隋兵威如此,天地之间何人敢与争雄?”

“大隋万岁!”

“卫王万岁!”

一众文武纷纷高喝,回应着杨昭的话,左右围观的百姓在他们的带领之下,神情激动的跟着发出了惊天动地咆哮。

在文武官员和百姓的高喝声中,杨昭脸上的笑容变得更为灿烂了,他为大隋取得大胜而感到高兴、也为杨集再次取得无上功勋而高兴;但更多的,却是因为他压制了杨暕一头。接下来,他又大声的当众夸赞了杨暕几句,然后走向随军出征的杨续、杨演、杨钢、杨知庆、杨知运、杨知亮、宇文协、宇文皛等人面前,狠狠地“慰问”了一番。

尤其是在杨知庆、宇文协面前,特地驻足了好一会功夫,十分热情的当众请述两人在北征期间的表现。

杨知庆是纳言杨达的长孙,同时也是杨达重点培养的孙子,本来就深诣自保之道,此时又见杨昭和杨暕那明争暗斗,于是对杨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仅仅只是向杨昭描述了一下自己参与的战斗,便不复多言。

即便杨昭锲而不舍的夸他英勇,他也没太大反应。

宇文协是驸马宇文静礼长子,与杨昭是同一辈,他对杨昭的热情感激涕零,嘴皮哆嗦的讲述了一番他带兵上阵的过程。

杨昭似乎十分满意宇文协的的态度,不但再次夸赞,还解下腰间玉佩,大方的赐给了宇文协。

“卑职多谢太子厚赐!”宇文协高高兴兴的接过玉佩,恭恭敬敬的躬身道谢。

趁着杨昭夸赞“皇二代”的契机,杨暕撇着嘴向杨集道:“王叔,你的人可要被拐走咯!”

在杨暕看来,宇文协就是杨集的人,可他对杨昭表现得这般热切,而且还收杨昭的玉佩,这分明就是意志不坚的表现,想到自己两员大将被杨昭拉拢走,便愤然的“挑拨离间”了。

“这些将领与我的家将、亲兵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不是皇族成员,就是外戚、将臣子弟,此番随军出征,不过是历练而已,既然完成任务归来,日后他们不管是从政还是从军,都与我没有关系了。”

杨集又不是傻子,岂能不知杨暕的用意?可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把“皇二代”放在心上,而杨昭又没有拉拢凉二代,于是对杨暕的“挑拨离间”装作不知。

而杨知庆对杨昭的“冷漠”,也使杨集猜到杨达同样不想掺合到杨昭和杨暕的纷争之中,一来是因为杨广四十不到,还有大把阳寿,在他谢幕之前,储君之位仍然充满很多变数;如果贸然支持杨昭或杨暕,日后不仅得罪杨广,还容易落里外不是人的下场。二来是皇族子弟已经处于权力框架的巅峰,并不需要以站队的方式捞取政治资本;所以此时忠诚杨广、遵从杨广的意志行事,才是上上之策。

不过杨昭这么做,倒是告诉杨集一件事,那就是“雅性谨重,有君人之量”的杨昭终究进入太子这个角色了,他生怕杨暕成为第二个杨广、第二个杨谅,开始有意识的拉拢文武百官、有意识的打压杨暕了。

众人寒暄过后,继续向北方的皇宫行去。

——————

(家母做了一个大手术,恢复状况良好,多谢诸位兄弟关心了。)

7017k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