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攻打凉州之计
东吴好事连连,形势一片大好。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
益州,郡城,州牧府。
二十万曹军一夜之间撤回邺城,让隔岸观火的益州军马大受震动,大家本以为曹军和汉中会僵持一段时间,没想到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曹操大军说退就退了。
汉中武器,恐怖如斯!
探子在汉中打听到了关于沔水河一战的许多细节,以及曹操之前派臧霸为先锋大将率领几千人马在进入渑池县境内的时候遭遇惨败的具体情况,都传到了刘备的耳朵里。
所以益州上下一致认为汉中不可小觑,深不可测。
小看汉中的人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曹操如此,荆州关将军也是如此,益州这边也差点犯下大错。
经此一战,包括诸葛亮在内的一众人都把汉中拔高到了同等地位,开始认真对待汉中这个“邻居”,对汉中前所未有的重视。
不过,益州暂时和汉中没有利益冲突。
眼前最重要的,是西凉之事。
“诸位,如今曹魏兵败于汉中、合肥,正是力尽之时,吾欲以凉州牧的身份起兵二十万,替天子从曹贼手中收复凉州。”
“诸位可有良策啊?”
大厅,坐在主位上的刘备正襟危坐,目光扫视着文武群臣。
曹操接连败仗,军心不振,而且曹营中能够独当一面的名将要么被俘虏,要么被策反,曹军现在无人可用,正是夺取凉州的好时机,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天下三分,曹操占有三分之二,东吴其次,而刘备仅得益州和荆州,是三家中实力最弱的,地盘和百姓也是最少的。
所以这一次,刘备迫切地想要趁机夺取凉州。
“主公,末将愿意带兵十万,前往巴中郡与马超将军汇合,共击凉州,替主公收复封地。”
这时一名年轻的将领站出来拱手请命的,乃是糜芳之子糜庆,也就是糜夫人的侄子,刘禅的表兄,按照辈分该叫刘备姑父。
糜庆主动请缨后,其余武将也纷纷义不容辞,不想错过这个建立军功的机会。
刘备怔然无语,这还没决定要攻打凉州呢,只是召集大家来商量商量到底打还是不打。
虽然现在是攻打凉州的好机会,但也不是说打就打的,天下形势瞬息万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攻打凉州可不比攻打汉中仅仅是一郡之地,那可是一州之地,相当于益州和凉州全面抗衡。
一旦开战,相当于“举国之战”,甚至会影响到荆州的布署,说不定到时候还需要荆州的支援。
所以刘备和这帮武将的想法不一样,不能只顾着打打打,也要考虑这场仗有没有必要打,能不能打,有多大的胜算?
万一陷入这场战争不能全身而退,这些年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基业很有可能就此断送了,由不得刘备不慎重呐!
见这些大老粗们一个个嗷嗷大叫地想要带兵打仗,很明显是支持攻打凉州的,刘备自动忽略了武将,将目光转移到了文臣和谋士这边的队伍,面带询问之色。
文臣谋士以诸葛亮为首,诸葛亮自然义不容辞。
“主公,此时并非攻打凉州的最好时机。”
诸葛亮一语惊人,满堂寂静,众人纷纷一脸惊愕地盯着他。
刘备面色一动,忍不住问道:“军师有何高见?”
诸葛亮答道:“东吴若按兵不动,主公可按兵不动;东吴若攻打徐州,主公方可夺取凉州。”
现在能帮助益州牵制曹魏的只有东吴了,汉中这次损失不小,根本指望不上,毕竟益州想要单独面对曹魏还差点实力。
当初汉中靠着益州和东吴牵制曹魏,才度过了危机。
现在益州想要和凉州全面对抗,为了减轻压力也可以让东吴在徐州战场牵制一下曹魏,让曹操分心不暇。
换个角度想想,益州和凉州相争,东吴如果按兵不动,此消彼长之下,坐收渔翁之利的岂不是东吴?
所以,诸葛亮认为现在仍然不是攻打凉州的好机会。
在场的人也不是傻子,立即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
刘备恍然大悟,随即面露难色,迟疑不定地道:“此时正是攻打曹魏的良机,孙权应该不会错过吧?”
孙仲谋正值壮年,有进取之心,没有理由放弃这个大好机会。
“主公不妨等等东吴那边的消息。”
诸葛亮笑了笑,认为大家有些过于心急了,曹操接连大败,短时间内是恢复不过来的,没必要急着攻打凉州。
刘备有些担忧地问道:“如果孙权按兵不动,我身为凉州牧,岂不是要放弃夺取凉州?”
说到底,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刘备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主公不可,军师只是说东吴攻打徐州是最好的良机,并没有说东吴按兵不动就不能夺回凉州啊!”
“如今曹魏疲惫,凉州虽是一州之地,但曹操对凉州的经营却远不如冀州兖州青州并州等地,夺取凉州并不难。”
“末将不才,愿带兵前往巴中郡与马将军汇合攻打凉州。”
“军师之策固然为上上策,但天下事岂能尽如人意?”
“若东吴按兵不动,主公万万不可放弃夺回凉州啊!”
说到放弃夺取凉州,武将们纷纷激动了,一个个义愤填膺地站出来请求出战,现在不夺取凉州什么时候才夺取?
见刘备有些动摇,武将们纷纷看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淡淡一笑,挥了挥羽扇,云淡风轻道:“东吴若按兵不动,臣愿意亲自出使江东说服孙权攻打徐州。”
众人面色微变,一脸惊讶地看向诸葛亮,表示很意外的样子,大家都没想到军师竟然愿意亲自跑到江东去充当说客。
刘备讶然道:“何至于劳烦军师亲自出马?”
诸葛亮拱手答道:“为兴复汉室略效犬马之劳,是我等身为汉臣的本分,自当义不容辞。”
唉!
为了稳妥起见,刘备只好点头答应了。
“传令,让潜伏在江东的探子速速回信。”
念及于此,刘备又吩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