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汉中王?拒绝受封
“汉中王?”
对面的贾诩也怔住了,有些意外。
上任汉中太守张鲁,张跃的父亲,不久前被拜为汉中候。
现在曹操又向天子上奏,拜张跃为汉中王。
这是在搞什么把戏?
老子封侯,儿子封王?
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啊!
同样惊讶的不止贾诩,张跃本人也很惊讶。
因为他知道汉中王是刘备的封号,如果历史没有偏差的话,曹丕将来废除汉献帝,建立魏国之后,刘备就自己进位为汉中王,建立后汉,又被世人称为蜀汉。
当然,如今有了张跃的存在,汉中不可能被刘备得手,那么汉中王的名号自然也落不到刘备头上。
可是万万没想到,张跃自己竟然成了汉中王?
如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谓的向天子上奏只不过是一道走程序的形式而已,既然曹操有这个意向了,那么这件事就已经是板上钉钉,只等着天子使者颁布诏书就尘埃落定了。
我可没有取代东汉建国的想法啊!
张跃心里默默地想到,如今身为汉中太守就已经够忙的了,若建国当皇帝,要么当一个撒手不管,等着被架空的昏君,要么当一个每天坐在御书房批折子的劳模,而且身处天下权力的最中心也要面对不计其数的勾心斗角,甚至连枕边人都要防着……
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孤家寡人,可不是什么褒义词。
张跃才不想活得那么累呢!
曹操这是要干啥,好端端地突然封自己为汉中王?
张跃心里琢磨半天,百思不得其解。
“依先生之见,这汉中王的封号,我是否应该接受?”
反正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于是张跃询问贾诩的意见。
当世的顶级谋士之一就在眼前,不问白不问。
贾诩思量片刻,随即目光深邃地看着张跃,意味深长道:“这就要看主公的志向了。”
“哦?”张跃惊讶了一声,疑惑问道:“此话怎讲?”
听贾诩这话,莫非里面还有什么说法?
张跃的好奇心顿时被勾了起来。
贾诩捋须轻笑,“主公若有问鼎中原,化龙腾云之志,汉中王的名号可以为你创造一些条件;若主公只愿偏居一隅,博千古贤明,则可以放弃汉中王的称号。”
如果想要取代末汉而建国称帝,汉中王的名号的确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毕竟成为帝皇那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可能一步登天。
先成为汉中王,可以为以后打下群众基础。
如果没有称帝之志,那么汉中王的名号可有可无,张跃自己就是当世人杰,足以留名千古,是不是汉中王也无所谓。
张跃闻言点了点头,随即摆了摆手道:“我可没有那个打算,汉中就这么点地盘,别看现在发展得挺好,与曹刘孙三家的关系也比较融洽,但如果我表现出任何一丝窥探中原之心,你信不信汉中马上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即使我有再多底牌,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无事于补。”
这是张跃的真心话。
现在的汉中是因为和曹刘孙三家没有利益冲突,所以大家对汉中才能表现出和平相处的态度,毕竟谁也不想啃硬骨头。
可是汉中如果要争霸中原,那么曹刘孙三家绝对会默契地先联合起来把汉中给灭了,三家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他们绝对不允许再崛起一个汉中打破眼前的局面。
而且汉中又是这么的具有潜力。
幸好,汉中的地盘不大,所以即便汉中现在蒸蒸日上,势头显得很猛很有发展潜力。
但对于曹刘孙三家来说,汉中还没到影响威胁他们的地步。
虽然不得不承认汉中的突然崛起,对天下形势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只要曹刘孙三家鼎立局面没破,那么一切就和从前一样。
所以,汉中还是老老实实地发展,只要强大到一定地步,就算曹刘孙三家联合起来,张跃也不会有任何畏惧。
因此不管是出于本心,还是出于局势考虑,张跃都没有争霸中原的意思,只要你强大到一定地步,即使不去争霸,别人也会畏惧你,而且也不敢招惹你。
念及于此,张跃确定以及非常肯定地点了点头,“所以,这汉中王的封号,不能要。”
“我若接受,反而会引起天下人的猜忌,以为我野心勃勃。”
“我若拒绝,也没有什么损失,而且还能消除隐患。”
“况且曹公生性多疑,这一番说不定是在故意试探我。”
以曹操多疑的性格,张跃觉得并非没有这种可能。
毕竟现在曹刘孙三家都要看汉中的脸色,隐隐有围着汉中转的意思,无形中让他们产生不小的心理压力,以曹操一代枭雄的性格,肯定不会甘心如此被动。
越想,越觉得合理。
“并无没有这种可能性。”贾诩也一脸凝重地点了点头,他在曹操身边从事多年,非常了解曹操的风格。
那位可是无利不起早的主,做任何事都饱含深意,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给张跃这么大的一个好处。
见贾诩都如此笃定了,张跃更不能接受这个汉中王的封号了,赶紧告辞贾诩,回到自己院落中,立马亲笔书信推辞曹操的好意,大意是自己年岁尚浅,父亲在汉中经营二十多年,又是天师道的掌教,造福黎明苍生,深得百姓敬仰,尚且还是汉中候,自己的功劳不如父亲,名声不如父亲,岂能厚着脸皮当汉中王?
最后又说,婉拒曹公好意,非常过意不去,但还是要请曹公体谅一二,向天子禀明实情,收回成命,跃感之不尽。
反正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张跃不接受汉中王这个封位。
短短数十字跃然纸上,表明了张跃的心迹。
书写完毕,落笔,叫来侍卫,让其交给管事的人飞鸽传书到邺城去,这种小事轮不到张跃亲力亲为,有专门训练信鸽的管事负责每天接收和送出各种消息。
……
邺城,魏王府。
议事厅,曹操也收到了来自汉中的信,这可不是飞鸽传书,而是信差千里迢迢地送过来的,骑着马跑了四五天才送达。
信中内容颇长,张跃条理清晰地分析合肥之战的利弊,曹魏和东吴继续僵持下去没有意义,不如各退一步,握手言和。
此时,曹操早已看完张跃的来信,并让人给群臣一一传阅。
大厅安静了许久。
见重要的几位大臣都看到了信中内容。
曹操这才面无表情地开口:“远宗之言,诸位以为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