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首辅成基命,六部尚书,孙承宗,袁可立,已到乾清宫等待皇上的到来。
“袁老爱卿昨日刚刚回京,就遇此事,都没让您好好休息休息。朕于心不忍。”朱由检走进乾清宫。
“为大明效劳,老夫义不容辞。”客套话还是要说一说的。
“好,老大人如此,朕心宽慰,今日京军之事朕想让老爱卿暂时掌管,不知老爱卿可否同意?”朱由检也不客气,京军之事刻不容缓。皇太极可没那么多时间给你慢慢来,因为自己的穿越,历史肯定会发生一些变动,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是否提前,谁都说不准。
军京之事与袁可立的到来肯定有莫大的关系,此时代理京军都督之职从皇上口中说出还是让在座的吃惊不小。
“多谢皇上,看得起老夫,然老夫身体已大不如以前。如果巡视巡视还行,然领兵心有力而力不足。至于京军都督一职,老夫推荐一人给皇上,如何?”袁可立也知趣,一是年纪过大确实不合适,二是他此刻接任怕朝中官员难免有点倚老卖老的嫌疑,对京军的改革也不利。
“哦,老爱卿被人称为“袁青天”能如你法眼的定不是泛泛之辈,不知是哪位爱卿呢?”朱由检也不蛮强,毕竟袁可立的年龄摆在那里。
“大名知府大名道卢象升,可当此重任。”
卢象升此时正是当任大名知府,如果让他当任京军都督之职,历史上的“天雄军”可能出现不了了,不过朱由检并没有反对的理由,卢象升智勇双全,是难道的将才,后世有人还把他排在了明末崇祯时期第一将的位置,虽有些夸大,但是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拉了一些人直接就敢对上后金骑兵的。
“卢象升,朕听过此人,既然老爱卿推荐,那就让他当任吧。不过京军还行老爱卿没事的时候替朕巡视巡视,有您看着朕也放心。那么等卢象升来面圣时再找个时间与大家再探讨如何改革京军之事。”既然由卢象升当任,主角不在也不好讨论,大名知府面圣估计稍微交接一下明后天就能见了,到时候顺便考考他,还有关于如何对付后金骑兵的问题到时候也再一起讨论。
“找各位来,还有一件事今日也议议,前些日子户部尚书郭允厚说到关于商业税和流转税,海关税等这些商人的赋税是否还照常收取的问题。各位都说说。”
“臣认为应照常收取,大明赋税今年不到四百万两白银。如今大明战争连连,已入不付出,如若停止商人的赋税,就必然要从农业中收取,这样做无疑加重农民的负担,这些年天灾不断,北方农民已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江南地区商人众多,依然较为富足,收取一些赋税来减轻农业税这是合理的。”此事是户部的事情,户部尚书义不容辞。
“臣等复议。”其他五部尚书都赞同。
“臣也同意郭大人的意见,然增商业税和流转税,海关税等这些商人的赋税都是魏忠贤在位时严厉督促执行,而今魏忠贤已死,如何让商人交付,臣以为还是与和为贵,不予强行增收。”首辅大臣成基命也是赞同户部的意见,但此事是关系到商人和士大族的利益,还需谨慎处理为善。
“恩。两位老爱卿也谈谈.”成基命的话,朱由检是认同的,此事难就难在如何把握好尺度。需谨慎。
“老夫也赞同,这几年闲赋在家,亲眼目睹老百姓过得实在不易,不应再加农业赋税。”袁可立点点头。
“商人也是百姓,只要是百姓自然要交赋税,这本是天经地义。大明有难,商人也应多分担些。老夫也赞同。”孙承宗其他不知道,但是如今大明辽东用兵频繁,钱粮入不敷出这是明摆着。
“在座爱卿都赞同,朕心甚慰。孙大人说的对,商人也是百姓,缴纳赋税是天经地义,如今大明有难,百姓民不聊生,商人难道不应该多出点力,要知道没有农民给他们种粮,织衣,没有士兵帮他们守边剿寇,他们能那么从容经商?从另一方面讲,如若百姓买不起,用不起东西,商业能繁荣吗?他们还能锦衣玉食过着日子吗?商人的赋税不能停,必须缴纳。但是首辅大人所说也有道理,过犹而不及,此事也需听听商人们的意见。此事就交内阁处理,让全国最大的前二十家商号们派出代表来京商讨此事,规定出一套可行方案。此事由首辅全权负责。”借此事由成基命带头试探试探各大党派的反应。
“臣领命。”成基命没想到皇上会如此看中他,心生感激。
“皇上,京军之事臣脱不了干系,臣恳请皇上辞去兵部尚书之职。”阎鸣泰看今日重要议题已结束,跪下来请罪。
“恩,此事确实你有重大过失,也好,降你为兵部左侍郎吧。至于兵部尚书之职就让王在晋接任吧。”阎鸣泰还是不错的,但正如他说的,此事不罚,说不过去。至于他看中的人,现在资格善浅。而袁可立,孙承宗却年纪过大,需给年轻人让位。想了想决定就给王在晋,此人在历史还是有些做为的。
又谈了一些奏折上的事及其魏忠贤余党抄家所得银两,皇上与户部分赃后就散了。首辅成基命还是蛮有能力的,现在内阁除了礼部,其他还算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