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清君侧?

听到陈暮这句话,荀和脸都白了。

他最初的计划,的确是准备拥立刘辩,然后进宫杀死宦官。

但那不是清君侧,那是正常的外戚与宦官斗争。

像这样的斗争,前汉与本朝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有先例可循。

比如五侯诛杀梁冀,士人诛杀五侯。

还有窦武陈蕃李膺诛杀宦官,最后阳球等人再诛杀王甫,如此循环往复,都是载入史册的事迹。

而关于他们行为的定性,则算是天下有志之士,消灭乱政之人,并非清君侧。

自《左传·定公十三年》中,清君侧这个词出现为止,整个历史上到如今,也就只有景帝时七国之乱出现过一次。

而那次“清君侧”,被定义为谋逆。

也正因为如此,“清君侧”这个词的含义,就已经开始变味。隐隐变成有心之人,谋逆篡位的借口。

所以即便是窦陈蕃李膺也不敢这么说,因为若是用得不好,稍不留神,就得身败名裂。

荀和是党人,而所谓的党人,则是一群正直且有政治抱负的士人阶级。

他希望的是诛杀十常侍,寻求政治上的清明。而现在天子可还活着,要是“清君侧”,一旦被天子定性为谋逆,那后果......

想到这里,荀和脸色就更加不好看,忍不住呵斥道:“陈子归,此法祸害万年,是想让我辈背负犯上之骂名吗?”

陈暮摇摇头:“非也,我实为公舒先生着想。莫非先生贪生怕死,不敢学游平公元礼公抨击宦官否?”

“哼,你休拿话激我,我辈岂是贪生怕死之徒!”

荀和冷哼一声,他其实不怕死,也不怕身后名如何,他怕的是给自己父亲丢脸!

后世之人只知道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李膺为八俊之首,都是天下楷模,却不知道荀和的父亲荀昱,在汉末时期,亦是与李膺齐名之人。论起名望,在天下士人眼中只排在三君与李膺之下,名列第五。

一个天下名望排名第五的道德楷模之子,如果被定性为谋逆,那荀和死去父亲荀昱的脸面,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搁。恐怕棺材板都盖不住,比起被开棺戮尸,更加可怕。

因为后者是残暴之人侮辱死者,而前者则是死去之人名望皆失,一个道德楷模居然养出了一个犯上作乱的谋逆之臣,那与王莽恭谦何异?

所以即便陈暮说出朵花来,荀和也绝不会干“清君侧”这种事情,因为现在的天子,可是跟宦官是一边的。

陈暮洞悉人心,狡黠一笑:“既然公舒先生不怕死,那就好办了。我猜先生应该是担忧若是喊出“清君侧”的口号,怕天子如景帝指责吴王那般,将先生称之为逆臣,到时候伯修公泉下会蒙羞,是与不是?”

“不错。”

荀和没有否认,这也没必要否认。能作为荀昱的儿子,一直是他的骄傲。自己的父亲能与李膺齐名,能成为天下士人的楷模,同样也是他的骄傲。

陈暮轻笑道:“若是如此,公舒先生大可不必害怕。因为我说清君侧的时机,并不是现在。”

“并不是现在?”

荀和沉吟道:“此话怎讲?”

陈暮缓缓说道:“天子倒行逆施,横征暴敛。此番收税,只需要时间发酵,再过几月时间,天下必然大乱,到那个时候,天子寿岁也将至,一旦龙体有恙,则群雄并起,天下纷争。”

“此时公舒先生再举义兵,号清君侧,言称与群雄一同而起,诛杀宦官,拨乱反正。如此至少在名分上,先生与作乱之群雄便有了大义。”

“那些作乱之人正愁找不到借口,先生登高一呼,便是人望加身,只需诛杀宦官,恢复旧制。则天下群雄便没有任何借口犯上作乱,要么罢兵归去,要么继续作乱。”

“届时先生与大将军再以帝子辩的名义号令天下,勒令那些罢兵之人去征讨作乱之人,如此平定叛乱,国家恢复往日安定,万事太平,诸公也能执掌社稷,辅佐少帝好生治理江山,未来先生与大将军便是周公与霍光之功,青史留名,岂不美哉?”

说罢,陈暮双手一摊,笑容满面,露出一口大白牙。

他的意思很简单。

就跟七王之乱是一个道理,汉景帝削藩,侵害的是各地藩王的利益。所以藩王们联合起来,以清君侧的名义反对汉景帝。

而汉灵帝收税,损害的是天下豪强地主阶级的利益,那么这些地主豪强稍稍挑动,立即就会谋反作乱。

此时党人只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也就是天下大乱时,且汉灵帝即将要死的时候。

这个时候站出来再振臂一呼,顺从那些地主豪强,以清君侧的名义诛杀宦官。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只要荀和能联合一些人,诛杀了宦官,控制了刘辩登基为帝,那是掌控了大义。

这个时候再挟天子以令诸侯,立即就能稳定江山,平复叛乱。

因为宦官被杀了,新皇帝登基了,那么只需要恢复旧制,豪强们的利益关系就没有了。

这种情况下,90%以上造反的豪强,都会选择顺从,而不会再继续造反。

毕竟他们已经没有了名分,再造反,就属于真的叛乱,只需要朝廷一旦政令,多的是人想剿灭他们。

至于剩下那10%别有用心之人,也很快就会被扑灭。

即便荀和被陈暮这一计震惊了,过了许久才缓过神来,苦涩道:“若是真如此,国家也必定乱上一阵,还不知要多久才能恢复平静。”

陈暮想了想,道:“我算过了,应当也就一两年内吧。天下最先叛乱的,必然是幽州凉州交州并州青州等地,紧接着是冀州豫州徐州三地,只要踩好点,在益州扬州荆州等地也叛乱之前诛杀宦官,那一两年内安定天下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荀和再一次被震惊了,问道:“你怎么知道是幽州凉州交州并州青州等地先乱?”

“因为陛下去年才从这五地收了重税。”

陈暮耸耸肩,这么简单的道理荀和应该能想明白。

这五地的豪强去年才交了重税,属于元气大伤的时候,再交一次税,那是真的顶不住。

一旦这五地的地主阶级大规模破产,那叛乱的事情,就是必然的事情。

这属于大势所趋,是一个国家的不良政策造成的不良结果。

就跟秦朝末年是一个道理,陈涉吴广因为大雨延误时期,按秦律是死罪,不造反一定会死,造反不一定会死。

这个时候你是选择把脑袋伸到秦律底下被砍头,还是大呼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只要不是个傻子,都会选择后者。

因此幽凉交并青等边陲之地的肯定会先乱,而这些地方都是远离大汉中枢朝廷的边境,对中枢地区造成不了多大影响,在最近的几个月内,顶多算是小患。

一旦拖几个月,汉灵帝到明年死之前,冀州豫州徐州这三个重地乱起来,那才叫大麻烦,必然给老旧的汉庭沉重一击。

如果此时荀和能够控制住局面,诛杀宦官,恢复旧制,那天下太平,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

如果他没法控制局面,那就凉凉,汉末乱世,直接开局。

这也算是陈暮给汉灵帝的最后一次回报。

他已经劝过,汉灵帝不听。

性格使然,怪不得谁。

所以他现在就得走,远离纷扰的权力中心,逃出去,防止被当替罪羔羊。

但该做的他也做了,什么后手布局,那都是后话。

至少眼下,他只能静观天下大变。

听到陈暮的话,荀和长呼了一口气,点点头:“我明白了,此策,确实是一条妙计。”

或者说,是一条绝处逢生之计。

即是在病入膏肓之前,控制住病情,那局面尚能挽回。

因为幽凉并交青五州乱起,还只能算小患。

到冀豫徐乱起来,则是大患。

可等到荆扬益三州也乱的时候,那就是无药可救,如前汉末年,天下彻底崩坏的时候。

到那时,即便他们诛杀了宦官,控制了中央,也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局面。

所以此绝处逢生,便是在小患初生,大患未起之前,先一步掌握大义名分,在大患已起之时,快刀斩乱麻,将中央控制住。

如此后面荆扬益三地的豪强地主,就没有反叛的理由。届时以中央号令地方,很快平定冀豫徐的乱象。

到那个时候,边境之乱,也就不算什么大事,很快就能平定。

最重要的是荀和手里还有一张王牌。

那就是冀州是他们党人的地盘。

王芬做冀州刺史已经有五年,将冀州治理得十分不错,即便是天子也大加赞赏,认为王芬有治世之才。

因此党人要清君侧,完全可以以冀州起步。

那样的话,冀州地主豪强就是支持他们的,属于同一个派系。

等到宦官被诛杀,作为平定江山的既得利益者,等何进荀和等党人掌控中央之后,他们也绝不会反对党人。

如此一来,冀州叛乱就最先平定,只要最富庶的冀州无事,再慢慢处理其它叛乱即可。

想通了这一点,荀和也不得不佩服陈暮的目光长远,感叹道:“后生可畏,陈子归,你是我见过天下第一的聪明人,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要聪明十倍,百倍。”

陈暮含笑道:“公舒先生过誉了。”

荀和站起身,点点头:“此策真乃智策也,老夫明白了,这就回去准备与大将军谈起清君侧的事情。”

与大将军谈?

陈暮翻了个白眼,好家伙,这是嫌何进死得不够快吗?

后来何进为什么会死,还不是因为他们保密计划做得稀烂,恨不得拎着宦官的耳朵告诉他们,我们要诛杀你们。

结果宦官被逼无奈,选择先下手为强,把何进骗进宫去,造成了大家众所周知的后果。

现在去跟何进聊清君侧,估计要不了几天,汉灵帝就得诛杀何进一家。

想到这里,陈暮连忙道:“公舒先生,千万不要与大将军谈起此时。大将军优柔寡断,必不会尽快下定决心,一旦事情拖久,迟则生变。先生应当暗中准备,到时机成熟之时,再果断行事,届时箭在弦上,大将军亦不得不发也。”

“子归说得有道理。”

荀和稍稍思索,点点头:“那今日便如此,老夫先走了。”

“暮送先生。”

陈暮起身相送,荀和在士人当中名望极高,以后自己若想欺世盗名,还得靠他,必须以礼相待。

此时已经天黑,门外年轻的荀彧在老老实实等着,丝毫没有不耐烦。

“族兄,尚书令。”

见到荀和出来,荀彧恭敬地行礼。

荀和说道:“听陈子归一言,令老夫豁然开朗,文若,以后若有机会,多跟着陈子归学学。”

荀彧笑道:“我在尚书台跟着尚书令许久,亦是学到了无数在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陈暮含笑不语。

论起智力,荀彧作为王佐之才,肯定比自己差不了几点。

如果陈暮的智力是110,荀彧怎么说也有98。

但为人处世与阴谋诡计上,荀彧还是差得远,如果能把这些补齐,估计智力提升到100,跟诸葛亮比一比还是没问题。

可惜荀彧也是死脑筋,在忠于汉室这一点上就是不开窍。虽然有风骨,但毕竟大势所趋,没法改变啊。

三人出了庭院,陈暮送到门外。

二人上了马车离去。

凉如水的月光洒落下来,将陈暮的影子投射在围墙之上。

马车缓缓离去,陈暮心中万千思绪,却是矗立不动,并不是在眺望远去的马车,而是在看向远方的天涯。

今夜过后,边境大乱先起,然后席卷内地,天下风起云涌。

陈暮已经劝过汉灵帝一次,没办法,扶不起来。

这是第二次。

如果荀和能够成功的话,那么刘辩顺利登基为帝,党人执政,天下至少要安稳个十年,一直到刘辩长大。

只不过要是刘辩也是个昏君,宠信宦官,再来一次党锢之祸,那就是另当别论的事情。

至少。

陈暮已经帮过汉灵帝几次。

这最后一策,亦是陈暮给汉灵帝最后的一丝温柔。

你曾经称呼我为国士,要提拔我为重臣。

可你我二人之间,终究有君臣之隙,做不到亲密无间。

江山天下,能臣将相,最后也抵不过时间,你贵为天子,亦终将会成为一捧黄土。

既然如此,那今日,便各奔东西,各安天命。

若是你死之后,刘辩能在何进与荀和的帮助下,撑过这一关,那至少说明你的后人还能够执掌皇位。

若是撑不过......就证明这天命并不眷顾你,我还是回去辅佐我的老大哥吧。

陈暮呆呆地望着远方的月亮,不知何时,秋风起,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不知何处雨,方觉此间凉。

“天凉了。”

陈暮缩了缩肩膀,转过身,跨入了自家门内,喃喃自语:“要下雨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胡血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安平县男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三世情爱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我是正德帝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