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轮残阳挂在宫阙之上,长安城的暮鼓声响起,颜真卿才离开皇城还家。

进了前院,恰好远远见到颜頵正鬼鬼祟祟地把什么东西藏在身后,换作以前,颜真卿难免要喝住那小子,问清楚他是在做什么。

这日,颜真卿却没管,自回了正房。

等韦芸迎上来了,他才问道:“頵儿近来在忙什么”

“阿郎发现了”韦芸道:“他啊,近来与几个同窗迷上了什么‘格物’,争论能否造一个能更方便船只远航的东西,叫什么罗盘的。”

她说的时候有些不安,因颜家家教极严,颜真卿往日一向督促颜頵学经史子集,不喜儿子把时间荒废在这些奇淫巧计之上。

加上他反对朝廷花费大量财力物力造海船,只怕是要生气。

怪的是,颜真卿闻言只是点点头,道:“没有胡作非为就好。”

“你往日对他可不止这点要求。”

“德行修养的要求没变,可我近来想着,未必要让他出仕为官了。”

韦芸大为不解,问道:“这是何意孩儿们自有造化,阿郎反而让他弃了前途不成”

颜真卿问道:“今年上元节很是热闹吧”

“是啊,比过去五六年都热闹,倒有几分天宝年间的兴盛景象了。”

“大唐中兴之兆,可是连你也看见了”

韦芸笑道:“妾身是妇人,不知国事,唯懂得只要朝廷不给百姓加负担,那就是好兆头。”

颜真卿抚须而笑,道:“眼看着要大唐中兴了,到时我便功成身退,我们回琅琊隐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你说如何啊”

韦芸一愣,她在长安待得好好的,可从没想过要离开。

若是杜有邻与卢丰娘说要隐退,卢丰娘必要说个没完,可韦芸就善解人意得多,点了点头,道:“阿郎可是因为那些传闻不过是眼红颜家今日的富贵。”

“被人眼红,那就不是好事啊。”

“阿郎若决定要走,妾身自是没有二话,只担心孩子们担了这么大的担子,没人帮衬着,尤其是小殿下。”

她的心意,当然还是不走。

颜真卿也有志向未了,若问本心,也是不想走。

他其实已经犹豫了很久,最终下定了决心,在心中自语道:“只有走了,才能向天地自证心迹。”

过了年,薛白主动提议到洛阳就食,以缓解三峡漕运的压力,把空闲出来的人力物力组织起来开荒。

此事元载极力反对,上表称朝廷完全有能力通过漕运、和籴等诸多办法,筹措到关中所需的粮食。

于是,等到小朝议时,薛白忽然问道:“战乱以来,河阴、集津、三门等大仓都因战火而损毁,漕运也未疏通,粮草转运岂不吃力”

“回陛下,半年内便可重建、修复。”

“那算时间,需再征六七万民夫吧,国库出得起这份工钱”

元载隐有吃惊之色,犹豫片刻,道:“臣以为是值的,此事早晚要办,愈早办朝廷愈划算。”

薛白不说话,只等了一会,崔佑甫便开口了。

“陛下,臣听闻刘宴上了一封奏折,提出‘缘水置仓’之法,乃在裴耀卿‘转漕输粟’之上更进一步,以江、汴、河、渭四条河流不同习性置仓,他请亲往选址置仓,并督造漕船,杜绝转运使司所造船只不耐用且苛扣工费等陋习。”

说着,崔佑甫似不经意地瞥了元载一眼,又道:“故臣以为,元载所议操之过急,此事宜从容规划。”

“善。”薛白道:“既然国库还有余钱,不宜放着不动,钱像水,得流动起来。众卿以为,可否放春苗贷给百姓,春天放出去,秋天收回来疏通漕运,限年底纳足,年息……就定个一二分吧。”

此言一出,殿中百官有大部分人脸色大变。

“陛下!”

也不知谁太过激动,语无伦次地唤了一声,便要出列。

薛白却已云淡风轻地一挥手,道:“那么大声做什么来日再议,朕乏了,散了吧。”

他登基以来,越来越容易乏了。凡遇到这样时候就说一句“乏了”,然后等百官的反应。

这日,官员们各自到了衙署就议论不停。

“朝廷放贷,与民争利,岂是好事啊”

也有人小声议论道:“你们不知道吗今上在潜邸以前就是开钱庄的,计算得厉害。”

“此事只怕不妥吧。”

“年息二分……”

没有人敢在颜真卿、杜有邻面前议论此事。

中书省的官廨中,两人对坐着,颜真卿先开口问道:“今日提出此议,陛下事先可有与你通过气”

“不曾。”杜有邻摇头,忧愁不已,道:“这可不是小事啊。”

这当然不是小事,薛白说的是年息一二分,还是限年底纳足,什么意思呢若有农户在春天借一百钱,收成之后还钱,按最晚的时限算,需还一百一十钱或一百二十钱。

而如今民间借贷,相熟之人或抵押借贷大概也是一二分的月息,至于高利贷,年息一倍的也是常有。换言之,普通农户真到了要借钱的时候,常常是春天借一百钱,秋收之后要还两百钱。

至于一些趁人之危的,特意赶在荒年、灾年借高利贷给农户,为的就不是这一倍的利息,而是田地。

官员们口中“与民争利”的“民”之一字,指的未必是那些农户。

当然,这政策实施起来极为复杂,又容易遭到地方官的推诿,或触动太多放贷者的利益,从利民之举变成害民之举,颜真卿担忧的也正是如此。

“颜公,可是觉得,陛下又冒进了”杜有邻问道。

他用了一个“又”字,因为在他们这一辈人看来,治大国如烹小鲜,轻易不宜用这些大刀阔斧的手段,多开荒,少征税,勤政爱民,减小用度,国力自然会慢慢富足,薛白则不同,每每求新、求变,那就意味着有风险。

往日这些时候都是颜真卿出面劝阻薛白,可这次,他却是道:“也许是我太陈腐了啊。”

“听颜公这意思,是反对还是支持此事”

“陛下若提春苗贷,那想做的,便绝不仅是春苗贷。”

颜真卿原本想着国事安稳了,自己就激流勇退,可今日看出了薛白的变革之意,又不放心起来。

他不得不提醒杜有邻一句。

“你我任相,要承担的压力不会小啊。”

“是。”

说罢这件事,杜有邻犹豫着,请教了另一桩小事。

“颜公,为何你从来没问过我,我是否真在天宝五载以前就知陛下身世”

颜真卿诧异道:“我为何要问你”

“前几日,我的不肖子向我询问此事,我亦觉得奇怪。”杜有邻道,“此事有何玄机吗”

“杜五郎他想必是随便问问吧。”颜真卿道:“你果真在天宝五载之前就知陛下身世”

“是啊。”杜有邻抚须道。

颜真卿有思忖之色一闪而过。

他之所以从来没问过杜有邻这个问题,因为只有不确定杜有邻是否说谎,才需要问,而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杜有邻在说谎。

如此看来,杜五郎似乎知道了什么,那天子呢

当夜,颜泉明向颜真卿道:“前几日,张垍过世了。”

“如何死的”

“当是寿终正寝了。”

颜泉明其实知道,当年是颜真卿通过张垍查访了大量三庶人案的知情人,最后找到了郭锁,力证了当今天子的正统。

但偏偏因为天子是颜家之婿,若旁人知道是颜家找出的郭锁,会使此事缺少了信服力,因此,颜泉明一直瞒着。

“知道了。”颜真卿对张垍之死没有反应,“你去歇着吧。”

“喏。”

待颜泉明退下,颜真卿闭上眼,抚着额头,显出了疲惫之色。

他回忆起了那个与张垍见面的午后。

“你不必抱有期望,假的就是假的。”张垍道,“若说他是薛锈的外室子,唐昌或还认不出。但唐昌怎么可能认不出李瑛的第三子张九龄、贺知章收养那些落罪者多年,唐昌又不是没见过那些孩子。”

张垍当时说到这里,眼睛里显出讥讽之意来。

“你看,真相从来都很容易分辨,难辨的是权力啊,从唐昌为了助李琮登基而说谎的那一刻开始,真相就已经丢失,只有你还在乎真相,有何可在乎的”

颜真卿告别了张垍时是失魂落魄的。

他终于确认了他的女婿、他的学生在冒充皇嗣,离篡夺李唐江山仅有一步之遥,愧疚让他无比的痛苦。同时还带着一丝不忍,不忍那即将到来的安定太平又要付诸东流。

那段时间,他想过亲手杀掉薛白的。哪怕这会让他的女儿伤心欲绝,但颜家可以为大唐牺牲。

恰就是那个时候,他收到了一个邀约,去见了一个人。

也就是与那人的那些话语,支撑着他一直走到了今天。

“颜清臣,太上皇问‘可否将大唐社稷托付于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武周之后,大唐还是大唐,重要的是中宗皇帝身上的血脉,还是中宗皇帝祭祀李氏祖先大唐以德明皇帝、先天太上皇帝、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为祖,可李氏真是其后代若千百年后,那座宗庙里供奉的依旧是李氏列祖列宗的牌位,那李唐依旧是李唐。”

“薛白便是李倩,有一个人可以证明此事,我会教你如何找到他。”

“你是忠于社稷而非忠于皇帝的臣子,夺位用不上你,但要保李唐社稷延续,你是最后的手段。”

“如果到最后还不能骗过薛白,必然会激怒他,到时我与太上皇都不可能再说服他,唯有你,或许还有办法说服他。”

“好了,不要让任何人知道这场会面,忘掉你与张垍的谈话,也忘掉你我之前的谈话。你不能失败,独自一人带着这些秘密去做吧。”

……

次日,颜真卿是被鸟鸣声吵醒的。

他抬起头来,发现自己在桌案上睡了一夜,身上披着一件大氅,想必是韦芸担心自己着凉,却又搬不动自己。

今天是双日,没有朝会,他却还是入宫求见了薛白。

崔仲巍、张垍的死,让他意识到自己留在朝中,难免会落人口实,从而引起各种猜测,倒不如早日归隐,淡化掉天子登基之前的往事。

他怀疑,薛白已经猜到了什么,因此,内心深处其实是忧心忡忡的。

“丈翁来了,想必是为春苗贷一事”

“是。”

颜真卿还在想着如何试探薛白,对春苗贷之事反而一时没有太多说辞。

“这些新的政策提出来,有顾虑是难免的。”薛白道:“朕绝非独断朝纲之人,此事大家商量。”

“话虽如此。”颜真卿道:“便如陛下想要造海船遣人出远洋,此事中书省虽反对,陛下却依旧可以民间商行的名义办,确非独断朝纲,实为一意孤行。”

薛白笑道:“那是我有这个实力。”

“若百官都反对春苗贷,想必陛下也要让丰汇行来办这件事”

“不错,其实丰汇行早便有这个业务,只是没有大张旗鼓罢了。”

颜真卿面对这些事,并非是强烈反对,而是会把担心发生的各种可能罗列出来。

比如,造海船远航一事,虽说可能会损害到丝绸之路上的商旅的利益,但终究少有人想到那么远,这件事单纯是钱的问题,反而中书省不批,天子以私财办,相当于国库省了一笔。

春苗贷却不同,触动太多人的利益了。

故而,颜真卿说罢,最后道:“陛下根基未稳,眼下办这些,还请三思啊。”

“朕知道。”薛白道:“朕是这般想的,若把丰汇行归为朝廷所有,如何”

颜真卿一愣,良久说不出话来。

薛白篡位为何能成,明面上是因为那些功绩。但暗地里的实力才是最根本的原因,私造铜钱、铁器、火药,以丰味楼这样的茶楼酒肆打探消息,更关键的是丰汇行能把控天下各地很大的一部分钱财往来。

说薛白在朝堂上的根基未稳,这也只是表象上的。实则,薛白最深厚的根基就是丰汇行,现在竟要把它交出来

这个事很难回答,颜真卿也担心薛白是在试探自己,思来想去,问了一个问题。

“杜二娘答应吗”

“若朝廷能给她授个官,她想必是能答应的。”

“女子为官,绝计不成。”

颜真卿摇了头,认为薛白并非是真心把丰汇行归为朝廷所有。

“事在人为。”薛白道:“杜妗既然能把丰汇行办到如此地步,为官的才能她肯定是有的。至少比朝堂上大多数尸位素餐之人好得多。”

渐渐地,颜真卿听明白了薛白的意思。

若把丰汇行归为国有,相当于朝廷有个专门管飞钱与放贷的衙门,那天下的赋税核算它也要插手。这个融合的过程,也是薛白扩大自身权力的过程。

也就是说,薛白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政治诉求,他要造海船而中书不答应,他便私下造;他要巡视天下百官不答应,他便从就食洛阳开始;他要朝廷放春苗贷,也有自己的方法。

之后呢税制、科举的变革,甚至是打压世家大族。

颜真卿能感受到薛白的野心,可那份担忧也越来越深了。

“眼下恐怕还不是做这些的时候。”

“朕都登基三年了,还不是时候”薛白道:“朕可以再等三年,但到时丈翁会支持朕吗”

颜真卿沉吟不语。

若要他说心里话,他希望薛白等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之后,再进行变革。

到时候,天下士民、朝廷百官,没几个人记得天宝年间至正兴初年之间那些秘史了,李唐社稷稳固。甚至,一个名为李祚的新君登基,更无后患。

或许,他心里还有另一个考虑,那就是并不希望薛白成为一个强权的皇帝,强权者通常容易为所欲为,不喜欢被束缚。

若薛白大刀阔斧地进行变革,必然触动天下世家大族的利益,只说春苗贷那就是冲着田地兼并去的,若变革失败,激起变乱,反对者首先攻击的就是薛白的弱点。矛盾激化之下,当薛白意识到李倩的身份成了自己的弱点,是有可能豁出去的;而哪怕变革成功了,薛白会成为一个更强权的皇帝。

怎么看,这件事让社稷颠覆的风险都高于它的收益。

但,拦得住吗

沉吟了许久之后,颜真卿开了口,却是换了个话题,道:“陛下志存高远,不可无人才辅佐,何不请李泌出山”

自从李亨死后,李泌也就致仕归隐了。

这也是一个忠于李唐之人,颜真卿近来忧虑重重,来之前便有请出李泌助自己一臂之力的心思。

薛白道:“只怕不能再说服他。”

颜真卿道:“臣或许可以试试。”

“也好。”

两人都想试探对方,可到最后却都没有挑明。

末了,颜真卿离开的时候,薛白走出宣政殿,看着他一步步走下台阶的样子,心中渐渐有些不忍。

面对李隆基的时候,薛白说过,早晚有一日当他的功绩足够大,他大可向世人昭告他的身世,他觉得只要家国富足,天下人过得好,哪在乎他姓什么。人们关心的从来都是自己的生活,他这个人是谁,对人们根本不重要。

因为薛白从来都是一个野心勃勃、自私自利的人。他想要的文治武功、使天下人过好,也并非完全是出自公心,而是一种不断向上爬的成就感。

若他的功绩能够超越皇帝的姓氏,能让他兴奋到颤栗。

可近来他常常在想,若有那天,颜真卿会怎样会为李唐宗社殉节,还是为家邦兴盛而欣慰

或者说,对薛白自己而言,若真有了那样的功绩,揭不揭破还重要吗

他到时还在乎天下人怎么想吗

他意识到,自己更在乎颜真卿怎么想。

“颜公!”

“颜公!”

颜真卿才走出宫门之际,忽听到身后有宦官的呼唤。

他回过头,一个小宦官快步奔到他眼前,道:“请颜公在此稍待,陛下很快就来。”

“何意”

颜真卿十分不解,但还是驻足等了一会。

之后,只见薛白便装打扮,穿着一身普通襕袍出了宫,到了他面前道:“今日再一起走走如何”

“陛下岂可如此荒唐!”颜真卿低声说着,一副要劝谏的样子。

“老师可记得当年带我到城外捉逃户一事”薛白道:“我已许久没见那些农户了。”

颜真卿听了,微微一叹,点了点头,竟是亲自带着薛白微服出宫。

两人直接从春明门出了城,走向田梗,边走边随意交谈着。

“老师相信我说的大海另一边有一块大陆吗”

“你又如何确信”

“我就是确信。”薛白道:“我想与老师做个约定,不知可否”

“是何约定”

“若老师能信任我,不留余力地支持我,我可以让老师达成心中所愿。”

颜真卿停下了脚步,反问道:“你知我心中所愿为何事”

他问这句话时,心里是隐隐有些不安的。

因为若揭破了此事,便证明薛白已经知道郭锁是他安排来的,证明他最终没骗过薛白。

然而,薛白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随手摘了一根柳树枝,嘴里轻念了一首诗。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颜真卿听了,有一瞬间的恍惚。

他不能从这首诗就确定薛白对身世的看法,但能从中确定薛白对大唐的看法。

待听到后面的“曾孙继绪,享神配极”,他更是松了一口气。

只要事情照着这个方向进行,于他而言,是最好的结果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