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人人都说汉武帝雄才大略,一代雄主!”

朱元璋抱着孙子,缓缓说道,“可在咱看来,他就是一个败家子呀!他这辈子是打痛快了,可也把他上两代君王励精图治攒下的家底,给祸害干净了!”

“你可知,打仗打的是什么?”

朱雄英想想,“钱粮!”

“对喽,可这钱粮哪来呀?”朱元璋徐徐说道,“皇帝也好,大臣也好,当兵的也罢,都是只会花钱吃粮的,不会生产的。这些钱粮,都是普天之下的百姓,一粒粒种出来的!”

“春种秋收,百姓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地里忙活,祈求上天风调雨顺。一家人种十亩地,不过是百多石粮食,去了皇粮秋税,能剩下多少?”

“好年景不过是勉强填饱肚皮,赶上老天爷不给脸,刮风下雨,就要半干半稀的果腹。若是年景败坏,水灾旱灾,老百姓颗粒无收,就要吃草根树皮,甚至卖儿卖女!”

说着,朱元璋抱紧了大孙子,继续说道,“咱是经历过那个世道的,你太爷爷太奶,还有咱的兄长,都是这么活活饿死的!”

“人怎么死都行,就是不能饿死。你生下来就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你没见过那个场面,饿死的人呀,比鬼还吓人哩!”

朱雄英看着朱元璋的脸色,他从老头儿的眼神中,看到了深深的酸楚还有哀伤。

他万没想到,朱元璋这个历史上被人说成是暴君的皇帝,居然有这样的一面。

不过,有此一面,也理当如此。

朱元璋,穷人家的孩子。父母兄长,皆死于元朝末年的瘟疫饥荒。他知百姓之苦,明百姓之艰难。更深知,贪官污吏对于百姓之危害。

“老百姓,汗珠子摔成八瓣干活,可还是没饭吃,为啥?”朱元璋看着朱雄英说道,“都让朝廷征走了,一亩地就长那么多庄稼,地主家收租子,官府要缴税,剩下的还不够敞开肚皮吃一顿。”

“老百姓为啥造反?饿的!”

“你想当汉武帝,想要谁都怕咱大明,想要啥江河所至,皆为明土,咱听着也高兴。但是不是要打仗?几十万大军出征,一打就是好几年,这粮食从哪儿出?”

朱雄英想想,低下头,小声道,“百姓!”

是呀,他生长于物资极度丰盛的新时代,虽也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但从没为粮食发愁。而这个时代,粮食就是命,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命运!

“除了粮食,几十万大军的盔甲,兵器,鞋袜,帐篷,战马,牲畜,草料。这些东西,是不是都要百姓身上出?”

朱元璋又道,“一个当兵的,要十个老百姓勒紧裤腰带供养。几十万大军,是多少百姓?”

“就说缅甸那些地方,全是深山老林,打下来能干啥?”

“赫赫武功,听着好听。可有句话说得好,兴百姓苦呀!咱们在皇宫里,享受天下人的奉养,吃的用的都是天下最好的。还为了那些不当吃不当喝的啥虚名,劳民伤财,出征打仗,对得起百姓吗?”

“汉武帝雄才大略,可他祸害了两代人的家底。他一死之后,国家衰弱,政权沦于外戚之手,又是主少臣疑,结党营私!”

“好好的大汉,亡了!”

“他活着时候舒服了,谁都怕他,可他刘家的大汉,由盛转衰!”

“再说,汉武帝也不是谁都能当的!”朱元璋继续认真的说道,“你看看隋炀帝杨广,也是好大喜功,也是见了哪个番邦都想打。也是想着让大隋朝千秋鼎盛,可最后呢?”

“咱起兵的时候,手下都是饭都吃饱的穷汉子,那时候咱可没想过有朝一日坐金銮殿!等当了皇帝之后,咱想的是赶紧把狗日的,就知道祸害人的大元打跑,打死。可没想着啥面子上有光彩的,赫赫武功。”

“等咱当了皇帝之后,咱想的是,天下百姓,不能再像以前大元似的,吃了上顿没下顿。不能跟以前一样,皇粮赋税,差役徭役干个没完!”

殿中鸦雀无声,只有朱元璋教育孙儿的声音回荡。

朱英雄低头想了许久,郑重的开口,“皇爷爷,是孙儿想的有些偏激了。古语云,国之大好战必亡!如今大明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应该发展民生,让百姓都过上有饭吃,有衣穿的好日子。而不是想着,在边疆之地继续用兵!”

“所谓过犹不及,一隅的胜仗对咱大明无足轻重,可要是因此加重百姓的负担,却是得不偿失!”

“我大明,天朝上国,物华天宝。自古以来,只要中原王朝政治清明,国泰民安。那周围的番邦,自然会诚心来拜。”

“就好比一个人过日子,不管啥,他都要先把自己的家过好。不然,别人不会服他。就算不敢打他,也会嘲笑他!”

“哎,对喽!”朱元璋大笑,“咱的好大孙呀,真是聪慧!”

而此时,连朱标在内,殿中众人皆是动容。

须知,现在的皇太孙才八岁呀!

先前他一番江河所致,皆是明土的话已经让大伙心生波澜。现在,这番立国安民的话,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能是八岁的孩子说出的话吗?

莫说八岁,这番话,寒窗苦读数十年之人也未必说得出。大明朝,那么多皇子皇孙,那么多成年亲王也未必说得出来。

而且,他的话中,包含了最质朴的爱民之心。

朱雄英看着朱元璋,“皇爷爷,孙儿懂了。国家的强盛,并不在于打了多少胜仗。而是在于,百姓的生活是否富足。在于当权者,是否轻徭薄役,在于国政是否通达。”

“皇爷爷不想再打缅甸,就是为大明百姓减少负担,是不让当兵的从百姓嘴中抢粮食。是为了减少国家财政支出,与民休息!”

朱元璋大喜,大手抓着孙子的肩膀,咧嘴大笑,“好好!”笑着,看向群臣,骄傲道,“看看,看看!啊!这就是我朱家的种儿,生下来就知道心怀天下百姓!”说着,又仔细的看着自己的孙子,继续笑道,“才八岁呀,才八岁!这要是十八岁,还了得,啊!”

“咱老朱家后继有人,如此好圣孙,古来难见呀!”

皇帝表态之后,群臣赶紧赞颂,“臣等恭贺陛下,恭贺大明,江山有后,大明永昌!”

一旁的朱标,也是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甚至眼神中还有些震惊。

“这孩子,可比以往要懂事,也聪明多了!”

以前的朱雄英在他心中,就是个被祖父母宠坏了的捣蛋鬼。甚至,私下里他也为这个大明帝国第二顺位的继承人头疼。

但是现在,他发现自己的儿子,不但在一夜之中长大了,更是和小大人一般,让人刮目相看。

不过,他高兴归高兴,可还是摆着严父的脸。

见朱元璋对孙儿爱不释手,低声道,“父皇,不可太宠溺了英哥儿!”

朱元璋正抱着孙子美滋儿的,听儿子这么说,顿时垮下脸,没好气的说道,“你一边去,咱抱孙子,碍着你啥了!”

朱标顿时大窘!

朱元璋大手,亲昵的捏捏朱英雄的脸蛋,“好圣孙,真是咱的好大孙!”

他的手跟砂纸一样,被捏了两下,朱雄英赶紧挣脱开。

“耶,爷爷捏两下都不行?”

“朱元璋大笑几声,拉着孙子的手站起来,“今儿高兴,让你祖母包饺子,晚上陪爷爷喝几盅!”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胡血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安平县男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三世情爱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我是正德帝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