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蓬莱阁上,耳边尽是海涛排岸之声。

林延潮听郭正域之言,倒是想起了他当年与对方,孙承宗,袁可立他们在自己书房辩论的夏夜。

林延潮对郭正域道:“你这番话的意思就是要与顾,赵二人一样从道而不从君了。”

郭正域拱手道:“恩师,正是如此,我不少好友提过此事,他们也以为人臣之权不可高于君权,但唯有道这一字可以。我们这道并非是理学的道,而是事功学的道,入此道从道不从君!”

“恩师当年所言的以经术定国策!学生与学生的同道,也是如此认为的。”

林延潮看了郭正域一眼不由欣然,他听自己的话,可是比孙承宗听得多了。

林延潮道:“你继续说!”

郭正域道:“袁家三兄弟所在的公安的读书人言必称变法,而周望当年入浙,读书人景从于道,每次讲会不下千人,可见事功变法之说已是逐步深入人心。恩师的《学功堂》已着十余年,在各地是再三刊印,江南每三位读书人里必有一位读过老师的书!”

“故而学生浅见,以经术定国策之日不久可至,到时候学生会联合当今读书人及官场上的有识之士一并上疏天子,列林学为朝纲,到时候就是恩师刷新政治,变革天下的时候了!”

林延潮欣然道:“有你这话,吾实欣慰之至。让我想起董江都上疏汉武帝言‘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而后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从而奠定了天下两千年来之朝纲。”

郭正域闻言仰起头道:“恩师所言极是,但要让事功之学为朝堂之纲,学生窃以为不在于几个人,而在于千千万万个有识之士。学生愿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此乃心声。”

“吾信之!”林延潮点点头。

郭正域乃名臣之子,当年林延潮上疏时,他被打断了一条腿,在士林眼中他是铁铮铮的硬骨头。而在交游上他与邹,顾,赵他们东林三巨头都保持很好的交情,同时也得到沈鲤,吕坤这些的清流老前辈的赏识,在读书人之中有当世大贤之称。

林延潮道:“事功之学要为显学,一在庙堂上,二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缺一不可。稚绳所为在于朝堂,他乃词臣出身,屡为陛下中旨提拔,又是将来的太子师傅,所以你要设身处地为他想一想。而汝之作为在于天下,你们要携起手,切不可贬人褒己!”

郭正域闻言一怔,然后面露惭愧道:“恩师所言极是,学生这就修书与稚绳道歉,自承目光短浅,局面太小!”

林延潮笑道:“何为局面太小!不过是身在此中罢了!”

说到这里,林延潮走到栏杆边推窗北眺,但见海风扑面直荡胸怀,目光所及大海雄阔,诸岛分列,直如仙境。

林延潮对郭正域道:“当年申公予告之前,曾与我说,为宰相者当‘’利分于众者,但谋由己出’,你道为何?”

郭正域道:“学生以为就在这局面二字,皇上虽念天下万民,但也念及江山永固!至于清议舆论,虽说为万民谋之,但难免见非全局!”

“举一而反三,美命也!”林延潮笑着。

郭正域连忙正色道:“学生不敢当,勉强闻一知二。”

林延潮点点头道:“眼光长远也不是琵琶一曲世千年,瞬息兴亡过眼,保着这样想法的人容易裹足不前,对天下事事言难却无措,对于百姓疾苦可以悯却不扶!我所言的局面不是这样的局面!”

“我问汝,如修齐治平四字,如果有人言汝修身不成,汝当如何办呢?”

郭正域回答道:“吾当三省吾身,是否每日功课做不够,格物而未能知至。知至是否意诚?意诚是否能正心?”

林延潮问道:“若是你极力为之,但外人不知怎么办?”

郭正域道:“学生也知自己并非他人眼中的圣贤,学生之修身只求每日睡觉能够安枕,处事能够心安即可。”

林延潮闻言失笑,然后问道:“若我言你齐家不成,你又当如何办呢?”

郭正域道:“那么吾当反省,事父母孝乎?待兄弟悌乎?于子女慈乎?”

林延潮摇了摇头道:“那么我言你治国不成,你当如何?”

郭正域见林延潮神情,一时不知如何答之。

林延潮笑着道:“美命,这说到底还是局面二字。你看常人若有人批评他修身不成,那么多是恼羞成怒,或归咎于外,委过于人,此为人中之下。”

“听一言而立醒,反求诸己,三省吾身,修身不成,在于功课不足,勤勉补之,此为人中之中。”

“最后就是旁人眼中的修身不成,并非是你眼中自己的修身不成。能改则改之,不能改则听之,所谓此心安处,即是吾乡,此为人中之上了。”

郭正域点点头道:“恩师所言极是,那换作恩师当如何看得?”

林延潮道:“吾会先想这句话是谁说的!是家人?是老师?是同窗?”

郭正域闻言略有所思。

林延潮道:“当然这是取巧,吾人品正直,处事能心安,吾能知之,但外人不知怎么办?那吾当先事亲,只要外人看吾事父母孝,待兄弟悌,于子女慈,则外人看来则知吾修身有成!”

“同样外人不知我齐家如何?那吾当如何?吾当报效于朝廷,善待于乡邻,待到衣锦还乡之时,就是光宗耀祖!家不和不能万事兴,如此就是外人眼底的齐家了。”

郭正域油然道:“学生明白了!恩师所言就是修身之事放在齐家来办,齐家之事放在治国来办!”

“而在治国之事,就在要在天下来办!我辈动则言变法之利,但别人觉得你危言耸听,要有异心,要谋权,要营私!在他们眼底你就是王安石,是大奸臣,他们是司马光,是大忠臣!以家国视家国之事当然是鼠目寸光。”

林延潮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当年张江陵离京时有言,我大明的弊病在于吏治,在于宗室,在于边患。他指出来了,为何没有人去思变?他之后,却为何人亡政息?”

“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当年汉武帝为何要罢百家而尊儒,因为匈奴有南侵之意,百越窥视在侧,他要行以王霸之道,建万世之功!”

说到这里,蓬莱阁下,大浪卷来,横扫礁石。滔滔之声和着林延潮的字字铿锵,回荡在蓬莱阁内。

林延潮一手负手,一手指着眼前道:“当你站到家国之地来看,吏治宗室边患不知从何下手,但从天下来看时,咱们这吏治之弊,宗室之弊,边患之弊就一目了然了。所以要治国,必先谋天下!这也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正在林延潮与郭正域说话之时,阁下有人禀告道:“启禀经略,藩台,山东巡抚孙鑛率文武官员求见!”

林延潮微微讶异,朝南看去但见几十名文武官员恭敬地立在蓬莱阁下!

“哦?山东巡抚不在济南坐镇,来登州作什么?”

郭正域道:“既然学生知道经略要坐船来登州,那么抚台也必是了然。肯定是算准了日子,星夜前来。”

林延潮闻言点点头,从一旁武官的手里接过官员手本扫了一眼,然后道:“除了孙鑛,其余人等一概不见!”

“诺!”

片刻后,一名五十有许的官员来至蓬莱阁。

孙鑛面貌与他的兄长前吏部尚书孙鑨有几分相似,在朝中也是赫赫有名的直臣。

他在朝中本居左佥都御史,因兄长孙鑨担任吏部尚书后,按规矩兄弟二人不能同时在京为官,必须有一人引避,所以孙鑛出京为山东巡抚。

孙鑛进阁楼后,郭正域立即起身。对方朝林延潮见礼后,林延潮指着郭正域上首的椅子道:“中丞请坐!”

孙鑛称谢后坐下,林延潮笑道:“本官今日初到山东,久仰蓬莱阁美景,登此一观,着实是名不虚传啊!只是当年秦王知道若知海市之景,不过是虚幻,不知会不会后悔听信方士之言。”

孙鑛,郭正域闻言都是附和笑了笑。

郭正域笑着道:“经略若喜欢这蓬莱之景,不妨将行辕设立在此,如此我们山东地方的官员也好时常向经略请教。”

林延潮点点头道:“吾正有此意。”

孙鑛脸色微微一变,然后道:“下官知经略从海上至登州,故而这一次星夜前来,向经略请教破倭大计!”

林延潮道:“中丞兄有心了。”

“不敢当,碧蹄之役后,东师粮草不济,兵退四百余里,而山东实处备倭第一线,一旦朝鲜有失,山东必将首当其冲,吾身为山东巡抚不免忧心忡忡啊。”

“以孙某计,当此之时,需以雄兵猛将破敌,驱除倭寇于八道之外,使其再也不敢西顾!如此朝鲜方能安定,朝鲜安定自当山东,辽东,闽,浙诸省也可安定。”

林延潮闻言道:“中丞此言有理,但是破敌也要粮草充足才是,眼下运输海漕的粮船还未抵至蓬莱,我等必须稍安勿躁。”

孙鑛道:“经略大人谋虑周全,此乃下官所不能及的。下官近来从京师听得一则传言,说经略大人这一次有议和封贡之意,不知是真是假?”

林延潮双眼一眯问道:“此乃朝廷大计,吾也要奉圣意而行,不敢专断。中丞的意思是不封贡不议和吗?”

孙鑛道:“正是如此,经略有所不知,倭情狡诈,常有背信弃义之事,当年宁波之乱的教训早就有之。对于这样海外蛮夷,岂能可为本朝藩邦?就算要议和,下官也以为夫御敌之策,当以战守为主,羁縻为次,决不可以羁縻而忘战守。”

郭正域闻言额上渗出了汗,他素知这位巡抚的脾气,那可是刚直不阿,认准了的事十条牛都拉不回的。

哪知林延潮没有反对,而是道:“此深为老成谋国之见!”

孙鑛拱手道:“经略大人谬赞了,下官方才所论不足之处还请经略指正。”

林延潮道:“其实方才中丞之言,本官已十分赞同。战守羁縻必须并用,二者为五五之数!”

林延潮这话已是给孙鑛留下余地了。

但孙鑛仍是坚持道道:“下官还是以为威服即可,以后少与此蛮夷打交道,否则无信之国必累及本朝!”

郭正域生怕二人冲突,当即向林延潮道:“启禀经略大人,下官曾与抚台大人商议,若与倭过议和恢复贡道,多半又取宁波,如此必害了抚台的乡里。此事前车可鉴,不得不慎啊!”

林延潮闻言点了点头,然后问道:“中丞可知倭国虚实否?”

孙鑛道:“海上之国,略有所知。唐时有白江口之战,后来元太祖忽必烈曾两征其国,但因遭飓风而不成。元末之后又多次袭扰本朝!但是大体而言,乃是蛮夷,这点不必多说。”

林延潮则肃然道:“蛮夷是蛮夷,但却能运二十万之师和粮秣渡海,而朝鲜素称海东大国,却是不堪一击,几乎两个月内亡国。”

”其实由平壤,碧蹄两战可知,倭并非小国,但也并非大国。以后两国还要长久的打交道!岂是一个避字就能避得了呢?”

“他来便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叫他有去无回!”孙鑛朗声言道。

林延潮道:“中丞,本官并非这么看。似倭寇如此千乘之国,此与我大明而言再好不过!”

“愿闻经略高见!”

林延潮道:“若我大明强,倭国可以为一附庸,驰骋于海上。若我大明弱,倭寇可以重创我国,鞭策我朝有识之士,却不会有吞并之忧。中丞需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这里本官与中丞不妨说句实话,倭国这一次侵朝并意图席卷大明,在于其关白见识浅薄,不知自家底蕴的深浅,甚至夜郎自大,以至生出以蛇吞象之心。我等就是要教会他们何为务实与变通之道。但是两国交兵并非为了杀戮,更非为了宣兵耀武,而是让胸怀野心之人知道自己的斤两,然后方知求和请贡!”

“这就是不战不和,战而后和的道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江山百美图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