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418章天选之子七千胥

??公廨钱并不是唐朝独创,而是始于北魏,盛于隋唐。

??大唐京司及州县皆有公廨田,供公私之费,其后以用度不足,置公廨本钱,放贷收息。

??武怀玉捉钱令史出身,还是许多世族嘲讽他的一点,不过武怀玉倒没太在意这个,不像有些官员,流外吏出身,就成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人生污点一样,一提那就泄气。

??比如御史张玄素,隋朝时起家县尉,但县尉之前做过景城法曹,更之前则是刑部令史,不入流小吏。

??如今的大理寺卿孙伏伽,还是武德年间的状元,但他在隋朝做过万年县法曹,而那之前,也是地方流外小吏。

??这玩意就好像放后世,某个女人曾经下过海一样,后来从良了,可要是在公众场合被人提起就很难堪。

??“陛下,”

??武怀玉站出来回答,“臣读书,曾看到隋朝工部尚书苏孝慈就曾向隋文帝进谏,说公廨钱放贷,唯利是求,烦扰百姓,败坏风俗,特奏请朝廷限制公廨钱的用途。

??后来隋文帝下诏,禁止公廨钱放贷收息,而允许公廨钱在市场上交易买卖。”

??李世民听了,“还有这事?”

??“开皇年间确实行此政,不过后来大业年间又允许放贷收息了。”左仆射房玄龄对皇帝道。

??“那效果如何,炀帝为何又恢复从前?”皇帝问。

??“因为放贷收息简单,倍息收益,无需复杂操作,”怀玉告诉皇帝,公廨钱比起交易买卖赚钱,那自然简单多了,毕竟很多时候,公廨钱已经相当于配给了,直接给富户们,需不需要都不重要,你只要按期交利息就行。

??公廨钱扰民的地方就是这个,一是衙门往往强行借给富户,二是公廨钱本来有规定数额,可衙门为了多收息,往往会多弄本钱搭车放贷收息,这本钱既有衙门的公款,也有官吏们的私款,甚至有捉钱令史们弄来的私本,所以往往本来可能一个衙门公廨本钱只有几百贯,但实际放出去却有上千甚至几千贯。

??最后承担的是那些富户,甚至是普通百姓,而还不上钱的时候,捉钱令史会用衙门的名义,将他们捉拿逼债,最后损失的还是朝廷官府的名誉信用。

??还有一个问题自然就是捉钱令史靠捉钱,而获得特别晋升,李世民当皇帝以来,仅长安的捉钱令史,这不到两年间,就有六百多人因捉钱获官。

??相比之下,许多其它的吏员,甚至是科举出身的,想获官得选,却还更难。

??虽说捉钱令史要求的是品官子弟,但往往地方衙门为了保证公廨钱放贷的收益,于是选择商人或市井之徒担任,这样虽保证了公廨钱的收益,但却也让大唐的官吏队伍不那么纯洁,毕竟本来工商、刑子那都是不能为官做吏的。

??公廨钱捉钱令史这事,好处确实有,坏处也很多,尤其是坏名声最后都让朝廷担了,好处则是官吏和地方的一些豪强商贾们占了。

??“如果用公廨钱市场交易买卖,可行?”皇帝问。

??“如果让官吏入市,参与经营买卖,只怕会更加扰民。”房玄龄直言。

??李世民头痛的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朝廷偏没有钱,他当皇帝以来,不少官员上奏,说官员俸禄低,希望朝廷增加一些,李世民倒也想加,可哪来的钱。

??“翼国公,你是民部侍郎判度支,执掌国家财政,难道除了发债券,就没有其它好的办法提高财政收入了吗?”

??魏征说的那些节流,建议是好的,可如今情况下执行起来并不易。

??而且也得一步步来,能节流的也有限。

??最好的办法还是开源。

??但没有活水,如何开源。

??“陛下,臣也觉得如今公廨钱交捉钱令史放贷,确实非长久良策,京师诸司就有近千捉钱令史,而地方三百余州,一千五百余县,也都有自己的捉钱令史放贷,加起来得有万人。”

??虽地方捉钱令史,并不是真正的令史,往往流外吏身份都没有,顶多一个非经制的书手什么的身份,他们捉钱捉的好也不能直接授官,但可以做吏,一样可以往上升。

??一万个捉钱令史,一听就让人很惊讶。

??而李世民当皇帝以来,仅长安的捉钱令史,就有六百多人因捉钱而授官,流内品官。

??要知道长安诸司的品官,现在才两千多人,魏征就说太多了,砍掉一千五吧。

??去年选人七千,最后只有六千个位置,一千选人落选。

??武怀玉虽知道如果取消捉钱令史,那就得得罪上万人,但既然做了民部侍郎,面对问题,也还是得想办法。

??专业的事情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点现在各衙门选用那些什么工商、市井去捉钱就看的出来,大家都不傻,知道那种书呆子去捉钱,肯定本都收不回。

??“陛下,臣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在京师及各道地方,设立支度司,任命支度使,把现在各衙手里的公廨钱收归度支司,充做本钱,给诸支度司用于和买经营生利。”

??魏征问,“刚才说要精简人员,省并机构,你这又要新设衙门?”

??王珪则问,“如何保证支度司和买经营就不扰民,而且为什么不直接让各衙的捉钱令史直接把放贷改成和买经营呢?”

??“陛下,臣所说的和买经营,不是普通的入市买卖,而是要发挥官方的一些特殊作物,全国范围内的调动。

??比如说,江南某州有某种土产,但限于道路交通、市场信息等,他们的货运不出来,没人去买,价格便宜还销不出去,那么朝廷可以整合信息,构建渠道,

??我们可以如粮仓一样,在全国主要水陆交通枢纽码头,建立起转运仓和集散市场,把各地的这些土产货物,收购转运,然后集散销售,让货通天下,其利自来。”

??商人,本来就不生产货物,而是货物的搬运工,本质便是买低卖高,互通有无。

??生产货物的,那是工匠农民。

??“朝廷还可以利用市场,比如在丰年之时,谷价必跌,但贵贱也伤农,所以在丰年谷价下跌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高于市场一些的价格从百姓手里收购粮食,这样也能保证农民收益,

??然后把粮食储到各转运仓中,待灾年之时,或是某些地方粮价过高,把粮食输送过去,以略低于市场的一些价格出售,则既解决粮荒,还能维护百姓,不用吃高价粮。

??朝廷也可以从中得利。”

??武怀玉说的这个和买,唐宋以后就已经是基本财政政策之一了,甚至诸如官营手工作坊,做些高端商品,诸如瓷器、丝绸等,还有诸如海外贸易,外商不管海上进来的货,还是陆路关口进来的货,先征一笔实物做税,然后再按需求和买一部份,运回京师或内地市场,就能赚一笔。

??反正真正要经营赚钱,方法还挺多。

??不过唯一要求,就是得专业,得是那种统一调度的,不能是现在公廨钱一样,和个衙门自己干自己的,那样发挥不出效果,收益也不高,更起不到积极正向的作用。看书喇

??必须得是全国大市场统一调度。

??朝廷不仅得赚钱,还得有其它的一些积极的导向,比如说帮助货物流通,再比如粮食布匹等日用品的调配、稳定市场价格等,这些都很重要。

??当然,除了和买,其实还有个赚钱的法门,那就是榷卖,也就是专卖。

??比如盐茶,现在允民采矿采盐卖茶的,没有额外的税,只是普通商品流通时收税。

??但盐这东西,汉代时就曾官营,从中晚唐开始,更成为中央王朝最重要的财政收之一。

??当然,高额盐税和盐专卖,其实也是把税最终转嫁到百姓负担上了,所以有人说盐税其实就是人头税,这毕竟是人人要吃的东西。

??不过如果适当的加点税,或是搞点专卖,也是解决财政困难的一个办法之一。

??民制官收商运商卖,在盐上,朝廷只要监管好盐生产,把盐都入仓,贩盐卖盐仍交给商人,只是从官盐仓取盐,要同时交纳一点盐税就行。

??只要把盐税盐价控制好,那么虽会产生私盐,但差价不是太大,则私盐也不会太厉害。

??你不能成本一文钱,你加价一百一千,那谁都会铤而走险。

??武怀玉是希望整合官方资源,把现在这笔公廨本钱集中起来,天下十道设立支度司,由朝中的度支司统一领导,挑选一些善理财的官吏,然后招募一些商贾等或是从现在的捉钱令史中精选人员,各地建立转运仓,拿着本钱和买粜卖,

??将来本钱足了,还可以再涉足诸如开采矿产等方面。

??重点还是让一加一大于二,且更积极正面,而不是现在公廨钱出现的这么多弊端。

??“支度司、转运仓、和买、榷卖,盐税茶税······”李世民念着这些词,挺心动。

??他觉得武怀玉虽是捉钱令史出身,但这脑子确实好用,就跟之前搞出债券,直接给他变出许多钱来一样。

??有些期待。

??李世民也知道捉钱令史的许多弊端,但实在是没有办法的权宜之计。

??他即位之初就考虑过取消的,但官衙办公费用?官员俸钱日料哪来?

??之前还有官员给李世民出了个计谋,说干脆从天下选七千户富户,将他们定为胥士,视防合制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

??说白了,就是你们这天选之子七千人,给你们这个胥士身份,本来是要去给官员当随从做役的,现在呢你们给钱,这叫纳资代课。

??交钱后也不用服其它役了。

??这笔钱朝廷收上来,再分发到各衙各官。

??本质上来说,跟那个捉钱令史没区别,以前还给五万本钱,现在是直接啥也不给,你们每年缴一笔钱,实际上都是一种对富户的掠夺。

??当然了,胥士这个更狠,不给本钱,也就不让你再有机会搭便车放贷,确实不那么扰民,只薅这七千只羊。

??可这种政策很明显问题很大,七千户承担,短时间还扛的住,要是年年这样,谁扛的住,而且这钱固定的,以后也肯定会不够。

??李世民思来想去,决定先停掉捉钱令史,一边在各道设支度司支度使,建转运仓,拔给和买本钱。另一方面,精选天下诸州上户七千,准防合例收其课资,但三年一更换,官员俸料直接财政发放。

??两种方法一起试行,这样也保险一点,万一武怀玉的计划行不通,也不会说到时影响到全天下所有官吏们的收益。

??士农工商,官员佐天子治理天下,当然得首先保证他们。

??(本章完)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新语新编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荒野种地,把自己种成了护国将军寻唐问宋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成语故事科普曹操那些事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