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PS:感觉“夜1无殇”书友一万起点币打赏~

————以下正文————

为了蒙仲此次的婚事,蒙氏、乐氏两个家族可谓是付出了许多财力与精力。

单说为了宾客的住宿问题,早在二月下旬时,蒙氏与乐氏便从蒙城、商丘、虞城等附近的县城,请来许多工匠,在蒙邑东侧的空地上建造了一座又一座不失体面的屋舍,足足新建了二十座。

原以为这些屋舍已足够招待前来赴宴的宾客,却没想到,在太子戴武亲自赶来赴宴后,这些屋舍就已经几乎快住满了。

原来,当得知太子戴武亲自来到蒙邑祝贺蒙仲成婚之事后,像蒙城、商丘、虞城内的官员以及家族的族长或少族长,纷纷带着贺礼前来祝贺——其实其中有大部分此前与蒙氏、乐氏,包括与蒙仲都没有什么交情,甚至于都没有受到邀请。

但即便人家带着贺礼前来祝贺,蒙氏、乐氏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只好临时再建造新的屋舍。

“多谢太子殿下莅临蒙邑,赶赴族子(小婿)的婚事,老朽感激不尽。”

在太子戴武面前,老族长蒙箪与乐氏族长乐郭恭敬地行礼道。

“哪里哪里,两位言重了。”

如蒙仲印象中那般,太子戴武温文尔雅的回礼着,旋即招招手将蒙仲召到身边,拍拍蒙仲的后背称赞道:“蒙卿实乃戴武所见过的最出色的年轻人……”

此时蒙仲的义兄惠盎亦在旁边,闻言笑着说道:“太子,您亦正值壮年……”

“哈哈哈……”太子戴武闻言哈哈大笑。

总而言之,因为太子戴武平易近人,迎宾时的气氛很是融洽。

说起太子戴武此番带来的贺礼,这位太子殿下当初从郯城启程时,其实是带了装满三辆马车的贺礼,结果当经过彭城时,突然得知他父王宋王偃委托惠盎赠予了蒙仲三车贺礼,于是戴武便重新整理了一下他随行所带的贺礼,将一些相对不值钱的东西通通舍弃,其余只用两辆马车装载——总之他不能超过他的父王对吧?

不过,虽然只剩下了两车贺礼,但这些贺礼的分量可不轻,比如青铜鼎、漆器、玉马、翡翠、宝珠、布匹,纵使比较宋王偃赠予的那些贺礼,亦不会逊色几分。

可见,太子戴武对蒙仲是相当器重。

在带着太子戴武暂住于族内新建的那些屋舍的途中,蒙仲问太子戴武道:“太子,郯城那边不碍事么?齐国今年可有何异动?”

太子戴武笑着宽慰道:“齐人还在修缮莒城,显然是上回我国军队反攻至齐国境内,叫齐王甚为忌惮。至于其他,不胜叔曾打听到,齐人在莒城一带聚集了许多军队,正在加紧操练,可能去年那一场仗,齐王并不甘心,仍打算尝试侵犯我宋国。不过你放心,经你去年的指点,我等也已懂得了对付齐国的办法:他若不打,我方亦秋毫无犯;他若要来进攻,则干脆鱼死网破。”

蒙仲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齐国与宋国的关系,如今可谓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宋国固然畏惧齐国大举进攻,但齐国也畏惧宋国不惜代价地实施两败俱伤的战术,因此,齐宋两国现如今分别陈兵于莒城、郯城两地,局势看上去非常紧张,但却至今都没有开战的迹象——显然齐王田地因为去年的战败,已不敢再小觑宋国。

“就怕齐国拉赵国与燕国下场。”

蒙仲想了想对太子戴武与惠盎说道。

听闻此言,太子戴武与惠盎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单独一个齐国,现如今宋国勉强还能抗衡,但要是赵国与燕国出兵帮助齐国,那局势对宋国可就大大不妙了。

想到这里,蒙仲问惠盎道:“义兄,与魏国缔结盟约之事如何了?”

“并不乐观。”

惠盎捋着胡须说道:“你也知道,魏国如今的国相乃是薛公田文,此人恨我宋国袭他封邑(薛邑),几番阻碍我国的使者……”

“若是将薛邑还给他呢?”蒙仲问道。

惠盎闻言笑道:“你以为大王就没有想到么?”说着,他缓缓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捋着胡须沉声说道:“对此我已有一计,已派人去实施,若是此事成功,当可离间齐王与田文……介时,我宋国再将薛邑送还田文,当可说服田文相助于我宋国,使魏国与我宋国结盟。”

听闻此言,蒙仲好奇问道:“义兄有何计策?”

“哈哈。”惠盎瞥了一眼四周的人群,神秘的说道:“此地人多嘴杂,不好透露,待日后愚兄再细细与你述说。”

蒙仲看了一眼四周,点了点头。

太子戴武抵达蒙邑后的当日与次日,附近的蒙城、商丘、虞城等地,纵使本来与蒙氏、乐氏以及蒙仲八竿子打不着的官员与各家族,亦纷纷前来祝贺,以至于此时蒙邑已人满为患。

又过一两日,宋国军司马戴不胜率百名宋兵,带着三车贺礼来到了蒙邑,一车是他的贺礼,还有一车则是戴盈之的贺礼,至于剩下那一车,则是萧戗、向恺、曹尝等人零碎的贺礼。

这使得震惊于太子戴武前来贺喜一事的宾客们更为震惊。

得知此事,蒙仲带着蒙氏、乐氏族人以及以太子戴武、惠盎为首的宾客前往迎接,只见戴不胜在向太子戴武、惠盎行礼后,拍拍蒙仲的肩膀笑着说道:“哈哈,老夫可是从边境千里迢迢赶来为你祝贺,怎么样,小子,老夫够仗义吧?”

蒙仲此时还能说什么呢,唯有点头称是。

不得不说,戴不胜虽然为人鲁莽甚至有时有些粗鲁,但性格着实直爽、仗义,也属于那种只要看你顺眼便能不顾身份差距结交的类型。

不过考虑到齐宋两国边境的安全,蒙仲还是忍不住问道:“我听说齐国陈兵于莒县,军司马离开边境,齐国那边……”

“无妨。”戴不胜摆了摆手,旋即在看了一眼四周后,小声对蒙仲、太子戴武、惠盎三人说道:“临行前,我收到了田章的书信,他在信中说,他也要来我宋国为你庆贺成婚之事,与我私下约定,彼此不许趁机用兵……”

据戴不胜所言,当日他收到田章的书信后亦是愣了一下,随即,便欢欢喜喜地回信,与田章约定互不侵犯,毕竟他对蒙仲的印象极好,只要齐宋两国不开战,此番蒙仲成婚,他绝对要到场。

至于戴盈之,虽然也有些赶赴蒙仲的婚事,但他还是担忧边境,担忧田章耍诈,因此二人在商量过后,由戴不胜带着彼此的贺礼前来祝贺,至于戴盈之,则仍驻守在齐宋边境,防备齐军。

竟然还有这种事?

在听罢戴不胜的话后,太子戴武与惠盎面面相觑。

虽说他宋国其实并没有进攻齐国的心思,但田章身为齐国的大司马,竟私底下与宋国的将领协商,约定彼此互不侵犯,这未免也太离奇了。

“想不到赫赫威名的匡章,亦是如此真性情……真不知若齐王得知此事会作何想。”惠盎表情古怪地说道。

“作何想?”戴不胜撇撇嘴说道:“去年吃了那么大的亏,在莒城修好前,齐王岂敢再进攻我宋国?”说着,他四周瞧了瞧,随口问道:“怎么?田章还没到?……喂喂喂,他总不至于借他义弟成婚一事使诈吧?”

蒙仲闻言笑着宽慰道:“军司马且宽心,我想田章义兄想必是先前往邹国,顺便接孟子一同前来……假如孟子肯来的话。”

他并不担心戴不胜那随口的猜测,毕竟以田章的为人,是绝对不会在这种事上使诈的——若他当真借这件事使诈,非但蒙仲将会彻底与他反目,想来就连他的老师孟子都不会原谅他。

果不其然,在戴不胜抵达蒙邑后仅过两日,田章便带着老师孟子以及万章、公孙丑、公都、乐正等亲近的儒家子弟,一同来到了蒙邑。

不得不说,当蒙仲带着太子戴武、戴不胜、惠盎以及其余一干人前往迎接田章等人的时候,其实气氛还是有些尴尬的。

毕竟田章可是齐国的将领,而且还是大司马级别的主将,在其率军进攻宋国那会儿,似宋王偃、戴不胜、戴盈之等人,皆恨不得要将其先除之而后快,却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还有迎接田章的这一日。

可能是瞧见戴武、戴不胜、惠盎等人表情古怪,田章率先笑着说道:“国事归国事,私交归私交,今日在诸位面前的仅只是田章,非齐国大司马匡章也!”

听闻此言,戴武、戴不胜、惠盎等人纷纷点头称善,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公私之事还是看得很开的,更别说旁边还有儒家的圣人孟子与他一干弟子。

“孟夫子。”

在跟田章简单聊了几句后,蒙仲连忙来到孟子的座驾前,亲自搀扶着孟子走下马车,旋即拱手施礼,满脸歉意地说道:“劳烦孟夫子千里迢迢赶来奔赴小子的婚宴,小子实在过意不去。”

“无妨。”只见孟子接过大弟子万章递来的拐杖,捋着髯须笑着说道:“这些年老夫久在邹国教授诸弟子,亦觉得沉闷,奈何虽天下之大,却无老夫欲往之处,此番小友成婚,老夫正好外出散散心,顺便……”说着,他环视了一眼四周,表情有些异样地说道:“庄夫子还未到么?老夫还想顺便与他交流一下……学术。”

蒙仲连忙说道:“小子待会立刻告知我老师。”

“好好好。”孟子捋着髯须笑道:“告诉他,我孟轲在蒙邑等他。”

这话怎么听上去这么奇怪呢?

蒙仲暗自琢磨了一下,奈何眼下来不及细想,转而与万章、公孙丑、乐正、公都等儒家弟子行礼打招呼。

诸儒家弟子纷纷还礼。

值得一提的,在众多宾客当中,唯独孟子与弟子的贺礼最为特殊,赠送的皆是书籍——当然,大部分都是儒家的书籍。

“阿遂、阿虎。”

在招呼完诸儒家弟子后,蒙仲唤来蒙遂与蒙虎,嘱咐二人代为招待宾客,而他则立刻驾驭着战车前往庄子居,将孟子已经抵达蒙邑的消息告知老师。

“什么?孟轲已经到蒙邑了?还说其在蒙邑等我?”

当庄子从蒙仲口中得知了孟子的原话后,心中大怒,当即带着其实岁数跟他差不多大的仆人庄伯,乘坐着蒙仲的战车,风风火火地杀到了蒙邑。

说起来,蒙仲的婚期其实定在六月十二日,而眼下却仍只是六月初二,但前来祝贺的宾客已经到了七七八八,甚至于就连其实并未邀请的人亦到场了不少,以至于蒙邑此刻已人满为患,考虑到不能晾着这些宾客,尤其是其中那些贵客,蒙氏、乐氏两族族长、长老决定提前设宴,从当日就开始大摆设宴,直到六月十二日。

细数蒙仲名单上那些邀请的对象,就只剩下赵国那批人尚未传来回应,其余要么是亲自赴宴,要么是托人送来了贺礼。

当晚,也就是六月初二的晚上,蒙氏、乐氏两族开始大摆筵席,鉴于前来祝贺的宾客实在太多,以至于蒙氏、乐氏两族放弃了一人独坐的矮桌,采用长桌,大抵每桌可坐六人,可即便如此,两族还是从蒙氏的祖屋内一直摆到了露天。

细说当晚的筵席,能入座于蒙氏祖屋内的,当然是身份最尊贵的宾客,比如说蒙仲的老师庄夫子,以及孟子,太子戴武、田章、惠盎、戴不胜,与万章、公孙丑等儒家弟子。

在这等宾客阵容面前,纵使蒙箪、乐郭、蒙荐等蒙氏、乐氏的老人们,亦难免感觉有些战战兢兢,更别说蒙鹜、乐曾、乐猛等人。

乐猛乃是乐曾的弟弟,乐嬿的次兄,他此前对蒙仲可谓是憋着一肚子火,甚至于曾经还说,待蒙仲这小子日后回到蒙邑时,他定要好好揍这小子一顿,给他妹妹乐嬿出出气,然而此刻看着在场那些身份夸张的宾客,纵使是平日里很勇猛的乐猛,此刻心中亦是有些忐忑,拍拍蒙仲的肩膀,憋了半天才说出一句:“日后请善待家妹。”

蒙仲可不知他侥幸逃过一劫,亦招呼着这位内兄入座。

按照身份以及辈分,乐猛被安排在公都、乐正、陈臻等儒家弟子的那张桌,同桌的还有他的族弟乐进与乐续。

于是乎在很大一段时间,乐猛目瞪口呆地看着乐进与乐续二人,看着他们与公都、乐正、陈臻等诸儒家弟子谈论道、儒两家学术,根本插不上一句嘴。

他有心想跟他兄长乐曾换换座位,却发现他兄长乐曾的处境跟他差不多,亦处在公孙丑、蒙遂、向缭等人间。

“我……我去如厕,几位接着聊。”

逃也似的离开了坐席,乐猛随后不久便碰到了兄长乐曾,兄弟二人都感觉与同席的宾客格格不入,别说招待了,根本插不上一句嘴。

然而偷偷张望了几眼屋内后,兄弟二人这才发现,其实他们这两桌算是最融洽的,气氛最尴尬的,莫不过于田章与戴不胜那一桌,以及庄夫子与孟子那一桌。

先说田章与戴不胜那一桌,一个是齐国的大司马,一个是宋国的军司马,且在去年的齐宋两国战争中,这两位还是敌人,纵然国事归国事、私交归私交,让这两位坐在一起,也着实不是什么好主意。

这不,田章笑称戴不胜麾下的宋兵太羸弱,以至于当初在薛邑时不堪一击,而戴不胜则嗤笑齐国外强中干,以至于去年被他率军袭了腹地,说到最后,两人越说越激烈,若非同席的还有乐毅、惠盎,怕是这两人都要打起来了。

好不容易说服了这两位,惠盎趁机到屋外喘了口气,结果刚好碰到太子戴武。

当时惠盎对太子戴武说道:“太子,不如臣与您换一换坐席吧,您乃我宋国太子,戴军司马与田章都会给你几分颜面。”

他原以为太子戴武不会答应,可结果,太子戴武却欣然接受,并在进屋前提醒惠盎:“惠大夫,可这是您要求换的,换了之后就不许再反悔!”

说罢,太子戴武逃也似地跑到惠盎那桌去了。

??

看着太子戴武离去的背影,惠盎一脸不解。

毕竟据他所知,太子戴武所在的那一桌,坐的可是庄子、孟子这两位当世的圣贤,这两位,总不至于会像田章、戴不胜那般吧?

百思不得其解地摇了摇头,惠盎来到了庄子、孟子那张桌,只见这张桌旁坐着庄子、庄伯、孟子、万章四人。

“打扰四位了,在下与太子换了座。”

在做出解释之后,惠盎在太子戴武原先的座位坐了下来。

见此,庄子、孟子二人皆朝着惠盎善意地点了点头,旋即,面对面对坐的这两位,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彼此。

“庄子学究天人,俗人所不能及,然可知人事乎?”

“儒学巧伪,蒙蔽世人,我观之有如这醪中的酒滓也,不知孟子何以觉得应当盛行儒学?”

唔?

惠盎惊愕地抬起头来。

他才刚刚坐下,就感觉情况与他想象的有些不太一样,似乎这两位圣贤之间亦不和睦。

“非也非也。”

只见在惠盎惊愕的目光下,孟子端起酒碗笑道:“醪者,汁滓并存,且皆可食用,此正顺应道法自然,庄子竟言弃滓存汁,岂非是违背天道?”

“儒生亦敢妄言天道?可笑!”庄子抚掌笑道。

“庄子几时能代天道言?”孟子笑眯眯地说道。

“哼!老夫有一根拐杖,甚沉,轻易可使大葫芦四分五裂!”

“老夫亦有拐杖一根,平日里使得甚是顺手!”

“……庄伯,将我那根拐杖给我!”

“万章,将为师的拐杖递来!”

“夫子……”

“老师不可……”

庄伯与万章赶忙小声地劝阻,期间满脸尴尬地朝着目瞪口呆的惠盎笑了笑,二人的目光中皆透露出一个讯息:你这是何苦来这桌?

……

惠盎张了张嘴,心中回想起方才太子戴武逃也似的背影,心中顿时恍然。

他转过头看向隔壁那座的太子戴武,却见后者更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笑容看向这里,在看到他的目光后,后者立刻转回头,装作与田章、戴不胜闲聊的样子。

……早知如此,我还不如在田章、戴不胜那一桌,好歹他们俩动起手来,我还敢上前,甚至于还可以还手,可这两位……

看了眼面前正彼此瞪视冷笑的庄子与孟子,惠盎咽了咽唾沫。

忽然间,惠盎感觉桌上的气氛顿时变幻,庄子与孟子又其乐融融地交谈起来。

怎么回事?

还没等惠盎反应过来,就见身背后传来了他义弟蒙仲的声音:“老师,孟夫子,见您两位交谈甚欢,小子倍感高兴。”

“哈哈哈哈……”

庄子与孟子对视一眼,在庄伯、万章、惠盎三人古怪的表情下,颇有默契地笑着点头。

忽然,蒙仲愣了愣,不解地问道:“老师,你手中攥着拐杖做什么?……唔?孟夫子也是?”

“呃……”

庄子愣了愣,旋即不动声色地说道:“老夫正欲邀请孟子到屋外走走,彼此探讨一下……学术。”

“是极是极!”孟子亦捋着髯须点头道。

听闻此言,庄伯与万章对视一眼,前者忍不住说道:“我觉得两位还是再坐片刻吧,阿仲,不如你来这桌坐着吧。”

在旁,万章亦郑重说道:“请务必来这桌!”

不解地看了一眼庄伯与万章,蒙仲点点头说道:“好,不过且容我先招待下宾客……对了。”

说着,他将身后一名男子拉到面前,向庄子与孟子介绍道:“老师、孟子,请容我向您两位介绍一下,这位是赵国已故的国相肥义之子,肥幼,他乃小子此前在赵国的好友,此次特地从赵国赶来向小子庆贺……肥幼兄,这位乃是我的老师庄子,这位乃是儒家圣人孟子……”

听了蒙仲的话,肥幼面色动容,连忙拱手行礼道:“不曾想此行竟有缘得见两位当世圣人,幸哉、幸哉。”

话音刚落,就见惠盎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原来是赵国贤相肥相之子,在下惠盎,乃是阿仲的义兄。”

“原来是宋王重臣惠大夫,久仰久仰。”

“肥幼兄过誉了。”惠盎一边笑着,一边不动声色地对蒙仲说道:“肥幼兄千里迢迢从赵国而来,不得怠慢,当高坐于贵席。”说着,他热情地将肥幼拉到了自己的坐席。

肥幼虽说心中也希望与庄子、孟子这两位圣贤亲近些,但怎么好意思抢了惠盎的坐席,连忙推辞:“惠大夫,这怎么好意思呢?在下岂敢夺您的坐席?”

“不不不,此刻在下仅仅是阿仲的义兄而已,理当让位于尊客,肥幼兄若再推辞,那可就是您的不是了。”

“这……那就多谢了。”

“哪里哪里……”惠盎满脸笑容地离开了。

素闻宋国的惠盎乃世上难得的贤臣,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心中暗赞之余,肥幼满心欣喜地在惠盎的座位坐了下来。

坐下后刚抬起头,便瞧见庄伯、万章二人皆用同情的目光看着他。

……欸?

肥幼脸上的笑容稍稍僵了一下,本能地感觉情况似乎跟他想象的有些不同。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