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种地会越种越穷,这种言论无疑是极具冲击力的,同时也很容易被视作离经叛道的歪理邪说。

因为这种言论和儒家的传统治国思想是相悖的,同样也是不符合历朝历代以来重农抑商的根本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王道仁政,即君王仁德、选贤任能,臣子清正廉洁、德行高尚,做为道德模范让天下百姓各安本业,从而实现所谓的天下大治。

但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模型,天下不可能人人都是君子,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拥有君子和圣人的道德水平。

因此儒家非常提倡教化,也就是教导百姓遵守儒家所提出的伦理纲常和道德规范,使人人都成为仁人君子。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儒家提出了三纲五常来规范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一个人所需要遵循的自身修养标准,用来教化和约束百姓,让没有达到君子的道德标准的普通人向着成为君子而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并将其与社会制度挂钩,最终实现儒家所谓的“以礼治国”。

这也就是儒家将百姓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不同等级的根本理论依据。

儒家的这套理论制度提出的时候,华夏文明正处在从奴隶制度过度到封建制度的转型阶段,因此儒家的这一套统治思想和阶级划分,在当时来说是有其先进意义的。

也正因为儒家的这一套思想和制度能够起到安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在汉朝时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被广泛实施并且应用了两千多年。

然而就像任何先进的东西用了两千年之后也会变得落后而腐朽,儒家的这一套思想在后世看来是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和制约科技进步的,甚至于在大明来说,儒家的这套东西也到了该淘汰的边缘了。

事实上,如果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起来了,社会经济发展倒逼产业升级和社会变革,就像法国大革命那样资产阶级寻求自己新的利益,是能够促使明朝时期的社会体系发生变革的。

奈何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选择了进化成官僚集团,从而彻底葬送了整个大明,也将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彻底扼杀。

由此也可以看出明朝时期儒家势力的影响力还是很根深蒂固的,想要推动社会变革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绝非是靠着皇帝的政令或者所谓的朝堂改革就能够实现的。

真正想要推动社会变革,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想办法扶植起来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朱瞻埈现在正打算借着开海这件事,来进行一次尝试,尝试着让大明……不,华夏文明这个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农耕文明将自己的目光投向海洋,也让原本自给自足封闭式的小农经济开始发生改变。

不过在朝堂之上,这样的话他显然是不会直接说出来的。

朱瞻埈此刻所提出来的,还是让朝廷放开海禁,允许匠户、民户和军户从事工商业,借由开海所带来的利润来刺激大明原本的社会结构自己产生变化。

至于说讨论最激烈的开海问题,朱瞻埈倒是没有说要全面放开海禁。

海禁这东西即便是在后世都依旧存在,完全彻底的放开是肯定不行的。

所以朱瞻埈在喷完了朝堂上那些反对开海的文官之后,便站在了提议设立市舶司的那一方。

“设立市舶司,不仅可以管理和规范海商对外的海贸行为,也可以为朝廷征收更多的赋税,打击海商的走私行径,为朝廷增添更多的收入。”有了朱瞻埈的支持,提议设立市舶司的官员自然也就找到了依靠,开始大肆阐述设立市舶司的好处。

对于这些说法,朱瞻埈也是表示赞同的,他附和道:“确实如此,设立市舶司,只允许海商经由市舶司进行海外贸易,可以有效打击走私和沿海地区的海盗,也能够让朝廷从开放海禁这件事上获取直接的利益。

即便朝廷并不亲自参与对外的海贸,光只是靠着市舶司的征税就足以补贴大明的财政了。

更不用说,朝廷还能够通过市舶司和海外诸国进行大宗贸易,经营一些普通小商小贩根本负担不起的大额度的业务,从而让朝廷可以从海贸这件事上直接获利。”

市舶司的设立最初可以沿袭到唐朝,其主要功能还是以检查货物、抓捕走私和收取赋税为主。

宋元时期市舶司的只能虽然有所变化,但也大差不差,最主要的就是点检和阅实,以及主持祈风祭海。

也就是市舶司对进出港口的船只进行检查,防止夹带兵器、铜钱、女口、逃亡军人等,对进出口的货物实行抽分制度。

即将货物分成粗细两色,官府按一定比例抽取若干份,这实际上是一种实物形式的市舶税,所抽货物要解赴都城,按规定价格收买船舶运来的某些货物,经过抽分、抽解、博买后所剩的货物仍要按市舶司的标准,发给公凭,才许运销他处。

在这之后元明清三代的市舶司制度基本上也都是沿袭宋代的制度,虽然稍有调整,但总体上来说大差不差。

也正因为如此,制度沿袭数百年后弊端丛生,行贿、走私、官员以权谋私等等陋习不一而足。

不过总体来说宋代的市舶司制度已经比较完善,整体上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继续沿用也大差不差。

所以朝堂上争论的焦点也一直是要不要设立市舶司,设立之后市舶司管理的范围是宽是严等等,对于市舶司具体该干什么,朝堂上倒是没有什么争论。

而在朱瞻埈表示支持设立市舶司对海贸进行统一管理之后,这部分内容也就没有太多争论的余地了,朝堂上也很快达成了统一的意见。

但随后反对设立市舶司和反对开海的人却又好像串联到了一起,在什么人可以进行海贸这件事上又展开了争论。

一方提议由朝廷甄选大户设立专门的海商从事海外贸易,另一方则表示朝廷不应该加以限制。

对于这两种论调,朱瞻埈在听完之后不由得嗤笑,前者无非就是清朝广州十三牙行的翻版,除了养肥买办,培养出大商人之外,对于国家意义不大。

而后者则还是完全放开海禁的论调,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

对于开放海禁一事,这两种论调其实都不食用。

前者限制了海贸的从业者,限制海贸的规模和范围,这会导致海贸被少数海商所操控把持,联系上明代盛行的官商勾结,后面会发展成怎样的利益集团是很容易推算的事情。

至于说不加限制的任由百姓从事海贸活动,这还真的会造成百姓一窝蜂的从事海贸活动,造成严重的后果。

人皆有从众之心,若是一件事情能够获利,自然有无数人对其趋之若鹜,很容易就会演变成过量的投入,最终导致崩盘。

这一点在后世的炒股、炒房之类的事情当中早已体现的淋漓尽致。

所谓当卖茶叶蛋的都跟你讨论股市的时候你就该跑路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

不过若是以权势来强压他们的意见,这些人必然不服,甚至在日后从众作梗,破坏市舶司的经营。

所以朱瞻埈在听完了他们各自的意见之后,便直接开口道:“既然如此,便用气运罗盘来推演好了,这东西本就是做这个用的,你们各自将各自的建议整理出来,投入气运罗盘来进行推演,看你们各自的建议对于大明的国运有何影响。”

“此法甚好,之前朝廷有事情争论不下的时候也用过这种方法,以对大明国运影响的轻重来定高下,也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朱高炽向来是习惯于做好好先生的,眼见朝堂上争论不修,他自然支持用气运罗盘来分个高下。

朱棣对此也无异议,这种事情在之前也已经进行过多次,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个在选择困难时挑选对国家有利政策的简单高效的方法。

眼见皇帝和太子都支持这样做,其他人也没有异议,很快两份政策便被整理了出来,随后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被投入了奉天门外的气运罗盘,开始了推演。

很快气运罗盘便给出了结果,前者会导致海贸为部分海商所垄断,不利于国家。

而后者会导致大量人口投入海贸当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社会动荡,同样不利于国家。

看着这两种结果,朝堂之上一下子便相顾无言,所有人都闭嘴不说话了。

很显然,大家都没有料到这两种建议居然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不过相对来说,设立专人从事海贸这一点虽然会导致海商垄断海贸,但总体来说并不会引发巨大的社会动荡,算是两害相较取其轻中的那个轻了。

然而现在的大明并不需要两害相较取其轻,而是有更好的选择。

“结果已经明了,若是要开放海贸,过于限制和过于开放都是不行的,朝廷应当进行合理的管控,放开海贸的同时也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从而在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及时调控……”面对两种结果,朱瞻埈此时才开始说出自己的方案。

朱瞻埈其实对于开放海禁允许百姓进行海贸一事早已经有了定计,只是朝堂之上若不让这些官员们先吵一架就直接抛出自己的方案,无疑会显得他们都是废物。

虽说这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但总归造成的影响不太好,所以朱瞻埈也就多花了一点心思,任由他们先讨论。

毕竟一人计短三人计长,这些官员虽然在眼界和格局上可能有所欠缺,但毕竟是一直在执掌政务的,对实际情况更加了解,让他们来完善细节和实际操作,也能够让事情更加尽善尽美一些。

然而在朱瞻埈滔滔不绝讲着自己的看法的时候,却忽然又有人跳出来,指摘朝廷根本就不应该开放海禁,毕竟刚才两种策略的推演都是于国无益,所以由此可知开放海禁对国家也没有好处。

对于这种非黑即白的论调,朱瞻埈感到有些好笑之余又十分的气愤,于是干脆也不废话,直接透过水镜将自己的建议化作一道神念,投入了气运罗盘之中进行推演,打算用事实来堵住这些蠢货的嘴。

随后,气运罗盘给出了推演的结果。

“看来事情已经很明显了,是诸位才具不足,想不出好办法来为朝廷分忧,而不是开放海禁这件事于国无益呢!”看着最终推演出来的大明国运增长幅度,朱瞻埈脸上的笑容在某些人看来充斥着嘲讽:“百业兴旺、国富民强,朝廷赋税收入提升一倍有余,威加海内慑服南洋诸国,诸位对此还有什么异议吗?”

面对朱瞻埈的这番嘲讽,朝堂上刚才还在和他对立的官员此刻都只能低头认输。

开玩笑,气运罗盘推演的结果都已经出来了,还继续反对开海和朱瞻埈硬顶,是想试试自己的项上人头安不安稳吗?

只是在这些低头的人当中,依旧有人心怀不忿,更有人认为朱瞻埈这是在干涉朝政,意图与皇太孙争夺储位。

他们输了这一局,只能在其他地方再找补回来了。

“看来这件事已经有答案了,那么就按照郑王的建议,重设市舶司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从事海贸,所有海贸事宜由市舶司统一管理!海商资格也由市舶司进行审核、发放,具体如何操作瞻埈你和你爹商量着来。”见朝堂上已经得出了结论,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便将讨论的结果作为圣旨下达了下去。

朱高炽对于这差事还是落到了自己头上也没什么异议,躬身应下之后便准备待会下朝了和朱瞻埈好好再讨论一下。

倒是朱瞻埈这边对于这件事情还有更多的想法刚才没有说出来,只是在投入气运罗盘的时候将这些想法都包含在了神念之中,所以才会有那样国运大涨的结果。

现在朱棣把事情交了过来,他也希望能够借此干涉一下朝廷的决策,让事情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