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的节目都是比较中规中矩的,有了之前温娘那个节目的对比,不少人都有些兴致缺缺,当然面上一如既往的欣赏着。
陈秀颜发现温娘在节目结束后就退下去了,不过没一会儿她又回到了殿内,换了身相对端庄的衣服,然后坐在了江大人、江夫人的身后。
江大人还拿了块点心递给温娘,似乎是一种奖励,毕竟今日温娘为他在这么多人面前出了风头。
本就只是一个妾侍,玩意儿,江大人当然不介意让一个妾侍,还是从青楼里从良的妾侍穿着暴露,展现风采,官员之间互赠美人的又不是没有,他能靠着一个妾侍在圣上的万寿节出风头,给一点小恩小惠是可以的。
陈秀颜看了会儿就移开了视线,虽然瞧着没有什么地位和尊严,但却是比在青楼时候好多了,而且现在得了圣上一句赞赏,那意义不同凡响,温娘在江府的日子都能好上几分。
一个妾侍,没有孩子傍身,也没有娘家支持,还是个出生贱籍的,当家主母都不会当回儿事,做得好了赏一赏,有错了罚一罚,地位还不如身边伺候的丫鬟,但这样的往往生活顺遂,没人把你当敌人。
温娘坐下后就一直微微垂着头,她现在的日子依旧算是梦寐以求了,就是多了不少规矩,还有就是……
温娘不受控制的抬头用余光看向半高台上的平台,江嫣然是对面的位置,所以能看到,她没有低着头,脸上带笑,但具体如何因看不清眼睛,温娘也不知道。
余光收回的途中又看了一眼陈秀颜,她是真的没想到这位会有这么大的造化,虽然一直知道对方是聪明人,是心善人,但现在明面上双方是对立关系,哎,皇权争斗,温娘心里有些微凉,如果二皇子败了,她可能也会死吧。
不管了,听江嫣然就对了,她也是聪明人。
节目结束,开始了献礼,先是皇上的几个儿子,送的礼其实大同小异,但意思都差不多,什么五谷丰登、松鹤延年、顺心如意……玉雕、书法、刺绣女红……这些寓意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虽然没有新意,但心意是到位了,而且不会出错。
褚闻谦和陈秀颜准备的也是这种礼物,一尊菩萨玉雕,保佑风调雨顺。
皇子、王爷、宗室人员等过去后,就是大臣了,磕头说着吉利话,然后献上准备的礼物,陈秀颜自顾自的吃喝,他们今日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压轴的是外邦使臣,给的都是各个国家的特色所在,礼物全是精致的,高丽进献了人参等贵重药品,还有就是玉器。
南安国送的也是药材,还有就是宝石,稀有的水果等新鲜物也是快马加鞭送过来,即使坏了不少,但也让宫里,乃至京城不少人家尝到了特色水果。
鞑靼进献的是异域风情的各种首饰,然后就是马匹和牛羊,这些在鞑靼人到的时候已经把这些活物送去了御马监、庆丰司这些专门负责养马、养牛羊的地方了,今日呈上来的只有贵重的饰品和玉石原石。
外邦使臣赠送的礼都十分丰厚,皇上很满意,特意一一询问了不少,例如对方国家首领的身子如何,国内情况如何等场面话,不过最后的鞑靼人皇上多说了几句,特别是杨林。
“没想到安宁的儿子都这么大了。”皇上看着模样更像中原人的杨林眼底满是感慨和欢喜,“你娘身子可还好。”
“娘很好,虽然远嫁鞑靼,但爹对娘十分疼宠,这么多年日子一直过得很顺遂。”杨林笑着回道。
“听说你除了有呼延玦的名字,还有个中原名,叫杨林?”皇上好奇问道。
“是的圣上。”杨林恭敬回道,杨是安宁公主母妃的姓,杨林毕竟是鞑靼人,跟着安宁公主姓褚是不合适的,所以跟了外祖母的姓。
“你娘嫁的远,都没法回来,你回来替你娘好好看看,回去说给她听,好解了你娘的思乡之情。”皇上温声细语。
“等万寿节过后,林儿你来宫里住几日,哀家这么些年没见过你娘,也没去过鞑靼,你跟哀家好好说说。”韦太后说道。
“臣谨遵太后娘娘懿旨。”杨林的话和自称让韦太后和皇上都很满意。
献礼过后就是交杯换盏的应酬了,皇上喜欢看到这样热闹的场景。
“圣上。”突然一道高亢又别扭的官话声音让殿内的气氛一滞,说话的是南安国的使臣,他已经利索的跪下了。
“南安国使臣有话直说。”皇上其实心里有数对方要说什么,无外乎联姻的事,这本就是他允许的,所以才会允许。
“南安国三王子,今年十七,望圣上能让褚国闺秀嫁于三王子,让两国的友好关系得到更深的稳固。”
“朕知道了,如果有合适的会允了这事。”皇上心里已经有了人选,不过面上是一副方才知晓需要想一想的样子。
“多谢圣上。”南安国使臣说完就退下了。
“圣上,臣也想娶褚国的闺秀。”杨林突然开口,吓得边上的大王子和斜后面的大王子妃一跳。
“五弟。”大王子低声厉斥,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你发什么疯。”
韦太后、皇上俱都被杨林的请求弄得一愣。
皇上有三位公主,大公主已经出嫁,目前适婚的只有二公主,二公主跟三皇子龙凤胎,皇上和贵妃都不舍得这么快把女儿嫁出去,这才刚开始物色好人选,但远嫁他们是从来没有考虑过的,至于三公主才是个五岁的小娃娃。
殿内贵妃的脸色最是绷不住,但人家还没说要娶谁,她不可能先开口,反正不一定就是自己的女儿。
“林儿想娶褚国的闺秀,是自己有看中意的,还是?”皇上开口问道,帝王内心想的很多,如果对方是跟皇子有些关系的人家,那鞑靼以后是不是会力挺,这个是他思量最多的。
“臣心中已有倾慕之人。”杨林掷地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