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殿下夸奖!”见朱高炽对此次射击效果非常满意。王永康也非常的开心。正要对朱高炽行礼。却看见朱高炽呆呆的看着刚刚火箭爆炸的地方。
远处火箭爆炸所引起的高温成功地将地面的草木引燃。爆炸的地点散发出了浓烟。
“王永康,赶紧召集人手灭火!”看到这一幕,朱高炽声音都在颤抖。当即对着王永康下达了命令,然后更是不顾一切的跳上了马带人朝着着火点奔去。
“是,殿下!”在西山待这么久,王永康自然也明白森林大火的危险性。见朱高炽已经冲向了着火点,他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阻拦,只得朝后跑去召集人手准备灭火。
好在距离不远也就一公里左右。而且天气晴朗无风火势并不大。
朱高炽冲了过去跳下马,然后直接脱下衣服朝着明火扑去。
然而有些蛋疼的是丝绸制的衣服并不防火。眨眼间就让火给飘没了,朱高炽只得拔出配刀。砍下了一些树枝,然后挥舞着这些树枝进行灭火。
没一会儿,王永康带着人赶到了。他们手上有专门的工具。很快就将火扑灭了。
“殿下!您没事吧?”王永康看着满脸漆黑的朱高炽关切的问道。
“没事!这算什么事情啊?你们研究的这个火箭好啊。既可以爆炸又可以纵火!简直就是军国利器,我要好好的赏赐他们!”朱高炽毫不在乎的对着王永康摆了摆手,然后乐呵呵地对着王永康说道。
听到朱高炽的话。王永康心中悬着的心总算是掉了下来。
“这玩意要是让高煦看到,这还不得乐开花呀!对了,高煦现在在哪里啊?好多时日都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朱高炽用脚踹了踹地上的灰,不由自主的感叹道,然后扭过头对着李顺询问道。
“回殿下,高阳郡王好像在辽东!”李顺连忙对着朱高炽回答道。
“他去辽东干什么?”听到这个答案朱高炽有些疑惑。
然而这些事情李顺哪里知道啊,只能默默的低下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而此时的辽东,朱高煦和朱亮正率领着一个千户所的骑兵朝着金州奔驰。
前些日子。朱棣收到了辽王朱植的求援书信,准确来说也不叫求援信。反正大意是辽王得到的情报说是一大堆倭寇将要登陆辽东,试图对辽东进行袭击。更重要的是这一批倭寇数量比洪武十七年多得多。
朱植从来就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阵仗,敌情不明这让他非常的紧张,生怕出了点过错引得朱元璋责备。于是这位老兄便想起了他的四哥。毕竟他的四哥可是大明第一猛将战功赫赫手下精兵无数。而且在自己到来之前长期掌管辽东的军队。
所以他想让他的好四哥派些人过来给他撑撑场面。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
朱棣看着书信之中朱植那恳求的语气。不由得翻了翻白眼不过他也理解。朱植没有上过战场。辽东都司的军队一直被他掌控着。直到今年才移交给朱植,朱植对他手下的部队也不如自己了解。
虽然心中不以为然。但朱棣还是命令朱高煦和朱亮率领一个千户所前去支援。毕竟金州因物产丰饶,是倭寇劫掠的重要目标。而且距离较近打不了金州,还可以去洗劫朝鲜。
这是朱棣让朱高煦第一次单独领兵。朱亮年纪大了主要担负的是顾问一职。并不是主要的指挥官。他的主要任务是为朱高煦提供建议。
紧赶慢赶。朱高煦和朱亮率领的军队总算来到了金州。
金州总兵官张恒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地欢迎他们。毕竟在他眼中朱高煦过来就是刷资历的,根本不是过来支援的!张恒熟络的跟朱亮打了一声招呼后,张恒恭恭敬敬的对着朱高煦说道:“殿下辛苦了,请先在城中安歇!”
“不用!等打完了仗再休息,战火将至,我们这些带兵的可不能懒散!我现在就要去观测地形,张将军可否有空,跟随我一起去!”朱高煦摆了摆手对着张恒说道。
“回殿下,说句老实话,很是没空啊!”张恒摇的摇头,拒绝了朱高煦的邀请,然后抬手指向远处,正源源不断进城的军队。
面对这种大场面,朱植有些神经紧张。四处抽调军队到金州生怕出了什么大问题?现在加上朱高煦这一千人整个金州已经集结了一万多人。这一下子就让张恒有些焦头烂额了起来。
这可不像是后世啊,金州对于大明来说算是一个小地方,这么多人他根本没法安顿啊。
“来了这么多人,张将军,倭寇到底来了多少人啊?逼得15叔调派这么多人前来应对!”朱高煦看到这么多的军队。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咋滴,这些倭寇倾国来攻啊,怎么调配这么多军队来防守!
“回殿下,倭寇运力有限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顶上天四千!”张恒看着朱高煦镇定的说道。
“没有料错?”朱高煦对他的回答非常不满。是多少就是多少,怎么还预料呢?
“回殿下,下官没有确切的情报,只能按照经验和现有的情况来进行推断!而且还是按照人数最多的情况来进行推断的!”张恒语气平淡的对着朱高煦回答道,打仗又不是打游戏。什么数据数字写的明明白白,而打仗没有确切的情报,只能依靠现有的情报进行推断。
“也就说那些倭寇最多只能出动四千人是吧?”
“没错!”张恒对着朱高煦肯定道。
“那这情报是从哪里得来的?”
“朝鲜,上月朝鲜得到情报,说倭寇集结了大量的船只和人员,说是要攻击金州。但船只太小,用不了太多的人!所以他们判断最多只能运三千人,我不信任他们,所以我判断他们能够来四千!”张恒一脸肯定的对着朱高煦说的。
“我相信你的判断!”朱高煦点了点头肯定道,张恒是一个战斗经验非常丰富的将领。朱高煦对他的意见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