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吏部衙门与李贤商议“考成法”的过程异常顺利,对方早就期待用吏部天官的权力,把朝堂中尸位素餐之辈给横扫出去,让忠于“实干”的沉党少壮派官员登上政治舞台。

只不过之前碍于沉忆辰的阻拦,李贤哪怕身为天官大冢宰,依旧在很多决策上有些束手束脚。现在相当于打开了枷锁,加之明良二年是大比之年,可以提前预测到这次吏部三年小考,将对官场产生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冲击!

明良二年的七月酷暑难耐,满朝文武皆把目光放在宫中,想看看针对工部尚书石璞的弹劾会如何处理,身为传统文官集团首领的胡濙,又该如何反制?

但让众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一幕出现了,石璞没有选择申冤喊屈,更没有怒发冲冠硬顶沉忆辰,而是选择默默上疏一封认罪致仕,请求皇帝宽恕让他回乡为母丁忧。

这个结果出乎太多人的意料,能在科举制度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官员,没有一个智商上存在问题。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场弹劾是预谋已久的“夺权”行动,目标直指工部尚书之位。

文官集团的再度绥靖退让,简直就跟割肉饲虎没什么区别,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到最后还能割出来什么官职给沉党成员?

其中礼部尚书胡濙,遭受了整个言官清流团体的不满,毕竟身为文官集团首领,你这几年明哲保身大家都忍了,现在沉忆辰已经蹬鼻子上脸,直接开始掀桌子了。

你还不站出来仗义执言,莫非真的是老湖涂不堪大用了?

胡濙的软弱,让很多激进派的科道言官感到无法接受,他们开始寻求自救之法,把目光转移到另外一个可以率领众人力挽狂澜的重臣身上,他便是“吏部尚书”何文渊。

何文渊乃永乐年间进士,算到明良帝这一代已然称得上是六朝元老,资历上面统率群臣不成问题。另外何文渊虽然随着景泰帝的驾崩而失势,逐渐沦为了朝堂的边缘人物。

但是他曾经的“吏部尚书”官职,以及“太子太保”的加衔依然存在,这种官居一品的老臣,只要不自己作死,包括皇帝在内都不好轻易夺官。

更重要一点,那就是何文渊乃传统的理学家,他对于离经叛道的行为深恶痛绝,本能的反对“沉学”这种歪门邪道,双方天然对立。

既然胡濙无法扞卫儒道理学尊严,那么何文渊就得站出来“临危受命”!

当然,科道言官们也明白,单单靠着一个“有名无实”的吏部尚书何文渊,是绝对无法对抗如日中天的沉忆辰。那么除了朝中重臣外,还得在民间造势掀起“倒沉”的舆论。

这批激进派的官员,选择了明朝河东学派的创始人薛瑄!

河东学派可以说是明朝学派的源头之一,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学术观念恪守周敦颐和二程之学,尤推崇朱熹,乃正统程朱理学传宗。

影响力之大,让明清学者普遍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正是靠着这种开派宗师的身份,薛瑄成为了明朝第一个获准从祀孔庙供后人祭拜的贤哲。

但凡封建王朝的历史再长点,说不定千百年后薛瑄就会被尊称为“薛子”。

其实很早之前沉忆辰收集王振侄儿罪证的时候,就跟薛瑄有过间接交集。对方原本任职大理寺卿,就是处置王振侄儿罪行被打击报复,于是乎被削官为民放回故里。

恰恰这一回乡,让薛瑄全部精力可以放在做学问上面,开创的河东学派成为目前火热派系,声势跟门生完全不逊色于沉忆辰的“沉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程朱理学几百年时间发展,早就在读书人心中根深蒂固,新兴学派想要打败取代非一朝一夕之功。

并且河东学派还模彷沉忆辰创建的《文报》,发行了一份名为《理报》的报刊。只不过传播范围局限在士大夫阶层,市井小民压根就没有机会接触,依旧属于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

对于朝中文官集团形成新的反对势力,沉忆辰没有过多的关注,亦或者说他不在乎。

新老势力之间很难完成和平交替,双方注定会形成一场大的纷争,这不是胡濙或者沉忆辰可以压下来的事情,顺其自然就好。

至于石璞的上疏致仕,沉忆辰遵守了跟胡濙之间的约定,没有继续深究问罪,让对方能以工部尚书的官衔,用一种比较体面的方式还乡丁忧。

就在朝野内外认为这一场冲突,会以石璞的回乡丁忧暂时告一段落的时候,内阁正式颁布颁布了“考成法”,宣告沉忆辰执掌的改革时代拉开序幕!

原本张居正的“考成法”,是让六部联合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面。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送到六科监督,最后一本呈交内阁决策。

用沉忆辰想要清丈田亩来举例,考成法可以提前制定地方官员清丈田地的数量跟期限,然后登记在册逐月进行审查,一旦没有完成或者没有如实申报,那么直接就能革官问罪!

原本想要处罚官员,只要没有犯下大错或者触犯刑罚,还得等到吏部三年一次的考核才能问罪。现在效率光速提升,只要沉忆辰觉得哪个官员混日子,当场就能依照“考成法”论处,可以说把人事大权掌控在了手中。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大权独揽,毕竟还有户部跟都察院,以及六科互相制衡。不过世人皆知李贤是沉党成员,都御使王文早就在朝中没有威信后台,压根不敢跟沉忆辰硬顶。

唯独六科里面的科道言官,还能提出反对意见。

可问题是没有朝廷高层配合,单单七品的言官清流想要真正影响到政策走向,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考成法”一出,让原本平息下去的朝廷派系冲突,立马沸腾喧嚣了起来,文武百官纷纷意识到自己的仕途生涯,捏在了沉忆辰的手中,对方可以随时生杀予夺。

长久下去,朝堂岂有立锥之地?

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只能在沉默中灭亡,弹劾石璞很多文官集团成员,还能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袖手旁观。

这一次涉及切身利益,他们绝对不能再眼睁睁的看着了。

八月繁星高照的夜晚,空气中依旧充斥着一股闷热,礼部尚书胡濙府邸却是人头攒动,哪怕大厅里面已经摆满了降温用的冰块,很多人额头上依旧布满密密麻麻的汗珠。

这群面见胡濙的官员中,为首者正是挂名吏部尚书的何文渊,如今随着局势愈发严峻,他隐约在传统文官集团中,有些取代胡濙首领位置的意思。

“大宗伯,内阁首辅本就位高权重,以往还有吏部天官与之抗衡。现如今李贤沦为门下忠犬,彻底放权倒向了沉忆辰。”

“如果连您都不站出来拨乱反正,日后朝廷岂不是暗无天日?”

通政使乐恽痛心疾首的呼吁了一句,他倒不是说多么有正义感,纯粹是工部尚书石璞的命运,让他萌生出一股兔死狐悲。

今日沉忆辰可以为了徐有贞,这个关系完全称不上密切的“小人”谋取官职,那么明日完全可以为了他沉党核心成员,目前担任右通政的萧彝铺设青云梯。

考成法的颁布,想要找事简直易如反掌,只要布置几条无法完成的任务,那么就必然会被内阁问责。乐恽这几年对于自己的职位,始终有种危机感,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未雨绸缪的地步。

这边通政使乐恽话音刚落,那边都御使王文立马就补充道:“大宗伯,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此次内阁颁布考成法压根就没有告知本官,就这么硬生生打上了都察院的名号。”

“去年沉忆辰挫败石亨兵变,得到了帝王师的头衔,本就已经走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现如今更是为所欲为了!”

这里面最憋屈的莫过于王文了,沉忆辰想要改革变法,好歹之前还特地找胡濙、年富、李贤等人商议过,唯独王文这个堂堂位列大九卿的都御使,直到考成法颁布了才知道有这回事。

王文知道自己这些年皇权之争站错队,已经成为老臣中的边缘人物,但沉忆辰这样做太过于侮辱人了,让他不得不低头来到胡濙府中期望对方主持公道。

有了两位朝堂高官的带头,接下来大厅里面众官员七嘴八舌的痛斥起沉忆辰横行霸道的事件,硬生生演变成为了一场批判大会。

面对这种嘈杂的场景,胡濙不动声色的默默听着,直到此刻他才终于明白了当初马车上议事,沉忆辰为何信心十足要执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

此子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计划,眼前这群反对力量,就是他想要清除的对象!

说实话,当官当到胡濙这个七朝元老程度,早已经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阶段。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事情上,胡濙选择妥协退让,就在于他的年龄跟阅历能看清楚很多东西,知道历史大势的走向。

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如果沉忆辰真的能办成的话,称之为万世之功都不为过,乃至于可以打破历代王朝三百年轮回的宿命。

人生暮年能看到朝廷出现这么一号人物,敢于做这种壮举,不得不说是一桩幸事。

但很可惜身份注定了胡濙站在沉忆辰的对立面,哪怕他不愿意出面反对,同属的利益集团也会把他给推出来,就如同眼前的场景一样。

“大宗伯,你说句话啊,难道吾等就这么等着局势崩坏吗?”

一名年轻的六科官员,看到胡濙长久保持沉默,顾不上什么礼仪尊卑催促了一句。

换做寻常时刻,年轻后辈敢这么跟胡濙说话,压根不用本人开口,在场的官员就会齐声训斥。可是这一次众人都保持着一种沉默,用这种态度来表达心中的不满,同时还意味着胡濙多次退让,已经损害到了他在文官集团中的威望。

见到这种场景,胡濙缓缓的站起身来,长长叹一口气道:“沉宫保早在弹劾石尚书之前,就曾找过本官商议过一些事情,他打算在朝堂进行一场改革变法,力度之大可谓是空前绝后。”

“对于此项改革,本官无法谈论优劣成败,考成法仅仅是沉宫保迈出去的第一步,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措施政令颁布出来。”

“是非对错,需要用时间来检验,这就是本官袖手旁观的原因。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诸位同僚暂且静观其变,看看沉宫保到底能不能做到造福天下万民,然后再行定夺。”

这两月时间里面胡濙想了许多,当抛下政见之争去看待沉忆辰的改革变法,确实是利国利民之举。当然也存在沉忆辰借改革之名,去做争权夺势之事,毕竟人心安测。

但其实在胡濙的心中,还隐藏着一个秘密,那便是当年“三杨”之一的杨溥临终遗言,助沉忆辰权倾朝野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

不得不承认,杨溥的眼界要高于自己,早早就看出了沉忆辰非池中之物。

士大夫读圣贤书,立凌云志,终其一生不就是为了践行那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吗?

胡濙想在自己的暮年阶段,去豪赌信任一回沉忆辰,看看他到底能不能做到文人究其一生的追求。

如若能做到,可以称之为圣人!

“大宗伯,沉宫保到底想要做什么?”

面对胡濙说出沉忆辰改革变法,刑部尚书俞士悦有些按捺不住,当即就追问了一句。

“沉宫保做到了对本官的承诺,那么本官就得当个守信之人,暂不能说。”

胡濙摇了摇头没有直接回答,从考成法的首先颁布,他知道沉忆辰是做着步步为营的谋划,说出来就将打乱他的整个步骤,说不定会半路夭折。

“是吗,那看来大宗伯倒是与沉宫保惺惺相惜了。”

一道讽刺的声音传来,说这话的正是何文渊。

他此次与众官员一同前来胡濙府邸,不仅仅是做着“逼宫”的举动,还打算顺势“夺权”!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