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明跟蒙古这对百年世仇,几乎是同一时间出现了内战危机,只不过大明这边得益于沉忆辰的手段跟谋略,把损失跟内耗降至最低。

至于蒙古那边,是也先重现当年草原枭雄的韬略力挽狂澜,还是继续刚愎自用的状态土崩瓦解,成为了未知的悬念。

等待悬念揭晓的这段时间里面,大明朝堂可谓是热闹非凡,众大臣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之所以会引发这样的轩然大波,就在于沉忆辰为首的内阁,呈交了一份惊天动地的奏章,内容为命忠国公石亨以待罪之身出征,打通河西走廊收复西域故土!

这个提案出来,再联合最近京师沸沸扬扬的民间舆论,一些老练的官员开始意识到背后定然是有心人推动。

只不过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身为石亨举兵旗号“清君侧”的主角,沉忆辰不但放了政敌一马,还给了对方东山再起的机会,难道天下间真有人大公无私至此吗?

当然,除了朝堂权势斗争外,更多官员还是认为“西征”之举不可行。

北方鞑虏虎视眈眈,麓川之战尚未结束,沉忆辰便率领内阁提案西征,简直与穷兵黩武无异。大明好不容易才得以安生几年,这样折腾下去又会恢复到正统朝末期,各地暴乱起义不止的局面!

紫禁城奉天大殿,明良帝高坐在龙椅之上,面对堂下官员的喧嚣,脸上神情有些茫然。相反站在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吉祥,嘴角却流露出一股似笑非笑的表情,原因在于这场百官朝会,是他进言皇帝召开的。

最初收到内阁提案,曹吉祥第一反应是愤怒,毕竟他一心想要把石亨除之而后快,然后在宣大跟京营进行大清扫,最终扶植曹氏宗族子弟上位,成为第二个“石亨”。

结果沉忆辰不仅仅要留石亨一条活路,还让他有裂土封王的机会,要是哪一天这个莽夫位列王侯之位,重回京师了怎么办?

沉忆辰卖了个人情倒是无所谓,自己出卖石亨可以说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双方不死不休!

但是很快曹吉祥就反应过来了,与其自己当那个恶人动用司礼监批红的权力,去留中或者否决内阁的提案。还不如顺从沉忆辰的意思,把廷议的范围给扩大化,干脆用朝会的形式百官讨论!

原因在于曹吉祥很清楚,沉忆辰今非昔比,内阁已经成为了他的禁脔,哪怕阁部大九卿廷议召开,很大可能老派文官集团也无法阻止提案通过。

只有把最为顽固死板的言官清流给拉进来,才能在朝堂之上掀起反对的声浪。

曹吉祥就不信了,这种穷兵黩武并且冒犯皇家威严的提案,能得到朝廷百官的附议。哪怕沉忆辰再如何权倾朝野,总不至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通过吧。

如果沉忆辰真的敢这么做,那就相当于给曹吉祥机会,他会拉拢反对派的官员,以及感受到压制的皇帝跟皇太后,形成一个统一的阵线。

历朝历代的权臣倒台根本,莫不是习惯于专横跋扈,让自己一步步站在了多数人的对立面!

“臣反对沉宫保西征提案,石亨举兵逼宫乃既成事实,如果轻轻放下对于罪行既往不咎,还有着裂土封王的好处,那日后岂不是人人争相效彷?”

都御使王文第一个跳了出来反对,他的表态让在场许多官员感到十分意外。

要知道王文跟石亨的关系非常不错,毕竟两人当年在挑选新君的方案上,都打着“拥立外藩”的主意,还一度联手成为了盟友。

按理说就算石亨入狱成了落水狗人人喊打,王文也没有必要第一个跳出来踩上一脚吧,这样简直是损人不利己。

面对众多同僚诧异眼神,王文心中其实也是有苦说不出。他这些年连续的站队失败,差不多已经让自己走上了仕途的绝路,除了资历跟年龄还有点优势,其他方面就跟个“孤家寡人”差不多。

近两年王文在朝堂上已经相对低调,基本上属于混日子的状态,本来是不打算趟这趟浑水的。奈何身为三法司之一的都御使,并且地位还排在刑部尚书跟大理寺卿之上,沉忆辰审讯石亨的过程之中,居然全程命锦衣卫处理,再转交内阁提案。

这种做法相当于架空了都御使的权限,哪怕自己在大多数政务上跟个泥塑凋像没多大区别,但好歹泥人也有三分土性。

这要不站出来说句话,不仅仅是有名无实那么简单,连名义都没有了,那还要都察院跟都御使干什么?

“臣附议王都宪之言,功是功,过是过,戴罪立功等同于视朝廷法度为无物!”

刑部尚书俞士悦第二个站了出来,他反对的理由跟都御使王文一样。沉忆辰这种越过三法司的提案方式,等同于大权独揽一言堂,日后大九卿将成为内阁附庸!

有了都御使跟刑部尚书这两位二品大员挑头,瞬间朝堂喧嚣一片,被沉忆辰压制许久的言官清流们,终于找到了机会纷纷谏言道。

“陛下,无规矩不成方圆,石亨举兵谋逆乃夷三族的重罪,法不容情!”

“本朝太祖皇帝早有祖训,异姓生前不封王,石亨万一要真生前收复了西域,那该如何处理?”

如果说这些还是讨论石亨的事务,接下来一名六科给事中就直接把矛头对准了沉忆辰。

“现在沉宫保就考虑裂土封王,接下来是不是打算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使持节,赐九锡了?”

这句话一出,让本来还喧嚣谏言的奉天殿内,瞬间噤若寒蝉起来,一时间不敢再继续深究。

别说是文武百官,就连沉忆辰本人听到后,脸上神情都有些不自然。

好家伙,这就把篡位三件套给安排上了,明明是讨论石亨裂土封王,自己撑死也就走到了拜相这步,连封侯的层次都达不到,现在就扣上准备篡位的帽子,是不是有些为时尚早?

看到殿内突然安静下来,坐在龙椅上看戏的明良帝朱见清,有些疑惑不解的朝着身旁曹吉祥问道:“曹伴伴,什么是开府仪同三司,还有赐九锡呀?”

饶是曹吉祥胆大包天,面对皇帝这种提问,也只能支支吾吾道:“这是前朝的一些礼仪,大臣们是想要表达对沉宫保恩隆过盛的意思。”

“先生乃内阁元辅,父皇钦命的托孤大臣,不应该恩隆尊崇吗?”

明良帝完全没有理解这些礼仪的特殊意味,相反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对沉忆辰已经产生了一种盲目信任跟依赖,觉得对老师好一些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句反问让曹吉祥彻底哑口无言,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也不好明示沉忆辰是个谋朝篡位的权臣。

就在他陷入左右为难的时候,翰林院修撰彭时站了出来,大义凛然的反驳道:“王都宪跟大司寇之言,请恕下官不敢苟同!”

“法不外乎人情,忠国公石亨是做了违背律法之事,但他从始至终没有谋逆犯上的想法。另外参与举兵清君侧的宣大边军,他们多年镇守苦寒边疆,为国与鞑虏浴血奋战,要是大肆株连岂不是寒了大明将士的心?”

“另外诸位同僚对沉宫保的指责,本官更是感到无法容忍。沉宫保要真是专权擅政之人,压根就没有今日这场朝会,更不会内阁呈交提案由大九卿廷议决断。”

“从始至终,沉阁老都是遵循法度,克己复礼!”

彭时不愧是历史上的状元及第,他这番话说的不卑不亢有理有据,相当精准的反击了众人对沉忆辰的攻讦。

特别是最后一段话挑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沉忆辰要真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权臣,那根本就没有廷议跟朝会存在的讨论空间,早就由内阁商议通过调到了执行层面。

恰恰沉忆辰没有乾纲独断,才会有阁部大九卿廷议决策,只不过让曹吉祥抓住机会把事情给搞大,演变成为了群臣讨论的朝会。

“彭修撰说的不错,诸位同僚还是就事论事为好。”

吏部尚书李贤悠悠的回应一句,一方面是赞同彭时,另外一方面也是警告言官清流。

不要把对石亨裂土封王的讨论,扩大到沉忆辰的身上,真要搞党派之争扩大化,那自己这个吏部尚书掌控着官员考核权力,就得考虑考虑一下后果!

果然当李贤发声之后,刚才还义愤填膺的那名六科给事中,立马就消停了下来选择闭嘴。

殿内沉寂了片刻,兵部尚书于谦站了出来道:“臣认为沉宫保的提议可行,先不说收复故土的千秋功绩,单单拿下河西走廊就能截断鞑虏后路,为日后大明北伐创建一举定乾坤的基础!”

奉天殿内的满朝文武,要论起跟石亨的私人恩怨,于谦排第二估计没人排第一。

之前石亨为了报复于谦的弹劾,动手五军都督府的任职手段,把于冕从京师锦衣卫调任到了宣大边军,并且还强令他率兵追进撤退的蒙古鞑虏。

结果遭遇到也先的埋伏身负重伤,要不是沉忆辰留了后手,安排大同夜不收拼死护卫,估计于冕已经马革裹尸还了。

哪怕如此最终救回来的于冕,依旧是丢掉一只手臂,身上还有着几处严重刀伤,估计这辈子无法上马作战了。同时得亏石亨忍耐不住举兵清君侧,否则按照这个手段继续下去,于冕必然要葬身塞外。

但私仇归私仇,于谦终究是站在了国家的角度上,认可了沉忆辰的提议,给石亨一条裂土封王的活路。

毕竟他是总督天下兵马的兵部尚书,并且还如同伯乐般一手提拔了石亨。没有谁比于谦更加清楚石亨跟他那一群宗族子弟的勇勐,更无人比他更了解宣大边军的悍勇。

这么一支精兵死在宫变的罪名上是大明的损失,与其白白牺牲,不如让他们打通河西走廊,断绝日后也先可能的西逃路线。

北伐才是决定大明未来的举国之战,相比较国恨,家仇是那么微不足道。

于谦站位沉忆辰再次出乎许多人意料,毕竟他之前可是发起廷议,要把石亨给依律论处。同时于冕遭受报复的事情,朝中同样有不少官员知道,设身处地自己肯定要报复回来。

不过意外归意外,于谦的这番话语,相当于把朝会争论方向从互相攻讦,再度回归到事务本身上面。

只见这个时候沉寂许久的礼部尚书胡濙从队伍中出列,朝着沉忆辰问道:“沉宫保,忠国公戴罪立功之事先不谈,西征之举对于财力物力的要求,还要大幅度超过靖远伯王骥南征麓川。”

“毕竟麓川靠近江南产粮之地,还能依靠水运减少损耗,西征万里本朝初年宋国公冯胜,最终都只能功败垂成撤兵回到国内。哪怕如今国库财政有所好转,也支撑不起这场战事,沉宫保难道要重蹈正统年间三线作战的覆辙?”

一般情况下,胡濙已经准备明哲保身给贯彻到底,以他目前的年龄早就到了可以乞骸骨的时候,安安稳稳跟沉忆辰达成个政治妥协,保住退后尊荣就可以告老还乡了。

但是这一次,沉忆辰的劳师远征风险太大,说不定能把整个大明帝国给拖死。

“没错,就算陛下仁义,看在叛军曾经保家卫国的份上,宽恕他们的罪行,也不能用西征去戴罪立功。”

“太上皇当年土木堡之败,就在于北伐的之前同时存在着福建叛乱、征伐麓川,导致西北边军装备南调,差点京师沦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西征之战绝不可行!”

有了胡濙的反对,朝中文官集团很多老臣,此时纷纷出列附议。

确实就算不考虑双方政见分歧,单单西征的巨大代价,朝廷目前就承担不起。

“陛下,随着《宗藩律令》办法跟海关银收取,户部这两年略微有了些盈余。不过这些年天灾频繁,需要更多的银两赈灾救济,另外靖远伯的南征军还需要支撑,实在无力西征。

别说是文官集团,就连偏向于沉忆辰的户部尚书年富,都持有反对意见。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身插红旗的传令兵快步奔向奉天大殿,同时用着无比振奋的语气喊道:“麓川大捷,贼首思禄授首,南征军献俘京师!”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