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听着沈忆宸的话语,成国公朱勇脸上神情是满满的震惊,他没有想到自己这几年来不怎么关注国事,原来易储已经发展到「兵戎相见」的地步,连皇长子朱见济都有人敢谋害。

「那这另一方势力是谁?」

朱勇反问了一句,他着实有些不敢相信谁会这么大胆。

「宦官在王振党羽倒台之后,已经被陛下给一网打尽。后宫外戚势力随着夺门之变的失败,同样被扫出了朝堂中枢。勋戚方面不管是老牌还是新贵,目前来看都没有对皇长子下手的理由。」

「那么答案只剩下一个,朝廷文官动的手。」

说实话,如果太上皇朱祁镇没死,亦或者石亨没有主动示好拉拢寻求联手,沈忆宸还真会把第一怀疑目标,就锁定在忠国公石亨身上。

毕竟满朝文武,论猖狂跋扈者莫过于他,再加之他的野心已经远远不满足大明国公的顶点,想要开创活着封王乃至于当摄政王的程度。

朱见深废了,朱见济死了,对石亨来说就是最好的局面。

不过仔细想想,沈忆宸最终还是否决了猜测,把目标锁定在文官集团身上。

毕竟只有朱见深继位大统,废掉朱祁钰一脉的帝系传承,才能改变目前皇帝仪仗宦官跟新贵的格局,让老牌文官集团再度掌控权势。

只是猜不透文官集团背后的主使者到底是谁,那些看似有能力做到此事的人,比如天官王直、大宗伯胡濙,没有这个胆量跟野心。

有这个胆量跟野心的,又没有把手伸到深宫里面的能力!

听着沈忆宸告知的答案,成国公朱勇没有再继续询问下去,他同样陷入了沉思中,在脑海中一个个思索排除着可疑的对象。

两人就这么并肩出宫一直走到了承天门外,直到来到了停放的马车面前,朱勇这才开口说道:「向北,可能你的推测有误,文官中排名靠前的几位重臣,本官在朝中与他们共事数十年,是绝对不可能做这种事情的。」

成国公朱勇斩钉截铁的说出这段话,他不相信这件事情是文官集团高层所为,很多时候一个战略误判将导致全局被动,沈忆宸必须再认真思考幕后那一方势力到底是谁。

「公爷,其实晚辈心中也有疑惑,可一入宫门深似海,想要弄清楚并不容易。」

沈忆宸感叹了一句,这就是为什么他会硬着头皮去示好曹吉祥,并且透露出与对方合作的意图。如果在宫中没有高级宦官当做盟友,得到消息的渠道跟时效性将大打折扣,情报上就处于绝对的劣势。

这种劣势,哪怕赵鸿杰身为锦衣卫指挥使都无法弥补。

宫门之深,成国公朱勇如何能不明白,他于是伸手拍了拍沈忆宸的肩膀,用这种无言的鼓励当做支持。

然后便换了个话题说道:「忠国公石亨这段时间势力膨胀的很快,通过易储之事谄媚讨好陛下,通过了撤销各边省巡抚以及提督军务诸官的奏请,目前九边防线除了宦官监军外,已经没有了文官督军。」

「如此行事石亨必然有大图谋,你与他走的太近不是好事,更不能与之结盟联手。」

老牌勋戚能在朝堂屹立数十年不倒,自然有他的道理。成国公朱勇这些年虽然不怎么涉及军务,但是边关行事却始终有关注,石亨的一些骄狂行径跟欲壑难填的本性,被看在了眼中。

常言道物极必反,等到石亨权欲熏天的那天,往往就是到了身死人亡的那刻,朋比党羽必然没有好下场。

「晚辈明白。」

「既然明白,那为何还要这么做?」

「不得已而为之,但晚辈有自己的分寸,公爷放心即可。「

沈忆宸淡淡笑着回了这么一句,要是换作以往,估计成国公朱勇会勃然大怒,你一个黄毛小子有什么分寸。

但这么多年过来,朱勇以及意识到这个庶子的能力,不下于自己。与其替他出谋划策,不如为他查缺补漏。

于是乎朱勇点头道:「石亨虽然极力想要掌控边军,但本公也不会放任他做大。宣府起始直到辽东这边,他插不进手来,只能控制大同往西的军镇。至于目前京营,陛下也不是什么天真孩童,不会让人一家独大的。」

「另外巡抚大同的右都御使年富,为人清廉刚正,始终不不愿意投靠石亨,不出意外的话最近会有多封奏章弹劾于他。」

「如果此事你能插的上手,想办法让年富继续巡抚大同,这样能极大延缓石亨安插官员的速度。要是力有不逮,就想办法保住年富一条性命吧。

「当年本公征伐鞑虏,年富出任陕西左参政,对于后勤粮草管理,以及边关马政俱是一把好手。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户部尚书金濂告仕在即,推选的继任者李贤能力本公不放心,他更适合。」

成国公朱勇平淡的说出这番话,其实某种意义上就是他在给沈忆宸推选帮手,扩大在朝中的己方势力,从而可以更好的制衡石亨等一众新贵。

「是,晚辈明白。」

金濂乞骸骨告仕的消息,沈忆宸同样知道。虽然他与这名吏部尚书关系,只能用若即若离这个词来形容,双方算不上什么政治盟友。

但是对于金濂的理财能力,沈忆宸却是十分认可,哪怕对方曾做出过克扣边军加饷,去发放给宗室藩亲的举动。

只是成国公朱勇有一句话沈忆宸不太认可,那就是李贤的能力是绝对毋庸置疑的,此人绝对有宰辅之资。不过专业的事情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户部这摊子财政烂账,一般人是玩不转的,年富能担此重任的话,确实比李贤更为合适。

父子两人商讨着朝中政事,就在离京师数十里的通州,襄王朱瞻墡、鲁王朱泰堪、赵王朱瞻塙三人已经停驾于此。

这三人都能称得上是景泰帝朱祁钰的叔父辈,并且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除了反对《宗藩弊论》外,他们都死心塌地的拥护明英宗朱祁镇。

襄王朱瞻墡就不用说了,简直能用莫名仇恨朱祁钰来形容,事实上双方并没有过多交集。

赵王朱瞻塙乃永乐帝嫡系一脉传承,是大明朝论法统仅次于襄王朱瞻墡,以及景泰帝朱祁钰的第三人。本来排位在他们前面的明仁宗、明宣宗嫡子不是早逝,就是无嗣。

如今易储一事跟《宗藩弊论》都涉及到了赵王朱瞻塙的核心利益,他会附和襄王一同赴京讨要个说法,就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至于鲁王朱泰堪那情况就更复杂,除了关乎到自己亲王利益外,他跟沈忆宸之间还有着「杀父」的血海深仇。当年在山东还是鲁世子的时候,朱泰堪可以屈辱的被沈忆宸给逮捕,并且关押到了张秋镇的牢狱中。

对方玩了一出自导自演的「刺杀」戏码,直接导致鲁王朱肇煇扣上了谋逆的罪名被押送赴京,结果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押送的路上。

别人可能还心有怀疑,沈忆宸是不是真的跟「诛王」有关,朱泰堪对于经历过的那些事情可谓是历历在目,父王之死百分百跟此子有关系。

这次襄王朱瞻墡邀请赴京,鲁王朱泰堪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如果能借此机会向皇帝施压问罪于沈忆宸,亦或者更一进步的诛杀,那么就算是报了杀父之仇!

可是让三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停留通州等待礼仪流程的时刻,从京师传来了一道消息,那便是沈忆宸编纂的《宗藩条例》正式得以通过。

并且景泰帝

朱祁钰,昭告天下宣布立皇长子朱见济为储君,前皇太子朱见深降为沂王!

这个消息一传过来,三王等候在驿站中可谓是人都懵了。削藩跟易储两件事情同时进行,朱祁钰是认为他皇位坐稳了,视天下宗藩为无物了吗?

「襄王,朝中短短时间内决策出两桩大事,吾等赴京会不会生变?」

鲁王朱泰堪警惕的问了一句,相比较其他王爷的目空一切,他可是亲身经历过沈忆宸的手段,这么多年过去还是有些心有余悸。

「能怎么变,这个天下又不是他朱祁钰一家的,太祖打天下就共属于朱氏子孙,这可是写到《皇明祖训》里面的话语,祖宗之法岂能说变就变?」

赵王朱瞻塙满脸豪横的回了一句,可能这就跟遗传因素有关系,当年初代赵王朱高燧就恃宠而骄,联合初代汉王朱高煦合谋夺嫡,身为儿子自然是继承了父亲的秉性。

继承王位的这些年来,赵王朱瞻塙还真没有把自己当外人过,宣宗离世期间就自请送葬,积极插手皇帝家事。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钰被俘,又是他第一个跳出来,要起兵出征为皇帝报仇雪恨。

只能说景泰帝朱祁钰放在明朝帝王中,确实属于心肠偏软的那一类,要是他爹明宣宗在位遇到赵王朱瞻塙这样「自告奋勇」,估计王位怕是坐到头了。

「赵王,慎言。」

襄王朱瞻墡毕竟有过数次监国经历,政治嗅觉这方面比养猪长大的藩王要强上太多。赵王这番话要是传到有心人耳中,皇帝不追究则已,哪天犯事要是被追究起来,就得要命。

面对襄王朱瞻墡的提醒,赵王朱瞻塙一脸无所谓的神情,反问了一句道:「那襄王你怎么看,咱们总不可能赴京白跑一趟吧?」

「当然不能白跑,可对待皇帝不能一味的强硬莽撞,得刚柔并济。」

说罢,襄王朱瞻墡脸上浮现出一抹轻蔑道:「鲁王,当年皇叔鲁靖王薨逝于赴京途中,与沈忆宸有着极大的干系,后来却被太上皇给压了下去。」

「没记错的话,前往山东打着河工勘验名义,暗地里调查此事的正是当今陛下的心腹太监成敬吧?」

听到襄王的询问,鲁王朱泰堪脸色阴沉的咬牙道:「没错,正是太监成敬欺上瞒下,才让沈忆宸这乱臣贼子逃过一劫。不知太上皇在天之灵,是否会后悔亲信了这贼人!」

得到鲁王肯定的回答,襄王嘲弄一笑道:「成敬乃天子心腹,想必此事后来定然告知了皇帝,才有了沈忆宸后来的弑君之举。」

「想要收回《宗藩条例》,前提就得扳倒沈忆宸。想要扳倒沈忆宸,就得拿他诛王弑君的罪名生事。」

「鲁王,你现在就上表一封,内容就是字字泣血哭诉当年皇叔被沈忆宸谋害,请求陛下给主持公道。」

对于襄王朱瞻墡的这条要求,鲁王朱泰堪神情却犹豫道:「陛下知道却选择隐瞒,就代表他不想追求沈忆宸的罪责,我上表一封有用吗?」

「有没有用不关键,只要能把事情闹大,自然就引发朝廷百官对沈忆宸的声讨。此子行事一向猖狂,现在如日中天,鲁王不会以为他的政敌少吧?」

「把这件事情给闹大后,就能顺带引申到太上皇宾天上面,从而动摇当今圣上他坐的那张龙椅。想要吾等息事宁人,就得拿出足够的诚意来交换,《宗藩条例》跟问罪沈忆宸,就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襄王朱瞻墡神情一脸的狠厉,单从实力上面诸藩必然不是皇帝的对手,起兵成功的可能性约等于零。

但是这个世界还存在着游戏规则跟礼法道统,朱祁钰无论是废后还是易储,乃至于最初的得位,其实都缺少名正言顺,留下来诸多弊端。

「名正言顺」四字看似在实力面前无足轻重,可事实上放在封建王朝里面,这会严重的影响士气跟战斗力。就好比打着谋朝篡位的名义起兵,与打着「清君侧」名义,给将士跟百姓带来的心理认同感完全不同。

前者说不定还没打仗就自行崩溃,后者就会有着一种拯救天下的正义感,愿意为之死战!

襄王等人没有起兵的想法跟胆量,他们自己心中清楚,可皇帝不知道。景泰帝朱祁钰如果掌控不了「名正言顺」四字,那么就会被天下质疑,就如同建文帝削藩太过,最终被湘王一把火***,从而被舆论千夫所指丧失了正义性。

这番计划其实就是一场豪赌,赌朱祁钰敢不敢把事情闹大威胁到皇权正义性,赌朱祁钰怕不怕诸藩起兵重蹈建文帝的覆辙。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襄王此举确实有着一定的成功率,用天下大势去压迫朱祁钰妥协。只是很可惜,他们想着该如何造势的时候,沈忆宸想的却是该如何动手,双方不在一个档次上!

(本章完)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