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文渊阁值房内的沉忆辰,并不知道会昌伯孙忠等人接受不了损失,做好了倒打一耙甚至是图穷匕见的准备。

他正在跟户部尚书金廉,商讨着如何利用“粮战”带来的巨额收益,去帮助饱受数月苦难的北方百姓,从饥荒的困境中摆脱出来,并且大幅度提高未来抵御天灾人祸的抗风险能力。

虽然沉忆辰跟金廉之间可以说毫无交情,并且在王振掌权时期还曾一度处于敌对面。但是明朝前中期阵营之争跟明朝后期党争最大区别,就在于家国危难之际,可以抛弃私人恩怨去匡扶江山社稷。

金廉在财政筹划上面有着极佳的才能,土木堡之战后大明国库空虚,各处又天灾战乱不断。还是靠着景泰帝朱祁玉,紧急把金廉从刑部尚书,转迁到户部尚书的位置上,这才缓解濒临崩溃的财政危机,把京师守卫战给打完了。

另外还有一点便在于金廉公私分明,不管对方曾经是否为政敌,或者有过什么私人恩怨,关键时刻都能摒弃前嫌去通力合作。

沉忆辰贵为阁臣,军国大事上面有着主导权,却在执行层面需要六部的通力配合,这就是为什么他会选择把金廉邀请到自己的值房议事。

“本阁部知道大司徒不喜夸夸其谈,那么就直接步入正题,此次诚邀过来是为了北方赈灾济民之事,以及蒙古瓦刺部异动带来的潜在战争危机。”

沉忆辰与金廉没什么好寒暄叙旧的,迎接进入值房之后,便开门见山的说出自己目的。

就如同沉忆辰了解金廉一般,这些年下来金廉同样关注着这颗政治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双方都不是什么空谈之人,沉忆辰这样单刀直入的爽快,反倒很对金廉的胃口。

“那不知沉中堂有何高见?”

京师“粮战”闹的沸沸腾腾,背后双方势力角逐金廉自然是知道。

凭心而论金廉不是那种结党营私之人,担任刑部尚书期间同样追求着公正道义。可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如同于谦那般品德孤高,宁远得罪同僚四处树敌,都不愿意圆滑妥协。

金廉知道有人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但知道不代表着能做什么,为了能屹立在浑浊的官场,很多事情只能视而不见,甚至是纵容姑息。

“善不为官”这四个字,更为直白跟残酷的翻译,就是搞政治的人是不讲道德的。

天真高尚的人,注定不容于官场!

不过让金廉感到欣慰跟庆幸的是,沉忆辰确实有着治世之能,硬生生靠着从南方运来的米粮,遏制住了涨到天价的北方粮价,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浩劫发生。

从目前粮价的跌势来看,沉忆辰即将要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他的下一步谋划又想着要做什么呢?

“瓦刺部兵马异动,遭受过去年攻占京师失败的损失后,首要目标定然不会是大明九边。本阁部判断,太师也先会吞并鞑靼部,完成蒙古诸部事实上的统一。”

“脱脱不花并非雄才大略的君王,并且在草原的威望跟战绩远远不如太师也先,这场吞并战争从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哪怕朝廷下令辽东军驰援依旧改变不了什么。”

沉忆辰首先说出来自己的分析,对于瓦刺这种级别的心腹大敌。单单一个辽东都司左右不了大势走向,最多就是紧急驰援鞑靼部延缓进程,结局依然是太师也先完成蒙古诸部的统一。

除非同等级别的大明,能更为及时的做好准备并且介入站场,才能扭转乾坤。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苹果均可。】

只是很可惜,京师守卫战后大明同样元气大伤,再加之朝廷反战派占据了绝对主流,此时满朝文武大臣绝对不会同意,明朝倾国之力再来一次北伐,去与宿敌瓦刺部进行一场国运之战。

既然鞑靼部的命运无法改写,沉忆辰打算从别的方面下手,被动防御从来都不是他的风格。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之前廷议结果,是运输京师跟通州仓米粮驰援辽东,激励九边将士们的士气。本阁部如今想要更进一步,还请大司徒统筹预算,拨付粮饷给宣大兵马,联合辽东都司彻底吞并蓟、辽边外的兀良哈三卫!”

这一刻,沉忆辰向金廉说出自己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归附大明数十年之久的兀良哈三卫,也就是后世的朵颜三卫。

从永乐帝后期开始,兀良哈三卫就处于一种左右反复横跳的状态中,强势时想着脱离大明的羁绊政策,恢复属于它长生天子孙的荣耀。

弱势时就搬出当初与明成祖朱棣签订的协约,愿意归顺大明成为最好的屏障,避免其他蒙古诸部从蓟、辽防线劫掠袭扰。

这些年兀良哈三卫期望得到南方更为温暖肥美的牧场,通过逐步蚕食的方法,硬生生把地盘从西拉木伦河到辽河流域全面向前推进,如今已经夺取了大宁地区,彻底沿着宣大长城防线驻牧。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明军想要彻底的征服草原,就需要足够多的养马地,并且从根源上虚弱蒙古人的力量。那么吞并兀良哈三卫,让他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是中原大一统王朝应该做的事情。

“吞并兀良哈三卫?”

听到沉忆辰的言语,户部尚书金廉的脸上可谓是满满的震惊。

他本以为这是相邀议事,沉忆辰大概率是说点跟赈灾济民有关的事情,撑死涉及些“粮战”方面的援助。结果万万没想到,他是如此的狮子大开口,要做的是开疆扩土!

“当年太宗皇帝曾借兵于兀良哈三卫,后续更是授官赐诰印冠带及白金、钞币、袭衣等等,世人皆知为我大明臣属藩邦。”

“如果公然剿灭吞并兀良哈三卫,有损泱泱大国的礼仪道义,更会让万国藩邦离心离德,违背了孔孟圣贤的王道教化,此事万万不可!”

金廉当即否决了沉忆辰的想法,他毕竟是接受儒家理学的文人,相比较瓦刺跟鞑靼两部名义上臣服,兀良哈三卫属于实打实的大明鞑官乃至于早期“盟友”。

大明号称礼仪之邦,怎能做出这种礼法崩坏之事?

“臣属藩邦?”

面对金廉的迂腐跟狭隘,沉忆辰实在忍不住用着嘲弄的语气,说出这个名词。

“但凡兀良哈三卫有归顺臣服之心,就不会数十年下来有着无数次的反叛,以及南迁蚕食大明的国土。”

“大司徒你可还记得自己参赞宁夏军务时期,防备过的蒙古鞑虏扰边?可还记得沙州、兴武二城的烽火,河西、固原两地的硝烟?可还记得九边有多少将士百姓,惨死在反复叛乱的鞑虏屠刀之下?”

“我不需要什么礼仪之邦,王道教化。对于鞑虏本阁部的要求只有一条,那便是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沉忆辰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神情中流露出一种罕见的战意跟嗜血。

兀良哈三卫如果此刻的大明不去吞并,那么必然会被瓦刺部给彻底统一,与其在乎一些什么礼仪之邦的虚名,沉忆辰更希望能看到明军的战旗,插在蒙古大汗金帐的顶端,达成历代中原王朝兵家武将的至高荣耀!

金瀚并不意外在沉忆辰的嘴中,说出这些离经叛道的言论。他更震惊于对方如此了解自己,当初参赞宁夏军务经历过的一切。

大明前中期虽然文臣做不到如同汉唐那样的出将入相,但事实上朝中阁部大臣中,有着相当大的比例曾在边关督军过,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种手无缚鸡之力,不知边塞疾苦跟将士血战。

正统八年金廉才从宁夏调回京师任刑部尚书,那一段参赞军务的记忆并没有彻底的深埋,沉忆辰的质问跟战意,唤醒了他当初出镇边关的很多回忆,对于反复叛乱手中沾满了大明将士鲜血的鞑虏,真的能靠孔孟之道教化吗?

当心中有了这个疑问,就意味着其实金廉已经有了答桉。

沉默许久过后,金廉重重的深呼吸一口气,这才缓缓开口道:“沉中堂你能拿出多少粮草拨付给九边将士?”

听到从金廉嘴中问出这句话,沉忆辰同样松了一口气,说实话他心中并无多大的把握能说服对方,毕竟儒家理学的威力太大,唯一能倚仗的便是金廉出镇边疆的经历。

事实证明沉忆辰赌对了,金廉参赞宁夏军务三年,见识到的边关场景远不是朝中腐儒官员能比拟的,王道教化对于藩邦蛮夷来说,效果远远不如大明将士手中的刀与剑!

“等到京师粮价跌穿底线后,我会大肆收购会昌伯他们抛售的米粮,加上目前还有的存粮,总数预计在四百万石左右。”

“这四百万石将交付给大司徒,如何在赈灾济民跟拨付九边军饷之间分配,任凭大司徒处置。”

米粮这种东西存储的时间有限,意识到囤积拉升粮价无望后,会昌伯等人定然会把手中的存粮出售,那么沉忆辰刚好可以低价全盘收购回来。

这点操作说穿了就跟后世庄家操控炒股类似,高价抛售低价回收,钱也赚了米粮也赚了,相当于沉忆辰赢两回。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做,这是沉忆辰一直以来贯彻的方针,包括治水督军皆是如此,步入正轨后就绝不过多干涉。

金廉掌管钱粮的本事天下无双,再加上本身就是户部尚书,这批巨额米粮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处置分配。另外既然选择求助于对方,那么就要做到绝对的信任,抠抠搜搜同样不是沉忆辰的风格。

“四百万石米粮交给本官全权处置,沉中堂真是好大的手笔。”

金廉用着玩味语气说出这句话,内心里面实则有着一种感动跟钦佩。

毕竟四百万石米粮,不仅仅代表着巨额的财富,还意味着赈灾济民功劳跟日后的一份战功。难怪沉忆辰能年少居高位,出镇地方很快就能获得拥护跟效忠,这份豪迈跟大气多少老臣都不及分毫。

“不仅仅是四百万石米粮,我还将捐献纹银两百万两,用于南征军的开拔以及春耕的青苗贷,此事恐怕依旧得托大司徒多多费心。”

沉忆辰通过这一波大肆出售米粮,大概从会昌伯孙忠那里赚了两百多万两纹银。除开回购的成本,至少能结余两百万两出来,可能还不止这个数目。

反正这笔钱是白赚的,如今的沉忆辰不敢说富可敌国,至少这辈子不需要考虑什么钱财方面的问题。现在该履行与靖远伯王骥跟皇帝之间的承诺,拿出南征军开拔的饷银,尽快南下征讨麓川叛臣。

至于青苗贷,其实就是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改良,灾荒之年由朝廷平价借贷给农民贷款,帮助他们完成春耕这段困难时期,避免向地主乡绅借高利贷,从而阻止或者说减缓土地兼并。

“南征军开拔?”

金廉敏锐的抓住了沉忆辰言语中的关键点,靖远伯王骥可是太上皇在京师的最大兵马倚仗,他要是率领南征军开拔,朝廷政治格局将发生巨变。

更让金廉无法想象的是,沉忆辰到底怎么说动靖远伯王骥,率领南征军开拔的?

“没错,只要饷银到位,靖远伯不日将率领南征军再度重返麓川,镇压南疆不臣之人。”

“至于具体信息,还望大司徒恕本阁部不能相告,同时还请大司徒暂且保密,此事还需要陛下正式下旨公布。”

沉忆辰话说到这份上,金廉自然明白背后存在着巨大的政治妥协,无法现在就告诉自己。

“沉中堂,难道你就不怕本官把此事给泄露出去吗?”

“你会吗,大司徒。”

“说不准。”

这个回答让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笑声落下,金廉脸上神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只见他朝着沉忆辰拱手道:“不管沉中堂你到底想要什么,但这四百万石米粮跟两百万两纹银,将拯救无数百姓苍生。”

“本官身为户部尚书,替受灾百姓跟边关将士向沉中堂道一声谢,此乃家国之幸!”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