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德胜门城楼上,于谦同样冷眼注视着远处铺天盖地的蒙古大军,另外他的身旁还站着石亨跟沉忆辰两人。

“蒙古鞑虏全员着甲,看来土木堡一战失利,对于他们的装备提升颇多。”

于谦曾经出任过山西巡抚,虽然没有领军与蒙古部落作战过,但好歹在九边见识过蒙古三大部的士卒。

当时除了瓦刺部的装备精良些,鞑靼部跟兀良哈部铁甲很少,主要还是以轻装皮甲跟布面甲为主。现在就敌军装备来看,已经不输于大明精锐,甚至是领先目前的京师卫戍部队。

“何需土木堡一战,阳和之战瓦刺大军就已经拥有具装骑兵、铜铳等等装备,全拜大同宣府的贪利之徒所赐,否则吾等怎会遭逢如此惨败!”

石亨愤愤不平的回了一句,他始终对于阳和之战的惨败耿耿于怀。

要知道石亨在阳和之战前,属于明朝公认的将星,不出意外出任九边重镇的总兵官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未来以军功名正言顺封爵也不是不可能。

结果阳和一战四万大同将士覆没,自己孤骑逃脱捡回来一条性命,事后还被朝廷问罪关押在大牢之中,可谓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石亨始终不认为阳和惨败是自己指挥不当的原因,而是边关有人走私资敌,从而导致出现了严重的战略误判。

更为离谱的是,这个资敌之人天下皆知,早在正统十一年就被边关将领弹劾,正统十二年更是被朝廷训斥过。可结果却安然无恙,还有传言即将回京担任十二监掌印。

正好映衬了那句俗话,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听着石亨这样的愠怒话语,沉忆辰把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对于这个历史上夺门之变的关键人物,还是内心充斥着好奇的。

石亨是一副标准的武夫长相,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有着一脸浓密的络腮长胡。除了没有一张红脸,颇为类似很多画像上的关公模样。

单从武功角度来看,石亨无疑是优秀的,甚至可以称之为当代名将都不为过。阳和惨败并没有对他造成多大的影响,后续京师守卫战中奋勇杀敌,完美回报了于谦对他寄予的厚望。

并且他担任总兵官期间,挑选部下“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统率出来了一支愿意效死的精兵,这也成为后来南宫之变帮助朱祁镇复辟的助力。

只是很多时候人一旦掌控了巅峰权势,就很容易势焰熏天,利令智昏。石亨携京师守卫战之功,以及后续的南宫复辟之功,开始结党营私肆无惮忌的干涉朝政,甚至把手伸向了边关重镇。

起到监督平衡作用的文职巡抚,全部被他调换成了心腹武将担任,并且协同侄子“圈养”数万材官勐士,朝廷内外将帅半数拜在石家门下。

后来更是无召借故入宫,把宫规律例视为无物,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权臣。

复辟后的朱祁镇打仗那是稀烂,掌控朝政的帝王之道天赋点满了,你石亨想要大权独揽把皇帝沦为傀儡,那真是找错对手了。

天顺三年朱祁镇动用雷霆手段,找了石亨侄子谋反跟凌辱亲王的罪名,把石亨给一带株连,朝廷党羽悉数罢黜。

天顺四年更是趁病要命,指使锦衣卫指挥使逯杲弹劾石亨居心叵测,图谋不轨。朱祁镇抓住时机下诏以谋反罪处斩,顺带把石亨的子侄一同处斩,达到斩草除根的效果。

从此这位权倾朝野的武将勋戚,在大明朝堂中成为了一段历史。

这就是为什么,沉忆辰始终提醒自己要保持谦虚低调,切勿得意忘形。原因在于弱小和无知从来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现在的石亨可能自己都不敢想象,有一天能够大权在握位极人臣。

于谦为人正直不玩权谋,并不代表着他不知道石亨话语中的“贪利之徒”是谁。这种事情谁都没确凿证据,并且很容易得罪内官太监,自然不便深究。

于是他刻意撇开话题道:“鞑虏并没有着急进攻,而是在打造攻城器械,看来他们这次对于京师势在必得。”

自从大元败退草原后,蒙古人对于内陆的侵扰,更多是抢了就跑,极少会认真打造器械攻城。也先这次占据着兵力跟装备上的双重优势,却能按捺住战意等待攻城器械的到位,侧面彰显了他的意志跟决心。

“下官担心的不是外敌,而是也先会利用太上皇扰乱军心。”

沉忆辰望着远方的瓦刺主阵,有些担忧的回了一句。

朱祁镇虽然没有了皇帝身份,但他依然还是大明的太上皇,加之皇城内还有孙太后爱子心切,很容易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少司马母需担忧,只要鞑虏敢押着太上皇到阵前,本将定当率领大军杀过去迎回太上皇!”

石亨无比豪横的说了一句,阳和之战耻辱他憋屈了许久,就等着立下奇功来洗刷战败的耻辱,以及证明自己配得上武清伯跟京师总兵官的头衔!

“石将军骁勇,本官自然知晓。”

沉忆辰笑着附和了一句,并没有在石亨是否有这个能力上面抬杠。

如今沉忆辰也算是官场沉浮数年,圆滑跟能屈能伸这两点上面,他不输很多京官老油条。

“少司马土木堡一战,其勇武善战同样不输武将。”

石亨顺势恭维了一句,沉忆辰如今有从龙之功,同样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他自然不会轻待。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太上皇之事本官相信少司马能处理妥当。”

我吗?

听到于谦的话语,沉忆辰脸上露出一抹苦笑,说实话他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主导和议,能让太上皇朱祁镇无法回来的同时,还不能为敌人所用。

战争的阴云,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点的遮盖住整个京师的天空。

三日之后,蒙古大军终于打造出来了一批攻城器械,他们把目标瞄准了外城广宁门。这座城门并不属于京师内城的核心九门,而是外城七门中的一座,并且也是唯一向西开的城门。

相比较京师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同时地形更有利于大军展开进攻。

对于攻下广宁门,太师也先可谓抱有绝对的信心,认为蒙古大军兵强马壮,加之攻城器械准备齐全,夺取此城门就只剩下时间问题。

可现实却给了也先狠狠一耳光,城墙上的守军顽强程度超乎想象,几乎是属于死战不退的那种。蒙古大军好几次都已经爬上了城头,却硬生生的被打了回来,让战前的乐观预想瞬间粉碎。

“太师,蛮子们防守的很坚决,是继续增兵强攻还是另寻他法?”

从前线退下来的阿剌知院,向也先禀告了目前局势,短短半日攻打广宁门就伤亡了上千人,哪怕蒙古大军如今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这样的损失。

“派人通知明国,就说我们要归还他们太上皇,要求和谈!”

听到太师也先这话,阿剌知院脸上露出犹豫的神情。明朝“升”朱祁镇为太上皇的消息,蒙古方面已经得知。

再加上押送朱祁镇叩关叫门这段期间,“和谈”这词已经被蒙古人给用烂了,不知道敲诈了明国多少金银财宝。现在又说要和谈,就算明国朝堂全是傻子,恐怕都难以奏效,更不可能令他们门户大开。

“明国恐怕不会相信我们和谈。”

“我知道。”

也先非常从容的点了点头,明国朝廷当然不是什么傻子,他们能接受和谈才奇怪。

“那和谈些什么?”

阿剌知院反问一句,太师也先的那些谋略,实在不适合直脑筋的蒙古人。

“明国有句古语,叫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利用和谈为借口,你今晚率领兵马趁着夜色绕过西北,直扑内城的阜成门。”

“阜成门?”

听到是进攻这座城门,阿剌知院脸上的疑惑神情更甚了。

“太师,战前不是说过主攻方向为德胜门跟西直门,直扑阜成门大军要绕行很长一段距离,很消耗儿郎们的体力。”

外城的广宁门就在西边方向,绕过外城防线去进攻同为西北方向的德胜门跟西直门,蒙古大军就不需要“长途跋涉”。

要知道京师可不是什么小城,整个内城的城墙周长高达四十八里。大战期间将士们又不可能卸甲,穿着数十斤甲胃行军对于体力消耗很大,更别论紧接着还要攻城。

所以蒙古将领们战前制定计划的时候,从未考虑过进攻阜成门等地方,也先这相当于临阵变卦。

“阜成门的守将是前神机营都督顾兴祖,现担任京师卫戍副总兵。此人是个贪生怕死的懦夫,定然没有与城门共存亡的决心,攻打此处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也先语气平静的说出自己的理由,可这番话听在阿剌知院耳中,就有些震惊了。太师是如何得知明军京师九门的部署,并且就连守将的性格资历都了如指掌?

“太师眼光,如同狼王一般敏锐!”

阿剌知院敬佩的称赞一句,瓦刺部落有也先这样的首领,何愁无法重现大元荣光?

“准备派人去通知明国和谈吧。”

“是。”

短短一刻钟后,朝廷方面就收到了也先的和谈请求,望着还盖有朱祁镇皇帝之宝的国书,景泰帝朱祁玉只感到头疼无比,最麻烦的事情终究还是来了。

“成敬,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朱祁玉身边没有足够亲近的心腹重臣,只能把求助的方向放在宦官成敬身上。

成敬乃进士出身,如果不是当年莫名卷入汉王叛乱遭受腐刑,说不定今日也能位列阁部大臣。

就如同当初的朱祁镇看待王振一样,现在的朱祁玉同样没有把成敬当做普通的太监看待,老师跟臣子的情感夹杂。

唯一不同点在于,没有那份朦胧的“父子”亲情。

“陛下,太后时刻关注着和议进程,对于瓦刺的请求我们不能置之不理。”

孙太后虽然时不时的插手前朝之事,但客观而言除了儿子朱祁镇,她对于确实没有什么权力欲望,更没兴趣搞临朝称制。

当然,有没有兴趣是一回事,有没有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朱祁玉无视孙太后的“爱子心切”,那么引发的后果就很严重,甚至能剥夺他的皇权搞垂帘听政。

“那派出沉忆辰出使敌营和议?”

让沉忆辰担当和议大臣,是朱祁玉早就计划好的事情,只不过一直想尽办法能拖就拖。

毕竟出使大臣见到朱祁镇后,就意味着有无限的可能,万一蒙古鞑虏脑子一热,真就把太上皇给放回来了怎么办?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朱祁玉对于和议之事,无论孙太后如何急切,他都一拖再拖。

结果现在蒙古鞑虏主动提及和谈,看来是拖不下去了。

“奴婢建议,最好是派出几名低品阶官员做做样子即可,暂且还不需要动用少司马。”

反正和议只是为了给孙太后一个交代,派谁去谈不是谈?

听着成敬的建议,朱祁玉思索了下,然后点点头道:“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就依你所言。”

于是乎朱祁玉下令礼部员外郎王复、鸿胪寺少卿赵荣两人出城参拜太上皇,并且与蒙古太师也先进行和谈。

见到明国派来的和谈使臣,居然是两个身穿青袍的“小官”,也先的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去。连太上皇朱祁镇面都没有见到,直接把他们两个打发走,并且放话道:“尔皆小辟,急令沉忆辰、于谦、石亨来!”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你们这些芝麻小官也配跟我谈,赶紧命令沉忆辰、于谦、石亨这个级别的官员前来和谈!

同时不知为何,蒙古大军想要和谈放了太上皇朱祁镇的消息,通过太监的嘴传到了孙太后的耳中,这下算是捅了一个大篓子。

皇太后孙氏当即怒气冲冲的闯入了朱祁玉的御书房,然后直言不讳的让他派出高官使团去与瓦刺和谈,否则她将以不孝名义废除皇帝尊号,拥立太子朱见深继位!

临时继位的朱祁玉,在太上皇朱祁镇还活着的情况下,完全没有跟孙太后抗衡的实力。只能惊慌的应承下来,正式下令沉忆辰为和议大臣,领衔左副都御史杨善一同出使蒙古大营。

西直门城楼,沉忆辰手捧着出使圣旨,心中情绪有些复杂,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说实话抛开家国大义,朱祁镇身为自己的旧主,某种意义上是有知遇之恩。

可朱祁镇曾经担任过大明皇帝,那就没有办法抛开家国大义,去左顾而言其他!

与此同时,得知沉忆辰要出使蒙军大营的于谦,也从德胜门匆匆赶了过来。两军对垒之际,也先这样用命令态度,传唤朝廷大臣出使议和,相当于是一种挑衅跟羞辱。

于谦并不知道沉忆辰与成敬达成的协议,他只知道大明铮铮铁骨,岂能容鞑虏跳梁?

“少司马,还请暂缓出使鞑虏营地,待本官向陛下禀明情况后再行定夺。”

哪怕朱祁玉的圣旨已经下达,于谦依然不愿意让沉忆辰在此刻出使。

于公,沉忆辰是朝廷重臣,九门守将,代表着大明朝廷尊严,不可能接受蒙古太师这样的号令羞辱。

于私,鞑虏并没有什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这一去很有可能回不来。

沉忆辰的才能,没有谁比于谦更加清楚,此子日后必将成为国之栋梁,不能就这么白白损失!

“大司马好意,下官心领了。陛下圣谕已经下达,抗之不遵乃为臣子的大忌。另外陛下新君继位,更需要维系自己的帝王尊严,此事不容推辞。”

“可鞑虏狼子野心,他们不可能在此时选择和谈,背后必有所图,向北你可能会身处险境。”

也先和谈的恶意几乎是明盘的,哪怕他拿朱祁镇作为威胁,但在于谦眼中社稷为重,君为轻,更何况对方已经是太上皇。

面对于谦的坚持,沉忆辰心怀感激,却面露苦笑道:“大司马,我在朝会上被任命为和议大臣,就算今日不出使敌营,来日也会如此。”

“更何况,我深受太上皇恩隆,拥立郕王为新君已经饱受非议。现如今不顾丝毫旧主恩情拒绝出使,日后定然会千夫所指。”

某种意义上来说,哪怕明知道这是太师也先的圈套,沉忆辰也必须跳进去出使,这就是得到阁部大臣权势后的等价交换!

沉忆辰的话语让于谦沉默了,确实就如同他所说的那样,太上皇有恩,当今陛下有命,实则已经没有拒绝的余地。

“既然如此,那本官就不再多言,一切还请便宜行事。”

“下官明白。”

沉忆辰拱了拱手,就与城门处已经等候的副都御史杨善汇合,伴随着“吱吱”的转轴摩擦声音,西直门两扇厚实无比的大门缓缓打开。

只不过呈现在蒙古大军眼前的,不仅仅是一支孤零零的出使队伍,沉忆辰的身后还站着整齐列队的大明军队!

“冬、冬、冬”的整齐行军脚步响起,通过深邃的城门洞折射,更是响起震撼人心的回声。上万甲胃齐全,装备精良的明军将士,就这么张狂无比的走出了内城,背城列队直面着数十万蒙古大军。

望着沉忆辰出使的这副画面,太师也先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不愧是在土木堡跟怀来城与自己血战两场的明国状元,这份率军出城回应挑衅的勇气,堪称无人能敌!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