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公爷,这次陛下可有所应对?”

沉忆辰问了一句,虽然知道现在防范已经为时已晚,但终究比毫无准备要强。

“陛下敕令各处总兵镇守操练官军,并且从京师各营挑选骁勇者已备出塞。另外左都督杨洪挂镇朔将军印出镇宣府,壮吾边军勇敢之气,消彼虏贼觊觎之心。”

成国公朱勇嘴中的左都督杨洪,算得上是明朝中期的一位名将。

世袭军户出身,永乐年间开始跟随明成祖朱棣北伐,从此镇守北境边关,四十余年无数次南征北战,打下了赫赫威名,声震朝野!

就连漠北蒙古诸部畏惧其威名,都尊称杨洪为“杨王”,有他出镇宣府守备,理论上应该万无一失,不用担心边疆出现什么乱子。

可是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成国公朱勇总感觉边关有些不太稳当,所以才会主动与沉忆辰提及这些军国大事。

可能此时在成国公朱勇的心中,沉忆辰已经不再是那个尚未长成的少年,而是可以承担起统军治国重任的朝臣。

双方在这一刻,终于处在了平等的对话位置!

“瓦刺部也先已经打通西域跟辽东,纵横漠北万里对大明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光靠着杨都督出镇宣府,完全不足以威慑鞑虏的狂妄野心。”

“晚辈预计,下一步也先可能会降伏朝鲜,解除对大明发动进攻的最后隐患。”

终明一朝,朝鲜大部分时间都可以算个合格的藩属国,甚至明亡后处于清朝统治下,依旧偷偷奉行着大明年号与礼仪,祭奠明朝先帝。

朝鲜不降伏,那么也先侧翼很容易遭受到朝鲜军队的威胁,战斗力可能不怎么样,却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

这一点在明末女真崛起后,就实实在在的发生过,可惜那个时候大明已经无力回天,侧翼牵扯改变不了大局。

听着沉忆辰的分析,成国公朱勇点了点头,朝鲜是整个大明北方边境,唯一没有被瓦刺部也先控制的藩属。

正统十年蒙古大汗脱脱不花,以大元皇帝的名义称朕,对朝鲜国王下达了敕书,就已经展现出来狼子野心。可那个时候兀良哈三卫还没有被吞并,威胁并不能转换为实质性的进攻。

现在瓦刺部已再无顾虑,朝鲜必然成为下一个目标!

“我会禀告陛下,通知辽东巡抚李纯严加防守,并且与朝鲜建立起联防机制,以防被逐一击破。”

成国公朱勇很快就想到了应对措施,可这点在沉忆辰看来仅聊胜于无。

原因就在于辽东诸地除了设立卫所的驻地,其他地方并没有形成郡县制的实质掌控,明初设立的奴儿干都司也名存实亡。

朝鲜你要论忠心吧,那确实还是有的。可一旦得不到大明的鼎力支持,该当墙头草的时候,那也绝不含湖。

历史上就是如此,当瓦刺大军陈兵朝鲜东部边境的时候,立马就选择了归顺臣服。

仅靠严加防守这点支持力度压根不够,必须得拿出点实际性的军事力量支持。

“公爷,现在李达与张祺等人,可在京营中还称职?”

“还不错,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晚辈有个不情之请,恳请公爷调任李达等人到辽东都指挥使司任职。”

明朝辽东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政机构,它并没有如同其他十三省一样,设立承宣布政使司,名义上是归山东布政使司管辖。

可问题在于,明朝地方政府三权分立,三司是平级单位,互相不统辖,山东布政使司压根就无权管理辽东都司。

也就是说,实际上辽东地区是处于一种“军管”状态,各地军民事务,辽东都指挥使司可以全权处理,普通民户即是都指挥使司下辖的“寄籍民”。

哪怕正统朝期间设立了辽东巡抚一职,却没有建立起配套的文官体系,更没有建立起实质州县行政区域划分。靠着一个光杆司令巡抚文官,想要全权节制各地卫所军政事务,想想都不可能,大权依旧掌控在都指挥使司的手中。

而辽东都指挥使,可谓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李达等人一直想要金戈铁马征战沙场,不如趁此机会满足他们的愿望,并且还能放在辽东掌控军政大权当做奇兵。

未来就算没有办法阻止土木堡之变的发生,沉忆辰能拥有辽东的军力,去改变结果的走向。

大明两京十三省,没有任何地方比辽东都司更为合适的了。

“你想要通过李达等人,掌控辽东都司?”

朱勇目光锋锐的望向沉忆辰,这一刻他彷佛回到了正统九年大胜兀良哈三卫归来,那个红极一时权倾朝野的成国公。

沉忆辰仅在一年之前,便拜托自己把李达等人,从京卫指挥使司调任到五军都督府下辖的京营里面。现在又恳请自己,把李达等人调往辽东,意图简直是呼之欲出。

自古武将,只有在战争之中,才能建功立业执掌大权。沉忆辰调任自己人过去,很明显他有着更大的企图!

听着成国公的反问,沉忆辰澹澹点了点头承认了下来。

身为武将勋戚,可能没有人比成国公更懂军权在手的意义。为何明朝后期勋戚会成为吉祥物,在执掌朝政的文臣面前毫无存在感,连带武将地位都急剧下降不如狗?

土木堡之变仅仅是助力,真正的原因在于正统朝之后,勋戚几乎不再亲自领军,更无建功立业的机会。

没有实际权力的武勋,谁会把你放在眼中?

“好,我答应你!”

成国公朱勇没有丝毫的推辞,相反他对于沉忆辰的权力欲望与野心,眼神中还流露出一丝欣赏的神情。

毕竟在勋戚集团的眼中,沉忆辰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的文臣,以文官掌武事,才是他仕途最终的归宿!

对于成国公朱勇个人而言,想要如同魏国公一族那样,达成一门两爵的极致尊荣,军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漠北鞑虏,便是沉忆辰拜相封侯的青云梯!

“谢公爷。”

沉忆辰拱了拱手,然后继续说道:“如无要事,那晚辈就先行告退。”

“嗯,你出去吧。”

哪怕与沉忆辰这个儿子之间,已经达成了事实上的默契,可双方依旧无法拥有父子间的亲近。

“是。”

沉忆辰再次行礼,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

沉忆辰这边与成国公朱勇,布局着辽东战事,另外一边紫禁城文渊阁内,内阁“首辅”马愉正召集了数位身兼翰林官衔的阁臣,以及现任翰林掌院钱习礼跟翰林侍讲学士倪谦等人,商讨着关于正统十二年经延讲官的名单。

另外吏部天官王直,同样列坐席中,等待着最终商讨结果。

因为按照条例规定,经延讲官需由吏部、翰林院共同推举,再具名陈奏由皇帝钦定。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经延讲官必出翰林院,几乎跟吏部搭不上什么关系。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吏部天官王直就是走个过场,然后在上疏上联个名。

推举经延讲官,某种意义上就是推举帝王师,更是未来进入阁部的一张入场券。

包括马愉本人在内的数位阁臣,当初都是这么一步步升迁过来的,意义非同小可需着重考量。

不过这一次到场的众多阁部高官心里面却很明白,讨论的重点其实并不是什么经延讲官,而是沉忆辰。

他能否快速拿到这一张阁部入场券,以弱冠之年的身份,担任帝王师!

马愉此刻坐在上方首席,正统朝并没有明确“首辅”的说法,可潜规则谁主持内阁议会,谁就是事实上的内阁首辅。

曾经这个人是杨荣,后来杨士奇接任,再后来成为了杨溥。

到了今日,马愉这套正统朝第二代内阁班子,终于登上了“首辅”之位。

“诸位同僚今日齐聚文渊阁,所为何事相信诸位心中都很清楚。”

“本阁部就长话短说,陛下已经下旨升任原翰林修撰沉忆辰,担任翰林侍读学士一职,意味着拥有成为经延讲官的资格。”

“可沉侍读学士毕竟年少,有违当年杨士奇杨元辅定下的,经延讲官必得问学贯通,言行端正,老成厚重,识达大体者等等条件。”

“所以这次推举翰林讲官,还需诸位同僚慎重考量,然后再做出决断。”

明朝能当官的几乎都是人精,能踏入阁部重臣的位置,政商自然不必多说。

马愉的这番言语一出来,相当于告诉众人,他不支持沉忆辰担任经延讲官,现在想看看到底谁支持,谁反对!

另外这番话语,放在王直、钱习礼这些非“三杨”挑选的大臣耳中,就更为感到震惊了。

要知道马愉可是沉忆辰会试的座师,双方有着门生约定。

按照明朝的座师制度,马愉跟沉忆辰其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座师会不留余力的扶植自己门生上位。可现在局势却完全相反,马愉在阻拦沉忆辰担任经延讲官,这两人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望着众人皆不言语,马愉只好看向了阁臣陈循。

陈循正统九年入文渊阁参预机务,满打满算才当了两年多阁臣。

这也是“三杨”之后内阁一蹶不振的原因之一,属实挑选的文官后备力量太过年轻,资历声望皆拉垮。就这别说是对抗王振,就连阁部之争都战不过六部元老。

好比托孤五大臣胡濙要是摆起资历来,上至马愉,下至最晚正统十年才入阁的高谷,通通都是后进小辈。

另外陈循这个阁臣,可以说是明朝最没有存在感的内阁首辅之一。

他在土木堡之变后,因入阁时间排在前面的曹鼐殉国,接任为大明内阁首辅。可偏偏既生瑜,何生亮,陈循遇到了大明历史上最为璀璨的名臣——于谦。

整个首辅生涯,完全被于谦的光芒给掩盖,八年内阁首辅任期差点查无此人。

最为夸张的是,据《明史·于谦传》记载。明代宗朱祁玉想要废掉朱祁镇的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分别两次贿赂陈循,以换取他的支持。

这两次贿赂的数目,一次为白银一百两,另一次为黄金五十两。

说句难听点的话,这点钱去贿赂大明内阁首辅,简直不能称之为贿赂,而是侮辱!

换做是更后面的严嵩等内阁首辅,你他娘的连门都不配进。

由此可见,陈循这个内阁首辅,混的有多么隐形。

不过没存在感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相比较曹鼐这样刚硬的阁臣,更加的好操控。

马愉此刻很需要陈循来帮助自己站台。

“马元辅深谋远虑,经延讲官一职兹事体大,确实需慎重推举。”

陈循看似赞同马愉的建议,实则是打了个太极。

没存在感不代表没能力,事实上陈循乃永乐十三年状元及第,怎么可能是泛泛之辈?

沉忆辰如今可谓是深得帝心,并且三元及第,六元魁首的功名摆在那,除非是自己各种花式作死,否则入阁是挡不住的,无非就是时间早晚而已。

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挡人仕途同样如此。

陈循与沉忆辰并无任何交恶,他自然不愿意去得罪对方,给自己凭空增添一个仇家。

可就是陈循话刚说完,曹鼐却主动跳出来说道:“本阁部认为沉忆辰为人圆滑,行事轻狂,不适合担任经延讲官。”

“诸位想想,如果沉忆辰担任帝王师,那陛下会如何?”

帝王师除了传道授业外,还同时兼任着传递治国理念给皇帝。

可以说一名合格的经延讲官,将影响到整个大明的未来走向。

曹鼐所说的为人圆滑,行事轻狂等等,在场诸位重臣心里面都清楚他说的是什么。当年入仕后主动投靠王振,甚至是展现出称呼“内相”这种谄媚词语,一直到现在都被言官清流们不耻跟诟病。

行事张狂,在于沉忆辰山东治水期间,各种以佥都御史的身份滥用职权。

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三省八府之地,涉及到布政司、都盐转运司、钞关、王府、都指挥使司等等职权部分弹劾奏章,可以堆满皇帝的御桉。

说实话若不是治水成功,但凡出了点差错,沉忆辰就不是功成名就回京,而是召令回京问罪!

现在皇帝在王振的影响下,已经愈发的乾纲独断跟行事激进。如果再加上沉忆辰“言传身教”,那日后大明可经得起这三人的折腾?

漠北蒙古铁骑虎视眈眈,南疆苗民叛乱导致麓川死灰复燃。

杨元辅曾经说过沉忆辰是一剂勐药,可治大国如烹小鲜,曹鼐认为此子不适合担任帝王师!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