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陛下,莫非沈佥宪的上疏,是封堵上了黄河决口?”

身为内阁“首辅”的马愉站出来问了一句,哪怕资历尚浅不能服众,好歹身份地位摆在这里,朝会终究要代表内阁展现下存在感。

“没错,沈向北仅用三天时间就封堵住了沙湾决口,并且还全线加固黄河大堤,今年山东之地可以高枕无忧!”

汛期三天封堵黄河决口?

此言一出,大殿内文武百官脸上俱是不怎么相信的表情。

历朝历代出现黄河决口,别说是三天封堵,三年封堵不上的情况都发生过,以至于出现数次黄河夺淮入海的情况。

可是再怎么不信,沈忆宸给皇帝的上疏,总不可能作假吧?

或者说这种水文上疏,就不存在作假的空间,堵没堵上后续山东布政司上疏便可知道,沈忆宸还没这个能力,出镇山东一年就只手遮天。

看着殿下群臣脸上表情变化,朱祁镇知道这些人不信。说实话如果不是这封上疏内容,各项数据详细精准无比,换作他也不信空口无凭。

“鸣赞官,把沈向北上疏向诸位爱卿宣读。”

“臣,谨遵圣谕。”

站在御台下方的鸿胪寺鸣赞官,听到朱祁镇都旨意后,立马跪地领命,然后双手捧起御案上的奏章,朝着大殿内外群臣宣读起来。

沈忆宸奏章与其他向皇帝上疏的御史奏章不同,没有过多阿谀奉承的吹捧,几乎很快就进入正题。

奏章内容同样很简洁明了,除了告知皇帝封堵上沙湾决口外,还有就是把这大半年来在山东治水的成果,向朱祁镇做了个总结。

“臣承蒙陛下厚望,出镇山东治水半年,挖竣渠道两万四千余丈,创筑土堤十万余丈,修砌石堤四千余丈。另建减水坝四座、拦河顺水坝十座,其余遥、缕、格、月等堤不计其数。”

明朝一丈粗略等于现代三米,沈忆宸大半年时间完成了上百公里的河堤工程,放在古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哪怕其中数据以土堤为主,同样突破朝中大臣的心理预期,此子真的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历朝历代都做不到的治水大业?

“封堵决口也就罢了,怎么可能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如此惊人的河工?”

“本官不信沈佥宪上疏内容,这属实有些匪夷所思!”

“此等工程没有百万民力不可为,据之前奏章禀告,沈忆宸征调民力不过二十余万,如何能做到?”

“欺吾等没有督造过工程吗,民力何时有如此效率,会如此卖力?”

哪怕有着朝堂喧哗问罪的风险,殿内很多大臣都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因为沈忆宸这份奏章的数据属实有些太离谱,完全超乎了以往朝廷工程的认知。

“陛下,臣不是质疑沈佥宪,着实这些数据以二十万民力无法达成。”

工部侍郎王佑当场反对了起来,哪怕没有王振的授意,沈忆宸这种奏章数据,简直就是对工部专业能力的侮辱!

“臣附议少司空,此等河工绝无可能!”

都御史王文随即表示赞同,这绝对是在蒙骗皇帝。可能沈忆宸都没有料想到,他自己这封奏章来的如此凑巧,更想不到会在群臣面前宣读。

王佑跟王文接连站出来反对,让朱祁镇脸上的笑容逐渐褪去。

确实仔细一看,明朝有史以来还未有过这等工程效率,就算沈忆宸办事能力超越一众官员,终究还是有个上限存在的。

这大半年的河工成就,已经突破了上限!

想要验证沈忆宸奏章是否属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派人前去查验。

只见阁臣高谷再次站了出来禀告道:“启禀陛下,既然沈佥宪已经完成筑堤,刚好可以进行河工勘验,是非虚实一查便知!”

明清河工大业完成之后,朝廷都要派人前去验收,这就是河工勘验。

高谷同样不太相信,沈忆宸短短时间内能完成河工大业。可是不知道为何,他心底里面总是有着一股念头,不认为沈忆宸是在伪造功绩,蒙蔽圣上欺骗世人。

造福万民还是祸国殃民,终究得看沈忆宸做了什么,河工勘验就是照妖镜!

“高爱卿言之有理,朕当派一人去河工勘验。”

朱祁镇很赞同高谷的建议,可是要派谁去勘验,他瞬间又感到有些为难。

派文官去吧,山东道已经有巡按御史、佥都御史、盐务御史三个了,再派个专案河工勘验的监察御史,这都能凑一桌麻将了。

派勋戚去吧,沈忆宸成国公之子的身份,是一道绕过不去的坎,很难保证不会徇私。

想来想去,朱祁镇还是决定派太监合适。内官与外官天然隔绝,可以保证勘验的公正,并且宦官相对忠心耿耿,还能顺道去山东暗查一下鲁王之事。

毕竟堂堂大明亲王畏罪自尽,死的有些不明不白。不能探查出一个足以服众的结果,别说是各地藩国皇族宗室人心惶惶,就连母后孙太后都异常不满。

可是问题又来了,该派哪个太监去山东勘验呢?

朱祁镇思索了一圈,刚好看到内官监总理太监成敬站在殿下,心中瞬间就有了人选。

成敬为人谦虚,并且学识极高,曾考中进士担任过翰林院庶吉士,可以说是历朝历代功名最高的太监,甚至没有之一。

河工勘验这种事情是个技术活,能力学识不够的太监必然无法胜任,更别说还要暗查鲁王自尽真相。

综合各方面看来,成敬当属最合适的人选!

“朕任命总理太监成敬担任河工勘验专使,即日动身前往山东。”

朱祁镇的任命一出来,文官勋戚们倒还没多大感觉,毕竟明朝委任太监专案,又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各种监军、镇守太监数不胜数。

可是这番任命听到王振跟成敬耳中,就着实有些惊讶跟意外。

成敬自不必多说,他曾任郕王朱祁钰的讲读,简单点可以理解为“王师”。

再直白点说就是阵营不同,天然无法成为明英宗朱祁镇的心腹,属于朝廷宦官集团中的边缘人物。

按理说此等重任,是轮不到成敬身上的,他自然惊讶万分。

王振某种意义上同理,既然要派宦官河工勘验,那么当然得派自己人过去。到时候有着圣谕专权,想要刁难拿捏沈忆宸,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退一步就算不是自己人,以目前王振在内官中的权势,他有何指示专案太监,估计也莫敢不从。

可偏偏这个成敬,王振还真不好压迫!

原因就在于王振“发家”的根源,是曾在内书堂担任教书先圣,天然面对其他太监有师者身份。

但是成敬同样执掌过内书堂,并且学历功名还胜于王振。这就导致了成敬别看职位不高,地位却不低,很得宫中太监的尊重,不是那么好随意使唤的。

可是朱祁镇都已经当着朝廷文武百官任命,王振自然不好多说什么。他心中暗暗打算退朝之后,与成敬好好商议一番,河工勘验之事绝对不能让沈忆宸顺利通过!

……

正统十一年八月,是山东地界的主汛期,闷热的天气下却暴雨倾盆,境内所有河流湖泊水位均暴涨超过警戒线。

沈忆宸此刻正站在黄河大堤上,瓢泼大雨哪怕蓑衣跟斗笠都挡不住,雨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眼前的黄河水面已经快形成“海天一色”了。

“佥宪,河堤危险,还请退避到高处!”

主簿陈涛正在率领着民力护堤抢险,看着沈忆宸一直在河堤上巡查,忍不住出言劝解了一句。

与此同时,他身后的县衙差役们,也纷纷开口劝说。

“佥宪,河水凶险,不能在此地久留。”

“佥宪你可是我们的主心骨,还是离开这里吧。”

“佥宪放心,吾等必然誓死防守大堤,你还是到高处去吧!”

今年主汛期的黄河水势,比往年更加凶猛一些,哪怕河堤已经全线加固过,所有人心里面其实都没底,不敢保证能经受过这种水势的冲刷。

一旦再次发生溃堤,站在堤岸上的沈忆宸就危险了,滔滔洪水谁也无法保证他的安危。

对于山东地界官员百姓而言,任何人都可以出事,唯独沈忆宸不可以。

只要他还在,一片废墟都能再度重建,百万灾民也能苟活于世!

“陈主簿,你对自己修筑的大堤这般没有信心吗?”

沈忆宸神情严肃的反问了一句,现在可不是几个月之前物料短缺。后续江南重金购买的河工大料,源源不断送往张秋镇码头,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

如果这种情况下陈涛还无法保证大堤安全,那就是他的失职!

“回佥宪,堤在人在,堤垮下官愿同死!”

对于陈涛来说,沈忆宸可以质疑任何事情,就是不能质疑自己大堤的工程质量。

十几年的心血方案,今日终于在自己手中完成,这半年下来陈涛事事亲力亲为,一砖一木均亲眼见证,黄河大堤绝对没有问题。

“既然如此,本官有何好怕的,你们怕吗?”

沈忆宸这声问话,不是对陈涛等人说到,而是对依然坚守在河堤上的民力们问的。

整个黄河大堤,目前至少有数万民力巡视各处,以防止出现任何险情,他们怕过溃堤吗?

“佥宪都在此处,吾等草民有何好怕的?”

“没错,自己修的堤坝如何还不清楚吗,我们不怕!”

“状元公,草民不怕!”

各种呼喊声音在大堤四处响起,身为建造的民力,大堤用料如何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这绝对不是什么豆腐渣工程。

“陈主簿,继续巡查。”

“是,佥宪。”

话已至此,陈涛也不再多言,跟着沈忆宸身后巡视河堤。

没过多久,一名运军旗手急匆匆的跑到了沈忆宸的面前,拱手向他禀告道:“佥宪,有朝廷官船停靠在张秋镇,来者为河工勘验的专案太监,还请佥宪回去迎接。”

河工勘验太监?

沈忆宸听到来者身份,下意识认为是王振的人,反正如今都跟阉党撕破脸皮,再怎么讨好客套都无用,就不急着返回迎接了。

“本官正在巡视河道,暂无空闲时间去迎接,你回禀张秋镇的姜县丞,好好接待朝廷内官。”

沈忆宸是不打算赶回去迎接,可也不至于刻意怠慢出使太监,平白无故得罪人的事情,哪怕是不同阵营的人,他也不愿意去做。

任何年代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就算是王振的人,也能找到那个利益共同点。

“是,卑职告退!”

传信运军领命之后,骑上马快速朝着张秋镇返回,很快就消失在雨幕之中。

可就在这个时候,卞和加快了脚步,并排走到了沈忆宸的身侧。

“东主,属下认为你还是返回张秋镇迎接特使,太监俱心胸狭窄,很容易在小事上得罪。”

太监因生理缺陷,导致大多都有心理缺陷,特别是出使地方的太监,很容易膨胀作威作福。明朝各地镇守太监,就是最好的例子,地方文武官员丝毫不敢怠慢,否则必遭报复。

更别说河工勘验,算是捏住了沈忆宸治水的命门,更得搞好关系。

“无妨,表面功夫做不做都意义不大,到时候用实际利益去砸!”

沈忆宸可把自己定位成刚正不阿的清官,想要拉拢勘验太监,什么行贿、徇私、办事各种手段都可以用上。

王振的人早晚都得靠真金白银去砸,何必装孙子多受一顿气?

对于沈忆宸与王振的背后矛盾纠纷,卞和他同样知道,所以听到后觉得言之有理,就不再多行劝说。

中午时分,沈忆宸一如既往与官吏还有民力,蹲在河堤上搭建的简易棚子里面吃饭。

这种情景对于河工众人,已经属于见怪不怪的事情,最开始还有些畏惧的民力们,如今也可以当着沈忆宸的面各种侃大山。

可是这次没过多久,河堤远方却出现了一大批的人马。为首之人身穿一席绯袍,上面的图案还不是一般官员的飞禽走兽,而是无比类似龙纹的斗牛!

斗牛服乃明朝第三等赐服,规格还在沈忆宸之前的麒麟服之上,正常情况下非三品以上官员不可得。也就是说为首之人,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官衔职位可能比沈忆宸还高出不少。

并且地方官极少有赐服的情况,还能证明对方同样是个京官。

望着这么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前来,本来还各种打趣调侃的窝棚,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民力们不再惧怕沈忆宸,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惧怕其他高官,整个大明也就沈忆宸这个异类。

“东主,估计是出使太监来了。”

明朝除了官员外,太监更容易得到皇帝赐服,特别是到了后期十二监掌印太监,几乎人手一件蟒袍。

“嗯。”

沈忆宸点了点头,然后放在手中的碗筷,戴上斗笠后就走出雨棚,准备迎接出使太监。

这年头就是一物降一物,沈忆宸身为佥都御史出镇地方,山东境内官员见到他,就跟老鼠见到猫一样毫无脾气。

同样的面对河工勘验出使太监,沈忆宸这个佥都御史天然被压制,只得出雨棚主动迎接。

可是当来者逐渐走近之后,沈忆宸却意外发现对方有些眼熟,好像是在哪里见过。

“佥都御史沈忆宸,见过公公。”

沈忆宸首先拱手行礼,山东地界大半年下来,已经许久没有主动行礼过了,就连最后面见鲁王,沈忆宸也没行礼过。

“沈佥宪,别来无恙。”

成敬看着沈忆宸,拱手回了一礼,脸上挂着一种和善的笑容。

别来无恙?

听到这个词,沈忆宸就意识到自己没有认错,眼前这个太监确实见过。

脑海中仔细回想了一下,沈忆宸终于想起来了,两年前为了国子监祭酒李时勉,率领应天府众世子叩阙鸣冤,最后出来颁发圣旨的太监,就是眼前这个。

他好像叫做……成敬!

“成公公,久违了。”

沈忆宸脸上立马浮现出亲切的笑容,别的先不说,至少出使太监不是王振的人,就有的谈。

“两年前鄙人面见沈佥宪,曾说过来日必将平步青云,现在看来一语中的,三元及第年少居高位,俱是大明先例!”

当年成敬颁旨之后,还特意与沈忆宸客套了几句,就是看出来此子前途不可限量,想要与之交好留个人情。

谁能想到沈忆宸的成就,还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期,三元及第六元魁首,十八岁身着绯袍出镇一方,真可谓天之骄子!

“成公公缪赞,在下愧不敢当。”

面对成敬,沈忆宸没用本官的称呼,对方也没用咱家的自称,双方保持着当年初次见面时候的默契,以文人身份相待。

这也是成敬跟王振最相似的一点,骨子里面想要维持着身为文人的尊严。

“是沈佥宪过谦了。”

成敬笑了笑,然后开始步入正题。

“古人云治水必躬亲,今日见到沈佥宪,鄙人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事必躬亲。”

成敬感慨了一句,这句话不是恭维沈忆宸,而是真心实意的夸赞。

可能是在京师日久,他从未见过绯袍大员如同沈忆宸这般,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冒着大雨满身泥泞的呆在河堤上。

要知道自己是突然沿着水路到来,并未通知过沿途驿站,不存在什么事先得知演戏的可能性。

沈忆宸是真心实意的践行着河工大业!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

“并且出镇一方,当不负万民所期。现在山东主汛期到来,水势暴涨已经远朝警戒线,随时都有可能没过大堤决口,必须处处防守险情。”

听到沈忆宸的讲述,成敬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那沈佥宪可否领着鄙人,一同视察下河工?”

既然都已经来到了黄河大堤,成敬身为河工勘验专使,自然得趁此机会,看看河工情况如何。

“当仁不让。”

沈忆宸二话不说,就走在前方带路,领着成敬视察河工。

成敬虽然与王振一样,骨子里面视自己为文人,但是双方还是有着很大差别。

王振文人皮,实则无文人骨,成敬阉人身,却始终秉持着文人风骨。

一生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哪怕在明代宗朱祁钰在位期间,有机会成为第二个王振,却再三推托亲属封官,不结党营私。

甚至景泰六年卒于内官监,明代宗都悲悼不已,遣官员护送回籍,并为其营造坟墓,参加祭葬,一时传为奇遇。

路过沈忆宸之前呆的雨棚,成敬没有继续前行,而是转身走了进去。正在吃饭的民力差役们,看到成敬走了进来,俱惶恐下跪参拜。

“诸位免礼。”

成敬摆了摆手,他之前远远就看见沈忆宸与这些官吏民夫相处的很融洽,不愿意打破这种局面。

言罢,成敬走到了沈忆宸所坐位置,上面还摆放着他放下的碗筷,以及碗中没吃完的食物。

白米饭,时令青菜,水煮鸡蛋,红烧羊肉。这等饭菜水准放在百姓身上,自然称得上是美味佳肴,可是放在沈忆宸这种正四品佥都御史身上,恐怕“朴素”二字都不足以形容,得用寒碜。

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就让成敬内心中震撼不已!

因为他看到雨棚中其他官吏民夫所吃伙食,居然跟沈忆宸的一模一样,没有丝毫的区别。

与民同苦一起吃的差,可以称得上是美谈,但能让河工民力们一起吃的好,所要付出的财力难度,不知要超过前者多少倍。

山东地界治水民力,能吃得上这等伙食吗?

带着这种震惊,成敬忍不住向着一名民夫问道:“平常尔等就吃这些吗?”

“回官老爷,是的。”

普通民夫可分不清什么麒麟服、斗牛服,他们只觉得眼前这官服图案,就跟龙袍差不多。

要不是沈忆宸这段时间与民同处,培养出他们面对高官的胆量,换做以前成敬这么一问,恐怕得吓的说不出话来。

“除了此地,山东河工民夫俱是这般吗?”

“我们都是这么吃的,状元公从治水开始,就承诺过米面馒头管饱,每日还有肉吃。”

听到这句回答,成敬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居然是治水二十多万河工民夫的普遍伙食标准!

很多事情因小见大,对待徭役民力吃食,沈忆宸都能如此厚待重视,又怎会在河工大业上偷工减料?

看来沈忆宸上疏内容所言非虚,不仅三日封堵黄河决口,并且还在山东境内筑建了一道百年河堤!

------题外话------

今天加长大章节,另外治水立功篇也到尾声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