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分析,里昂在脑海中,对泰安城的设定,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对于具体行动的某些关键点,也越发明确了。
“我军有对讲机,只要不进山里,并且不超出三公里的范围,那么就能保证联系可以没有通行无阻。我准备派出足量的侦察骑兵,先对泰安周围的地形环境,尤其是泰安的西部地区,展开详尽的侦查。在侦察骑兵之后,再派出五支行动部队,每支行动部队安排一千士兵,执行清剿任务。而且,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们要与侦察骑兵保持紧密联系。”里昂一边看地图,一边安排任务,“同时,这五支清剿部队,每两个部队之间的相距间隔不能太远,相互之间必须保证能及时支援彼此。这样做的话,一旦其中一支部队,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那么其余部队也能非常快地展开支援行动,并且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在里昂做出了行动安排之后,一直站在他身旁,认真听取行动指令的王开威参谋官,在审慎地想了想之后,提出了一个补充建议,道:“司令,我建议部队清剿,人数在一百以上的青壮团伙。”
王开威,是里昂极为欣赏的一位参谋官,他最为出众的,就是他的冷静和精准的判断力,他做出的很多决策,所以,在众多下属军官中,里昂对王开威,一直有着很高的信任度。
因此,王开威提出了这个补充点,让里昂瞬间停止发号施令,陷入认真的思索中。
但不是所有参谋官,都是和王开威一样的看法。兴许是看到里昂陷入沉思,似乎是在考虑王开威的建议,甚至真的准备接受这建议,要去剿灭人数达到一百人次的团伙,对此有不同看法的另一名参谋官,马上提出了异议:“不可!这样的判断依据太过于笼统,要是误杀平民,那可怎么办?眼下我们最重要的是争取人心,如果兴华军做出了滥杀无辜的事情,恐怕会让好不容易尝试接受兴华帝国为统治者的夏国老百姓们,瞬间丧失对帝国的信心。”
这样的担忧,倒也不是杞人忧天,里昂闻言,当即点点头,表示理解。事实上,这个做法,的确也是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兴华军刚刚取得对泰安县城的掌控权,在这段政权还未稳固的阶段,兴华军的任何一个大的错误,都有可能会导致民心不服,甚至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引发意图推翻兴华帝国统治的民间暴乱。
还没等里昂说什么,王开威倒是已经一脸严肃地,开始解释自己的判断,道:“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无须过分担心。夏军在阳城以西地区,实行了坚壁清野的策略。说明泰安城以西,几无平民,至少是不会留下多少身强力壮、甚至具备战斗力的青壮年。所以,就算这些地区还有民众留下,恐怕也只是花梨镇的一般老弱妇孺。正因如此,我们是可以大胆地推测,如果有一百人以上的平民聚集成群,而且还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的话,这些人,就不可能会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了。如果他们不是夏军士兵假扮的人,那就只会是不听夏国号令的山贼。对付这些人物,我们再怎么剿灭,也不为过!”
王开威的话,字字句句,都有理有据,让原本不认同他的建议的人,也变得无话可说。
两方的观点,各有道理,但是立场不同,自然结论不同。里昂见气氛有些不妙,便适时地开口化解尴尬,说道:“王开威的推测,不无道理,可以作为清剿部队的判断准则,只是,正如大家的担忧,为了提高清剿行动的准确性,在王开威的建议上补充一点,也就是要将判断的标准再提高一些,全军补充一条,可以不经过请示,剿灭二百人的武装团伙。”
里昂虽然是都接受了双方的意见,但其实也没有特意倾向于任何一方的见解。里昂很清楚,作为一个领导者,虽然应该鼓励下属军官,多提出一些有利于行动的观点说意见,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公道平和的判断,才能防止在参谋军官中出现内讧的迹象。
里昂的处理方式是成熟的,成功化解了两人本就没有必要出现的尴尬氛围,同时也对这个清剿行动,给出了更好的指引。
这个行动指令的安排完成之后,王开威当着众人的面,再度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司令,我们在清剿敌人小部队的时候,应该派一支军队,威胁阳城。”
王开威的话,又再度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不过,不同的是,这一次,暂时还没有其他参谋官提出异议。
面对众人似乎明白又似乎疑惑的神色,王开威顿了顿,继续说道:“阳城是夏军的重要补给城市,所以,在阳城里,必定会存储着大量的物资,也就是说,阳城对于夏国而言,是个很重要的据点。可以断定,此时此刻,隐藏在泰安县附近,对我们兴华军存在威胁的夏军,他们的补给,大多数应该就是来自阳城。正因如此,如果我们同时把阳城列入行动目标,分出部分军力威胁住阳城,那就等于对夏军起到了一个关键的掣肘作用。受我军控制的阳城,自然就自顾不暇,更不可能顺利地保持住对夏军输送补给,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夏军失去了阳城这个重要的补给渠道,必定就不可能持久地围困住泰安城,不可能持久地活动在泰安城附近,恐怕也就不得不撤军,这还能让我军不战而胜。”
里昂闻言,点了点头,而其余的参谋军官,终于也被王开威的严密战术所折服,纷纷表示对王开威第二个军事建议的认同。
经过半个小时的商议,里昂部的下一步行动,就全部确定了。
里昂部的最新计划,通过电波,传回数千里之外的兴华城。艾伦一拿到这份来自里昂部的电报,就丝毫不耽搁地迅速拿到皇宫,呈给易星辰。
“陛下,我军进展顺利,这是里昂的下一步计划。”艾伦一边把电报递给易星辰,一边用简单而概括的话语,向易星辰作出汇报。
易星辰看着计划,微微一笑,满意地说道:“我军进展顺利,这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情。”
然而,听到易星辰的话,艾伦却没有马上以同样愉悦的态度附和易星辰。易星辰见状,露出了疑问的表情,看向艾伦,得到示意的艾伦,顿了顿,仿佛有所顾虑,但还是对易星辰提出:“陛下,我军还是有短板。毕竟战场在夏国,如果战线过长,而后继运输能力不足,还是会严重制约我军展现自身的实力,所以,我们还是要注意并且克服这个潜在的危机。”
“你有什么建议?”易星辰听出艾伦话里有话。
“陛下,我建议动用悬浮货车,并且投入战场。”这一下,艾伦倒是果断地提出了一个让人料想不到的解决方式。
易星辰闻言一顿。
兴华生产基地早就生产悬浮货车,仅用于异世,并且建立了三条固定运输路线,兴华城与西林核电站,兴华城与南土城,南土城与安华城。在这三条路线上,兴华帝国一共投入了十五辆悬浮货车。然后,兴华生产基地就再也没有生产悬浮货车。
目前,兴华生产基地最赚钱的是兴华悬浮汽车。基本上,兴华生产基地每生产出一辆悬浮汽车,就卖出一辆悬浮汽车,根本就不存在滞销的问题。
艾伦的建议,显然就是希望易星辰拿出一条生产线,专门生产悬浮货车。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兴华生产基地悬浮汽车产量相应减少,产量减少,意味着收入减少。
正是因为这个决定一旦实施,可能影响到的方方面面并不少,所以,艾伦起初也是有着犹豫,是否应该向易星辰提出这个建议。但是就事论事,艾伦还是觉得,这个方案如果能够加以实施,会对事情有极大的帮助。
只不过,这确实只能由易星辰做出决断。
易星辰在心里面仔细衡量了一番,认真地对艾伦说道:“这不是一件小事。可以预想,一旦要有所决定的话,不少事情都需要重新计划。不过,可以先抽调三辆悬浮货车,前往蜀城,专门运送前线军用物资。至于后续是否还要有所安排,还是以后再慢慢安排。”
艾伦点点头,他是国防部长,完全有义务根据战争的需要,向易星辰提出一切有利于兴华帝*方的建议。至于,他所提出的建议,最后易星辰会不会采用,或者怎么采用,则还是由易星辰自己做出最后决定,作为臣子,艾伦的义务也仅限于此。
不过,看到自己用心提出的建议,易星辰是有在认真考虑,这已经让艾伦非常欣慰。
易星辰对艾伦的信任,是毋庸置疑的。两人讨论完夏国战场的战事之后,易星辰对艾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艾伦,你是国防部部长。我希望在你的任上,能重新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作战体系。”
艾伦有些意外,马上问道:“陛下,您对现行的作战体系不满意吗?”
虽然艾伦是感到很意外,但他更没想到,易星辰马上就叹了一口气。
原来,易星辰早就对兴华帝国的作战体系,感到很不满意了。比如说,光是在这次的江州之战中,兴华帝国的军队,在作战方式和布局上,就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朝廷内阁与地方沟通不畅,双方配合很差,而且,剑关大战之时,帝国甚至是没有在站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而导致最终不得不临时仓促地调派军队与筹备粮草。
这种种问题,都是暴露了兴华帝国的作战体系,具备很大的漏洞。如果不是兴华士兵的武器强悍,而且兴华军的士兵,平素里因为接受到足够的训练,从而具备足够高的作战素质的话,也就是很好地弥补了作战体系的不足,恐怕兴华帝国在云州的统治也会出现问题。还有就是新兵招募与训练的问题,预备役制度不够完善。
易星辰说道:“你不觉得兴华帝国的作战体系有些混乱吗?需要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以国家战略目标为主。还有征兵制度,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预备役制度,维持一定数量的军队,保证国防线,而不是像现在,需要抽调各地的兵力。还有,我们必须尽快消化新占领区,征兵制度,必须考虑新占领区的特殊性。”
“是,陛下。我会领导国防部的参谋部,研究帝国的各种军事制度。”艾伦答道。
“国防部的预算够不够吗?”易星辰问道。
“不够!”艾伦答道。
“缺什么?”易星辰说道。
“装甲车,合金铠甲,晶能枪,晶能炮……”艾伦笑道。
易星辰闻言顿时一惊,不过,艾伦是帝国最强的剑士,也是易星辰最亲密的臣子之一。易星辰对艾伦很信任,易星辰说道:“你还真敢想,你觉得帝国有这么富裕吗?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陛下,我建议兴华帝国组建一支特种装甲部队。”艾伦认真说道。
“那是怎么样的部队?”易星辰好奇问道。
“陛下,我相信夏国肯定有九级职业者。一旦我国能够威胁到夏国的统治,夏国的九级职业者肯定会出动。届时,我们能够对付高阶职业者的手段不多,很容易失去优势,进而失败。所以,我想要组建一支专门对付高阶职业者的特种部队……蓝水星的科技水平很高,他们的合金装甲,极其强悍。如果我们职业者,拥有可以阻挡高阶职业者一击的单兵装甲,就能有近距离反击的机会。我们可以动用高能炸弹,重型狙击枪,导弹、晶能炮等武器进行反击……”艾伦详细地解释了一下自己的组建特种装甲部队的想法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