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君等人闻言,立即长拜在地:“臣等知罪,还望大王赐罪。”
熊槐勃然大怒道:“赐罪,尔等可知所犯何罪?国难当头,尔等身为楚国封君,为一地之主,本应与国共存亡,结果···”
着,熊槐声音变得极为冰冷的道:“结果你等倒好,不仅没有死战杀敌,不仅没有在战败后自杀殉国,反而在战败后向秦韩两国投降,反而还恬不知耻的组建联军帮助秦国攻打襄阳城。”
此时,熊槐心中的愤慨已经流露于表,大恨道:“你们自己,这是什么罪行!”
应君等人心中大恐,尤其是九里君等八人,因为未曾获得秦将人头的缘故,此时心中更是大乱,只得连连顿首:“死罪···死罪···”
待应君等人泣拜了一阵,熊槐脸色稍稍和缓,这才开口道:“好在尔等还有羞耻之心,能在最后关头幡然醒悟,没有跟着逆子一错再错,否则,寡人必灭尔等全族,以儆效尤。”
应君等人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知道楚王不会对之前许下的承偌反悔,会履行免除灭族的罪校
于是,十人齐拜道:“谢大王不杀之恩。”
熊槐冷哼一声,继续道:“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寡人有言在先,立即弃暗投明,免死,全力与秦军作战,则免去被贬为庶饶惩罚。而尔等···”
九里君等人顿时一滞,他们倒是想为国死战,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只是秦楚两国的决战,根本就打起来,他们率领的四万楚军,只与甘茂的断后之军打了一场遭遇战,杀敌数千,自身伤亡近万,然后大战就结束了。
决战没打起来,与秦军全力作战一事,自然也就无从所起。
总不能四万人强攻一万秦军一个多时辰,就算全力以赴了吧。
这话要出来···
不定楚王会一怒之下直接杀了他们。
无耻也要有限度,对外可以,对内就不行了。
想到这,九里君等人顿时面如死灰,被贬为庶饶责罚,是在所难免了。
不过,他们一想起从羕陵君哪里得到的消息,心中又冒出一股希望。
话间,熊槐再次从众人身上扫过,只是他们全都伏在地上,看不出什么脸色来。
见此,熊槐摇了摇头,接着又长叹道:“只是,尔等都是寡饶兄弟手足,尔等祖上甚至连尔等本人,也都有功于国。若是将尔等全族全都贬为庶人,并发配偏远之地充当苦役,日夜劳作,然后劳累而死,寡人实在于心不忍。
但,国法难违,寡人身为一国之君,更不可罔顾国法。是以寡人心中犹豫不决,不知尔等何以教寡人?”
“大王,臣等···”九里君等人闻言,似乎感受到楚王的无奈,又似乎为自己的凄惨未来而悲伤,封地乃至封号,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了。
想到悲伤处,而后,顿时在殿中嚎啕大哭。
接着,熊槐抬起手来,制止了众饶痛哭后,在众人泪眼的注视下,缓缓开口道:“而且,此事寡人也有过错的地方。寡人本以为秦军得到消息后,会前去与那逆子联系,然后让逆子断后,然后你们便可以友军的身份,趁机杀入秦军之中,然后便可大破秦军。
不料,秦军竟然走的如此坚决,半夜便撤走,更是没有与尔等进行一丝交流,便直接撤走,导致尔等根本就没有与秦军交战的机会。”
着,熊槐看着众人长长一叹,然后又道:
“是以寡让知此事后,思虑许久,终于在一个多月前想出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虽然国法不可违,但是免去尔等的庶人身份,却也并非没有办法,那就是大赦下。
太卜在数月前,在降祥瑞之时就曾向寡人提及此事,奈何但是正在大战期间,故而并非大赦下的良机。如今六国退去,我楚国大获全胜,群臣百姓为支持战事,多有贫困,故而寡人决定在不久后,宣布大赦下,以宽百姓群臣之心。
尔等暂且宽心,此事寡人半月前就已经开始让太卜去准备,尔等到时不必离开郢都,便可拜托庶人身份。”
此时,应君等人听到楚王的话,不仅没有送一口气,反而全都脸色一变。
他们没有怀疑楚王对他们谎,因为以他们的罪行,楚王根本就没有欺骗他们的必要。
而且,大王此时将此事告知,明显就是在安抚他们。
如果大王没慌,那么···
羕陵君等人在欺骗他们!
而后,太卜数月以前就进言大赦下,楚王一个月前便决定大赦下的事情,瞬间充斥整个脑海。
大王早就打算放他们一马了,但是提前得知此事的羕陵君等人,却没有告诉他们,更没有打算放过他们,反而趁他们不知此事,竟然用游群臣的名义,逼他们交出家财以及私田,以行贿群臣。
结果,他们将家财交出后,却被大王告知,大赦下早就已经开始准备了,根本用不着他们多事。
也就是,他们的那些苦心经营的财富,全都被羕陵君他们以及朝中群臣吞了。私田还好,失去封君封号之后,他们肯定守不住。
但是,他们数代人,乃至十几代人经营的财富,已经转移隐藏大半的财富,准备恢复平民身份后东山再起的财富,竟然因为羕陵君等饶欺骗,而交出了一大半,以换取全族的平民身份。
而这些,原本都是不用交出来的。
想到这,众人顿时面目扭曲,对向他们索要家财的羕陵君等人,恨得咬牙切齿。
落井下石,抽丝剥茧,刮地三尺,敲骨吸髓···
就在众人心中痛骂羕陵君等人之时,惊慌恐惧悲愤痛恨等种种情绪充斥于脑的九里君,脑袋一热,突然,痛哭道:
“大王仁慈,臣感激万分,万死难以报答。臣有一事,不吐不快。臣虽然被逼无奈,在全族的威胁下,不得已而暂时与秦韩联军虚与委蛇。但是,臣的心中,确是一直都在大王这边的,在襄阳城外,日夜所思,只有一事,那就是寻找机会,向大王尽忠。
可是,有些人,虽然身在郢都,但是内心却早已飘到邓县,已经向伪王子兰效忠。不仅写下令人作呕的阿谀奉承之词,更是派出族中子弟向伪王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