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明,是喻汝阳的字。
一番话,说得堂堂正正,浩然正气。
可朱榑并不认可,在一旁嗤笑不已:“一个虐民的知县,还说为了百姓,当真可笑至极!”
喻汝阳看向朱榑,挺了下胸膛:“你非我,焉知我不是为了百姓?”
朱榑指了指荥泽城方向,厉声道:“将所有青壮都给抓去修河堤,无数良田要么荒废,要么妇孺老人在耕种,你说是为了百姓?我看,你就是借修河之名贪污敛财!”
喻汝阳并没有愤怒,只是浅笑了两声,毫不理会地向前。
铿锵的脚步,甚是有力。
典史张秤拱了拱手,板着脸道:“你们可以指责县尊伤民、劳力,但你们没资格说他贪污敛财!他每日吃什么,穿什么,如何过日子,县衙上下比你们清楚!”
朱榑没想到自己竟被一个知县给忽视了,还被一个知县身边不知什么身份的人给说教了一番,恼怒不已,想发怒,却看到了朱标冷厉的目光,憋得难受,喊了声:“大哥!”
朱标威严地看着朱榑:“闭嘴!”
朱榑甩袖。
欧阳伦上前想要接下朱标肩上的铁锹,朱标也没答应,扛着就追上了喻汝阳。
不等朱标问话,喻汝阳便开口道:“去年十月底,定远侯带船队出海,是去了何处,你是金陵来的,应该有消息吧。”
“外面不是都传开了,去澳洲。”
朱标言道。
喻汝阳暼了一眼朱标:“去澳洲?这个消息也就是蒙骗下百姓,你若相信了的话,我都怀疑你有没有在格物学院待过。”
朱标凝眸:“你是何意?”
喻汝阳握了握拳,拳骨咯嘣直响:“定远侯,也就是顾堂长,他是我认为最博学、也是学以致用最厉害的一个。他无论做什么事,从来只有一个宗旨,那就是让大明变得更好。”
“你回顾一下他的过去就知道,从未背离这个宗旨。发现澳洲,是顾先生的壮举,这个壮举完成了,他最该做的事,不是匆促二下澳洲,而是引导商人前往澳洲,开辟贸易通道。”
“这才符合顾堂长的一贯风格,可他不仅在回京之后一个多月便出航了,而且还带走了水师全部精锐,包括绝大部分蒸汽机船。若只是为了去澳洲垦荒种地,显然,这个举止并不能让大明变得更好。”
“所以我断定,顾堂长去年离京,一定还有其他事要做。而这件事,也一定比水师精锐镇守沿海更能让大明变得美好。我虽不知详情,但我笃定,顾堂长是这样的人。”
朱标惊讶地看着喻汝阳,脚步一个踉跄,差点摔出去。
一道身影闪至,一把扶住了朱标。
喻汝阳眯着眼看向庄贡举:“这个人,该不会是兵学院出身的吧?不对,兵学院的人还没如此敏捷有力。朱兄弟,要不这个人借我用一段时日?”
“干嘛?”
朱标有些警惕。
喻汝阳呵呵一笑:“自然是修河堤。”
庄贡举声音有些尖锐:“你让我去修河堤?”
我可是锦衣卫指挥同知,知不知道,我动动手指头就能将你送去镇抚司。
朱标暼了一眼庄贡举:“我都能抗铁锹,你为何不能修河堤?喻兄,他借给你用了,让他多铲点土,好好干活!”
庄贡举憋屈,却又无法反驳。
喻汝阳拍手:“今日得一力夫,可喜可贺。不过朱兄,你也要一起帮忙啊,众志成城嘛,大家一起干,早点将这黄河大堤给弄好才是。”
朱标皱眉。
喻汝阳刚刚的分析很是厉害,他看穿了先生出海并非前往澳洲,而是附带了其他使命。
这样的眼力,已经超出了绝大部分官员。
要知道,哪怕是一些尚书、侍郎,他们认为顾先生带人去澳洲垦荒建城了,对顾先生所行目的持有怀疑的,恐怕也就只有薛祥、开济、阮畯等寥寥几人。
人在荥泽,却能洞穿金陵事。
这种智慧,对得起他十三年格物学院第一的名头。
只是,这样的人,到底为何做出伤害百姓的事,为百姓愤恨?
修黄河大堤,至于如此着急,如此彻底吗?
你哪怕是一年抽出三四个月,安排百姓服徭役,那这事也说得过去,这将荥泽青壮都拉去干活了,就是商铺里也没个年轻伙计,该判杖刑的,你改徒刑,这就将事做绝,胡来了啊。
说他聪明吧,绝对聪明。
说他愚蠢吧,那也是绝对的愚蠢。
朱标想不通。
北行十余里,朱标看到了无数忙碌的百姓。挖土的挖土,背土的背土,十分有秩序地朝着远处的黑色堤坝而去。
典史张秤将背篓放下,然后接走了朱标肩膀上的铁锹。
喻汝阳指了指通上黄河堤坝的斜坡道,对朱标道:“走吧,咱们上去看看,看过之后,也能决定你是理解我,还是跟百姓一样唾骂我。”
沿着斜坡上行。
朱标体能还好,可朱桢、朱榑、欧阳伦就差太多了,还没到堤坝上,已是气喘吁吁。
上坡费力。
朱标也不等三人,跟着喻汝阳上了堤坝,然后看到了宽阔而浑浊的黄河。
喻汝阳看着朱标平静的面容,略显诧异:“朱兄到过黄河?”
朱标点了点头:“开封府外登堤看了看。”
喻汝阳走至堤坝边缘,目视黄河,沉声道:“黄河,无数百姓的母亲河。可朱兄知不知道,这位母亲的脾气可不好,时不时就会折腾一下,带走无数人的性命。”
朱标自然知道。
比如元末黄河决堤,这才有了红巾军挑动天下,父皇最终顺成天道,登基坐殿。大明开国这些年,黄河也没少决堤,每次决堤,都有大量百姓伤亡,随之而来的就是朝廷蠲免税赋,力求休养生息。
喻汝阳叹了口气,指了指堤坝内外:“你去过开封,应该知道黄河其实是地上悬河,而这个悬字,可不只是悬空之意,更是悬在河流两岸百姓头顶的一柄利刃!”
“一旦这柄利刃落下,那就是民不聊生!所以,朱兄,我喻汝阳宁愿背一世之骂名,宁愿对不起这里的百姓,也要拼尽全力,将这堤坝给稳固住!我不允许这里出现决堤,我不允许荥泽,成为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