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文王造周,大伯创吴,革化戎夷,不因旧俗……”

“佛法垂化,或因或革,清信之士,容衣不改,息心之人,服貌必变……”

“以中夏之姓,效西戎之法,下弃妻儿,上废宗祀,悖礼犯顺,曾莫之觉,弱丧忘归,孰识其旧?”

林灵素站在殿内,侃侃而谈。

李彦打量这位丰神如玉的道人,第一印象是:“颜值属性好高,怕不是有近40点?”

此世颜值与魅力挂钩,高颜值的人一见就能让旁人生出好感,而林灵素到了一见面就能令普通人生出高山仰止之感,至今所观之人,最是不凡。

而这位“金门羽客”所言,也极具扇动力。

林灵素并不分辨道佛两教,法门哪个高下,而是从风俗上面入手。

他提及古时周文王建造西周,大伯建立东吴,都是改革四方夷狄的风俗,而不会把夷狄的旧俗,带进华夏的传统中。

反观诞生于西域的佛法,则在华夏落地生根,起初也加以变革,以适应当地的情况,但渐渐的,则开始影响华夏之民。

对自身传承有自信心的人,衣冠不会改变,文化不会动摇,没了华夏信仰的人,服貌随之变化,文化随之变更。

最终变乱自身,遵从夷狄的教法,对下抛弃妻子儿女,对上荒废对祖宗的祭祀,偏偏还是在不知不觉之中,丧失了勇气志向,到了最后,还能否认得自己的根是什么模样?

李彦一听,就知道是《夷夏论》的观念。

佛道之争早在千年前就有了,最早见于东汉,中天竺人迦摄摩腾与诸道士论难,那也是佛教最初传入中土,已经与道教产生争论;

等到了西晋,道士王浮着《老子化胡经》,言老子在天竺乘日精进入净饭王妃净妙腹中,出生后自号释迦牟尼,建立佛教,并开始对印度人实行教化,释迦牟尼不过是老子的一个化身。

再到南北朝,道士顾欢作《夷夏论》,依旧称佛为老子化身,佛道二教互争短长,正式展开“夷夏之争”。

老恩怨了。

官方正式停止论战,是武则天时期,下令禁止佛道互相攻击,规定“自今僧人及道士敢毁谤佛道者,先决杖,即令还俗。”

武则天反正是两者都用,佛教为她登基的正统背书,道教则为她炼丹抓狐,皆有信奉。

而唐朝之后,到了宋朝,佛道再次争了起来。

早在真宗朝时,《老子化胡经》就又兴盛,后来又衍生出老子八十一化,其中还有老子化身摩尼图,这个“摩尼”不是别的,正是摩尼教的“摩尼”,也就是明王,真要按照那个说法,跟在师师身后的明王都是老子所化,老子也够忙的。

所以历史上林灵素灭佛,是有时代背景的,宋朝的统治者信奉道教到了一定程度,再出了他这么一个人物,才会推动了这件事的发生。

现在林灵素面对的是新朝新皇,顿时只字不提老子化胡,专讲正统传承。

配合上他的样貌风度,就算是再平平无奇的话,都能让人觉得有理,更何况这番言语本身也有一定的道理,再加上新君立朝,总喜欢追求正统,正是投其所好。

但李彦只是听听。

他想要的,并非佛教融入后所产生的种种矛盾,而是解决的办法。

提出问题,是一件好事,但提出问题后能加以解决,哪怕是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才是真正值得重用的人才。

而很多时候,提出问题后,不仅没有解决的办法,反倒是越做越糟,比如历史上的那次“宠道灭佛”。

如果林灵素提出的,还是类似的法子,就可以由哪里来,回哪里去了。

等到这位的夷夏正统论说完,李彦发问:“如道长所言,若有这种种弊端,如何改之?”

林灵素从袖中取出一物:“入京得闻龙章凤篆,贫道的浅见,早已抛之脑后,正胡佛之策,全在其上。”

内侍呈上,李彦翻开,目光一亮:“洒脱飘逸,大气自然,好字!”

然后又莞尔一笑:“内容一字未变,将《僧侣考选详规》誊写一遍,道长所见,便是如此?”

林灵素道:“君上聪明神武,天纵之资,惩宋政废弛,治尚严峻,诏诰命令词,怀济世安民之心,洞达物情之念,贫道拙见,所差远矣,自当依法,然……度牒巨富,利利相护,恐各地多有欺瞒之举!”

理论讲完,吹捧的同时,开始转为实际。

原着里鲁智深怎么上五台山和大相国寺当和尚的,就是靠的一份度牒。

这方面很写实,度牒能免税赋,去徭役,脱人命官司,十分的珍贵,私卖早已成为了一份产业。

唐朝是如此,宋朝更熟练,发现民间禁绝不了,那怎么办呢?

朝廷自己卖!

北宋官府在缺钱时期,就把度牒当成赚钱工具,比如苏轼担任杭州知州,因为办公地点破旧,要把屋子修好,需要四万余贯钱,地方财政不肯出,他就上了一道奏本《祈赐度牒修廨宇状》,“乞支赐度牒二百道,及且权依旧数支公使钱五百贯”,用卖了度牒的钱,来修衙门的办公居所。

北宋是偶尔卖,南宋是一直卖,由于钱币贬值特别快,在当时民众看来,度牒更加靠谱,当作金银来储备,连宋孝宗给宋高宗送礼时,礼单里面都有“度牒一百道”,俨然成为硬通货币,后来更当作军费来源,“以度僧牒千给四川军费”“鬻田及卖度牒钱六十三万缗助军用”,实在离谱……

现在原为北宋末年,其实民间已经到了那个地步,如今的度牒价格,大致是两百贯到五百贯不等,看各地行情,形成一道完整的产业链,在里面伸手捞钱的,也不止佛门,还有与佛门来往的权贵富户,乡绅士族。

这些地主豪商利用度牒牟利,逃脱纳税和徭役,国家的负担愈发向着普通百姓转嫁,造成农户破产,大量逃亡,官逼民反,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朝廷下令整顿佛门,真的这么做了,度牒的价格就会陡降,这个特殊的货币就崩了,自是让一大群既得利益者惴惴不安,甚至会有倒卖度牒的商人直接破产。

林灵素不愧是专业仇佛的,“度牒巨富,利利相护”,八个字就把第一阶段的困难说得清楚。

李彦微微点头,还是问道:“那依道长之见,如何令政令通行?”

林灵素心中有了一瞬间的迟疑,他的原意是先顺着燕王的决策走,等到碰壁之时,再奉上自己所见,到时候还是要用他的法子。

但亲眼见到这位君上后,实在不同凡响,令他都看之不透,临时改变主意:“贫道行走天下,所见寺院,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邪教贼子藏身其中,绝非个例,寺院住持多有包庇,不正善恶,不辨是非,理应问责,若不明刑,必不能震慑宵小,令此辈心存侥幸,顽抗朝廷!”

李彦平静地道:“还有么?”

林灵素道:“佛法寄于来世报应,无生之教赊,无死之化切,心境谦弱,避退夸强,需改之。”

说到这句时,他虽然语气平静,心头其实是十分激动的,因为这是攻击佛门根本教义了。

在他看来,把人一生的幸福或者苦难,归咎于在前生前世的报应,从而教导百姓今生努力修佛,再给虚无缥缈的来世积累财富,实在荒谬,根本就是浪费时间,而道教的修炼方式,是关乎到今生切身利益的修炼之法,孰优孰劣,一眼可见!

然而李彦的神情依旧沉静:“还有么?”

林灵素谨慎起来,道出第三条:“佛教文而博,佛经繁而显,此为蛊惑大害,当令佛教质而精,佛经简而幽,方为修炼法门。”

李彦眉头都轻轻一扬。

佛教之所以能盛行,正是因为门槛低,如今林灵素先是准备惩处佛门各寺高僧,借明尊教沉重打击佛门威望,再攻击其核心的教义,否定来世福报,最终改其经文,达到驱散信徒,断绝信仰的目的……

如此灭佛的法门,比起给宋徽宗的建议狠毒多了。

但李彦却知道,这些手段激进极端,会引发更大的社会动荡,但他没有直接否定,而是开口道:“子曰‘有教无类’,孔圣以前,谁是贵族谁就能受教育,拥有尊贵的地位,孔圣以后,谁好好学习,谁就可以成为有用的人才,获得一席之地,前朝文教大兴,亦是将‘有教无类’,发扬光大,人无贵贱,学无止境……”

林灵素闻弦歌而知雅意,这位开国君主虽然对佛门下手,却没有禁绝佛门信仰之意,心头微沉。

然后就听到那威严的声音继续传来:“佛号正真,道称正一,寻道虽同,法有左右,依道长之意,可是欲与佛门群僧辩法?”

林灵素毫不迟疑地道:“贫道愿为!”

这位“金门羽客”的本事在于,他主张灭佛,众多僧人不服,与之斗法,无论是皇家寺院还是五台山高僧,都尽皆失败,才不得不戴冠执简。

后来全真教也引发道佛相争,忽必烈召请佛道两宗,各出代表,也来辩论,最后全真教道士却被辨得理屈词穷,十分狼狈。

但李彦所要的斗法,却与其他统治者的形式不同:“朝廷组建文化交流团之事,道长可知晓?”

林灵素心头一咯噔:“贫道有所耳闻。”

李彦道:“自汉唐以来,周边各国便尊我国为天朝上国,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兴教化。”

“蛮夷番邦,皆为外民,久慕汉化,然高丽本为顺民,却为女真凶顽所染,恩将仇报,结怨天下,再无复国之机,实在可惜。”

“今我燕定鼎天下,再开盛世新朝,文治武功,缺一不可,故而这文化交流团,正是肩负重任,行走北地,传以大道,林道长可入团中,一展所长。”

林灵素面色微变。

担心的事情来了,若论斗法,他半点不惧,但传道的话,尤其是对异族传道,道教又如何比得上佛教?

所幸这位燕王继续道:“道佛所长不同,此法并非公正,只为国家,并不分绝对高下,另有一人正在金庭祖地,可为助臂,道长去见,自然明了,此行回来,再有交托。”

林灵素立刻意识到,这位还是有所偏向的,只待此事功成,如何不能显出道家本事,精神大振,稽首行礼:“遵君命!”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重生之金枝庶叶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魂穿汉末:朕要让何皇后生二胎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