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泉走入宫内,里头已经全是大顺的人,并且还有一个随军的军医旗,正在给躺在病床上的高迎祥诊治。
就在高一泉靠近时,高迎祥的诊治结束,并且将他抬起来,靠在床头。
高一泉有点失神,印象里十分雄壮,并且表情永远冷漠的男人,如今形如枯槁,嘴巴歪斜,口水直流。
高迎祥看到了高一泉,沉默片刻,忽的颤巍巍伸出手指。
高一泉赶紧走上来,抓住他的手指,刚想说话,高迎祥喑哑的声音传来:“好……好。你,你可以的。”
说完,高迎祥就没有说话了。
仿佛这话,就是他这辈子最后的话了。
“世子殿下,请放宽心。高公爷只是突发脑溢血,现在恢复下来,只要调理得当,三年内,会恢复说话……只是,高公爷身上得了不少不该出现的慢性病,比如因为长时间得不到按摩,肌肉萎缩没有及时清理便溺,而造成的感染,最后及时褥疮等病症。”
军医快速的介绍完,高一泉身体已经在颤抖了。
他在大顺是学医的。
尤其是针对高血压病症的研究,毕竟他这些年跟高迎祥以及其他大臣通信,也知道了高迎祥年少面瘫的后遗症有点发作现象。
他查了半天,只是知道这可能是血管或者神经病症,所以他专门关注有研究这个方向。
因此他很清楚,高迎祥的脑溢血或许是倒下的导火索,但剩下的这些病症,只要做好护理,一切就不成问题。
但却长在了高迎祥身上。
这就意味着,高迎祥的病是被拖延或者恶意加持导致的。
不用想,有人想要高迎祥死。
唯有如此,才能造成既定事实。
“能活多久。”高一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死死盯着说话的军医。
“护理得当,五到十年。”军医解释道,“但高大人自己的选择很关键。医疗最终的结局,永远是患者自己的选择。毕竟病毒性的糜烂,哪怕我们有大蒜素或者新药青霉素,就算救回来,养护过程只会痛苦无比。这一点,您也是知道的。毕竟青霉素的后遗症……”
“我知道了。”高一泉站起来,转身抽自己的佩剑,一边走出去,一边说,“全力治疗,等恢复得差不多了,转移去大顺最好的医院。
剩下的,就是我的事情。”
高一泉走出去,军医们没有反对:“开始做维护,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截肢。活下来最关键。”
高一泉走到门口的声音顿挫,暗骂了一句军医就是一群兽医之后,也没反对。
因为他们说的对,活下来,才有资格讲自己是个废人。
收拾了一下心情,高一泉走出来,来到了王叔俭身边。
他身前,跪着高一泞等一群金山郡国的贵族。
“高一泞。父亲的治疗,你为何要故意耽搁。”高一泉质问。
可被压着的少年,抬起头来,冷笑说:“有什么好说的,成王败寇罢了。”
“好一句,成王败寇罢了。”高一泉闭着双眼,忽的睁开,冷冷盯着他,“为了权力,你真是狠辣。”
“狠辣?你懂什么?你一出生就是嫡子,该有的一切都有了,凭什么我就得吃你留下残羹冷炙,还得跟其他兄弟抢?再者,就连中国都开始用秘密立储了。凭什么我就不能是继承人?”
“能一样吗?”高一泉苦笑着,“中国选的必须是明君,而你金山郡国选的,只是贤臣。什么时候,你起了错觉,认为你是一国之君了?你我,不过就是大顺行政体系之下的封臣,大顺的规矩,就是最大的规矩。
所以,做错了,认罚吗?”
“嗤。”高一泞嗤笑不言。
高一泉叹息,下一秒长剑直接刺入高一泞的身体,果断且迅速,就是王叔俭都有点发懵。
果断!狠辣!
“这血,你染了……”高一泞咬着牙,忍着剧痛,一一说出来,“这种污点,你居然敢留……你难道不怕大顺趁机,废了你?”
“有污点的臣子,就抢不了圣君的名头,至于我的所作所为,左右都会如实记载,我是因为你不孝,怒而用剑将你杀死的。”
说完,高一泉再拔剑,这一次转了个架势,举起劈下,高一泞的脑袋落地。
狂飙的鲜血,让所有人都吞咽了口水。
高一泉抖掉血迹,然后看向那些被吓傻的高一泞亲眷族人。
“杀。一个不留,回头我会向陛下上书请罪。但,纵容君父烂在床上,必须严惩。”
王叔俭有心拉了他一下,但高一泉根本不理会。
很快,宫室被血洗。
解决掉了高一泞这一脉的人,现场其他的人,也都是瑟瑟发抖。
眼中带着浓浓恐惧。
他们是第一次知道,原来一直在中国当质子的高一泉,居然是这么个狠人。
“回去,然后按照大顺的礼制,准备禅位仪式。父亲的身体,已经没办法支持执政了。至于你们担心的分家问题,一切按照大顺的规矩办。地盘如何,也可以上报给凉王。”
高一泉介绍了一下王叔俭,接着往下说:“从今往后,金山郡国,由孤执政。”
众人拜服,不敢反对。
等他们走了,王叔俭叹了一口气:“你有点冲动了。”
“为人子,见到这一幕,如何能忍受?父亲他……在我离开之前,可不是这样的。”
高一泉叹息,缓缓收了剑。
他对于高迎祥的记忆,是强壮、威武的。
而现在呢?
枯槁、残败、不似人形。
这一幕,叫他如何能接受?
“也罢,后续我会帮你。”王叔俭拍了拍他肩膀,示意他不必太过紧张。
有大顺的军队在支撑,剩下的人,绝对是翻不起任何浪花。
“放心吧。我会配合好大顺对于东洲的建设工作。尤其是金山盆地内的发展,为之后的大顺向东发展做好支点作用。”
高一泉很清楚大顺安排他回来做什么。
东洲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因为高迎祥独霸大部分金山盆地,所以一直被大顺延后,或者发展其他地方。
现在,高迎祥确定失去了治理能力,就该分化与拉拢了,高一泉养在大顺十年,对大顺的感情并不少,更重要他很清楚,天下体系对于高氏家族的基业来说,利大于弊。
早点分家,他高一泉还会是本地的领袖。
不亏。
随后七日,忙碌完毕,高一泉先登太子位,然后接受高迎祥禅位,正式担任金山郡公,但不担任大顺赐下的上柱国身份。
高迎祥继续担任上柱国、上将军等其他大顺赏下的官职,回朝养老。
至此,大顺有了东洲一个能使得上力气的据点,并加速对东洲的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