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棺的人早已找好,自然是几个胆子大一些的人,但是这种情况下,任谁的胆子再大,心里也都是揣着小鼓一般,毕竟是因为这棺材里有问题才会开棺的。
这棺材虽然木质很好,但是现在的人已开始变懒。以前的棺材上一般都讲究是一根铁钉都不用的,尤其海边,这样的讲究更多。民间有说:破船三千钉。指的是木船上都是用钉子一个一个钉起来的。而棺材和船形状相似,所以钉子就忌讳用在棺材上的,不然寓意不好。不用钉子同什么呢?用榫头。这本是千年的传统。将棺材盖和棺体各自凿出卯榫,到时候棺材盖只要一推,便永远打不开了。比铁钉还要结实。
但是,没有船的地方则不是那么讲究。尤其是近些年,由于人们开始逐渐省了懒法,加之棺材铺的木工水平逐渐下降,那技术便逐渐没落。棺材上也都开始用铁钉代替。由于也没听说出什么事,所以大家也渐渐接受了这样。
这张爷的棺材便是铁钉钉起来的。所以此时要想打开,只要将那铆钉起开便可,简单的很,而且还不用破坏棺材。
这开棺的人里,张秃子便算一个。他胆子还算是大一些的。他带头,每个人喝了满满两大碗酒,然后等着钟山或者年华发话。
此时在钟山的安排下,棺材上面也用高粱秸秆做成的席子搭好了一个凉棚。这凉棚是用来遮阳的。
按理来讲,死人属阴,不可见日。若是一遇太阳暴晒,便会阴魂瞬散。田二娃说的那个祖先被挖出来遇到太阳很快自燃起来,便是如此。而且此时并不是开棺的最佳时机。最好的时间为一天当中的午时和子时。
午时指的是一日当中的中午,太阳最晒的时候,阳气也是最旺的时候。此时开棺是为活人计。子时便是老百姓常说的半夜三更,阴气最盛,彼时是为亡灵计。但是,毕竟牵扯到多人的性命,白天开棺更安全,而且更容易发现异常,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明日便是张老二出殡,今天若不都弄好,明日便来不及了。因为张老二属于不到中年去世,出殡是不能过午的,必须上午就得下葬。
年华心里还是多少有些不放心,便又烧了一沓纸,嘴里念叨了几句,便示意张秃子等人可以打开了。
张秃子深吸一口气,然后率先用个铁镐头,一头拿了一把锤子将镐头尖砸到铆钉里面,然后镐头一撬,那铆钉便吱纽吱纽地从棺材里拔了出来。
随着第一颗钉子被拔出,另外几个人也纷纷学着样子,一起下手。不消片刻,连接棺体和棺盖的铆钉被悉数拔掉。
钟山和年华走到跟前,然后盯着棺材。
此时气氛异常凝重,谁都不敢大声说话,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但是看热闹的人倒是开始脚步移动,都往前靠了靠,为了能看清棺材里的已死了好几个月的人是什么样子。
张老大及其家人都跪在一边呜呜哭着。张老大跪着爬到棺材前面,边哭边说:“爸,为了全家老小的安危,不得不打扰您,您可莫怪呀。”
钟山示意张秃子他们可以将棺材盖打开了。
这开棺盖也有讲究。虽然上面已搭着棚子,太阳晒不到,但是棺材盖也是不能一下掀开的。只见两个人先是一人一边,用镐头将前面的盖子翘起一部分,接着有人便将绳子趁机套到棺材盖子上,接着同样在棺材盖的尾端也用同一方法。待都套好之后,张秃子便喊了声“一、二、三,起!”
四个人便一起用力,将棺材盖平稳地挪到了一旁的空地上。此时一股异味顿时从棺材里弥漫开来。众人皆是掩鼻而视。
张老大及家人也瞬间哭了起来,但是唯独老大站起来看着棺材里的父亲。
钟山也年华等人也是捂着鼻子看着尸体。
由于冬天下葬,加之温度一直不高,下葬的时间又不是很长,此时的尸体并未完全腐烂,从裸露着手上可以依稀看到皮肤开始溃烂,淌着夹杂着红色的黄水,手显得修长,很瘦。除了这里,别的地方没有裸露了。因为死者的脸是用黄纸盖着的,头和身体周围又用棉絮裹得严实。
张老大看着父亲的尸体,泪眼婆娑。
钟山和年华在尸体身上来来回回地打量了好几遍,却并未发现什么异常。
钟山低声对年华问道:“发现了什么没有?”
年华捋着稀疏的山羊胡,撅着下巴,摇了摇头,然后说:“问题可能在是死者身下。”
这话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死者在入殓,即被放进棺材之前,这棺底是要铺铜钱的。自民国以来,一般用五帝钱的居多。何为五帝钱?即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个皇帝的铜钱,据说有挡煞、防小人、避邪,旺财之功效。棺材里是需要用到七个,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一是挡煞,防止尸体被侵,二则给后人招财所用,三则为了死者到了阴间不迷路,北斗星也有指路之用。
钟山认同年华的猜测。如此以来,便要翻动身体。可是这工作由谁来做?
钟山将这话说出去之后,周围看热闹的人顿时都往后退了好几步,包括张秃子等人也都开始往后抽。
张老大见大家纷纷躲,便将眼泪一抹,“钟先生,我来做这个事儿。这是我爸,我不做谁做?”
钟山看了看后面一直跪着的老三。
老三见钟山盯着自己,连忙将头低得快要碰到地面。
钟山不由得摇了摇头,“还是我来吧。”
“这……”张老大对于钟山说出这话有些惊讶。一个腐烂的尸体,任谁也不愿意接近呀,何况是搬动呢。
钟山摆了摆手,“没关系的,交给我吧。”
钟山说着便和一旁围观的女人要了几块头巾。北方农家女人多爱围头巾,尤其是冬春多风季节,一是保暖,二则保持头发干净。
开始,那几个妇女还都不愿意借给,张老大便开口说了话:“借了头巾的,回头我家里,一人领三条。”这话说完,顿时那些戴头巾的妇女纷纷解下来就要递给钟山。
钟山随便抓了几条,递给浆糊,然后二人将头巾裹在手上,充当临时手套。没有被拿到头巾的妇女们顿时很是垂头丧气,眼巴巴看着三条新头巾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