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暮色沉沉。

朱家堡升起鸟鸟炊烟,各家各户都在做晚饭,倦鸟归巢,劳作一天的男人女人孩子也都聚到了一起。

妇人做饭小孩生火,男人噼砍柴火,还有的则在村井排队挑水,黄昏时分是堡子里最热闹的一段时候,有孩童在村巷、晒场上嬉戏。

朱老三也带着三个儿子从粪场回来,打了水在门口洗手净面。

几个媳妇也从织房结束了织布刺绣的手工活,张罗着儿女们回家,还未出嫁的姑娘在做饭,老妇人指挥着大点的孙女帮忙喂猪赶鸡,两个孙子则在门口借着光读书,小的孙儿孙女们围在边上,很是羡慕。

朱老三收拾干净,坐在门口的大石头上,拿出烟袋,很是欣慰的看着眼前这一幕,从十四岁时随父亲来到朱家堡,进了老丈人的粪场做工,受了几十年的苦,还曾在外颠沛流离多年,他也从一个光着脚裤子都露出半个屁股蛋子的那个穷少年,如今也成了个小富老头。

一家十八口人,劳动力多,自家有二十多亩地,佃种了二十多亩官田,种麦子、谷子,也种玉米、土豆,还种红薯养猪,种桑养蚕丝织,家里还养了羊和猪,又养了两头牛一头骡子,还喂了不少鸡鸭。

全家老少都齐上阵,有老三的划算,老妻的操持,儿子媳妇等的勤劳,这个家庭很红火,自家的地里收的粮,足够口粮,缴完地丁后还能富余不少,每年留下一些存仓里以防万一,剩下的可以卖掉。

地里种的桑麻棉,可以养蚕织布,家里妻子媳妇女儿们可以不用外出打工,就在家里纺织,除了能够满足自家人的穿衣需要,还能出售,也是一笔现钱。家里种的玉米红薯土豆既是家里平时搭配着吃的杂粮,也还能用来养猪喂牛羊,牲口也能卖钱。

两头牛和家里的一头骡子,还是很得力的耕地、拉车的好伙计,甚至精心伺候的两头母牛,每年都还能下崽子,养个一年,就又能换不少钱。

这个家庭人多,劳动力足,有自己的地,有自己的粪厂,也搞家庭养殖和织布等,收入不错,年年有节余,但老三夫妻却一直保持着节俭的家风,家里人往往一两季甚至两三季才会做套新衣,旧衣服也是补丁摞补丁,大孩子穿不了的衣服就给小的穿。

自家养蚕缫丝的丝绸,是绝不舍得自己穿的,全是拿去换钱。

就连平时的吃,也极为节俭,不忙的时候一天就两顿,农忙的时候才会加一顿,家里平时是舍不得吃肉的,自家养的鸡鸭下的蛋,也是读书的两孙儿每人每天早上一个,其它两岁以下的孩子才有一个,两岁以上的孩子只能两三天一个,女孩更只能三五天一个。

而大人,一般是很少吃的,鸡蛋要攒着赶集卖钱。

老三想着办法节约,积攒着每个铜板,然后每年至少买上两亩地,不管地价贵贱涨跌,几乎雷打不动的买,就好似有瘾一样的。

虽然家里有产业,可老三也从没闲过,地里的活没耽误,粪场的事也没缺过,甚至到现在,也还是每次亲自赶着车上普集收粪。

老三家的房子也挺简陋,但是地挺大,原本是没这么大的,隔壁一个原来的富农,因为出了败家子赌钱输了欠了许多债,最后求到他这里,他按市价买下来,还多给了两块钱。

右边邻居因老母重病,花光了家里所有钱,最后把地和屋一起送到了老三这里,换了钱给老母下葬,然后到官府报名,移民去了河套,盼望着能分到田地分到媳妇重头再来。

老三就是这样,把前后左右几家的房子买或置换,最后弄来这块几亩地的地基,只是他不愿意搞排场,只是把那些房子简单的修了修,用篱笆围了起来,就是他朱老三的大宅子了,很多地方倒是让他养了羊和鸡鸭,还有些则种了菜,倒是充分利用。

这里的每一间屋,每一块地,甚至如今发家的这些儿孙们,都是老三的成就,每天黄昏劳作归来,坐在厨房门口的青石板上,抽着旱烟杆,能让他极为满足。

铛铛的锣响起来。

甲长朱四提着面铜锣沿着村巷过来,“吃过饭,一会到村头晒场集合,开个会,有事宣布,每家都要来。”

朱四走到他院前,隔着篱笆对着老三道,“三叔,一会开会,屋里头的男人都来。”

老三起身过去,“又开啥子会哟”

老四是村里的甲长,绍天朝在乡村实行保甲制度,十户一牌,十牌一甲,十甲一保。乡有乡公所,保有保办公处。

朱家堡是个大村,有一百多户,因为官府规定,保以十甲为原则,但也会考虑自然村落,一般是一保不得少于六甲,不得多于十五甲。朱家堡户数多,所以还是只编一甲,下面编了十五牌,每牌则编十二户。

保长属于流外官,而甲长则属于办事员,有俸禄的,他手底下还有个保管、一个文书,还有一个村民兵队长。他们几个的俸禄不高,属于不脱产办事员,给予补贴。

老四也是村里的小地主,朱家堡并没有大的地主,只有些小地主和富农,老四还做牲口生意,以前本来是牙人,相马相牛都很厉害,这几年安稳,牲口需求大,尤其是关中有这便利,他也发了家。

他跟老三并不是同族也不是亲戚,只是也算多年的同乡,照例喊老三为叔,也算对这个勤俭持家的小老头比较尊敬,毕竟老三家儿孙满堂,这样的男丁多的家庭,一般人也不敢轻易得罪,何况也是村里大户。

“这不圣人要经过咱们县里,咱们当然要好好迎接一下。”

“嗯,这个应该,我上午还跟老大说要抓个羊,弄些鸡鸭粮食鸡蛋这些准备好,到时带去敬献给圣人。”

甲长朱四笑着道,“三叔觉悟高,我嘛是想着咱们朱家堡也算是大村子,还是要有所组织,不能乱糟糟的,一来咱们得管好咱们堡子的人,万一到时冲撞了御驾,或是跑丢了人咋办

二来嘛,咱们得统一,最好是搞点牌匾旗子啥的,队伍也要整齐,到时最好是牌长们带队,村民兵队换上民兵服拿上长枪押阵,不能乱,进献的东西,最好也是能够统一一下”

朱四是个常在外跑的人,长安、洛阳甚至兰州、西宁都去过,虽说仅仅是个甲长,但有觉悟,他把大儿子送去参军,虽没选上御营,但也进了省巡防营,驻扎在汉中,据说今年还能提士官。

他二儿子原本就是读书的,也争气,给他拿回张武功县中学的初中毕业证来,能写会算,是个文化人,虽没考中秀才,可也仍然被县里录用成为初级办事员,那也是吃公家饭的了。

大女儿更是嫁了西安一个巡防营的尉官,有品阶的九品武职呢,对普通百姓来说,那也是个坚固的靠山了。

听说朱四还把女儿送去西安她姐姐家学习礼仪、官话等,想着有机会的话送女儿选秀女入宫廷做宫女,就算没机会被皇帝宠幸,可将来赐到功勋将士家为妻做妾不也很好。

老三还是比较佩服老四的这股灵巧劲的,两人走的是不同的路子,他开粪场,老四以前做牙商,现在转跟人合伙开车马行,家里自己的地都有六七十亩。

“老四你这划算不错,到时只怕很多人会去迎圣,咱们是得做好准备,不能乱。”

“三叔说的是,到时还要永仁他们出力帮忙。”

“用的他们三兄弟就都叫去,要叔帮忙不”

“叔你是牌长,到时也肯定是要请你们压阵的。”

朱四说着掏出一盒卷烟,熊猫牌的,这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已经算是高档香烟了,如老三这样的富农,一般都是抽自家种的旱烟锅。县乡里的吏员一般也都是抽金丝猴、宝鸡等大众牌子卷烟,熊猫那都是乡长他们抽的了,也是驻军挺喜欢抽的一种。

老三没拒绝,笑着接过,却夹到耳后,朱永仁三兄弟也笑着接过,直接就借火抽了起来。

朱四走前甚至顺口问朱永仁,“永仁你上次说考虑下移民的事如何了,现在移民西域机会难得啊,而且最近有新政策福利,家有多丁、身体强健者若有意移民,还可优先参加选兵,这次除了御营没机会,省巡防营、屯镇、驿镇都选兵,招的人还多,所以入选概率很大。

要是选上了,到时带家卷过去的话,能分到更多的地。”

朱永仁听了很心动。

朱老三这次却没马上替儿子拒绝,而是问,“这次是要招哪去”

“西域,据说这次招兵,主要是驻尹犁、碎叶,还有驻昆仑的,这次西域招兵,优先从我们西北招。

现在朝廷还在往缅甸、安南、日本、琉求、辽东等地招兵,但不在我们西北招,驻缅甸安南的都从云贵川和岭南两广招,驻日本琉求的则是从福建浙江苏一带招,驻辽东、岭北的则是从河北山西等地招,咱们关中想去都没机会。”

“怎么招这么多兵啊要打大仗”

“不是打大仗,是朝廷这两年对四夷征讨征服了许多地方,要在四边驻军屯兵移民,自然要招兵。”

满清建虏已灭,倭国如今是德川和松浦的南北朝幕府并立,各拥一个天王,而大明支持松浦幕府跟德川打,然后一面与倭国贸易、走私,一边又直接占了对马、五岛、鹿儿岛、长崎几地,多少大明贵族豪门在那边捕奴、劫掠,甚至是抢地挖矿不亦乐乎,他们自然是希望朝廷能在日本多驻兵,以维持局面,好让大家继续发财。

安南情况也差不多,朝廷出兵灭了郑氏,把傀儡黎皇暗里送到了南边阮氏手里,这边扶高平莫氏重回河内,那边还在红河上游扶持了武氏割据,于是现在安南也是南北朝,南边阮氏拥着后黎朝,北边是莫氏重返升龙,宣光武氏继续割据。

大明则是继续充当两边的保护国,还与莫氏阮氏达成协议,将高平、谅山,及白腾江口海防,下龙湾等都划给大明直辖,甚至允许大明在升龙城驻军,吴三桂现在是安南总督兼副都护。

明军四面开花,但以安南为例,之前组建的安南行营,兵力只有三万,要维持现在的局面还是有些兵力不足,安南行营在下龙湾、白藤江这一沿海地区,暂时也只有武安、海门、广安、新安、下龙湾几座城堡,但都驻军不多,北部山区的高平、谅山等地,也一样是驻军不多,安南行营许多兵是从两广等地抽调,也需要回防,所以现在只能是从内地招募新兵,尤其是屯镇、驿镇兵,在新占领地组建屯垦兵团和修建驿站。

朝廷现在在安南实行的政策,也是皇帝亲自拟定的,不是跟朱棣那样直接大军去攻入王都,然后宣布灭国,改成行省直辖。

小书亭

朱以海走的是另一条路,就是殖民路线,借安南几大势力分裂的局势,挑起争端,然后插手,趁机介入,在那边占领一些要点,建立城堡殖民地,边打边谈。

始终不跟他们全面对战,而是慢慢来,让他们先忙着内乱,大明甚至还能在阮氏和莫氏之间形成超然地位,既能保持贸易,又能离强合弱削弱他们。

打一仗就谈,逼迫他们签订城下之盟条约,表面维持和平,这种策略的关键还是要把握好力度,还得就是能够站的住脚,不怕反扑。更重要的就是后续的移民控制,这方面其实海上殖民国家都做出了榜样。

诸如葡萄牙人就硬是在大明眼皮底子占据澳门,不管用的是租还是什么名义,实际上是控制着的。

而荷兰人也曾占据澎湖和台湾。

都是半骗半抢半霸的手段,大明如今的条件可比他们要好的多,所以之前安南行营也是一口气拿下了高平、谅山,然后转头又从海上进军,拿下了安南原占有的北部湾西段沿海。

到手的果实需要稳固,现在阮氏、莫氏都与大明签订了北部湾条约,承认了这几地划归朝廷直辖,但能不能控制住,还是需要更多的驻军和移民才能真正稳固的。

朱四建议朱永仁去当兵,甚至认为机会难得,其实永义、永礼也可以一起去报名,毕竟能不能选上也不一定,三个人报名机会总大些。

“三叔啊,我觉得如今朝廷重视开疆拓土,移民边疆福利待遇好,听说尹犁、碎叶那都是号称塞上江南的好地方,汉朝唐朝时,咱们中原就在那边移民驻军了,若是点了兵,能分上几百亩地,没点上兵移民也能一户分个二三百亩,实在是机会难得。”

朱老三抽着烟,难得没有反驳,“我们回头考虑考虑!”

“好的,那我先去继续通知其它人了,回头见。”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