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平时经常来镇上卖药草,所以徐芝芝记得镇上的路。
徐芝芝在小镇转了一圈,发现对比电视剧里的豪华画面,那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这个小镇则是显得有点寒碜,到处都是穿着补丁加补丁的衣服,挑着担子来去匆匆的人群。
转到主街才看到,穿着长衫马褂的男人和穿着襦裙的女人,徐芝芝往前走就看到了镇上最大的药房,康宁堂。
徐芝芝径直走了进去!
康宁堂药铺里东家兼坐诊大夫上官卓平,是镇上最有名的名医,据说曾经是御医。
平时的时候原主不会来这么大的药房,只是徐芝芝担心这人参小店出不起价,看到一个中年大夫在看诊,三个小药童在抓药,挺忙的样子。
“姑娘,你是看病还是抓药。”门口一个十四,五岁的药童对着徐芝芝问道。
“不看病,也不抓药,我来卖药。”徐芝芝直接说。
“一般药材我们是不会收的,除非是上品……”少年见徐芝芝穿着旧得发白的衣服,明显是附近哪个村里的村姑。
先跟她说清楚,免得浪费时间。
只见徐芝芝从背囊里拿出一方旧手巾,打开里面一颗品像极好的人参。
“这是千年人参!”少年惊呼出声,惹得坐诊大夫都看过来。
“这得请上官大夫过来看看……”少年从未见过这般的人参,有些拿不出主意。
“大惊小怪的干什么,不就是人参,没见识!”从里间出来一个花白头发老头,年纪大约五十多。不满的瞪了少年一眼
“师父,你看看……”少年话还没说完。
老头走进,看了一眼,眼睛瞪得大大的。
人参他见多了,可这样的千年人参实在是罕见呐。
徐芝芝任由老大夫看,人工种植的人参,在她原来的世界早就烂大街了。
也就她这种穷逼才会种在空间当食材。
“姑娘,还请进里间谈”上工老大夫努力将视线从人参上收回来说。
二人进了里间隔绝了大家的视线,那少年倒了一杯水给上官老大夫,在他的瞪视下,又不甘愿的为徐芝芝倒了一杯茶。
上官老大夫拿着桌上的人参激动的就差留哈喇子。
“不知这人参,姑娘从何处得来的。”
他这一辈子别的爱好都没有,就是好药材和酒。没想到在这偏远的小镇上,居然能看到这般极品人参。
徐芝芝不怕他看,但也不会回答。说后山挖的!那种骗骗小孩可以。骗这个精明的老头,别逗了。
“上官大夫就说收不收,多少钱收?”
上官大夫举起一根手指。
“一百两?”徐芝芝皱眉,这价格有点低了。
“狗屁一百两,一千两。”上官大夫瞪了她一眼,这品像极品,貌似有一千年,一千两他都嫌低了。
“老头子跟你说句实话,这东西拿到洛阳城,卖三千两都是可以的,可惜了……”
徐芝芝听老头这样说,眉目舒展了,对上官大夫也增加了一些好感,给的价格比她预计的要多得多了。
“可惜什么啊?”
“可惜老头我买不起啊!”
“就一千两卖给你了。”徐芝芝很干脆,她现在急需要银子,也不可能跑去洛阳。
“就是一千两我也没有啊!”
徐芝芝“……”
心里想,那您不会少说点啊!
“那您能出多少?”徐芝芝深呼吸一口气,觉得老头在逗她玩儿。
“六百两,我全部身家加起来就这么多,要不我写个欠条,欠你四百两?”上官老头舔着脸说。
“好吧,剩下的写个欠条给我。”
卖给别人怕是连六百两都没有呢!
“好好好,孙郝快去取钱。”上官大夫连忙吩咐刚才的少年。
那少年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黑着脸拿了五张一百的银票和一块五十两的银锭子,还有一堆碎银放到桌上。
徐芝芝非常高兴的收了,这样就方便多了。把碎银放在衣兜里,其它放到空间里。
高高兴兴的道谢就去买菜,买肉买米……。
“师父,不过只是一个村姑,随便给个一百两,何必实话实说嘛!”少年不满的说道。
“你觉得一个村姑,能拿出这般极品千年人参吗?孙郝啊!你看病学的不好,看人的本事也是不行,慢慢学吧!”
少年听了师父的话,更加讨厌那个村姑了,这个是后话了。
再说徐芝芝有了银子,买齐了需要的东西,多数都放进空间,背娄装一点肉一点米和面粉,坐着牛车,虽然颠簸,但忍忍也就到了。
下了牛车就看见两个弟弟等在路边,看到她就跑过来,徐大牛接过她的背囊,十四岁的少年瘦小的看起来只有十岁,吃力的背着背篓。
小弟拉着她的手,问她买了什么,徐芝芝告诉他们有肉,有米,有面粉,一边说着一路往回走。
回到家也就下午五点的样子,要准备做晚饭了。
徐芝芝拿出来来,兄弟俩一样一样的放好,最后桌上就剩一包糕点,兄弟俩看着流口水但也不拿吃,还是徐芝芝拿开分给兄弟俩吃。
她自己去做饭了,首先把肥肉切了熬油,今天是买了菜籽油,但太重了,就放在空间,这也不好拿出来了。
徐小武主动吃了糕点就来生火了。
徐芝芝洗了锅,放点水,把肥肉放入锅中,徐大牛刚好进来看到了就不解的问“姐,你熬油还放水做什么?”
“放水熬出来更加香一些,”徐芝芝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因为她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只是平时的经验积累的。
没过多久就香喷喷的油渣出来了,喊小武火暂时小点。
徐芝芝找出一个瓷罐,把油渣装入碗里,再把油盛入瓷罐中。
把装油渣的碗给徐大牛,用手捏起一块放入小武嘴里,小家伙吃得眼睛眯起来。很享受的样子。
徐大牛也捏一块放徐芝芝嘴边说“姐姐,你先吃。”
看着懂事的弟弟,徐芝芝心里想,一定要想办法赚更多的钱,让这个家过得好一点,给两个弟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