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又回到实验室,安生看着实验桌上的瓶瓶罐罐,一般做生化实验才用的上,或者做细胞检测用的上的仪器,一顺溜的在实验台上。实验室里,摆放着各种看似神秘的仪器,它们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其中,瓶瓶罐罐、实验台上的仪器,是进行生化实验和细胞检测必不可少的设备。它们有的精细复杂,有的简单朴素,但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都知道一般在医院检查最多就是血液检查这也是最基础的细胞检测,需要对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指标进行检查,从而判断人的健康指标。
安生对这个血液细胞分析仪特别感兴趣,虽然之前同事使用过,但是第一次自己亲密接触还是第一次,这是半自动仪器,可以检测23项血液参数。
实验室蔡老师问:“大家应该都或多或少看过这个仪器,有人知道它的原理吗?”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表示不知道。蔡老师说:“血细胞计数的电阻抗原理又称库尔特原理。血细胞是电的不良导体,电阻相对较大,但由于细胞很小,若将其置于电解质溶液(稀释液)中,一般不会影响电解液的导通程度。不过,如果构成电路的某一小段电解液截面很小,小到与血细胞直径为一个数量级,那么当有血细胞浮游到此段电解液中时,将使此段的等效电阻明显增大,若能够保证流过电路的电流恒定,则根据欧姆定律,电解液两端的电压将增大,并且产生的电压脉冲信号与血细胞的电阻率成正比。如此,控制溶有血细胞的电解溶液从小截面通过,便可得到一系列脉冲信号,对这些脉冲进行计数,就可以得到血细胞的数量。由于各种血细胞直径不同,其电阻率也就不同,所测得的脉冲幅度也不同,根据这一特点,就可以对各种血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看来还是物理科学让医学技术发达起来,不然只能发呆。蔡老师说:“我教大家使用下,有谁愿意捐血出来?”大家纷纷积极起来,都拉出手臂抽血。蔡老师说:“看那位漂亮就抽谁的血啊!哈哈。”一个扎着两个辫子的女孩,年纪大约二十二,三岁。她的双眸如秋水般清澈,明亮而深邃,似乎能看穿人心灵深处的秘密。她的脸庞白皙而精致,就像是一幅细腻的画卷。每当微风吹过,她的长发随风飘动,辫子也跟着轻轻摆动。这样一个漂亮女孩被选中了。女孩叫黄慧泉,是福建泉州人,普通话有点福建口语说:“蔡老师,您轻点啊.”蔡老师说:“这么大,还怕疼啊!”
慧泉,一个细长纤细的女孩,手在阳光下微微发颤。她的眼神里藏着一种深深的恐惧,就像一只小鸟面对着即将来临的暴风雨。她站在那里,紧握着拳头,不敢看蔡老师手中的针。
蔡老师,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正准备向她的静脉穿刺。他看起来镇定自若,就像一位战士在准备他的武器。他微笑着对慧泉说:“你这样还敢做医生?那怎么面对各种手术啊!”
慧泉没有说话,只是把脸沉下去,仿佛这个世界的重量突然压在了她的肩膀上。她不敢看蔡老师的操作,就像一个士兵不敢面对战争。
蔡老师又问:“作为医生你不会戳针吗?怕成这样?”慧泉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的秘密:“蔡老师,我给别人可以操作,但是不敢面对自己。”
这是一个让人惊讶的答案,一个奇怪的恐惧。慧泉的勇气在别人面前无懈可击,但在面对自己时,她却像一个胆怯的孩子。这是怎样的一种恐惧呢?或许,这是对自我认知的恐惧,是对自己不完美的恐惧。
蔡老师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看着慧泉。他手中的针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像一把寒冷的刀锋。慧泉看着它,心里充满了恐惧。但是,她知道,只有面对自己,才能真正克服这种恐惧。
于是,她深吸一口气,紧握拳头,勇敢地面对着自己的恐惧。她看着蔡老师手中的针,看着它慢慢地靠近自己的手臂。她的心跳加速,她的呼吸急促,但是她没有退缩。
针尖刺破了她的皮肤,疼痛瞬间传遍全身。但是,她没有喊出来,没有哭出来。她只是咬紧了牙关,默默地忍受着这种痛苦。她知道,只有面对自己的恐惧,才能真正克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