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新的理论知识!
在以往大家的认知里,微观粒子的核外电子在随机运动,现在陆杨却说,所有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人类无法预测到电子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好像它们永远在随机运动。
甚至双缝干涉实验,也证明了微观粒子,能在空间中跃迁,还存在观察状态和非观察状态两种模式。
这才有了薛定谔的猫这个经典说法。
将猫和毒药关在盒子里,在开盒子之前,永远不知道里面的状态。
陆杨提出的数学模型,解释起来其实也简单。
根据已有的理论,陆杨建立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
这套理论,可以描述当微观粒子只有1个存在的特定条件时,它的微观运动,其实是规律性的。
至于现在人类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个现象,是因为根本没有能力去观察不受影响的单个微观粒子。
观察的时候,也会被其他因素影响。
比如IBM做实验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个现象,是因为他们就算控制单个分子,原子,但在这个原子周围,一定存在其他的微观粒子在干扰观察。
更恐怖的是,人类根本没意识到这种观察存在,以为它们本来就在乱串。
什么情况能让整个空间,只存在一枚微观粒子呢?
这只能在真空状态下。
陆杨提出,在特定条件下,微观粒子的运动就会有规律,他甚至给出了数学模型,把运动规律给计算出来了。
第一个微观粒子是一种运动状态,放了第二个微观粒子,是另一种变化。
在不同位置,放置不同的微观粒子,所有微观粒子的运动都会变化。
以前大家以为这是混沌状态。
现在陆杨却说,以前大家都错了,它们的运动都有迹可循。
就像是在平静的水面丢了一颗石子,发出了一些涟漪,第一个涟漪是规律的四周扩散,投入第二颗石子,那就出现干扰情况,水波运动轨迹就变化了。
还可以用星球引力做对比。
单恒星星系和双体恒星星系甚至三体恒星星系,周围的星球围绕它们转动时,轨迹会因为引力变量受到影响。
从宏观来看,银河系中央有一个点,无数类似太阳系的小系统星系围绕着它转动。
但在银河系外,又有无数星系比如大、小麦哲伦星系、仙女星系它们在相互吸引,相互影响。
从这里就可以很清楚的认识到,这套理论是在宏观和微观都适合的理论。
从河外星系,到银河系,到太阳系,再到微观分子、原子、原子核。
它们都有一个中心点,被影响的东西,运动轨迹是在根据中心点运动改变。
当另一个中心点出现后,运动轨迹就会乱起来。
以前人类没有发现这种现象,还是因为观察手段缺乏的原因。
陆杨虽然没有通过观察,百分百验证这一点,却是在理论层面,提出了这个猜想。
现在在王教授心中,陆杨提出的理论,依旧算是猜想。
直到真有现象被观察到,还和陆杨的理论完全符合,那这条猜想的理论就成为定理,陆杨也会成为牛顿、爱因斯坦等等历史上留下公式的科学家一样,青史留名。
王诺脑海里无数公式在打转,他很想否认陆杨的猜想。
说他是在妄想,但陆杨给出的数学模型,非常的合理。
他的人脑,自然无法把所有数据计算出来,只是顺着陆杨的思路,看一遍过程。
就像是出了一道数学题,现在步骤都解出来了,从开头看到结尾,大致能分辨思路没问题,具体结果到底对不对,还要计算器辅助。
当然这是打个比方,陆杨的这套数学模型,有计算机辅助,也没那么好验证。
估计要超算才能加快验证速度。
现在许多数学家,都在使用超算验证自己的理论了。
毕竟最开始的数学,也许只是简单的勾股定理,到了现代,那都是计算天气预报数据,计算导弹轨道、计算火箭和引力参数。
“你的这套理论,很大胆,甚至推翻了以前的研究,既然你拿给我们这些老家伙看,在数学层面应该运算验证过,那可能性非常高!来我这里读研吧,我们整个系,都可以全力配合你,再验证一下这个数模,然后我给你找物理系的帮忙,想办法在现实当中找证明!”王诺站起身,期待的看着陆杨说道。
他也顾不得这是李椿教授的研究生面试会,邀请他过来,本来只是帮着考考陆杨。
李椿擅长的领域不在计算机,而陆杨恰好算是全才,计算机和生物领域,都有不错的基础。
现在王诺根本顾不上李椿是什么想法,他只想把陆杨收到自己名下。
要是陆杨这理论验证为真,那陆杨也许是21世纪的爱因斯坦,想象一下自己学生是这样的天才,王诺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
王诺这边动静这么大,李椿本来在思考也被打断。
等他清醒就听见王老头在挖人!
这怎么行,陆杨是他看重的人才,自然要收到生物系。
刚才他又看了一遍陆杨的全新思路想法,比《科学》期刊的论文,还要写的详细完整。
顺着这些想法研究下去,刷个是四五篇顶刊轻轻松松。
刷顶刊只是比喻,并不是说真要去发论文了,而是意味着这些科研成果,非常重要,甚至能影响科技发展进程。
“王老头,你是客人,那有你收学生的份!陆杨,别听他的,你的东西我看了,写的非常好,我这里面试通过,直接来我这里报道吧!保研、保博!”李椿中气十足的喊道。
王诺教授自然不甘示弱,虽然李椿是生物系的领头人,但关他什么事。
他是计算机系的。
这其实和陆杨的数模也没有太沾边,不过数学许多时候,都是运用在了计算机领域,陆杨可以写个软件,把数模运用进去,今后靠着这个软件,就能计算出微观粒子运行动状态了。
两人起了争执,正在嘴上battle,继续下去说不定还真要物理battle。
陆杨想到自己会受欢迎,却是没想到两位大教授会像是孩子一样争起来。
真是应了那句话,越老越“幼稚”。
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祁学林教授见陆杨很担忧,笑道:“不用管他们,不会打起来的,陆同学,要不你来我们兵器技术这边,我看你在最后写你的这个研究,理论上是可以用在量子通讯上,这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