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尹不敢审,不敢判,根本就不敢,就怕到时候审个案子,把自己的命也审没了。
所以现在要怎么办?
府尹宣布暂时停审,回到后衙就急的团团转。
最后还是师爷给他出主意,先派人去显国公府问一下,探听一下显国公府对这件事的态度。
想必显国公府也是很怕徐瑶闹出这些事的,一定会极力证明徐瑶是在胡说八道,只要显国公府能证明徐瑶是在胡说八道,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府尹于是到了显国公府,顾陌,“简直无稽之谈,我自己的儿子我难道还能认错吗?她就是先害我儿名声!”
“但她说的证据……”
府尹小心翼翼,“不知国公爷屁股上,有没有一块鹌鹑蛋大小的胎记?”
魏益安点头,“有。”
甚至还给府尹看了看。
府尹看到胎记也松了一口气。
既然是徐瑶造谣,那就好说了,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不用担心牵连甚广了。
于是,府尹回了衙门,直接判徐瑶和阿狗造谣生事,杖责一顿,又在大牢关了好几天。
徐瑶更加不服气。
“我不服,我不服,明明是显国公夫人仗势欺人,强占她人亲生子!府尹为什么不秉公办理?!”
没有人搭理她,甚至官差还警告她,如果再敢造谣生事,污蔑府尹,那就继续抓回去大牢里蹲着。
徐瑶当初是完全没想过认回亲儿子会这么艰难。
因为她就没有预料到魏诉会被流放。
只要魏诉这个国公爷作证两个孩子是被调换的,不仅认回孩子轻轻松松,她进入国公府也轻轻松松。
可偏偏她最大的靠山魏诉被流放了,再也不是国公府的主人,现在顾陌想要颠倒是非黑白,这些当官的也都帮着她遮掩。
没有办法,徐瑶只能另外想办法了。
没多久,徐瑶就听说了晋州有位有青天大老爷之称的鲍大人这几天要回京述职。
这位鲍大人是专门替人伸冤的,在他手底下就没有冤假错案,而且他还很得皇帝的重用,说不定找他伸冤,到时候这件事还能闹到皇帝跟前。
徐瑶立刻带着阿狗在鲍大人进宫的路上拦截。
她递上状纸,凄凄惨惨的跪在鲍大人的马车前,说有天大的冤情求青天大老爷做主。
鲍大人让她去找京城的府尹,这个案子不属于他的职责范围。
徐瑶说京中府尹被权贵收买,制造冤假错案,逼得她走投无路,她才会当街拦下鲍大人的车驾喊冤。
如果鲍大人也不管,那他们母子就真的要被人逼死了。
徐瑶说着就要撞墙。
当着京中这么多百姓的面,鲍大人也没有办法,只能先接下状纸。
让徐瑶这么一闹,显国公府的抱错风波闹得人尽皆知,最后连宫里都知道了。
等鲍大人将此事告诉皇帝的时候,皇帝让他审理这个案子。
并且,审理的时候皇帝和太后也来看了。
事情好像真的闹大了,徐瑶有些害怕,又有些兴奋。
害怕是怕事情自己hold不住,可转念一想,她是受害者,她和亲生骨肉分离这么多年,她受了这么多年的苦,而顾陌却享受了她的好儿子这么多年的孝顺,是顾陌欠了她的。
就算是皇帝来判这个案子,也只能判顾陌输。
更何况,她和皇帝才是真的亲家呢,皇帝自然会偏向她这一边,最后一定会帮着她重惩顾陌的。
这么一想,徐瑶就不害怕了,只剩下了兴奋。
兴奋那破天的富贵和荣耀,终于马上就要到自己手里了。
而顾陌辛苦多年,培养出了魏益安,不过是在为她徐瑶做嫁衣裳而已。
徐瑶深呼吸一口气,掩住了内心的兴奋,开始向鲍大人叙述整件事的经过。
徐瑶一口咬定两个孩子就是被稳婆给抱错了,如今她也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希望两个孩子能回到各自的亲生母亲那边。
顾陌也被鲍大人喊到了堂上,看着徐瑶一副受害者的样子,问:
“真的是抱错吗?是抱错还是你故意换的孩子?”
顾陌冷笑,“徐瑶,你最好想清楚,居心叵测调换公爵之家的嫡子,狸猫换世子,这可是死罪,就算你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你能认回自己的亲生儿子,只怕也没有命享这个福气。”
“自然是被抱错的,这天底下有哪个母亲舍得和自己的亲生孩子骨肉分离呢?”
但是在鲍大人的一番审问之下,之前一直硬着头皮支持徐瑶说她们确实抱错了孩子的稳婆,却改口了,承认她们给孩子接生的时候,根本不存在会把孩子抱错的可能。
因为顾陌和徐瑶就不是在同一间禅房里生的孩子。
两个稳婆都是等接完生了从禅房里出来才见上面的。
而当时顾陌身边那么多丫鬟婆子,也没有给她们抱错孩子的机会呀。
既然抱错不可能,那徐瑶为什么口口声声说魏益安才是她的亲生孩子?
鲍大人怀疑的目光审视般的盯着徐瑶,“徐氏,你还有何话说?”
现在徐瑶要是继续坚持孩子是被调换的,那她就得证明孩子是怎么被调换的。
一旦她证明了,那她就逃脱不了一个狸猫换世子的罪名。
徐瑶慌了,这个鲍大人确实厉害,敢审这个案子,但她也希望这个鲍大人不要这么厉害,审问的这么仔细,让她的阴谋算计完全无处可藏。
就算最后她真的如愿了,认回了亲生儿子,那她也是个罪人了。
一时之间,徐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阿狗催促她,“你快说啊,你到底是怎么把我和魏益安调换的?”
上面的鲍大人也拍了一下惊堂木,“大胆徐氏,你还不快从实招来!”
徐瑶赶紧说道:“两个孩子不是我换的!是、是国公爷换的!跟我没有关系!”
反正魏诉已经被流放了,多一项罪名也没什么。
更何况,孩子本来就是他换的,她也没有冤枉他。
徐瑶说道:“是国公爷觉得愧对我,便将两个孩子调换了,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继承显国公府,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了,我实在是难以忍受母子分离的日子,所以才告诉了顾姐姐真相,想要认回自己的孩子,虽知道顾姐姐见我儿比她的儿子优秀,说什么也不肯,还仗势欺人,让我有冤无处申……”
“好一个有冤无处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