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山庄里的角色是明码标价、按类收费的。
像普通士子、农民、工匠、商人,一天只要两百块钱,另外还赠送200文钱作为花销,不够的地方由自己按一块钱兑一文的比例兑换补足。至于达官显宦、公主亲王的价格就贵了,从五六百到四五千不等,当然,他们赠送的金银也更多,享受的待遇也更好。而最高一级的皇帝、皇后,那就不仅是钱的问题了,关键你还要起得了大早来抢,毕竟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整个山庄里只能有一个皇帝、一个皇后。
彭旻给大家的标准是每人每天一千块钱,多不退,少不补。按照山庄门口的价目表,这个标准完全可以保证每个人都当上六七品的官员,过着奢华的生活。
江水源在价目表里还真看到了僧人这一行当,奈何浦潇湘温柔的时候真温柔,固执的时候也真固执,江水源实在拗不过她,只好放弃去大相国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顺便体验一下大宋物华天宝的美好打算,穿上大宋士子的白色襕衫,戴上青黑色幞头,继续自己苦逼的学生生涯。
他在山庄入口处的更衣室里换好衣服一出来,顿时赢得满堂喝彩:“嗬,这书生长得够精神的!要是殿试名次凭长相,他能得状元!”
“原来古代书生长成这样,怪不得那些小姐们在后花园一看到就要私定终身。要是我,我也愿意逮着一个就赶紧打结婚证!”
扮演成酒店老板娘的彭旻围着江水源转了几圈:“不愧是我选的形象代言人,要相貌有相貌,要气质有气质,要身材有身材,简直就是衣服架子,穿什么都好看。尤其穿上这套书生服,卫玠重生、潘安再世也不过如此!我决定了,下次咱们要拍古装片!”
江水源翻翻白眼:“拍古装片?我可没听说锦衣服饰还生产传统服装!”
“呃……”彭旻顿时语塞,支支吾吾半天才解释道:“广告片里也可以有穿越情节啊!当然,公司也可以尝试走走古风路线,反正现在复古是时代潮流之一。”
说话间浦潇湘、温盈盈、丁杭等人都换好衣服走了过来。这些人中间数丁杭最烧包,愣是多花了几千块钱兑了个郡王的角色,瞧着他身穿红花金条纱衣,腰束金涂银革带,头戴七梁额花冠,脚蹬乌皮履,端的是富贵逼人。只是他脸上总带着玩世不恭的邪笑,没有半点王爷的雍容端庄,让人感觉他穿上龙袍也不是太子。浦潇湘的点评更是一针见血:
“他要是真当了皇上,都不用金国人和蒙古人动手,大宋朝自己就玩完了!”
一行人按照自己的角色领了玩家攻略,从南薰门进了山庄,然后三三两两散开,开始了各自在山庄里的探险。浦潇湘本打算和江水源一起逛逛的,结果刚走没几步就看见了太学的匾额,只好略带惋惜地说道:“你的太学到了。好好玩,别乱跑,明天我来找你一起去逛街!”
“那好,小娘子多保重!”江水源装模作样地行了个礼,然后打量几眼太学门口的两颗大槐树,施施然走进太学。
进了太学,就看见中门处摆了张条案,一位宽衣博袖、头戴逍遥巾的中年人正坐在那里打盹,也不知他是有教师职业幻想的游客所扮,还是山庄里的工作人员。当下江水源轻轻咳嗽一声,那名中年人马上惊醒过来,赶紧扶了扶头上的逍遥巾,这才正色问道:“我乃太学博士,你是何人?来自何处?意欲何为?”
江水源想了想,貌似淮安府在北宋时属于淮南东路的楚州,像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就是自己的老乡,便拱手答道:“见过先生,我乃淮南东路楚州士子江水源,欲至太学就读,望先生收留!”
那人听江水源说“淮南东路”和“楚州”,忍不住多看了江水源几眼:“有道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想进太学就读,那就要拿出点真本事来,通过本先生的考核才行。否则你以为太学馒头是那么好吃的?”
“有太学馒头?”江水源不禁眼前一亮。
据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记载,北宋的国子监和太学的食堂,会在三八课试日特别加餐,春、秋两季是炊饼,夏天是冷淘,冬天则是馒头,而馒头又最有名。据说元丰年间(注意,不是******间),神宗皇帝非常关心教育,经常担心学生吃不饱,影响祖国的教育事业。某天他就突然叫人去学校食堂打份饭来自己尝尝,那天正好吃的是馒头。
说是馒头,其实北宋时候的馒头就是当今的包子,里头有肉馅。神宗皇帝尝过之后非常高兴:“吼啊,简直亦可赛艇。朕以此养士,可无愧矣!”从此太学的馒头就天下闻名,被世人称作“元丰包子”、“皇帝套餐”——呃,其实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太学馒头”。
东坡山庄知道在北宋的太学里有“太学馒头”,看来当初请宋史学者考证还真不是句空话。
那人再次深深地看了江水源一眼:“按照道理,进入太学应该考察士子孝、悌、睦、姻、任、恤、忠、和等八行,不过这些东西一时半会儿都看不出来,我只好采用投状试艺的方式来考考你。来,你先背几句《孟子》给我听听,没准儿我一高兴就放你进去了。”
江水源二话没说便琅琅地背诵道:“孟子见梁惠王,王曰——”
“嗯?”那人眉毛挑了起来。
“嗯?!”江水源的眉毛也跟着挑了起来。
江水源有疑问是因为自己根本没背错,那人却提出了疑问。
而那人提出了疑问的原因在于,江水源背诵的根本不是普通中学生熟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而是从《孟子》开篇第一句往下背。这说明什么?说明面前这位书生至少是学过《孟子》这本书的,而不仅仅是《孟子》的节选!
那人摆摆手:“好,你第一关算是过了。不过按照规矩,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三等中,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怎么样,你想不想在太学里吃得更好些、住得更宽敞些?”
“还要接着考,是吧?”
那人笑道:“没错。接下来你每答上来一题,就可以升一等,然后就可以享受更好的待遇。”
江水源无可无不可地答道:“那我就试试吧!”
那人沉吟片刻:“刚才我考了你一道经部的题目,下面再考你一道史部的题目。请听题,前四史中哪一部书的卷数最多?”
这道题出得确实非常刁钻。你要回答这道题,首先得知道前四史是哪四部书,其次还要知道每本书都有多少卷,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江水源也是思索片刻才答道:“如果算上他人增补的话,应该是《史记》的130卷为最多。”
“如果不算增补呢?”
“不算增补?那就麻烦了!首先《三国志》只有65卷,肯定先排除。其次《后汉书》要去掉司马彪的《续汉书》志30卷,只剩下90卷。这两本书都比较清楚。麻烦的是《史记》和《汉书》。《史记》据近代学者崔适考证,有29篇为后人所补和妄人所续;泥轰的泷川资言考证则说是34篇。但无论如何,应该比《后汉书》多。至于《汉书》,原本是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而一百篇或一百二十卷中,又有其妹班昭和班昭的门生马续所补,至少包括七表及《天文志》。如此一来,根本就是说不清的笔烂账啊!”(未完待续。)